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的 合成及其在油田上的运用

2022-11-15 04:12徐强安徽巨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安徽淮北235100
化工管理 2022年15期
关键词:乳化剂水溶液丙烯酰胺

徐强(安徽巨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安徽 淮北 235100)

0 引言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因特殊的理化特性和分子结构广泛用于各领域。聚丙烯酰胺的主要合成方法有分散聚合、水溶液聚合等,其中水溶液聚合法是最成熟的方法,工艺简单,但凝胶在干燥、造粒过程中,需要高温和剪切处理,使产物出现交联、断裂等情况,降低了产品的溶解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市场对聚丙烯酰胺种类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研发高性能的聚合物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本文现结合个人经验,就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应用展开简要分析。

1 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的特点与合成方法

1.1 反相乳液聚合的特点

反相乳液聚合是乳液聚合的一种,和以往的乳液聚合不同,反相乳液聚合以水溶液(单体)为水相,以非极性溶剂为油相,利用表面活性剂分散水相至油相内,形成W/O型乳液。有研究表明,相比于以往乳液聚合的乳液黏度低,反相乳液聚合加入了调节体系或表面活性剂后使pH值升高,能够使体系转为O/W型,改善聚合物的溶解性。而且,现场应用也比较方便,可以节省很多的后处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1]。除水相、油相外,乳液聚合和反相乳液聚合在动力学、成核机理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

1.2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1.2.1 悬浮聚合法

不溶性单体在分散剂的作用下,以小液珠的形式均匀分散,为保持稳定性,需要不断搅拌,在这种溶液中进行聚合的反应被称为悬浮聚合。聚合前,要保证单体液滴直径在0.01~5.00 mm之间。为确保小液珠直径始终处于规定范围内,必须使用搅拌机搅拌处理,促使小液滴四处分散,保证悬浮聚合反应顺利进行。一般来讲,悬浮聚合将引发剂溶入相内引发,采用独立单位的形式进行,为保证聚合效率,必须采取搅拌措施,添加足量无机盐调节表面张力,增强悬浮体系的稳定性。为有效解决聚合问题,通常会在小液滴中添加分散剂,防止液滴粘结或依附在其他介质上。

1.2.2 水溶液聚合法

水溶液聚合法是应用最早的方法,虽然国家一直在研发新方法,但是水溶液聚合法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水溶液聚合法的原理是:在反应容器内添加水、原料,均匀搅拌使其溶解,通氮除氧,达到一定温度后添加引发剂,最终生成胶状产品。水溶液聚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可直接利用产品等优势,同时也有着突出的缺点:分子量分布宽,容易暴聚。要想得到粉末产品,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干燥、粉碎等处理,操作流程复杂。同时,聚合物不容易在水中溶开,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需要专门的干粉溶解装置帮助克服这种缺陷。

1.2.3 沉淀聚合法

在聚丙烯酰胺溶液中添加有机溶,能够使丙烯酰胺沉淀聚合。聚合反应期间,聚丙烯酰胺生成后沉淀析出,使反应体系出现双相,因此被称为沉淀聚合。多数情况下,沉淀聚合生成的聚合物分子量低。这是因为当聚合物分子链增长至一定长度后就会沉淀出来,限制分子链增长,所以聚合物分子量较低。

1.2.4 分散聚合法

分散聚合是一种特殊的方法,溶于水的单体多使用分散聚合技术,其优势远超其他方法。聚合介质对聚合反应有着很大的影响,既要溶于原材料,又不能影响聚合产品。若反应介质无法溶于单体,单体将无法进行下一步反应;若反应单体彻底溶于介质,聚合物将很难溶在介质内,加大分离难度。

对此,要选择合适的反应介质。从实质上看,分散、沉淀聚合基本一致,换而言之,分散聚合在发生聚合反应前,各类化学剂均匀的分散于介质内,在合适的时机聚合使分子链变长,极限状态下不再溶解聚合物,最终归宿是稳定剂颗粒,进而形成稳定的体系。

虽然分散聚合法起步晚,但也受到国内外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该方法不需要大型设备,且生产工艺简单。

