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养异宠时,他们在养些什么

2022-11-17 16:05周洁
新民周刊 2022年40期
关键词:小雅蜘蛛

小雅家孵化的小蜜袋鼯。摄影/ 周洁

有人喜欢花花草草,有人喜欢吃喝玩乐,也有人喜欢养一些小动物陪伴自己。

近些年,普通猫猫狗狗不再稀奇,蜥蜴、蜘蛛、蛇、乌龟、蜜袋鼯、狐狸等动物都开始成为人类的新宠,许多人也将这类宠物叫做异宠。

异,不同也。有人认为养异宠的人,图的是追求个性,博眼球;也有人认为他们是追风行为,没有足够的知识就养不熟悉的品种,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异宠主人总是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有些是误解,有些是圈子里真实存在但他们也在努力改变的偏见……

近日,《新民周刊》走访了几位异宠主人,了解他们饲养异宠背后的故事。

大大的眼睛,萌萌的眼神,当听到主人伸手的呼唤,就立即张开自己的滑翔膜从高处滑翔到主人的手中——2019年,小雅第一次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了这样一只可爱的小家伙,瞬间萌化了她的心,一种想要拥有的欲望便在心底萌发。

经过了解,这种小动物叫做蜜袋鼯,是一种澳大利亚的有袋类树栖性动物,在长期的人类驯化中,已经成为一种陪伴型小宠物。

在朋友的介绍下,小雅很快拥有了一对普通花色的蜜袋鼯。虽然它俩脾气特别大,但她仍然爱不释手。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终于变得熟悉,而蜜袋鼯对人类的那种依赖也让小雅上了瘾。她告诉记者,那段时间自己恨不得睡觉、上厕所都要和它们在一起,“已经完全征服了我”。

蜜袋鼯作为体型最小的有袋目物种,经过人工培育后会有不同的花色品种。慢慢地,小雅想收集不一样的花色,“纯白的,铂金的......小家伙的性格也都不一样,高冷的,黏人的……”。

就这样,小雅的蜜袋鼯越来越多。而她最偏爱的,是肉肉的“小金金”,“谁都可以摸她,很聪明,有自己的想法,喜欢吃,现在有点超重了,为了她的健康,正在减肥呢”。

记者采访时,“小金金”从睡袋里被小雅薅出来放进滚轮里做运动,像极了学校里被老师们拉着体锻的学生,不情不愿又无可奈何。等到运动结束重获自由时,它马上躲到主人怀里求抱抱,不一会儿又钻到沙发里,属实把主人给拿捏了。

寵物西瓜虫,学名木星鼠妇。摄影/ 周洁

因为热爱,小雅还在社交平台专门开了账号,来记录这些小家伙的可爱日常。但甜蜜中也有负担。最初养蜜袋鼯时候,小雅没有人指导,经常会遇到问题,对养蜜的许多知识都靠摸索。有一次,她养的蜜袋鼯生病了,持续地拉肚子。对体型这么小的动物来说,这很可能是致命的。但蜜袋鼯作为异宠,只有少数几家宠物医院能够看病。俗话说,久病成医,在小雅不断打听摸索尝试以后,现在蜜袋鼯有什么小毛病,她基本都可以自己处理。“比如拉稀,一般有几种常见原因:天气的变化、吃坏了肚子或者感染了滴虫等,根据不同情况,我们总结出了不同的应对办法。”

在蜜袋鼯的喂养上,她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一开始只知道喂单一的粮食,后来才了解到蜜袋鼯是杂食动物,需要补充蔬菜水果肉类等,所以我们就自己配粮,虾、鸡胸肉、菜叶子、面包虫等都会搭配上,做好营养均衡。”

在小雅家有两个冰箱,其中一个放的全是蜜袋鼯的口粮,比如玉米虫。“低温环境下,新鲜的玉米虫可以保存一个月。”小雅介绍。

最有意思的是,蜜袋鼯之间还会上演“宫心计”,彼此“王不见王”。小雅提醒道:“每摸一只蜜袋鼯后就要洗个手,否则它们闻到其他蜜的气味会吃醋的,‘小金金’之前就在我身上尿尿留下气味,宣示主权。”

现在,小雅已经从蜜袋鼯“铲屎官”变成了蜜袋鼯的养殖户。“在养到第七只的时候,前面几只陆续怀孕生子,小蜜越来越多,照顾它们的时间也增加了。”小雅坦言,再加上原来经营的小店生意不好,索性就关掉专职养蜜了。

