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糖”视阈下的阿洛酮糖及其发展趋势探究

2022-11-16 11:36张雷达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甜度甜味剂蔗糖

张雷达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州 253100)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但过度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也加大了人们患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2017 年,国务院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从国情出发,提出改善人们营养健康水平的六项重大行动,其中就要求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2019 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中也指出,要通过合理膳食行动,力求到2030 年实现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25 g[1-2]。受“减糖”之风的影响,新型甜味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很多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开始以天然低卡的甜味剂代替或部分代替蔗糖且取得了成功。阿洛酮糖是从玉米或甜菜中提取的果糖,通过酶促差向异构化方法制成,属于天然产品,具有无糖、低热量等优良特性,在未来有望成为蔗糖的理想替代品,在提高人们营养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糖的兴衰与天然甜味剂的崛起

1.1 糖的兴衰

自古以来,人们都对甜味情有独钟,“甜美”“甜蜜”“甘甜”等大部分带有“甜”字的词汇,都给人以美好、幸福的意蕴。据考证,带有甜味的食物在史前时期就备受人们欢迎。早在2 500 多年前,我国西周已经有了关于“饴糖”的记录,《诗经·大雅·绵》中“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即为佐证。“饴”是蔗糖出现前甜度最高的食物,据《齐民要术》记载,饴糖是以大麦或其他谷物煮熟后过滤,再经熬煮或曝晒浓缩制取,即麦芽糖。此外,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甘蔗的国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甘蔗制糖的国家之一。糖出现的历史较悠久,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奢侈品的身份存在,《礼记·内则》所记载的“子事父母,妇事舅姑,枣栗饴蜜,以甘之”表明,在汉代时期人们就将糖作为敬奉长辈的高档食品。

到了近现代,人们对糖的态度发生了曲折的转变。自19 世纪末起,德国等国家开始将糖作为一种可以强身健体的“药物”使用,认为糖可以增加人们的体重,有益于身体健康,使人能够胜任压力更大的工作。到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医学会开始研究糖与糖尿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但当时很多学者力证“肥胖”“高脂肪”才是导致糖尿病的元凶,部分糖业协会也通过公关活动对其“洗白”,人们开始对糖的危害持观望态度。直到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游离糖摄入量过多会导致饮食质量不佳、肥胖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人们才意识到有关糖危害健康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2021 年2 月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中也指出,人体过度摄入食用添加糖会加大患肥胖、龋齿、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至此人们对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甚至开始“谈糖色变”[3]。

1.2 天然甜味剂的崛起

天然甜味剂是指从天然物中直接提取或经过提炼合成得到的高甜度安全甜味剂,其不但具有良好的口感,而且溶解性和稳定性也很强,既无蔗糖的高热量,也无化学合成甜味剂的安全问题,如甜菊糖、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人们对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使得新型天然甜味剂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市场研究机构Valuates Reports 发布的研究报告,在2020 年,全球天然甜味剂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24.9亿美元,而到2026 年,全球天然甜味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9.4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

2 天然甜味剂——阿洛酮糖

2.1 阿洛酮糖概述

阿洛酮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稀有糖,是D-果糖的差向异构体,因最早从阿洛酮糖腺苷(psicofuranine)中分离提纯获得,故而得名D-psicose,此后又在2014 年更名为D-allulose。阿洛酮糖在自然界中仅少量存在于无花果、葡萄干、鼠刺属植物等物质中,而在商业生产中,玉米、小麦、甘蔗等多种原料均可生产阿洛酮糖,其中以玉米最为常见。例如,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洛酮糖是先从玉米中提取果糖,再以酶法对果糖进行差向异构化,最终制得成品,属于零糖低卡的天然产品[4]。

2.2 阿洛酮糖的特性

2.2.1 高甜度、低热量

阿洛酮糖属于稀有单糖,具有热量低和甜度高的特征,其几乎不含卡路里(热量约为0.4 kal/g),却有着与蔗糖相近的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70%),口感柔和纯正,无不良风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蔗糖替代品。

2.2.2 安全性较高

阿洛酮糖在国外被认为是糖醇的最佳代替品,其甜度并不逊色于糖醇,但相较于糖醇而言其更为安全。人体对糖醇具有一定的耐受量,若超过某一限值,可能会产生泻下作用,但阿洛酮糖并无此种情况。而且,阿洛酮糖并非化学合成的甜味剂,属于天然、健康的产品。

2.2.3 不参与消化代谢

有研究表明,阿洛酮糖几乎不参与人体的消化代谢,对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友好,并且有利于双歧杆菌在肠道的增殖,促进人体生态菌群的平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体的免疫力。

