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万象优933

2022-11-17 01:53徐晓明阴云伙曲姗姗徐小红田发春彭炳生周卫营
中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熟父本母本

徐晓明 阴云伙 曲姗姗 吴 帅 徐小红 田发春 彭炳生 周卫营

(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 330046)

万象优933 是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香型优质不育系万象A 与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19N338 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不育系万象A 由金稼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粤丰A(引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为母本、粤丰B//博B/G9248 为父本杂交,经海南与奉新基地几代回交选育,于2012 年选育而成[1]。2017 年不育系万象A 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70052),同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CNA20130524.8),2019 年被确认为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Y18764)。恢复系19N338由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华占/R853 F7为母本、R814/R208 F1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选而成。具有综合性状优良、分蘖力强、抗倒性好、稃尖紫色、配合力强的优点,于2020 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CNA036793E)。2017 年于海南配组,2017-2019年参加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多点品比试验,均表现整齐一致,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繁茂性好、株型适中、抗倒性较强;加工出糙率高,米质优,米饭适口性好。2020-2021 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2 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220032)。此品种株叶形态好、熟期适中、抗性好、米质优、产量高,适宜于江西省作晚稻种植。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万象优933 株高110.0cm,株型适中,株叶繁茂、形态好,剑叶宽直,分蘖力中等,单株成穗数13~14 个,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穗长22.7cm左右,亩有效穗数19.5 万穗,成穗率61.2%,每穗总粒数162.7 粒,每穗实粒数126.5 粒,熟期转色好,结实率77.8%,千粒重25.8g。

1.2 生育期2020 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C 组区域试验,万象优933 全生育期平均127.3d,比对照天优华占迟0.3d;2021 年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A 组区域试验,全生育期平均116.0d,比对照天优华占迟0.3d。2 年平均全生育期121.7d,比对照天优华占迟0.3d。

1.3 抗性表现2020-2021 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经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万象优933 穗颈瘟9 级,对稻瘟病高感,平均穗颈瘟损失率为7.8%~12.0%,稻瘟病综合指数2.7 级,优于对照天优华占(4.3~4.6 级)。

1.4 稻米品质2020-2021 年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万象优933出糙率79.0%~81.0%,精米率69.6%~76.2%,整精米率58.9%~62.5%,垩白度2.3%~5.5%,垩白粒率10%~19%,粒长7.3~7.4mm,长宽比3.8,直链淀粉含量14.3%~16.7%,碱消值3.5~3.8 级,胶稠度58~72mm,透明度1 级。

2 产量表现

万象优933 于2020 年参加江西省组织的晚稻中熟C 组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8.15t,较对照天优华占增产2.89%,居小组第2 位;2021 年参加江西省组织的晚稻中熟A 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12t,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15%;2 年平均产量为8.64t,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02%,居组内第1位。2021 年同步参加江西省晚稻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9.07t,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94%,产量居小组第1 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期播种,适当密植万象优933 于江西作晚稻时,一般于6 月20 日左右播种,播种时间可根据江西各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2]。每hm2秧田播种量为105~150kg,大田用种量为15.0~22.5kg,均匀稀播。万象优933 移栽时秧龄以25d 为宜,不宜超过30d,叶龄以5 叶为宜。肥力较好的田块可根据情况适当稀栽,栽插间距为20.0cm×20.0cm,每hm2栽插22.5 万~30.0 万穴,每穴2~3 株谷苗,基本苗90万~120 万之间。肥力中等及较差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植株密度。

3.2 肥水管理一般每hm2施用含量为45%~48%的复合肥(N∶P∶K 为15∶15∶15)750kg,其中60%~70%作基肥;待秧苗移栽成活后追施尿素75kg 及剩余30%复合肥以促分蘖;于抽穗前3~5d施用氯化钾110~120kg 作穗肥;拔节抽穗期可用水溶性硅肥1∶500 兑水喷雾;为减少病虫害、防止贪青晚熟及倒伏现象的发生,后期禁止施用尿素。

