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草果产业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2022-11-19 02:00和玉德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6期
关键词:草果怒江州怒江

和玉德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云南 怒江 673100)

草果,属于典型的食药两用植物范畴,又被称为草豆蔻、草果子或者草果仁,常绿多年生草本经济植物,划分到姜科豆蔻系列,一般是在比较高的海拔区域种植,海拔高度在1200米到2000米最为合适,种植区域所需要的降水量一般要控制在1000毫米到1600毫米,所需要的年均温度为17℃到19℃,相对湿度一般是控制在80%到85%,这样的区域空间才适合草果产业的发展,怒江州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在很多方面都相当符合。草果果实在完全成熟后,会呈现出明显的红褐色,通过对草果果实的提取可以获取到大量的精油,满足香料工业及医药行业的应用需要,这也是草果产业近些年来种植规模不断增多,创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原因。草果还属于中药材的范畴,在治疗疟疾寒热等方面有着非常好的疗效,潜在的药用价值非常大。草果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种植3到4年才能开花结果,能够持续不断的结果时间长达20年,对于种植群体有着非常好的经济效用,能够显著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怒江州将草果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原因。实践证明,在促进怒江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改善民生上,草果产业有着不可代替的影响,受到了广大种植群体的一致认可,对于更好的巩固脱贫成果加快第二个百年奋斗历史进程都有着重要意义。

1.云南怒江发展草果产业的优势条件

1.1 区位自然条件

怒江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在怒江中游区域,怒江在全州由北向南纵贯而过。怒江州处于中缅滇藏的结合部位,实际国界线非常长,北部和西藏自治区接壤,东北临近迪庆自治州,东部紧挨着丽江市,东南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相连,南部则是保山市,实际州面积14703平方千米。怒江州除了少量平坦山间槽地基江河冲击滩地之外,绝大多数为高山陡坡,实际能够用来耕种的面积非常少,实际垦殖系数不到4%。耕地绝大多数沿着山坡以垂直状态分布,在能够耕种的土地中,高山地占比超过了28.9%,山区半山区地占比超过了63.5%,河谷地占比比较少,约为7.6%。怒江州特殊的地理区位,导致天气变化比较明显,气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怒江州气候具有云南年温差小、日温大干、湿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显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由于自然地貌及纬度差异等的影响,怒江州北部地区比较冷,中部较为温暖,南部温度比较高,高山比较寒冷,半山相对温暖,江边表现的较为炎热,个别地区开始雨季的时间明显偏早,干季比较短暂,温季所占的全年时间比较长,立体气候相当明显。怒江州属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交汇地带的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境内容纳了寒温性、暖热性等植物类型,包含了相当丰富的植物类型组合,也为草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支持。

草果具有典型的喜温性,但是却无法适应阳光的直接照射,为此更加适应温度适宜的地区,最适合在树林茂密并且多荫蔽的空间中,怒江州特殊的立体气候结构,大量的林地空间,较高的森林资源覆盖率,都为草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截至到目前为止,怒江州泸水、贡山、福贡等地区草果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了3%-4.7%,创造的经济收益更是直线增多。

1.2 产业发展基础深厚

得益于自身独特地理区位及自然环境条件,怒江州在草果种植上有着比较长的时间,实际种植历史已经超过了30年,不少地方甚至更久,草果自身的生长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在实际推广种植上受到了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各级农业生产部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推广及种植培训等活动,更是为草果种植产业的规模化、系统化推进创造了条件。截至到目前为止,怒江州草果种植群体对草果种植的基本特点及基本规律等都有了比较深刻地了解与认识,对草果种植的专门化解读也逐步深刻,而且还可以对草果产品进行不同形式的加工。经过政府层面的实践推广及较长实践的种植探索,绝大多数种植户都已经认识到了草果种植的重要性,已经从以往的“要你种”转变为现在的“我要种”,从而让草果潜在的经济价值非常好地体现出来,对于改善种植户的家庭生产收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怒江州草果产业能够实现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