2.2.4 非致龋性

相较于一般甜味剂,阿洛酮糖具有非致龋性,不会改变人体口腔内的酸碱度,将其作为甜味剂替代蔗糖,有利于对牙齿的保护。

2.2.5 增加饱腹感

对肥胖患者来说,阿洛酮糖能增加其饱腹感,降低其食欲,从而控制其体重,起到一定的减肥效果。

2.2.6 抑制血糖升高

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结论,阿洛酮糖能对动物的胰腺β 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进而对血糖起到抑制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动物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2.3 消费者对阿洛酮糖的态度

基于对阿洛酮糖安全性的肯定,早在2011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批准了阿洛酮糖作为GRAS 物质在国内合法销售,并允许其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但在当时,受人们控糖减糖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阿洛酮糖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近年来,随着全球减糖之风的兴起、各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加上很多国家开始推出加征“糖税”的政策,阿洛酮糖作为一种天然低卡的甜味剂,在国外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饮料、医疗等领域,成为最有潜力取代蔗糖的代糖。特别是2019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在“总糖”“添加糖”标签中删除阿洛酮糖后,阿洛酮糖更是呈现出更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更大的市场空间。

虽然从现阶段来看,大多数消费者对阿洛酮糖这种新型的甜味剂仍不是很熟悉,认知度与接受度也不高,但未来随着企业不断加强宣传,人们对阿洛酮糖的认知度与接受度有望得到明显的提升。有企业曾做过一项调研,以调查消费者对阿洛酮糖的态度。该企业随机抽选千余名被调查对象,在对阿洛酮糖的功能特性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仅有7%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可接受;但在企业向他们介绍了阿洛酮糖的甜度、热量、口感等功能特性后,有95%的被调查者表示可接受,甚至有半数左右的被调查对象表示阿洛酮糖是糖的理想替代品,在购买饮料时会将阿洛酮糖作为首选的甜味剂。

3 阿洛酮糖的发展趋势

3.1 阿洛酮糖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出现了多家具备工业化生产阿洛酮糖能力的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日本最大的变性淀粉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生产企业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全球领先的食物配料企业英国泰莱集团、韩国最大的食品公司希杰(CJ)株式会社以及美国的宜瑞安等,这些企业已于2021 年组建了联盟(Allulose Novel Food Consortium,ANFC),致力于加快欧盟、英国对阿洛酮糖的批准进度。有调查机构预测,到2030 年全球范围内阿洛酮糖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9.1%,其中超过50%的市场在北美地区。

3.2 阿洛酮糖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阿洛酮糖在我国还处在审批阶段,在经相关法规许可前,尚无法添加到食品、饮料内,但分析国际市场的发展走向可以发现,阿洛酮糖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包括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一些专注生物技术、致力于发展健康食品产业的国内生物品制造企业已洞察到阿洛酮糖作为新型代糖的天然价值与独特优势,近年来积极布局与生产阿洛酮糖。福洋生物利用中国科学院转让的研发技术,历经小试、中试试验,在国内企业中率先满足了产业化生产阿洛酮糖产品的条件,目前产能已达到1 000 t/年,且该公司也在择机扩建阿洛酮糖项目,将阿洛酮糖作为支持企业未来发展的一项核心产品[5]。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一批生物制造企业,这些企业聚焦前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生产的阿洛酮糖产品,已远销海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

目前,阿洛酮糖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烘焙、饮料加工、医疗等领域。在我国阿洛酮糖虽然还未通过食品级应用审批,但福洋生物等生物产品制造企业已向卫健委提交了相关材料,申请“增设阿洛酮糖进入食品添加剂名录”,并在2021 年8 月得到了受理,一旦审批通过允许国内使用,阿洛酮糖将在我国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6]。

4 结语

人们喜爱甜味是由于甜味会激活大脑中多巴胺神经元,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但目前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已成为导致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一大“元凶”,国家也在大力推行“减糖”专项行动,以降低国民饮食中糖的摄入量,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不得不考虑减少糖分摄入以促进身体健康。阿洛酮糖具有甜度高、热量低、不致龋和增加饱腹感等功能特性,属于天然甜味剂,在经国家法规批准后,可替代或部分替代蔗糖应用于食品行业,可以保持食品良好口感,减少消费者对热量的摄取,降低消费者患糖尿病、肥胖症、龋齿等疾病的风险。因此,随着“减糖”之风的兴起,阿洛酮糖有望在食品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甜度甜味剂蔗糖
水果冰一下更甜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甜甜的“喜出望外”
尝尝它们,你才知道什么叫“甜得发齁”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最甜的植物
蚂蚁爱吃“糖”吗
新型甜味剂——甜味蛋白
冷胁迫与非冷胁迫温度条件下桃果实的蔗糖代谢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