1.2.5 反相乳液聚合法

反相乳液聚合体系包括水溶性阴、阳离子功能单体、连续相、乳化剂等,是一般水溶性单体的常用方法。反相乳液聚合法具体是指在水溶性单体中添加乳化剂,在搅拌器的强烈搅拌下将水相散于油相,形成反相乳液,并加入引发剂聚合。反相乳液聚合法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通过多年的研究成为活跃度高的聚合方法之一,具有流动性好、分子量大、不易暴聚等优势,在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中广泛应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作为乳液聚合的重要部分,其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步。在我国,各大企业和院校都在使用该方法制备聚丙烯酰胺,例如,中石化齐鲁分公司利用该方法制备出阳离子度为25.0%的聚丙烯酰胺产品。

2 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2.1 乳化剂

想制备出性能稳定的反相乳液,就要选用合适的乳化剂。早期乳化剂大多是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目前不再使用单一乳化剂,而是复配型乳化剂。研究发现,复合型乳化剂的使用能提高乳化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哪种乳化剂,都要确保乳化剂HLB值接近水相中共聚体系。

2.2 功能单体

为改善聚丙烯酰胺的抗盐、耐温性能,当前多采用以下手段:

(1)使用刚性基团或大侧基,提高聚合物的稳定性;

(2)合成疏水缔合聚合物;

(3)利用环状结构增强主链的稳定性;

(4)借助特殊的结构单元,对酰胺基团的水解结构进行有效抑制。

某学者使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在聚合物内引入耐水解单元和耐盐单位制备增黏共聚物,结果显示:盐水黏度、淡水黏度均得到显著提升,而且滤失量也显著减少[2]。也有学者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OP-10和Span-80为乳化剂,引入DMC制备稠化剂,增黏性能好,抗剪切和抗盐能力强。

多数情况下,单体浓度会给聚合物带来影响。共聚物的特性随单体黏度增加而变化,当单体浓度增至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可引起聚合热,进而使聚合热不易消失或分散,导致聚合物胶化。有学者使用不同浓度的单体展开试验(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聚丙烯酰胺的黏度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提示单体浓度增大有助于聚合物聚合。分析表2数据发现,单体适宜浓度为4.92 mol/L。

表1 单体浓度的影响

2.3 引发剂

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的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价格低,易引发链转移,导致聚合物分子量低;偶氮类引发剂分解温度高,价格高,不易导致链转移,因此被广泛用于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中。现阶段,很多专家联合使用偶氮类和过氧化类引发剂,从而发挥出两种引发剂的实际效用。有研究表明,使用NaHSO3和偶氮引发剂组成引发剂,用反相乳液制备聚丙烯酰胺。结果显示:复合引发剂的效果优于单用引发剂,且相对分子质量也比较高[3]。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聚合起始、分子量大小、聚合速度等和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引发剂种类对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引发剂种类的影响

结果表明:脲和过硫酸钾是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的理想引发剂,适当增加引发剂的用量,可提高聚合物黏度,但是当引发剂用量增至一定程度后,很难获得理想的黏度效果。找寻具有合适浓度,反应速率快,同时可降低双基终止的概率,进而获得理想的分子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的最佳剂量是0.30%。

2.4 油相

增加水相的体积分数,既能减少油相乳化含量,增加水油乳化剂用量;又能增加体系中的聚丙烯酰胺用量,提高乳化效果。伴随着油体积比的提高,共聚物黏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究其原因[4]:油相作为持续相,具有均匀分散小液滴的作用,同时对体系的聚合过程、乳液形态、散热情况等也有影响。曾有学者针对不同油水体积比展开研究,数据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当油水体积比为2.0:1.0时,共聚物黏度最大,但溶解时间长。分析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综合指标和经济效益后可以发现,油水体积比以2.0:1.0最佳。

表3 油水体积比的影响

2.5 其他影响

(1)反应温度。温度变化通过以下物理量影响乳化体系的稳定性:乳化剂在水相、油相中的分配系数,界面张力,颗粒热搅动等。实践证实,由于所用乳化剂和油水体积比等参数指标不同,聚合反应温度也不同,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2)搅拌速率。由上述得知,乳液聚合期间,搅拌措施能将单体分散为珠滴,并且传热和传质等作用明显。

