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膳食模式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2-11-17 22:15忱,江
农产品加工 2022年8期
关键词:叶酸摄入量膳食

甄 忱,江 凯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0 引言

抑郁症是一类异质性精神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快感缺失和持续心境低落,伴随睡眠、认知和记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悲观厌世,甚至有自残或轻生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在《Mental health action plan 2013—2020》的报告中指出严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过早死亡几率比一般人群高出40%~60%,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全球疾病负担[1]。近年来,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健康等大环境的变动,抑郁症患者的比例和疫情前相比有所增加[2]。据推测,到2030 年,抑郁症将成为一个威胁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是造成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抑郁症的病理产生机制非常复杂,且受遗传、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至今没有准确定论,抑郁症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3]。因此,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是业界的研究重点。饮食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该领域研究者来越来越多的关注。归纳营养素与抑郁症相关联的研究进展,总结膳食模式与抑郁症的相关性,从而为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1 营养素与抑郁症的关系

1.1 脂肪酸与抑郁症

脂类在脑内神经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膳食中脂肪酸的摄入影响不同脑区的脂肪酸组成,从而对情绪和情绪行为产生影响[4]。一项针对42~52 岁中年妇女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抑郁症患病率关联性的前瞻性调查研究中显示,通过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这项指标可预测4 年后中年女性的抑郁症状[5],说明设置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可作为预防中年妇女患抑郁症的一项指标。在另一项300 名18~49 岁女性膳食频率横断面调查研究中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焦虑症患病率呈正相关[6]。在一项动物模型试验中,Sprague-Dawley(SD) 大鼠采用不同类型的高脂(猪油和橄榄油) 饲料,高糖喂养8 周以上,分析治疗后测试焦虑样行为(旷场和社会交往测试) 和认知功能(Y-迷宫测试),结果显示只有在猪油高糖饲养组的大鼠中出现饮食诱发的类似焦虑行为,而同样的情况在橄榄油高糖饲养组大鼠中却没有发现,虽然大鼠的体重、体脂和血清瘦素水平在高脂高糖日饲下均有提高,这些结果说明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中,脂类成分是导致焦虑样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不是肥胖本身引起焦虑[7]。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s) 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如细胞信号、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和流动性、血压、血糖水平、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血凝作用[8]。其中,ω-3 PUFAs 和ω-6PUFAs 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意义。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 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ic acid,DHA) 作为代表性的ω-3PUFAs,深海鱼类中就含有丰富的DHA 和EPA。据统计,适量摄入鱼类和长链ω-3 PUFAs(0.5~1.0 g/d) 与抑郁患病率降低显著相关[9]。在美国的一项血清EPA,DHA,ω-3 PUFAs 量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的调查中显示,较高的血清ω-3 PUFAs 与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呈负相关,而血清EPA 与日常生活任务能力呈正相关,进一步表明了EPA 和DHA 对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性[10]。类似研究显示,DHA 在与抑郁症相关的额叶皮层中含量很高,因此饮食中缺乏DHA 对抑郁症的影响尤其显著[11]。一项体外人体海马祖细胞试验研究显示,EPA 和DHA 能阻止神经发生的减少和白介素1β(IL1β)、IL6 和干扰素-α(IFN-α) 这些细胞因子引起的细胞凋亡,而且EPA 和DHA 的代谢物也具有同样的效果,从而减轻抑郁症状[12]。

虽然抑郁症和ω-3PUFAs 摄入量呈负相关,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由于ω-3 PUFAs 的缺乏导致抑郁症,还是由于抑郁症改变了饮食习惯,从而缺乏ω-3 PUFAs。因此,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证明确定的因果关系和相关性。

1.2 维生素与抑郁症

叶酸和抑郁症的关系早在20 世纪60 年代一项“叶酸剥夺后补充”试验中被揭示,Herbert 的研究中显示叶酸剥夺后人体出现了疲劳、失眠、易怒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13]。叶酸的抗抑郁作用与其在大脑甲基化反应、神经递质合成和代谢、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中的作用有关[14]。叶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维C 协同消除压力产生的乳酸堆积。叶酸的缺乏会抑制去甲肾上腺和肾上腺素的合成量,从而影响机体神经递质合成,导致抑郁症的诱发[15]。2017 年一篇叶酸与抑郁症关系的综述文献,通过使用PsycINFO 和PubMed 数据库,总结分析了抑郁症患者和非抑郁症患者叶酸摄入水平之间的区别(红细胞叶酸、血清叶酸或叶酸饮食摄入方法评估),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血清叶酸水平和膳食叶酸摄入量低于非抑郁症患者[16]。

