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香”梨在三门峡地区的生产表现及栽培技术规程

2022-11-18 03:01丁小梅韩立新瞿振芳刘俊灵
河北农机 2022年9期
关键词:玉露树形果园

丁小梅 韩立新 瞿振芳 刘俊灵

1、三门峡市创新发展中心 2、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三门峡市果树总面积为18万hm2,是我国黄土高原优质果树主产区之一,其中苹果为主要果树栽培树种。近年来,随着我国苹果产业区域调整、行业竞争压力的持续加大以及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实施,三门峡市果树产业开始调整转型,逐步压缩苹果种植面积,大力引进发展梨及其他新优果树品种。

“玉露香”梨由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果肉汁多酥脆、无渣,含糖量高。果个大、核小、果实可食率在90%以上,是国内优质中晚熟梨品种之一,市场效益良好。目前三门峡市梨产区主要以西洋红梨、日韩黄梨、砀山酥梨等老品种为主,市场竞争力弱,加之采用传统大冠栽培模式,梨种植户效益低且不稳定。为改良和丰富本区域梨品种及生产技术,增加种植户收益,2017年引进了优质梨品种“玉露香”,对其物候期、树体生长结果特性、果实经济性状、耐贮性等生产表现进行观测评价,并制定了相关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试验园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磁钟乡寺庄村,海拔高度685m,园地土壤类型为黄土质褐土,土壤pH值为8.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0%,土壤碱解氮81.9 mg/kg,土壤速效磷为10.9mg/kg,土壤速效钾为217mg/kg。果园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13.2℃,年降雨量560~650mm,年日照时数2167h左右,无霜期213d左右。苗木于2017年3月上旬定植,采用现代集约化宽行密植栽培模式,行株距为4.0m×1.0m,树形为高纺锤形,行间种植高羊茅、鼠茅草两种商业草种,树盘覆盖园艺地布,全园安装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设备,综合栽培管理水平较高。

1.2 观测评价内容与配套栽培技术集成

2017年2月引进“玉露香”梨,3月上旬定植后相继对树体生长结果特性,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耐贮性等进行观测评价。同步研发集成梨宽行密植篱架集约栽培技术,开展高纺锤树形培养、格架系统安装、土壤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授粉、套袋等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试验与示范,各项技术集成后形成适宜本区域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2 观测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经观测,“玉露香”梨在三门峡区域萌芽期为3月3日~3月8日,初花时间为3月17日~3月25日,盛花期时间为3月20日~3月28日,3月30日~4月5日进入谢花期,花期9~12天。果实成熟期为9月2日~9月6日,果实发育期约143 d左右。11月中下旬落叶,营养生长期约245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2.2 树体生长及结果特性

“玉露香”梨树体生长及结果特性参见表1。在三门峡区域,“玉露香”梨树势总体呈现前旺后中庸,幼树生长较旺,枝条直立,极容易造成后部光秃,影响总枝量及花芽数量,要及时采取摘心去叶、扭梢、短截、化控等技术措施控制枝条旺长,尽快成花结果,以果压冠。“玉露香”梨结果后树势变为中庸,管理相对容易。

表1 “玉露香”梨树体生长及结果特性

“玉露香”梨幼树萌芽率低,成枝力较强,也是枝条后部光秃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随着树龄增加,萌芽率逐渐变高。经多年观察,三门峡相对海拔较高,温差大,在气象正常年份,与豫东低海拔产区不同,较少有“僵芽”现象发生。但在阴雨天数多、光照不良的年份,极易在枝条中后部出现“僵芽”现象,对次年产量造成较大影响。“玉露香”梨容易成花坐果,定植后第4年产量达到29900 kg/hm2,丰产稳产性好。该品种在三门峡区域采前落果现象严重,尤其成熟期遇到持续降雨的年份,要适当提前采收。

“玉露香”梨抗腐烂病、黑星病、褐斑病、锈病能力中等,抗白粉病能力较强。耐旱耐瘠薄,抗寒性中等,综合抗逆性中等偏强。综合观测评价,“玉露香”梨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树势相对中庸,加之成花坐果容易,因此适宜采用篱架栽培模式。