对蜜袋鼯来说,生病很可能是致命的,作为异宠,只有少数几家宠物医院能够看病。此外,因为它们来自热带,需要生活在28℃左右的温度中。

小雅带记者参观了家里专门养蜜的房间,有近50只蜜袋鼯睡在各自的窝里。小雅给它们都起了名字。室内温度有些高,这是因为它们来自热带,需要生活在28℃左右的温度中。

照顾50只蜜袋鼯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不久前,小雅的老公宋先生也辞职加入,他俩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我原先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全职养蜜袋鼯之后变成了晚睡晚起,因为它们一般都是晚上10点后开始活跃,需要陪伴。”小雅告诉记者,现在夫妻俩分工合作,上午给他们喂食,下午做一些清理打扫,晚上8点多在平台开始直播,基本要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休息。

这两年,夫妻俩也很难凑出一个较长的假期出去旅游,“基本上出门时间控制在4小时之内,太长了就会担心它们”。

虽然生活重心变了,但他们甘之如饴。宋先生告诉记者,养蜜袋鼯让他特别有满足感,这是给别人打工所没有的感受,“有一次,一个客户刚出差回到上海,家都没有回就先拉着行李箱到我家里接小蜜,是一种看到宝贝的眼神”。原来这个客户之前已经养了几只养殖场流水线的蜜袋鼯,跟人类的亲密度差了一些,但小雅家的蜜袋鼯因为从出生就一直和人类在一起,相对来说就更加亲人。

在爬宠界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一个真正的养宠大神,也是这个品种最优秀的繁育家。而研究繁育的背后,赵艳婷还有一个野心:人工繁育代替野外捕杀。

“我们还时常策划一些蜜友聚会,吃饭喝下午茶。他们还会带着自家的蜜过来剪指甲,怕自己不够专业剪到血线。”小雅建议,新手入坑最好先养母蜜,“因为公蜜发情后会有比较重的气味,还会秃头影响颜值”。另外,蜜袋鼯晚上会特别活跃,就算在笼子里,也会制造一些声音。而蜜袋鼯的寿命长达10多年,“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入坑前一定要想清楚,这样才能长久陪伴”。

在小雅夫妻看来,这就是他俩未来要好好经营的一份事业——让更多人认识蜜袋鼯,了解蜜袋鼯。

9月底,《新民周刊》举办了一场关于“异宠霸屏”的直播,在网络引发热议。直播间里,嘉宾赵艳婷向观众们展示了一只淡黄色伴有小线纹的守宫,比手掌略长一些,呆萌的大眼睛中间有一条竖瞳,不经意间,它还会一个跳跃攀上你的身体......

守宫,是壁虎的昵称,蜥蜴的一种,身上有此起彼伏的斑点和突起,也有许多不同的花色,摸上去的触感很奇异,却不让人讨厌。而这只上了直播的守宫,只是赵艳婷众多收藏之一。

前不久,记者参观了她的家藏,一排排经过改造的塑料方盒连成片,每一个盒子里都有一只守宫,里面配有一个爬行棒,底下还有一些棉垫。一些体型比较大的守宫则住在专门打造的玻璃盒里,里头还配置了一些造景,方便它们躲藏起来——守宫昼伏夜出,白天它们喜欢找个隐蔽的地方潜伏。

守宫的不远处,是一整墙的捕鸟蛛,体型有四两大闸蟹那么大。这种比喻也不是无厘头,据说在这种捕鸟蛛的原产地南美洲,当地人会捉它们来吃。而现在,它们成了许多爬虫爱好者心爱的宠物。

在记者看来,每只蜘蛛似乎都差不多。不过,对于赵艳婷来说,每一个品种她都如数家珍:智利红玫瑰,巴西白膝头、巨人金直间、圭亚那粉趾、哥伦比亚镭射……

赵艳婷的爬宠养殖之旅,就是从一只捕鸟蛛开始的。“2012年,我给朋友兼职翻译了一篇文章,讲的是爬宠,后来朋友送了我一只小蜘蛛,一路养下来,已经10个年头了。”赵艳婷记得,刚接触蜘蛛时,她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来自于从小的经历,和大部分女孩子不一样,她对蛇虫鼠蚁一点不怕,还喜欢观察它们的行动轨迹;至于紧张则因为不了解,她不知道自己能否养好它。

