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导管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及实施现状调查

2022-11-18 02:47李旭英袁忠王童语夏开萍林琴
中国护理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专科导管

李旭英 袁忠 王童语 夏开萍 林琴

心腔内电图定位(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phy,IC-ECG)技术是以中心静脉导管内导丝作为腔内电极,引出规律性的P 波变化以指示导管位置的实时导管尖端定位技术[1-2]。由于其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具有定位准确率高、使用成本低、可减少医源性辐射接触、可降低导管异位调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3-4],近年来逐步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5-6],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已有多项研究证实[7-8]。2021 年2 月中华护理学会发布了《PICC 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团体标准[9](以下简称《标准》),旨在进一步指导该技术在临床的规范应用。本研究通过调查湖南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标准》的掌握及实践情况,为后期此项标准的落实,以及省内各静疗专科基地培训课程的推广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升静脉治疗专科质量,优化专科护士队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2 年1 月,采用便利抽样对湖南省13 个地级市及1 个自治州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开展导管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及实施现状调查。纳入标准:①取得中华护理学会或省(市)级PICC 专项技术培训合格证书且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②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护士。排除标准:①已不从事PICC 或输液港置管工作的护士;②外省进修护士。

1.2 调查工具

依据《标准》[9]的相关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4 部分。第1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类型、所在医院级别,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获得情况等,共9 个条目。第2 部分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践现状。包括是否实施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以及该技术应用的人群、范围等,共4 个条目。第3 部分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是否了解《标准》以及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评估、操作等技能及相关知识,共10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对“完全没掌握”“没掌握”“一般”“掌握”“完全掌握”分别赋值0~4 分,分数越高代表知识掌握程度越好。第4 部分为培训需求调查,包括是否接受过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培训、接受培训的途径以及对培训的需求等,共9 个条目。

该问卷由研究者形成初稿,课题小组成员讨论修改。之后邀请2 名血管通道领域的专家(工作年限均≥10 年,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进行评价,然后结合专家意见,在第3 部分增加了2 个条目后形成最终问卷,将修改后的问卷导入问卷星,生成链接及二维码。

1.3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者将电子版问卷通过湖南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进行发放,由湖南省13 个地级市及1 个自治州的各位委员发放给所在市/州内获得过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证书的护士。填写者可采用计算机或手机进行问卷填写和提交,同时设置每个IP 地址只能回答一次。填写问卷时如果出现漏填,系统会自动提示,直至填全所有内容方可提交问卷。共回收413 份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由2 名研究者共同核对问卷填写的准确性,将管理平台自动生成的Excel 表格导入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2 结果

2.1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一般资料

来自122 家医院的413 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完成调查,调查对象所在地区范围覆盖了湖南全省。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详见表1。

2.2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施情况

调查对象中,162 人(39.23%)所在的44 家医院(36.07%)开展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有138 名(33.41%)护士独立运用过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实施情况详见表2。

2.3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开展情况及护士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对象中,有226人(54.72%)知道《标准》,其中有164人(39.71%)参加过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相关培训,详见表3。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心腔内电图技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详见表4。

2.4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需求情况

调查对象中有336 人(81.36%)认为有必要开设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班,227人(54.96%)对开展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有迫切需求。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需求情况见表5。

3 讨论

3.1 强化培训支持,提升静脉治疗人员素质

3.1.1 优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

我国专科护士发展起步较晚,对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尚未统一[10],但是基于患者安全需求、专科护士能力及专科发展的要求,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应有步骤、有重点地完善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并定期更新[11]。本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4 名(27.6%)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获取静疗专科证书的过程中接受过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知识的培训,他们获得证书的时间集中在2018 年之后。可见随着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我国的逐步应用,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已对培训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相关知识。但本次调查显示,我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培训基地的培训课时设计有待完善。由湖南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情况可知[12],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为2 个课时的理论学习,且无相关实践课程,导致专科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欠佳。同时面对专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培训基地也需要通过专科护士师资培训、教师竞争上岗、给予培训师资相应的福利保障等措施保障专科护理师资队伍素质[13-15]。各专业学会和相关机构在制订培训基地认证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应纳入更详细的培训内容指标,以促进各培训基地的发展。

