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林提质造林模式及技术措施

2022-11-18 11:00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土球灌木林场

韩 诚

(阳曲县西山国有林场 山西 阳曲 030100)

1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

阳曲县2021年市级创森灌木林提质工程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阳曲县东、西山林场,共计涉及乡镇6个、行政村20个、划分作业小班499个,小班设计面积57 631亩,作业面积50 000亩。

东山林场涉及乡镇有大盂镇、东黄水镇、杨兴乡、凌井店乡4个乡镇,涉及村庄11个,村庄名及其小班相应数量为北家庄31个小班、大汉村1个小班、蒿子坡7个小班、贾庄村36个小班、东黄水村18个小班、金家岗14个小班、石槽村3个小班、水头村23个小班、小坡村11个小班、杨兴村32个小班、窑沟村3个小班,合计划分小班179个。

西山林场涉及乡镇有西凌井乡、泥屯镇2个乡镇,涉及村庄9个,村庄名及其小班相应数量为六固村163个小班、大卜村13个小班、官庄村4个小班、扫峪村6个小班、耀子村11个小班、西陵井村55个小班、伙路坪村49个小班、松树村4个小班、西庄村15个小班,合计划分小班320个。

2 植被及自然灾害状况

项目区内植被主要是灌木为主,灌木覆盖度30~50,植被盖度30~50,灌木品种主要是以沙棘、黄刺玫、虎榛为主。对林业生产有影响的自然灾害因素主要为干旱、晚霜和大风。

3 造林模式

按照灌木林提质的特点,根据工程区立地条件、施工难度、后期管护等因素,对应设计种植模式。乔木树种为油松,种苗要求树高≥60cm,树冠幅≥30cm;整地方式为鱼鳞坑,整地规格50cm×40 cm×30 cm;栽植株行距2 m×3 m;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工程区选择人工栽植油松容器苗,与灌木沙棘、黄刺玫、虎榛子形成乔灌混交林。种植方式采取带状植苗造林的方式,营造乔灌混交林。沿等高线以2 m株距水平向割灌,割灌宽度1 m,割灌清理时保留灌木林地上的乔木苗木、幼树,特别是注意保留林地上的阔叶乔木,割灌完毕后,沿割灌方向中心线栽植单行乔木树种,林种方向与原林种一致,东山林场项目区域为水土保持林,西山林场项目区域为水源涵养林,种苗需求量为550万株。

4 改造方式

4.1 割灌与整地

4.1.1 割灌。先于种植前进行,鱼鳞坑整地紧随割灌作业开始。割灌采取人力与机械综合使用的方式进行。割下的灌木不得四处抛弃,预留在割灌带旁,苗木栽植完毕后,用做兔害防护网和覆盖种植穴。

4.1.2 整地。鱼鳞坑整地形态为半月形坑穴,外高内低,长径沿等高线方向展开。鱼鳞坑长径50 cm,短径40 cm,深度30 cm。挖坑时,就要把生熟土分开,一侧熟土,一侧生土,熟土回填,生土拍埂,挖出的石片、块放置于坑埂上加强固土效果,并且鱼鳞坑呈品字形排列,保证地表径流截流效果。

4.2 苗木要求。苗木必须土球完好、无散裂,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完整,规格及形态须符合DB14/135-2005的标准要求。“三证一签”,即:检验证、检疫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苗木标签。在苗木采购时要做到首先与苗木供应商签订苗木供应合同,根据施工进度分批供应,并根据苗木用量提前通知苗木供应商进行起苗准备工作。