据赵艳婷介绍,蜘蛛的每一次成长都会伴随蜕皮,随着年龄的增长,蜕皮频次会下降,而每次蜕皮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如果体质不好,很有可能死亡。“某种程度上,蜘蛛是一种靠带量繁衍下来的物种,一窝生一堆,只有几只能活下来。”赵艳婷回忆道,一开始养蜘蛛,她总喜欢上手抚触,偶尔也会遇到蜘蛛“踢毛”,这是捕鸟蛛的防御动作,有些人会因此过敏,“虽然蜘蛛的毒性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养久了以后知道了蜘蛛的习性,它们并不需要人类的抚摸,现在就以观察欣赏为主,基本不上手了”。

因为养蜘蛛,赵艳婷认识不少同好,在交流中,她的收藏癖也被激发。她手里的蜘蛛越来越多,兴趣还拓展到了其他品种。她的第一只守宮是朋友送的,后来又养了蛙、龟、卷壳虫、蛇......“可能养蜘蛛的人就很容易养这些,它们都不太费心思,属于白领友好型宠物,比如守宫,一周只需要喂食两次,也不需要活动空间,一个盒子就够了。”

赵艳婷(左)在美国采访爬宠专家。

赵艳婷手拿巨人圭亚那蜘蛛拍摄婚纱照。

更重要的是,它们和主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并不像猫狗那么深刻。赵艳婷从不给它们取名字,“因为太了解它们,知道它们对人类并不会产生感情,所以我也不太会对它们产生感情。横向对比的话,养爬宠有点像养鱼”。

事实上,比起爬宠主人这个身份,赵艳婷更像一个业余的生物学家,她对于物种本身的兴趣远大于某一个体。“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把它们养好,对我更有吸引力。”现在,赵艳婷可以通过细微的行为了解它们的心情,“具体如何判断,需要观察,很难用语言来表述”。

在爬宠界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一个真正的养宠大神,也是这个品种最优秀的繁育家。“每一个品种的繁育周期不一样,发情机制也不同,而这些都没有现成的资料参考,需要自己摸索研究。”赵艳婷表示。

而研究繁育的背后,赵艳婷还有一个野心:人工繁育代替野外捕杀。这也是源于人们对于爬宠爱好者的一个误解和偏见,认为他们养的爬宠都来自自然界,还总跟走私偷猎搭边。“其实野生的守宫颜值一般,如果通过人工繁育出来的守宫,花纹更鲜艳,更符合大家的审美,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可以避免对野生个体的偷捕、走私?”

为了让公众更了解爬宠,2016年,赵艳婷和她的爱人集结广大爬友的力量,远赴美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访和拍摄,采访到了终身从事爬宠事业的繁育家,对美国当地的一些饲养、动物保护和法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最终制作出的纪录片《国爬征程》是当时国内较早的系统介绍爬宠的科普教育片,也成为许多爱好者入坑的必看篇目。

“所有的采访对象都是到了当地才联系的,虽然大家的国籍、肤色、经历都不一样,但因为爬宠这一共同的爱好,采访特别顺利,氛围也很融洽。”片子中的一个黑人大叔给赵艳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养了40多年的爬宠,也遭受过无数的白眼和误解,“他的经历对我们也是莫大的鼓励”。

为了养好爬宠,赵艳婷还曾多次赶赴南美洲,并自学了西班牙语,“希望通过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给它们提供更合适的饲养方案”。

10年爬宠路,赵艳婷的生活被它们完全改变,从原来写字间的白领到现在的爬宠深度玩家,她的时间被爬宠占据得满满当当,就连工作也是爱好相关。有人对此羡慕不已,但冷暖唯有自知。

赵艳婷经常问自己,如果没有入坑爬宠,做一个普通上班族,在格子间努力升职加薪,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会不会是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但她永远忘不了在亚马孙雨林船行时看到的一幕:夕阳懒洋洋地把光洒在河面上,金刚鹦鹉携家带口飞归巢穴,森林、倦鸟、河岸、暖阳......这幅构图和谐得让她震撼,自然的美如此值得珍惜。“如果不是爬宠,这些美景我或许就错过了。”

或许,没有牺牲,也无法证明真正的热爱。

盖勾亚守宫属于白领友好型宠物,一周只需要喂食两次,也不需要活动空间。摄影/ 周洁

猜你喜欢
小雅蜘蛛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小雅山房
大蜘蛛
母爱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