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6个认知误区

2022-11-16 00:56甘肃省高台县巷道镇卫生院正远分院主管护师
食品与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误区胰岛素饮食

■张 妍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镇卫生院正远分院 主管护师

临床一般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常见于青少年。患者于儿童期发病,典型症状为尿频、口渴、体重减轻、疲劳等。对于这类糖尿病患者而言,主要的治疗管控办法是每天进行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预防和及早发现并发症。

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群体。排除家族史因素以外,患者多存在饮食不健康、缺乏身体活动、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这类患者也需要规律就医,遵医嘱改善生活方式和用药治疗。

无论是“天生”的1型糖尿病,还是由众多“后天因素”影响导致的2型糖尿病,目前均没有特效药可以将其“治愈”。患者需要终身服药。糖尿病患者基数很大——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而且,其中大部分群体为中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0%以上。

长期用药、规律就诊对于不少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仅不方便,也会增加经济开支和心理负担。于是,坊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非常符合患者心理需求的“妙方”:比如多走路就能不吃药,不吃米饭就能不打针,没有症状可以不用治疗等等。但这些传言是真的吗?

误区1:血糖稳定能停药

糖尿病的并发症高达百余种,轻则双目失明,重则足部残疾、肾脏衰竭。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要将血糖控制在比较安全的范围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但有些患者认为,只要“指标”正常就能停药。其实这是一个用药误区。即使血糖比较稳定,糖尿病患者也需要长期坚持用药,否则有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β细胞功能衰减等不良后果。

误区2:长期用胰岛素会上瘾

有些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会有排斥心理,认为长期用药会令人上瘾。事实上,人体自身就能分泌胰岛素。这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降糖激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这种激素,才会患病。“打了之后需要一直打下去”,是因为疾病本身的特点,即患病的根源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前文和大家介绍过,目前临床没有治愈糖尿病的药物。也就是说,没有什么药物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胰岛的功能,令其正常履行自己的使命,必须靠用药来补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部分。

注射胰岛素对人体肾脏、肝脏的代谢负担相对较低。应用药品带来的健康收益远远大于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能否“撤药”取决于病情的发展态势,应遵医嘱执行。

误区3:既然用药了,可以不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必须坚持少食多餐,控制饮食的整体热量,少吃升血糖指数较高的食物,避免高油脂高糖饮食,多摄入膳食纤维,以保证药物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部分患者会认为,我只要打针或者吃药,就可以大吃大喝。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饮食内容、用药史、年龄、体重等综合考虑开具的。虽如前文所述,遵医嘱使用胰岛素等药物较为安全,不会成瘾。但如果患者为了大吃大喝,加大用药量,很可能给身体带来额外的压力,并有可能引发低血糖,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误区4:吃某种食品可以降血糖,不需要用药

与上一个误区相对应的是,有些患者认为自己只要多吃“能降血糖”的食物,就可以脱离药物,回归正常生活了。但这样做,一是有可能让自己摄入的能量过低,导致营养不良,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二是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好,引起各种并发症。需要强调的是,合理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必须要终生坚持,但不可因此就忽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误区5:我每天走1万步,可以不用药了

运动对于控制糖尿病的进展,减少疾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医生临床一般也会叮嘱患者“管住嘴,迈开腿”。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运动虽然能够辅助稳定血糖,但个体差异很大——不同的人开展运动后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病情轻重的差异性也会对运动的效果产生影响。此外,一些糖尿病患者本就属于中老年群体,除了糖尿病还有不同程度的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过度运动或不科学的运动,很可能导致意外损伤。糖尿病重症患者发生开放性外伤的医治难度很大,甚至可能造成截肢。此外,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误区6:只关注血糖水平

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在严格控制血糖外,患者还要定期测血压、血脂、肝肾功能、心脑血管系统和眼底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进行医治。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用药的慢性疾病,目前的医疗技术无法达到治愈效果。规范、有效的治疗能够消除糖尿病的症状,维持患者的基本生活质量。患者必须做好病情的观察和复查。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应学会在家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日常要注意保证睡眠和休息质量,控制好糖分、盐分的摄入量。

猜你喜欢
误区胰岛素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何为清淡饮食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健康饮食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