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资源 实现趣味课堂
——以北师大版“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为例

2022-11-18 00:21
中学数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普查总体概率

杨 斌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 712099)

统计与概率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际中不断总结经验而形成的数学方法,它广泛应用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如保险工作、抽奖活动、质量判断等.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对很多事情进行预判和决策.初中数学部分的统计与概率知识主要分为三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分析以及概率.数学课堂中,如何利用生活资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统计的概念?前段时间笔者听了一节课(6.2普查和抽样调查),授课教师的课堂设计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1 课堂简录

1.1 新课导入

(一则笑话)母亲让小芳去菜市场买鸡蛋,出门前叮嘱到:“一定要好好挑选,蛋黄散了、坏了的鸡蛋不要买.”不久,小芳提着半袋打碎的鸡蛋回来了,高兴地对母亲说:“这次买的鸡蛋绝对新鲜,因为我把每个都打开检查了.”

师:看了这则笑话,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问题:1.小芳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2.你有没有更好的检验鸡蛋是否新鲜的方法?

教学分析教师通过一则笑话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情境中充满讽刺意味,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升了他们的听课兴趣,又很好地引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谓一举两得.教师在课前布置了简单的调查问题,让学生自己经历、感受实际问题的调查过程,从中体验调查的必要性,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2 探究新知

活动1 普查的概念

师:像小芳的做法,把每一个鸡蛋打碎都检查一遍,在数学中我们称之为普查.那么普查是怎么定义的呢?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62页的内容,查找什么是普查、总体、个体、样本,小组交流,巩固概念.

学生展示:

(1)普查的定义: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2)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师:上一节课中我们曾对班级同学的节水意识进行了一次调查,这就是普查.同学们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调查是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个体分别是什么?

生1: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是总体,班级每一位同学的特长是个体.

生2:了解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个体就是每一位同学的视力.

师:生活中很多事情是通过普查得到的.比如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2020年我国开展的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展人口普查,可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等情况变化,也可以摸清老年人口的规模,这样有助于分析判断我国未来人口变化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趋势,对于完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深层意义.

教学分析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既让学生了解了普查、总体、个体的概念,又对学生进行了人口普查的常识教育.用这样的生活资源引入学习恰到好处,使得学生深刻认识统计和概率在生活中的作用广泛而有效.教学中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对总体、个体的概念进行交流分享,起到很好的效果.统计中的考察对象有时特别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应该多以实际生活资源为例子,让学生明确总体、个体的实际含义,这是教学中应该调整的地方.

活动2 抽样调查的概念

师:普查可以准确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是有时总体数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对所有的个体进行全面调查;有时候调查具有破坏性,比如小芳买鸡蛋,这不允许采取普查.所以我们需要引入新的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提出问题:(1)什么是抽样调查呢?

(2)生活中,哪些是采用抽样调查完成的?

生:调查笔芯的使用寿命;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

师:普查和抽样调查是生活中获取信息最常用的两种调查方式,它们各有优点与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调查活动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调查方式.

教学分析利用生活中的实际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作用及优缺点,同时借助于课本上的例子,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3 例题讲解

例题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调查?

(1)在这个问题中,被考察的对象是什么?

(2)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应该选择哪一种调查方式?

师:为什么不采用普查的方式调查?

生:因为普查需要把每一个灯泡都使用至坏,具有破坏性.

师(总结):如果所要考察对象的数目较多,造成普查的工作量大,或受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对所有个体进行全面调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选择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活动4 尝试生活资源,感知概念

教材例题:某调查小组想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他们应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生1:第一小组在商场随机选择50名老年人,统计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生2:第二小组在医院随机选择50名老年病人,统计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生3:第三小组在小区内调查10名老年邻居,统计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分析后回答)

(2)如果要了解一个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怎样收集数据更合适?

教学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概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重难点的突破上,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更好地解决了学生对于概念理解的困难.

2 如何巧用生活资源,开展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2.1 精心设计情境,巧妙激发兴趣

教材中对于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内容多数以学生常见的现实生活情境呈现.如“统计图的选择”一课中,以旅游话题,创设了关于收集本地10月份天气情况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熟悉天气图形符号,这样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精心创设情境,巧妙激发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2 巧用生活资源,促进学以致用

日常生活中,与统计有关的素材较为丰富,教学前我们应该多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为教学做好准备,以简单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正确理解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如在教授“平均数”这节内容时,课前安排学生分小组搜集整理班级学生的身高、喜爱的运动等数据,上课时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实际含义.

2.3 引入课堂游戏,实现趣味课堂

游戏是当代中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在课堂中,成功的游戏设计可以使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有趣生动,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设计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感悟,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巧妙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备好课,完善自身的相关素养,收集生活素材,明确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所在,巧妙设计游戏,确保能够给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学,从而实现在趣味课堂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普查总体概率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