3.1.2 提供多元化的专科知识培训方式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线上教学形式兴起,护理专业大量会议、专业培训等转为线上同步/非同步进行[16]。如2020 年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均以线上形式召开,2020年及2021 年中华护理学会各类专科护士培训采用线上集中理论培训、线下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建设)基地临床实践的方式进行培训[17]。虽然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层出不穷,线上教学也通过学习时长控制、刷脸考勤、课后考试等方式来保证学习质量,但实际培训效果并不确定。同时,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属于实操类培训,需要重点关注实践学习。本调查显示,比起线上培训(10.63%),专科护士更喜欢情景演绎(21.46%)、现场讲座(19.68%)等线下学习的形式。本次调查显示,有164 名(39.71%)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通过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班、医院组织的培训及自学等方式学习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知识。这提示应进一步推广静脉治疗的新技术、新理念,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知识培训途径。同时注意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课程的设置需要明确培训目标,减少与已有PICC 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重复,重点突出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还应综合考量不同层级专科护士的需求[18]。依据专科护士的学习模式和接受能力调整教学方法[19]。

3.1.3 规范专科护士的管理与使用

目前我国存在专科护士使用不够合理、认证制度尚未完善、岗位职责未能明确等问题[20],许多医院专科护士存在重培养、轻管理的现象。2020 年中华护理学会发布了《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9],本次调查显示仅有226 名(54.72%)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知道此项团体标准。一名合格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应具备专业发展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21],并应该保持对本专科领域知识的更新与探索[22-23],本研究发现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主动学习新技术、新进展的意识薄弱,主动学习能力较弱。这提示医院在选拔专科护士时,应严格控制培养护理人才标准。以满足静疗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与各区域健康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目前,静脉治疗领域发展迅速,因此护理管理者与专科护士有必要紧跟国际步伐,通过教育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所以,医院在进行专科护士培养后应进行再认证,并持续进行考核与管理,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专科护士对专科领域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学习的积极性[24]。

3.2 推广临床应用,提升静脉治疗服务的质量

3.2.1 医院应积极开展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及其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相较于置管后胸片定位,具有并发症少、定位准确、费用较低等优势[25-26],但此项技术在国内医院并未得到全面普及[24],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一致。本次调查显示,仅有44 家医院(36.07%)开展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有138 名(33.41%)护士独立应用过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其原因可能与操作者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不足及医院尚未引入此项技术有关,目前我省还需要加大对该技术的培训与推广。同时本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86 名(45.26%)专科护士认为影响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施的首要因素为领导的重视程度。一项新技术的引进与医院领导层的决策和理念是分不开的,医院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自身特点及临床需求引进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为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展提供相应的配套资源,并统筹安排此项技术的相关工作,以促进技术的推广,从而提高护理实践水平。

3.2.2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应做新技术推广的先行者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操作者,应主动承担起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的职责。本调查结果显示,有136 名(33.09%)专科护士认为影响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施的首要因素为专科护士的技术掌握程度,专科护士普遍(81.36%)认为有必要开设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班,有超过一半的护士(54.96%)对开展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有迫切需求。由于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定位结果尚不可取代X 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这个金标准,所以对于临床护士而言,实施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是在原有导管置入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作时间与工作量。因此专科护士应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27],充分认识到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优势,满足临床需求并跟上专业发展的趋势,主动参与学习。同时承担起向其他护理人员传播静脉治疗新技术、新标准,帮助其规范静脉治疗相关流程的职责[28]。因此仅提高专科护士的知识水平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其发展理念的培养。

3.2.3 拓宽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应用的置管类型

目前已开展的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多应用于PICC 导管的置入[29],且发展较为迅速,现已有专用于PICC置管的心电图显示设备,可以记录、截图保存、测量、打印置管过程中的心电图图像[30]。值得注意的是在手臂港和胸壁港的置入中实施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比例并不高,本次调查显示,在已开展的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医院中,仅有29.55%应用于手臂输液港,20.45%应用于胸壁输液港。国内已有研究显示[31-32],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能有效地帮助操作者确定导管是否位于上腔静脉,减少输液港导管异位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相较于PICC 导管,在输液港植入过程中一旦发生异位,其调整代价高、风险大、不易操作。因此输液港植入更需要引入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实现实时辅助定位[33]。因此,拓宽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应用的导管类型、制定适合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的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标准化流程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4 小结

本研究仅调查了湖南省内的医院,且二级医院相较三级医院占比较少,下一步应扩大研究样本并探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课程的构建与设置,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与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此项技术的推广。综上,我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使用率及培训率较低,对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绝大多数专科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培训,且对培训的开展有需求。针对该现状,医院应根据自身需求引入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同时优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建设,为专科护士提供高质量的专科知识培训途径并规范专科护士的管理与使用。同时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应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主动承担推广新技术的职责,拓宽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导管应用范围。进一步提高我省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及管理水平,以提高我省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专科导管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