4.3 容器苗起挖及运输。容器苗起挖前,应提前1 d对种苗进行浇水,浇水量要根据土壤特性掌握,浇完水后以土壤团攥为标准。起挖时,使用铁锹铲入容器苗容器与地面的接缝处进行断根,同时方便容器起挖搬运。起苗时,把持住容器而不是种苗,轻提容器,使容器苗和土壤及其它容器苗脱离。运输车辆车厢或车斗底部应提前覆盖草垫,为容器苗提供缓冲,防止容器中土球破碎。紧接着轻放容器苗,按照苗木正常生长方向,向车头倾斜将容器苗摆放整齐,一层码完,继续码放下一层,第二层容器苗与第一层容器苗错开,轻轻搭放于第一层容器苗的容器之上,以此类推,留好颠簸余量。根据容器内土壤情况,一般可码放2~4层,使用无纺布、毡布等进行覆盖,绑扎牢固,备好喷壶,视天气情况及时喷水降温。运苗过程中,随时注意绑扎情况,及时牢固绑扎。优先行驶于高速、省级、县级公路上,同时在路况不好的乡、村级公路和林道等道路上要慢速驾驶,一方面保证行车安全,另一方面保证容器内土球完好。

4.4 定点。割灌完成后,在割灌方向中心线上,沿中心线走向撒灰定点确定种植穴位置,要求株距2 m。遇有保留乔木或障碍石块影响种植时,可沿着割灌方向对株距进行适当延长调整。

4.5 栽植

4.5.1 栽植时间及密度。根据《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初植密度要求,结合栽植地现状及造林目标确定灌木林提质工程初植密度为110株/亩。栽植时间选择在春季、雨季、秋季。

4.5.2 栽植土的回填。栽植是确保造林质量的重要环节,栽植容器苗前,先将整地时放置在种植穴一侧的熟土回填至种植穴中,回填期间注意将大的石片和石块捡出,填至深度适宜时开始放苗。

4.5.3 栽植过程。栽植的苗木全部为容器苗,对生长出容器外的根系进行修剪,若容器苗的容器不可自然降解,则应在栽植前,先将栽植苗木的容器脱下,然后扶正苗木,放置于鱼鳞坑中,填入熟土,熟土与土球齐平或稍高于土球时,将土球周边的熟土踩实,使得填土与土球接触紧密,继续填入熟土,与坑齐平时继续踩实,使土壤紧实且保证鱼鳞坑面低于坑沿,能够保证蓄水即可。

4.5.4 栽植后整理。苗木栽植完毕后,对鱼鳞坑的坑面进行平整,再次整理坑沿和坑埂,将捡出的石片、石块、割灌后余下的灌木硬枝排在坑埂,对鱼鳞坑进行加固。当天苗木,当天栽完,如遇到苗木栽植不完的情况,则应将剩余的苗木收拢至阴凉处或进行覆盖,保证苗木不失水。

4.5.5 雨季栽植。雨季容器苗栽植要根据天气情况,在雨前或雨后连续阴天时对油松容器苗进行栽植。注重鱼鳞坑质量,保证降水收集,促进苗木生长。

4.6 浇水。春、秋季容器苗栽后要及时浇第1水,半月后再浇1次。如遇旱情严重,则根据天气、土壤、苗木情况增加浇水次数。

5 造林适用技术

项目施工主要应用林业整地技术中的鱼鳞坑整地方式,适宜项目区域中低山地的地形,能够最大限度把种苗周围的地表径流汇集到种植穴,创造相对充足的水分环境,满足容器苗生长发育。鱼鳞坑整地要求如下:随自然坡形沿等高线水平放线,品字型定点。按一定的株行距挖近似半月形的坑,坑底低于原坡面,保持水平线或者向内倾斜凹入,穴面里低外高成反坡。再用石块或石片垒埂,土壤回填。最后用石块、石片、灌木覆盖坑面。

6 管护

对于割灌带上零星散生乔木如辽东栎、山杨、白桦、榆树等采取保护抚育措施。造林后当年栽植苗抚育1次,培土、修坑穴、防鼠兔害。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一部分幼树死亡,应在造林后当年雨季、秋季及第2年春季补植同规格I、II级苗,确保补植后林木生长整齐。调运苗木一定要进行检疫,防止带疫、带病苗木进入项目区域。另外,要组织人手定期巡护,制定好防火预案,明确责任人,在项目区域显眼位置建立防火宣传标志等。

猜你喜欢
土球灌木林场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灌木丛
做最好的自己
树木移栽装卸及运输技巧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大树移植技术
浅探城镇绿化移栽大树技术
与世隔绝的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