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木牛流马的“山村小木匠”

2022-11-17 08:33
读报参考 2022年31期
关键词:木工口红木匠

有这样一匹神秘的“马”,启动机关就能自动行走,驮得动百斤粮食,但没人知道它的真面目。这就是木牛流马,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因为没有留存下来,其真实样式不明,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后人探索,有许多复原版本。

  2021年,木牛流马“惊现”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龙山村——只见木屋前的一片空地上,一人用绳牵引着木马,木马的“四肢”交替移动,缓慢向前。这一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后,引起广泛关注,收获了10万+点赞。网友们纷纷评论“原来真的有木牛流马”“鲁班转世”“真正的匠人”……

复原它的人是“95后”安旭,如今是短视频平台上拥有600多万粉丝的手艺博主“山村小木匠”。从最初自制电视剧《仙剑奇侠传3》中的“魔剑”,到为父母做“送餐神器”、行李箱,再到还原嫦娥五号探测器……安旭一直在寻求突破,不断精进手艺。

灵感都来源于生活

安旭于2019年5月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首次亮相,他穿着朴素,一件灰色短袖、一条迷彩裤,话不多说,开场就拿着刨子刨木头,之后寥寥几笔,在木板上画出《仙剑奇侠传3》中“魔剑”的样式,凿、锯、削,打磨、上色、抛光……在简单的工序下,一块木板“摇身一变”,成为不少男孩童年时期梦寐以求的“宝剑”。

虽然视频剪辑后只有短短的57秒,安旭却为此花费了不少工夫。“当时想试试将木工与绘画、设计结合起来。”从构思、写脚本,到选材、制作,再到后期剪辑、发布,他亲力亲为,一人分饰多角。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在网上查资料、看视频,琢磨拍摄和剪辑方法。因“魔剑”外形与原版神似,勾起了众多网友的回忆,视频收获了十几万点赞。

安旭受到鼓舞,又接连还原了仙侠剧中的焚寂剑、李白的“凤求凰”佩剑和动漫中卫庄的佩剑等,视频最高收获了163万点赞。他没有止步于此,开始探索、尝试更多新作品。“一般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看到家里缺点什么,或者看到有趣的物品,我就会选择用木工还原。”安旭说。

木工艺品看起来简单,木匠却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并保证做工的精准,稍不留神就会让木制品丧失功能或报废。在安旭的印象中,最有挑战和最自豪的作品,是为母亲做的木管口红。

为了让口红顺利旋转出来,在制作和打磨管体的过程中,安旭小心翼翼地控制力道,以此确保零件精度,否则差一丝一毫都会造成卡顿。同时,口红管壁要足够轻薄,这样才能装入充足的膏体。这也给安旭带来不小的挑战。在选择膏体上,安旭也别出心裁,使用了火龙果原液与蜂蜡混合后凝固,更加天然、环保。他用了四五天时间,从早到晚地研究与尝试,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制作出木管口红。这条视频收获了近60万点赞。不少网友开玩笑说:“这口红不仅好看,肯定还好吃。”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关注安旭的粉丝越来越多。“父母希望我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我刚开始拍视频时,他们担心这是在浪费时间,后来看到很多人观看和点赞,意识到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如今,家人成为安旭不可或缺的“智囊团”。每条视频拍摄前,大家集思广益,讨论视频内容以及拍摄方式,经常碰撞出好点子。

渐渐地,安旭的视频中多了其他人的身影——妻子、父母,有时候还会有村里的乡亲。“我想通过我的方式,为父母做一些比较实用、好看的东西,来表达我对他们的孝顺和尊敬之情。”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

永安镇龙山村原本是贵州省一个不知名的山村,如今越来越多人因为安旭的视频知道了这里。1995年,安旭出生于此。他的爷爷是一位木匠,村里人常请他做木工,比如打柜子、床等,因此经常在家中刨木头。安旭从小耳濡目染,看到木头在爷爷手中变成各式各样的物品,也渐渐对木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学时,安旭不爱学习,总是坐不住,但唯独对画画情有独钟,逐渐显露出绘画天赋。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安旭没有报班,一直靠自学练习绘画技巧。他几乎承包了班级活动中设计黑板报的所有工作,班里的男生也经常让他帮忙在胳膊上画一些很酷的图案。