整个生育期灌溉方式要干湿交替,采取浅水插秧,活棵后水层保持3cm 左右,秧苗分蘖时要少水,抽穗时保证深水灌溉,后期保持干干湿湿。晒田可以减少病虫害及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当苗密度达300 万/hm2时应及时排水晒田,深泥田应早晒、重晒,泥沙田、浅脚田应轻晒。晒田复水后,保持田面约3cm 水层,防止土壤表层处于氧化状态,从而降低稻米的镉含量,提高稻米品质。因万象优933 具有两段灌浆习性,需较长时间让其充实灌浆,且黄熟期断水不宜太早,于收割前7d 断水即可。

3.3 病虫害防治万象优933 全生育期主要针对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进行防治。具体防治时间、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参考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报和相关农药说明。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父母本特征特性母本万象A 株高68cm 左右,株型紧凑,叶片浓绿,分蘖力强,单株有效穗数12~13 穗,穗长23.6cm,千粒重达23.5g。种子金黄饱满,稃尖与柱头呈紫色,柱头外露率55.8%,穗子开花时间早而集中,花药镜检花粉败育彻底,套袋自交不育度为100%[1,3]。父本19N338 株高约85cm,茎秆粗壮,长势旺,分蘖力强,剑叶直立,单株成穗数12~14 穗,花粉量足,对“920” 敏感。

4.2 播期及移栽父本19N338 于海南播始历期105d 左右,母本万象A 为80d 左右;父本19N338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秋季制种播始历期85d 左右,母本72d 左右。海南冬制父母本播差期控制在25d 左右,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秋制父母本时差一般13d 左右,叶差4~5 叶。

父母本秧龄控制在20~25d 之间,行比采用2∶10~14,株行距16cm×16cm 或16cm×20cm。每穴栽插2 株谷苗,每hm2基本苗母本60 万、父本12 万。

4.3 肥水管理制种田肥水管理同万象优933 生产,每hm2施用含量为45%~48%复合肥(N∶P∶K为15∶15∶15)750kg,其中用总量的60%~70%作基肥;在做好一般管理的基础上,移栽活棵后追施尿素75kg 和30%复合肥促分蘖;父本19N338 单追尿素75kg。整个生育期灌溉方式要干湿交替,采取浅水插秧,活棵后保持3cm 左右水层,秧苗分蘖时要少水,抽穗时保证深水灌溉,后期保持干干湿湿。于收割前7d 断水,利于种子成熟,提高制种产量。

4.4 科学喷施“920”父母本花期相遇较好时,普遍同喷“920”。第1 次喷施“920”时间为母本万象A 抽穗约30%时,每hm2剂量60~75g;第3 天视苗情喷施90~120g,据生长情况补施“920”,同时父本19N338 单喷“920”约30g,使其父本比母本穗层高20cm 左右,便于母本充分授粉,从而提高杂交稻种子制种产量。父母本进入盛花期后,每天上午待父母本开花高峰期时,大面积制种用拉绳法进行人工赶粉2~3 次,小面积制种有足够的人力时用双杆赶粉。

4.5 病虫防治种植期间主要对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进行防治。浸种可用强氯精或咪鲜胺;秧苗2 叶1 心及移栽前3d、分蘖期喷施三环唑、噻嗪酮防治稻飞虱及苗瘟;孕穗破口期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等。具体防治时间、农药品种和使用剂量与方法应及时关注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最新病情预报或参考用药说明书。

4.6 严格除杂保纯,确保种子质量为了确保收获时种子质量,在制种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见穗至齐穗期,应严格去除杂株异株,收获及进仓过程中严防机械混杂。时间隔离不少于25d,空间上不低于500m 隔离距离。待授粉完成后应及时割掉父本,增加田块通风透光,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止父本混杂。待田间种子85%成熟时,选晴好天气及时收割后烘干,确保种子质量。

猜你喜欢
中熟父本母本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翔安区中熟花椰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