与叶酸同属一碳单位的维B12也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关联。Dhiman Pooja 等人[17]的关于印度妇女维B12摄入水平和产后抑郁症之间的横向关联研究中显示,维B12摄入水平低可能与产后抑郁症状的产生有关。伊朗的统计样本中也显示相似的结果,健康膳食模式通过提高血清叶酸和维B12水平降低抑郁风险[18]。吴彦军[19]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 2007—2014 年的数据库,对17 732 名18 岁及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单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和调整了性别和年龄的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维B1、维B2、烟酸、维B6和维B12摄入量的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明显降低(p<0.05)。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中显示B 族维生素的摄入量与抑郁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可能存在性别间差异,年龄间差异和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另一项针对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血清叶酸、维B12、与单碳代谢和维生素D 相关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维B12缺乏或不足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

此外,维D 摄入水平不足可能与抑郁症有关[20]。维D 具有钙化醇生物活性,在人体内有助于钙的运输和吸收作用已经得到公认。新冠病毒爆发后,维D 对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和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它在抑郁症中的作用也成为了一项研究热题[21]。维D 在与糖皮质激素同时应用于海马细胞时,可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糖皮质激素长期接触海马细胞,可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的程度,从而降低抑郁症的风险。一项关于血清维生素和抑郁症之间关系的横断面研究调查了7 970 名年龄在15~39 岁的美国居民,这项基于大量人群的研究中显示,维D 缺乏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明显高于维D 摄入充足的人,因此早期诊断维D 缺乏症和干预饮食在抑郁症的防治中至关重要[22]。一项对六个队列研究和1 个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回顾(n=3 896) 调查了怀孕期间维D 缺乏和产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妊娠期血清25-羟维D 水平低可能增加产后抑郁和产后症状的发生几率[23]。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补充维D 与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有关,在治疗严重抑郁障碍患者时,维D 作为补充剂联合药物治疗得到了良好的效果[24]。

维D 对成年人及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荷兰华沙大学人类营养科学研究所的文献综述总结了2019 年10 月之前在PubMed 和Web of Science 2 个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维D 的摄入水平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需要鼓励儿童在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曝晒时,需要在均衡饮食中或者营养补充剂补充维D[25]。动物性食物是天然维D 的良好来源,如油性海鱼、乳类、瘦肉、坚果等,另外增加户外运动,在安全范围内晒太阳都是有效的外源性维D 的获取途径。

1.3 无机盐与抑郁症

虽然矿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研究单一的矿物质与抑郁症的关系可能有些不够全面,但是总体来说患抑郁症的人群应该注意矿物质的均衡摄入,注意饮食搭配,保持身体与精神的健康。张东峰教授的团队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 2007 年至2014 年的数据,分析了各类营养素与抑郁症的关系,其中发现膳食镁摄入量与抑郁症患病风险降低相关,且在总人群和女性中呈线性计量反应关系,但是同样的数据中分析发现膳食钙的摄入与抑郁症无关联关系[26]。膳食钾达到美国适宜摄入量(4.70 g/d) 可能与抑郁症患病率降低有关,且在男性中存在显著负相关关联,在女性群体中则没有统计学意义,膳食钠的摄入与抑郁症患病风险存在负相关的线性剂量反应关系[27]。

作为微量元素的锌、硒、铜的缺乏均与抑郁症发病率相关[28]。由于锌储存在大脑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突触小泡,因此正常生理水平的锌可调节谷氨酸的释放,保护神经元的健康,防止神经元萎缩,从而出现抑郁等情绪障碍;在氧化应激机制中,硒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为硒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具有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从而对情绪产生影响,另外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机制方面解释,血液中硒浓度将会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29]。一项针对于巴西农村地区硒摄入量与抑郁症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表明,即使在控制混杂因素变量后(包括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和农药中毒等),硒摄入量与抑郁症患病率呈负相关[30]。