因此,选择合适的搅拌速度可形成胶乳,并维持胶乳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当搅拌器转速为250 r/min时,流体的分散主要依靠扩散,由于分子扩散速度慢,混合效果不理想;当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时,流体接近湍流区,湍流对混合过程起着很大影响,可向任何方向传递质量。

3 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在油田上的具体应用

3.1 作钻井液调整剂

作为钻井液调整剂,聚丙烯酰胺的作用是调节钻井液的性能,控制失水量,防止井漏和坍塌等现象的出现。有学者使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超支化共聚物,结果显示:超支化共聚物无论是在盐水、淡水中,还是饱和盐水基浆中,都具备良好的增黏和降滤作用,并且抗盐和抗温能力强,润滑作用理想。为有效解决钻井液的各种问题,研究使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抑制剂,并用于实际油田,结果表明:这类聚合物能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提升抗污染能力[5];加快机械钻进速度,增强井壁稳定性,以适用于复杂的地质环境。

3.2 作压裂液添加剂

在压裂液中,增稠剂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丙酰胺聚合物以增稠剂的形式用于油田中,能够提高压裂液的体相黏度;作为减阻剂使用,可有效抑制湍流,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压裂效果。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地层的破裂压力和开采程度,应选择性能优良的交联剂,利用聚丙烯酰胺制备压裂液,因其具有稳定好、成本低、悬砂良好等优势,备受大多数油田的青睐。例如,使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两性稠化剂,利用该稠化剂制备新型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性和黏弹性。

3.3 作驱油剂

聚丙烯酰胺是石油开采中的常用物质,由于其水溶液黏度大,可改善驱替相的粘弹性,从而扩大地层的波及体积,提高石油采收率。当前,油田常用的聚丙烯酰胺(粉剂)由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溶解速度缓慢,故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体系作为驱油剂已广泛推广。

例如,胜利孤岛油田利用反相乳液聚丙烯酰胺进行先导试验,经过6个月的考察,4口井的产油量明显增加。

3.4 作堵水调剖剂

在非均质油藏的开发中,堵水调剖技术是一项重要工艺,其能够减少油井产水量,提高注水井的系数和纵向波,增加油田开采量,进而提高油田采收率。有研究选择两种乳化剂,即OP-7和Span-80,使用反相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两性堵水剂。试验表明:该堵水剂性能好,可有效封堵大孔道,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此外,也可使用交联剂和反相乳液聚合法来制备P交联聚合物微球。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发现在清水浸泡3 d后,微球吸水膨胀60倍。在浓度为1.0%的水溶液中浸泡3 d,微球同样吸水膨胀,膨胀倍数小于清水。但是从整体上看,P交联聚合物微球的耐盐性能良好[6]。

3.5 其他方面

(1)在三次采油中,聚丙烯酰胺的使用率不断增加。在地层注入聚丙烯酰胺,既能够调节注入水的方向和流波,扩大动用半径,还能减少地层渗透率,提高采收率。

(2)在钻井泥浆中注入聚丙烯酰胺,能够使泥浆均匀分散,降低摩阻,提高泥浆的悬浮力和稠度。

(3)在污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是高分子絮凝剂,共聚单体的使用丰富了絮凝剂的种类,同时其具有适应性好、分子量高的优势,絮凝效果理想。富含聚合物的污水由于采出液黏度大,油、水分离困难。针对含有AP-P4的污水,可使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有机絮凝剂,其通过和疏水单体的联合,增强絮凝作用。而且,当絮凝剂用量为60 mg/L时,污水可达油田的回注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已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并且对其产物性能、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已取得诸多成果。本文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乳化液种类、油水体积比、引发剂种类等对聚丙烯酰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2)反相乳液体系中含有很多乳化剂,结合实际选择乳化剂类型,可减少产品成本,扩大体系的应用范围。

猜你喜欢
乳化剂水溶液丙烯酰胺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乳化剂丝滑口感的来源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透过剂量,看星巴克“致癌”
解密非牛顿流体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核心考点及复习策略
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的筛选及评价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面包中的乳化剂对身体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