2.3 果实经济性状

“玉露香”梨果实经济性状参见表2与表3。平均单果重273g,最大单果重475g,果形呈卵圆形,果形指数0.93;果点小分布稀疏,果面不平滑,有不规则凸起,外观质量一般;果实底色绿色,果肉颜色绿白色,细腻无渣,果核小,果实可食率高,达90%以上;果面盖色暗红,呈条纹状;果皮有或极少有果锈,有蜡质,保水性较强;果实8月底采收,耐贮性好,恒温冷库贮存时间达7个月左右;果实硬度4.3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可滴定酸含量0.12%,汁液多,口感脆甜,有香气,综合品质极佳。

表2 “玉露香”梨果实外观性状、采收期及耐贮性

3 配套栽培技术

3.1 栽培模式选择

三门峡市梨产区采用传统稀植大冠栽培模式,行株距一般为3.0m~4.0m×4.0 m~5.0m。该种栽培模式存在结果时间晚,果园易郁闭,机械化应用程度低,田间管理用工量大,病虫害多发高发等诸多产业问题,经济效益普遍不高。为方便果园除草、打药、施肥、运输等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工用量,同时尽快获得早期产量,提升产业效益,推荐应用现代宽行密植篱架集约栽培模式,行株距一般为3.5 m~4.0m×1.0 m~1.5m,111株~190株/667m2。

3.2 栽培格架系统安装

沿树行每8.0 m~10.0m安装一根水泥杆,规格为400cm×10cm×10cm,水泥杆埋土深度70cm~80cm。水泥杆上安装4道镀锌钢丝,规格为直径2.2mm,最下面一道钢丝距地面60cm~80cm,最上面一道钢丝距水泥杆顶部30cm(如果安装防鸟网,则安装的水泥杆最上部),四道钢丝垂直均匀分布。树行两端水泥杆向外倾斜15°,用地锚进行固定。

3.3 建园

3.3.1 苗木选择及质量要求

采购苗木及其质量要求品种纯正,无机械损伤及病虫危害。苗木高度1.5 m以上、粗度1.0cm以上。根系完整,嫁接口愈合良好,苗木芽体饱满。

3.3.2 栽植时期

三门峡区域春秋季节皆可栽植,水利条件好的产区建议秋栽,一般条件产区以春栽为主。秋栽应在土壤封冻前(11月上旬)进行,栽后树干涂白,进入冬季后注意预防田鼠危害。

3.3.3 挖定植穴(沟)

使用挖坑机、钩机等机械或人力开挖定植穴(定植沟),定植穴要求直径50cm以上、深60cm以上。定植沟要求宽60cm以上、深60cm以上,上层土和下层土分开放置,回填时上层土放到下面,下层土放到上面。

3.3.4 施底肥、浇水沉实土壤

为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与无机养分,建议每667m2施入有机肥6 m3~9 m3、优质生物菌肥40 kg~80 kg、高磷型三元素复合肥20 kg,有机肥要求充分腐熟,以防止烧根而影响苗木成活。此外,根据果园土壤是否缺素,辅助施入一定量钙、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时注意肥料要与土壤充分混匀,回填后及时灌水,使土壤充分沉实,确保苗木定植后不发生沉降。

3.3.5 苗木分级、处理、定植

根据苗木粗度、高度、根系质量、病虫机械损伤等情况进行分级,按级别分开定植,以提高果园整齐度和方便后期管理。定植前用清水浸泡苗木12h~24h,最后用按照浓度要求配比好的生根粉蘸根。定植时挖小坑栽植,大小以完全能放开根系为宜。苗木定植后每株灌水15kg,待水渗后覆土封坑。

3.4 栽后管理

3.4.1 覆盖

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及保墒除草,定植后在苗木两侧用黑色地膜、黑色园艺地布、黑色无纺布等材料进行地面通行覆盖,覆盖宽幅一般1.5m~2.0m。

3.4.2 定干、保湿

定植后在饱满芽处定干,高度30 cm~40cm。三门峡区域春冬干旱,苗木定植后易失水影响成活率,定干后可选用专用塑料筒套干保湿增温,在发芽后及时解开袋口通风,适应外界条件7d后再去除袋子。

3.5 树形选择及培养

“玉露香”梨树势中庸,萌芽率高,有利于培养高纺锤树形,可作为首选目标树形。该树形干高80cm~100cm,树高3.5m左右,中心干螺旋状均匀分布30个左右单轴延伸的小主枝,长度为株距的40%~80%(上部枝短,下部枝长),小主枝基角70°~80°。

