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钢: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

2022-11-18 05:01
走向世界 2022年45期
关键词:青岛港党代表二十大

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会后举行第二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党的二十大代表、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亮相并接受媒体记者提问。

在“党代表通道”,张连钢首先生动地介绍了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我们依靠自主创新,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装卸速度最快的自动化码头。这个码头上一个工人都没有,所有的设备都是自动运行。更‘酷’的是,到了晚上一盏灯也不用开,所有的设备哪怕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也能行云流水、热火朝天地干,真是别有一番景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张连钢分享了自主开发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的心路历程。

“说到自主创新,我先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不久前,我们研发成功了新一代码头智能管控系统,并且用这个系统第九次打破了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张连钢说。

张连钢表示:“其实我们知道自主创新的路并不好走,刚开始我们也想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是在国外考察时不能下车,也不能拍照。我们想合作,但是对方不开放任何技术,这就等于我们花了钱什么也得不到,将来遇到问题还要再花钱请他们来解决。这让我们体会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决定自主研发。他们就说:‘你们要自主研发,成功的概率就是个零。’这个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们,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就是想看看自主建设自动化码头成功的概率是不是个零。但是要打破这个零确实太难了,自动化码头系统庞大复杂,各种问题盘根错节。为了做出自动化码头的详细方案,我们前后开了3000多个技术讨论会,好多课题组下半夜还在讨论技术问题。我们一次次开发、一次次失败,甚至是推倒重来,有时候真的觉得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我们一直咬牙坚持,最后不仅做出来了,而且做得比他们更先进、更智能。”

张连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聚焦关键核心共性问题,聚智聚力、攻关突破,在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天,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张连钢所在的“连钢创新团队”集中收看了“党代表通道”直播,大家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连钢创新团队’的一员,我感到无比激动,这也是山东港口每一个人的荣耀。”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工程技术部经理修方强说。

在倍感光荣的同时,“连钢创新团队”感受更多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他们正围绕系统软、硬件和设备关键部位国产化替代两大主攻方向发起冲锋,为全自主自动化码头三期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张连钢在“党代表通道”提到的新一代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就是其所在团队刚刚攻克的一大技术难题。这个支撑全自动化码头高效运行的新一代“大脑”和“神经中枢”,全面超越拥有30多年应用历史的国外同类产品,标定了中国港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高度。正是依托A-TOS智能大脑,在“德翔许明”轮作业中,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小时,桥吊最高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7.76自然箱/小时,效率一举提升14.2%,第九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AGV主管张常江介绍:“A-TOS系统实现了对整个码头的全智能管理,从码头的入闸口到每一台设备,再到集装箱的运输动作,全部由这个系统管控。我们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基础上,致力于把系统打造得更加高效、更加聪明。下一步将在码头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持续引领世界自动化码头的创新发展。”

“我们将通過自主创新,对自动化码头的控制系统、关键元器件等进行国产化升级改造,实现轨道吊激光扫描仪、雷达及传感器等国产化替代,提高码头装卸效率,始终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自动化码头领先地位。”修方强信心满满。

(文章转自《青岛日报》)

猜你喜欢
青岛港党代表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青岛港的“无人”奇迹
山东 威海港无偿划归青岛港 未来将打造山东港口集团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青岛港上半年净利实现两位数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