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生活圈进阶之路

2022-11-17 15:48
新民周刊 2022年40期
关键词:生活圈上海规划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多年来,从上海首次提出,到全国多地响应倡议,这个以15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的“圆”,不断丰富、升级内涵,增加了市民群众获得体验,勾画出一个又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

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即着眼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希望通过对社区管理机制的变革来缓解社会矛盾。10月,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世界城市日论坛上,上海市率先提出了“15分鐘社区生活圈”基本概念,构建低碳韧性、多元包容、公平协作的“社区共同体”。

上海发布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明确2016年至2019年,启动实施“共享社区、创新园区、魅力风貌、休闲网络”四大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19年起,上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针对空间品质和社区治理两大短板,聚焦规划空间统筹和资源政策供给,尤其充分运用“城市体检”等空间信息化手段为社区“问诊把脉”,重点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及就业等设施的配建水平和服务功能。

12月,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具体来说就是在市民15分钟步行的范围内,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自然资源部将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国家“多规合一”改革创新内容,纳入与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框架,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

《指南》内容包括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正文部分共八章,重点阐述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总体原则、城镇社区生活圈及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指引、差异引导和实施要求等。其中提出,城镇社区生活圈可构建“15分钟、5—10分钟”两个层级的社区生活圈,乡村社区生活圈可构建“乡集镇—村/组”两个层级。

国家发布《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南》,明确以“社区生活圈”为基本单元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正式实施,规范指导全国社区生活圈规划工作。以社区应对城市问题、提供健康人居环境也已经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共识,全球各大城市相继提出针对社区的行动举措。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上海倡议》发布,进一步强化社区生活圈顶层设计,结合“上海2035”“一张蓝图”实施落地,进一步扩大全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规模,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上海“人民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盐城、泰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芜湖、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

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中,上海通过“三个转型”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型,回应新时代全体市民的诉求和期盼;

以多元协作的社区治理转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以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新技术赋能社区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创新。

改造后的蒲汇塘桥。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展。

截至2021年6月,上海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方面,全市已完成180余个项目落地。

猜你喜欢
生活圈上海规划
一段从“幼儿生活圈”开始的特别时光——浅谈促进小班幼儿开学适应的共育策略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当动物走进人类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