3.5.1 第一年树形培养

由于目前梨苗木繁育质量普遍不高,主干芽体发育质量较差,难以促发分枝,不利于高纺锤树形的培养。苗木定植后要进行重短截,留干高度一般为30cm~40cm,发芽后选留一个壮枝,其余全部疏除。生长期加大肥水供应,确保当年高度达到180cm左右。距苗木3cm左右插一根竹竿或玻璃纤维杆,绑缚在4道钢丝上,用于固定苗木使其稳定生长。

3.5.2 第二年树形培养

春季萌芽前,在树干上需要发枝的部位进行定向刻芽或涂抹发枝素,用于促发分枝。分枝长到20cm左右长度时用牙签进行开角处理,角度控制到70°~80°。分枝长到30cm左右长度时,进行掐尖处理,以防止枝条旺长,促进枝条后部芽体充实和侧枝形成。之后进行2~3次类似处理,直至枝条长度达到生长要求。本年度根据树体生长情况进行肥水调控,如果树体生长过旺,要停止施肥,适当控水。

3.5.3 第三年树形培养

春季萌芽前,继续对树干上部进行定向刻芽或涂抹发枝素处理,以促发分枝。分枝开角处理、掐尖处理等技术措施参考第二年树形培养内容。为促进成花结果,要对树体进行化控处理,在新梢长到15cm~20cm时,叶面喷施氨基酸、亚磷酸钾、调环酸钙、PBO等肥料与生长调控剂,以控制树体长势,促进花芽形成。本年度树高控制到3.5m左右,中心干螺旋状均匀分布30个左右单轴延伸的小主枝,完成树形培养工作。

3.6 土肥水管理

3.6.1 生(种)草

为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与提高土壤肥力,小面积梨园建议自然生草或秋季种油菜春季还田,规模化果园建议9月份人工种草,可以选择黑麦草、高羊茅、野豌豆、毛叶苕子等耐寒耐旱商业草种。自然生草选择马唐、稗、莎草、狗尾草、牛筋草等良性乡土草种。当草高度达到20cm左右时,要及时刈割覆盖或翻压,每年3~6次。

3.6.2 灌溉措施

有条件的果园,鼓励实施滴灌、喷灌、渗灌等各类节水灌溉措施。水利条件差的果园采用施肥枪、加压滴灌、自流滴灌等简易水肥一体化措施。

3.6.3 施肥

全年施肥共分4个关键时期,分别为萌芽肥(春季萌芽前),推荐使用硝酸铵钙。第1次膨果肥(5月中下旬),推荐使用高氮中高钾配方三元素复合肥。第2次膨果肥(7月中旬),推荐使用中氮高钾配方三元素复合肥。基肥(9月~10月),有机肥施肥量为3m3~6m3/667m2,混加平衡型复合肥。此外,根据树体是否缺素,选择添加硫酸亚铁、硼砂、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追肥以沟施、穴施为主,辅助采用涂干、叶面喷施。基肥宜采取条状沟施,也可撒施后旋耕。覆膜果园在膜的两侧开沟施入。

3.7 病虫害防控

三门峡区域“玉露香”梨病虫害主要有黑星病、黑斑病、锈病、梨木虱、黄粉蚜、蚜虫等,防控病虫害依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生态”的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科学防治。

3.8 授粉、套袋

配置授粉树。“玉露香”梨为异花授粉品种,可以选择花期相近,花粉多且亲和力好的黄冠、红香酥、新梨7号等品种作为授粉树,比例不低于20%。

人工授粉。在“玉露香”梨花期遇到低温不良气象过程时,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规模化梨园建议采用液体授粉,第一次授粉时间在花开35%左右时,第二次在花开55%左右时。小面积梨园采用人工点授,花开30%左右开始,连授2~3次。

“玉露香”梨在三门峡区域适宜套塑模袋,不适宜套纸袋,生产中要注意选择应用,套袋时间一般为5月中旬。套袋前重点防控梨木虱、黄粉蚜危害,打药时要全树均匀喷施。

猜你喜欢
玉露树形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玉露香梨“赛美人”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秋天的果园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寒露感怀
“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建设
冰灯玉露烂根怎么办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
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