1.4 氨基酸与抑郁症

氨基酸的膳食摄入水平与抑郁症密切相关。一项英国利物浦地区18~24 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显示,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与抑郁症发生率(p=0.003) 及焦虑情绪(p=0.007) 呈负相关[31]。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NHANES) 2007—2014 年的数据发现总蛋白质的摄入与抑郁症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分别近似L 型,但是基于奶类和奶制品类的蛋白质摄入与抑郁症的关系近似U 型[32]。可能与不同来源的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有关。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根据人体是否能够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色氨酸与抑郁症的关系密切,抑郁症的发病与神经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有关,而5-羟色胺是色氨酸的代谢产物。一项来自荷兰关于抑郁与焦虑的研究报告(包括被诊断的人群n=1 100 和抑郁症状已经缓解的人群n=642),显示色氨酸摄入量较高与孕中期妇女抑郁症状较低有关[33]。研究还发现,临床上将色氨酸和酪氨酸一起使用,对于减轻抑郁症有较好的效果。酪氨酸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缓解紧张情绪,缺乏酪氨酸可能会导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信号通路表达出现异常,从而造成抑郁症等神经性疾病[34]。

2 不同膳食结构与抑郁症的关系

人们实际吃的不是单一营养素或是食物,而是各种食物的组合,各种食物之间会互相作用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用整体思维来研究饮食联合效应的方法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模式。食物的组合又称膳食模式(Dietary pattern),往往会与人口学特征,社会因素和生活习性相关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5]。营养学中比较典型的膳食模式分为以下三类:地中海膳食模式、东方膳食模式和西方膳食模式。

2.1 地中海膳食模式与抑郁症

地中海膳食模式的特点是膳食富含新鲜的植物性食物,适量食用鱼类、禽类、蛋类和奶制品,食用甜食和加工肉类的次数较少,烹饪油以橄榄油为主,适量饮用葡萄酒。该膳食模式是营养学所推荐的健康膳食模式[36]。2019 年墨尔本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研究中心发表的一篇关于地中海膳食模式和抑郁症风险的综述文献中称,地中海膳食结构与减轻抑郁症症状有关,在对20 项观察性研究和6 项干预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定性检查后,发现大多数(85%) 的观察性研究和6 项干预性试验都支持地中海膳食模式能降低抑郁症的发病率[37]。一项针对西班牙老年人坚持地中海膳食模式与认知状态和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该膳食模式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38]。非地中海地区的人群遵循地中海膳食模式也能降低抑郁,焦虑和心理障碍症状,这项研究对3 172 名年龄在18~55 岁的伊朗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在控制潜在混杂因素之后,坚持地中海饮食的参与者与坚持度较低的参与者相比,抑郁(OR:0.60,95% CI:0.46~0.78)、焦虑(OR:0.61,95% CI:0.42~0.86)和心理困扰(OR:0.60,95% CI:0.45~0.79) 的几率更低[39]。另外,一项同是伊朗地区的病例对照研究法(纳入170 例患者和340 例对照),也得出了相似结论[40]。充分分析地中海膳食模式,不难发现该膳食模式中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新鲜的蔬果更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这些营养物质摄入与抑郁症的产生呈负相关。

2.2 东方膳食膳食模式与抑郁症

日本膳食模式作为东方膳食模式的一种也备受推荐,特点是大量摄入蔬菜、深海鱼类、菌类、海藻、大豆制品和水果。这样的膳食模式富含膳食纤维,ω-3PUFA 和抗氧化剂,这些营养素被认为有很好的抗炎作用,而炎症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作为日本健康、职业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公平性(J-HOPE) 的一项研究,对来自日本各地2 266名21~65 岁的日本员工进行了饮食习惯、抑郁程度和工作压力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日本膳食模式依从性高的参与者出现情绪焦虑和抑郁的程度较低,利用日本传统的饮食模式可能有助于减少心理健康方面的社会差距[41]。该研究的短板在于女性样本较少,日本长野的一项营养学研究中弥补了这个缺点,召集了1 337 名年龄在20~72 岁的日本妇女,该横断面研究结果也显示日本健康膳食模式可能与抑郁症呈负相关[42]。

