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探析

2022-11-19 02:00海素珍杨孟强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水资源

海素珍 杨孟强

(1.山东莘县水利局,山东 莘县 252400; 2.山东莘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莘县 252400)

农业的发展为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农业灌溉渠道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为农业生产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但是,由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容易发生淤塞和破坏,造成水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与管理,通过灌渠工程改善整体使用状况,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价值

农业用水不合理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灌溉渠道是现阶段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对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运维,可以改善灌溉不足的情况,增加用水量,解决农田缺水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资源是农作物最重要的要素,农业种植气候和天气变化会影响农业用水灌溉。一些农村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缺乏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基础设施,导致在出现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时,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建设农业灌溉渠工程,可以调节农田水资源,保证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灌溉渠工程的运维,可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运行质量,确保灌溉能起到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做好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维管理,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利灌溉渠道是一种新型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科学地建设农田灌溉渠工程,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因此,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以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可以改善农业环境,在后续的运维中,要继续优化灌渠水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2.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田灌溉渠道中淤泥堆积问题较为严重

目前,部分地区的农田仍通过人工挖掘隧道进行灌溉,灌溉渠道十分简陋且没有任何加强固定措施,灌溉效率和安全性较低。同时,使用过程中长期无人管理和修复,雨水的长年冲刷与侵蚀,易造成淤泥堆积,严重时导致灌溉渠道堵塞,大幅度降低了农田灌溉效率。面对此类问题,水利工程技术人员需对灌溉渠道定期进行检查与记录,必要时对受雨水侵蚀冲刷较为严重的部分进行加固,确保农田灌溉渠道畅通。

2.2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投资效益低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农业和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大,加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年平均降水量相对减少,可利用的水资源不断减少,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用水需求得不到保障,灌溉系统的建设成本也随之升高。部分建设在偏远地区的农田水利项目,交通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系统的收益状况。水库作为农田灌溉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在偏远地区不但不能保障农田灌溉工作持续平稳进行,还存在损害农田和农作物的风险,雨季还存在引发洪涝灾害的风险,严重影响农田水利系统的生产效率和收益状况。

2.3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管理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农田灌溉系统建成后,管理人员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农田灌溉工程效益的发挥。

2.4 维护与管理意识不强

对现阶段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时发现,许多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几乎没有专业的人员和部门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导致工程损毁严重,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存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大部分地区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建设上,忽视了工程管理。尽管国家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这些资金能够应用在工程后期维护与管理上的非常少。部分地区虽指派了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与维护,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实际工作中无法将维护和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部分地区没有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真正作用和价值,未对工程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宣传,导致农民在使用工程时随意性较大,甚至个别农民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自己会对工程项目进行破坏,长此以往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5 灌溉设施老化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存在设施老化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给工程运行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困扰。个别偏远地区由于资金有限,修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时采用敞开式泥水渠,这种修建方式过于简陋,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到位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在水资源配额固定的条件下,实际灌溉水量由于渗漏会减少,输水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减产。

2.6 维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要确保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长期稳定运行,不但要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要重视后期维护与管理。维护过程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格外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过程中,由于部分维护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工程维护与管理不到位。此外,水利灌溉设施是较先进的设施,懂得其维护和管理的人员不多,给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与维护造成了极大困难。部分维护与管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责任心不够,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运行。

3.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维护与管理措施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至关重要,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维护与管理措施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对农田灌溉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3.1 提高管理意识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维护和运行管理对工程实际运行情况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但大多数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成后缺乏维护和管理,导致灌溉渠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需对相关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平稳安全运行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提升技术人员的能力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质量,从而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2 加大资金投入

农田节水灌溉渠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灌渠建成后,相关部门对工程维护的关注较少。当渠道使用出现问题时,将影响农业生产的进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相关机构在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而没有将相应的资金投入到维护和管理上。因此,要加强对水利灌溉渠道的运行维护管理、加大维护资金的投入,以此保障农业生产质量。

由于整个工程涉及面广,公共投资无法实现管理全面化的目标,因此,需要拓宽资金渠道,让社会相关组织参与运维管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税收政策的优惠,鼓励企业参与公共资源建设。也可以适当措施促进投资,为当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对企业资金支持,提高灌溉效率。