  2013年,安旭刚成年,满腔热血地打算去闯荡一番,与朋友来到浙江一家电子厂。“上了高中后,觉得男孩子应该去外面打拼,就辍学外出打工了。”安旭回忆道,他与同伴每日在流水线上,重复着固定枯燥的工作——给开关安装弹簧,手上也经常被磨出水泡。安旭很快覺得,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他渴望更多创造的空间。于是,他下定决心辞职,回到家乡附近的县城。

思考之后,安旭去学习了汽修美容。一年后,他在小镇上开了一家汽修店,每天起早贪黑地招呼生意,几乎全年无休。虽然有了不错的收入,但对向往自由的安旭来说,仍不是终点。

之后,安旭又尝试了洗车工、奶茶店店员等工作,始终没有找到奋斗的方向。迷茫之际,母亲建议他去学木工。2019年,他开始跟着一位木匠师傅学习家装手艺,每天观摩师傅做家具,学习工艺等基础知识,之后再自己动手实践。因为从小受到熏陶,动手能力强,安旭只用了3个月,就已经熟练掌握别人多年才能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完成吊顶、制作柜子等大件家具。

这份工作让安旭重新燃起对木匠工艺的热爱。“我想去做我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让生活变得更好。”在闲暇时间,他喜欢用木头做一些有趣的物件,或在木头上画画后雕刻。一次聚会时,朋友建议他将制作木工艺品的过程拍下来,发到短视频平台。安旭思考了很久,想到可以将木匠工艺呈现给更多人,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回到山村里,开始拍摄短视频。

开始打造“世外桃源”

听了安旭的故事,很多人不理解,已经走出山村为什么还要回来?在经历了大城市的喧嚣后,安旭觉得,在家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与家人作伴,是最理想的生活。拍摄短视频走红后,他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家中依旧堆着木材,随处是制作好的木工艺品。不同的是,他有了更多机会用传统手艺找寻生活乐趣:2021年6月,他用木头制作了一个蒸饭桶,还原了古代做饭工具,蒸出了香喷喷的米饭;在村里看到一个废弃的石磨,他制作了交叉榫结构的木架子,安装上自制磨推把,与家人一起磨玉米;在院子里,他用藤条制作了一个大型“鸟窝”,经常和父亲坐在里面喝茶、看风景……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历史,也爱看一些小说。当时就想,希望将来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有木房子、漂亮的鱼池和很大的花园,就像世外桃源。”从去年9月开始,安旭一直在进行“世外桃源”的搭建工作。

此前,安旭制作的多是一些实用的生活物品,建房子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我参照的是汉代的建筑风恪。因为我喜欢古老的建筑文化,所以想尽量去还原。”他先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好草图,之后找到村里熟悉木建筑的老木匠来帮忙打地基、搭框架等。

在建造过程中,安旭常常需要查阅建筑类书籍,学习木构建筑原理,研究榫卯结构,补充很多新知识。他经常去“世外桃源”看老木匠们工作,不时向他们提出疑问。“我们做手艺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没有一个木工师傅敢说自己什么都会。”

从造剑到盖房,在安旭看来,只有不断寻求突破,才能让网友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传统木工艺的魅力。在众多网友的留言中,有一条让他记忆深刻——现在年轻木匠非常少,如果老一辈的木匠走了,这些传统工艺该由谁来传承?“科技发展很有必要,但传统手艺也需要有人传承。这是发展的根,应当被记住。”安旭说。

(摘自《环球人物》王喆宁)

猜你喜欢
木工口红木匠
基于特征参数化的木工CAD/CAM系统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木匠身影
木匠手中的诗情画意
纪宇:木工让我寻找到自己
笑话
谭木匠
数控木工轮廓铣床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
口红之上,危险四伏?
还口红/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