中国虽然是典型的东方国家,饮食结构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但是不同地区的饮食结构有很大差别,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与经济水平中等及不发达地区比较,饮食结构更多样[43]。根据2021 年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由“粮菜型”转变为多元型的“粮肉菜果”模式[44]。一项中国人膳食模式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中显示,多食用米饭、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的膳食模式可以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而多食用红肉、家禽、甜饮料和啤酒为特点的饮食模式则与患抑郁症增加的风险相关[45]。这个研究结果与西方膳食模式与抑郁风险增加有关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在另一项针对于饮食模式与中国妊娠期妇女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关系的研究中显示,富含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蛋白的饮食结构能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而高脂膳食模式则得到了相反的结果[46]。一项横跨4 个省(河北、浙江、陕西和湖南) 膳食模式与抑郁症关联性的调查于2018—2019 选取11 497 名55 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与血液采集收集相关信息,该研究结论显示,在该年龄层次的人群中有一类膳食模式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该类膳食模式的特点是摄入油炸面食、畜肉、加工肉制品、动物内脏、松花蛋摄入频率较高,而摄入杂粮、乳制品、蛋类(除松花蛋)摄入频率较低。这项研究的优点是针对中国老年人设计贴合现实的问卷,如油炸面食(油条,麻花,油煎饼)、动物内脏、松花蛋等,这些食物在其他国家地区比较少见,因此此类膳食模式与抑郁症关联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47]。

2.3 西方膳食模式与抑郁症

西方膳食模式则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糖的消耗量比较大,营养特点为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与其他2 个膳食模式相比,该膳食模式与代谢类疾病和慢性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有关联[48]。一项法国纵向10 年随访研究中显示(男性n=9 272,女性n=3 132),无论在男性群体还是女性群体中,西方膳食结构与抑郁症症状增加的发生率显著相关。相反,以吃鱼和水果的规律性饮食为基础的法国传统饮食模式则与抑郁症降低有关[49]。另一项2019 年的研究也得出了高脂肪的西方膳食模式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使得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的相似结论[50]。根据相关研究,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增加也与抑郁症患病风险降低有关[51]。素食模式中的膳食纤维,植物抗氧化因子的含量相对较高,对情绪缓解起到正面影响。但是素食模式和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有争议,素食人群普遍存在维B12的缺乏症状,根据研究显示,素食膳食虽然在一定因素上能改善不良情绪的出现,但是可能会对认知功能带来负面影响[52]。

3 结语

截至目前,膳食营养与抑郁症之间的研究样本主要来自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居多,这项调查方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数据,样本不易流失,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对于膳食调查一般采用问卷调查、24 h 回顾访谈法、食物频率法等,需要被调查者详细回忆摄入食物的种类、数量及烹饪方式。调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问卷收集信息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依靠被调查者的参与度。虽然有些对于抑郁症的评估来自于临床诊断,但更多的研究采取抑郁量表或者自评表,让参与者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这些自评量表由权威的医疗机构编写,量表的调查结果也能量化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但是与临床诊断相比,自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导致最终结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横断面调查收集的调查数据,无法真正判断营养素、膳食结构和抑郁症之间的因果关系,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可能是由抑郁症产生的饮食偏好、食欲下降等原因造成,其中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53]。

抑郁症的产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遗传、生活习惯(抽烟、喝酒、运动量)、人际关系、经济因素、社会地位等,但是也不能排除存在混淆因素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信性和推广价值,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着眼于更多层次和更大规模的人群单位,弥补单一横断面研究法的不足之处,并且在不同地区可以采取适合该地区的调查模式,因地制宜。最后,在宣传膳食模式时需要尊重传统饮食文化,让饮食结构在科学研究成果上加以改善,而不是“一刀切”,照搬他国的饮食模式。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有稳定的物质基础。细胞膜、细胞核、神经递质、神经髓鞘等脑内物质的形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相应的化学成分作为营养底物,如果长期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人类的精神活动终将受到影响。总体来说,营养干预相对安全、而且易于管理,与药物治疗相比成本较低,可以被大众普遍接受。必须重视饮食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给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同时应该关注病人的饮食结构,平衡健康的膳食模式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素,无论是对于抑郁症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要积极倡导鼓励平衡饮食,多吃天然食物,弥补与情绪相关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能平和心境、改善情绪。

猜你喜欢
叶酸摄入量膳食
哪些食物让人越吃越瘦
常喝酒的人 要补叶酸
带“筋”的食物才含膳食纤维吗
关于叶酸的一些疑惑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中老年人补叶酸可防卒中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备孕吃叶酸,老公也有份儿
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