3.3 完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运维管理体系

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管理工作,必须基于特定的管理系统和体系。加强灌渠工程的运维管理,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以保证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更好地使用。在完善维护管理制度时,应制定统一标准的灌渠内容,明确维护管理的责任,有效提升渠道管理整体工作质量。在完善管理体制方面,要加强与农业、水利部门的联系,通过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促进水利灌溉渠道管理体制的完善。

现阶段,农业正在向机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因此,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管理需要应用现代化技术,从而对农业生产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要想提高农田灌溉效率,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和维护系统。好的制度可以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使项目得以稳定发展。管理人员要意识到管理农田灌溉渠道的重要性,了解灌溉渠道项目管理对项目建设同等重要。在灌渠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水平,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失误,提高灌溉渠道管理工作效率。

有关管理部门应提高人才的招聘门槛,将管理人员培养成技能全面的管理团队,确保人员都能够意识到管理灌溉渠道的重要性。农业生产者是灌溉渠工程的主要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增强农民维护和管理的意识,指导农户正确使用灌溉渠道,加强灌溉渠道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以在使用中避免人为损坏。

相关管理人员应与专业人员合作,制定专业的灌溉渠道管理制度,明确耕地用水总量。针对用水量超过灌溉水量的,按照规定进行罚款,超过规范的予以取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合理制度,要在农民的承受范围内,且符合市场需要。有关管理单位要执行严格的定期检查,一旦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4 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也不例外。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管理,不但可提高管理质量,还可对工程的运行情况、健康情况等进行全面监控。灌溉渠道主管部门可通过构建渠道雨水状况自动测量报告系统,对渠道水流、水量、水位和沿途局部降雨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掌握输水渠道的运行状态,避免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问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还可构建图像监控系统和电力环境综合监控系统,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进行全天候的无死角监控,确保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3.5 组建专业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队伍

首先,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管护意识,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化管理观念、管理手段和维护技术培训会,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管护意识、专业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提升薪酬福利制度和进入门槛,提高整体队伍的科学性和整体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降低队伍老龄化程度,保障队伍创新、创造能力和活力。然后,注重农民管护意识和知识普及,农民群众是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的主要参与者和使用者,加大对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确保其了解灌溉渠道工程用途和管护目的,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章,强化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避免出现乱扔垃圾、滥砍滥伐等问题,避免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问题。最后,号召全体农民群众参与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工作中,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增加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和配合程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灌溉渠道的效率。

3.6 加强灌溉渠道重点维护管理,完善监管措施

在灌溉渠道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过程,工作人员应结合不同的技术措施在特定阶段进行维护。现阶段,机电设备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仍不十分普遍,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在灌溉渠道维护过程中,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应用,以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应用机电设备,减少灌溉用水量。

加强灌溉渠道重点维护管理,可以保障农田水利灌溉的连续性,提高灌溉渠道在实际中的应用效率。基于关键点的维护管理改进监督审查,只有在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时,才能发现灌溉渠道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解决实际运行问题,消除灌溉渠道运行的潜在危险。同时,要整合所有员工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灌溉渠道的实际工作创造合适的条件。此外,要建立适当的报告机制,在工作中增强员工意识,识别风险并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农田水资源。

3.7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意识

为提高灌溉渠道管理效率,确保农民充分认识到灌溉的作用,进而高效地促进农业发展,要加强对灌溉管理的宣传,使农民积极参与灌溉渠道管理维护工作中。有关部门应组建专业小组,通过组织定期讲座,加强灌溉知识的宣传,增强农民对灌溉的认识;组织专业人员学习水资源保护、灌溉管理相关知识,认识农地生产特点,明确灌溉目标,加强与农民的交流,提升农民的节约用水的意识,良好地开展宣传工作可以推动灌溉渠道管理的不断进步,为农业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我国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设力度,为农业种植提供灌溉水源的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随着灌溉渠道工程的运行,设施损坏、设备老旧等问题也不断凸显,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加强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实践中要深化认识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完善制度、保障资金、落实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体系等,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护效果。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灌溉水资源
纳米比亚着力发展农业灌溉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Life in 2060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