2.当前云南怒江草果产业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十年来,云南各级政府对地方草果产业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在草果产业发展上的政策性支持明显加大,实际投入到草果产业中的资源力量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实际投入到草果产业中的财政性投入保持了年均4%以上的增长速度,对加快草果产业的快速全面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限制,草果产业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还是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

2.1 草果产业基本现状

由于各个层面都认识到了草果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带动社会民生发展上的重要性,各级各部门对草果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怒江州制定了专门的草果产业发展计划,将草果产业与脱贫攻坚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极大促进了草果产业的发展建设。从当前怒江州的实际种植情况看,草果产业主要分布在海拔比较高的溪边、树林遮阴及山坡谷底等,海拔高度主要集中在1200到1800米左右。在市场需求推动下,社会层面对草果的实际需求量、消费量显著增多,种植群体对草果种植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草果产业创造的经济收益对农民群众的影响更加深刻地凸显出来,对于破解传统的贫困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以2021年的一份调查数据为例,怒江州种植面积达到11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为80万亩,鲜果产量达3.69万吨,草果综合产值13.2亿元。草果产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分别是泸水、福贡及贡山等,而这三个区域中,福贡在草果产业上的种植面积最大,挂果的实际种植面积最多,鲜果的基本产量也居于首位。怒江州草果面积和产量都占到了云南省一半以上,怒江已成为我国草果的核心产区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带动怒江沿边3个县市21个乡镇116个村4.31万户农户增收,覆盖人口16.5万人。草果已成怒江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支柱产业之一,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金果果”“银果果”。

2.2 草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种植区域过于分散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云南怒江州在地形结构上以山地、半山地为主,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自然气候及土壤等的直接影响,使得怒江州的草果产业主要分布在了山地及半山区,这些区域的种植面积占整体种植区域的一半以上,实际的种植区域在分布上较为分散,难以集中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管理与种植,这对于草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建设不利,同时,交通不便,种植管理费时费力,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人工成本投入较大,也使得相关的种植管理成本明显增加。

2.2.2 草果品种比较多

虽然怒江州草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草果种植历史也比较久,但是怒江州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草果苗供应渠道,在乡村振兴战略等推动下,草果产业发展上政府层面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草果产业得到了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民众能够从政府专门机构中领取到免费的草果苗,对于加快草果产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明显作用。但是在具体进行操作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影响,存在着沟通交流不到位,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况,实际派发的草果苗种类非常多。在草果成长结果后,种植群众在进行分类上往往是以草果外形进行判断,在品种的实际分类细化上,不少种植户会以果皮瓣数呈现出的差异进行区分,在草果的具体生产及运输当中表现的比较混乱,这些都与草果品种过于繁杂有一定的关系。除此之外,由于海拔高度、生产时限等的影响,草果的结实率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差异,种植群众在草果品种的选择上比较盲目,都会对草果的结实率带来影响。

2.2.3 管理上表现的较为粗放

在怒江的种植产业结构中,草果是特色之一,虽然有着比较长的种植历史,但是在管理上却表现的比较粗放,生长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不少种植户选择的生产及管理方法比较滞后,不利于草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受到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冲击影响的可能,导致最终的草果产品品质比较低,产量也上不去,影响了种植户最终的经济收益。同时,不少种植户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不够,没有将草果的种植产量与合理的施肥等结合起来,导致草果生长区域的土壤肥力比较低,也会对草果的品质及产量带来影响。随着种植年限延长,种植规模扩大,近年来草果叶斑病、舞毒蛾等病虫害发生较严重,造成较大面积植株枯死,产量下降。以往的种植经验发现,草果一旦感染了病虫害,防控不到位会导致病虫害大面积蔓延,实际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比较大。

2.2.4 抗风险能力比较低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怒江州草果产业实现了非常大的发展,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种植技术水平都较以往有了明显突破,实际创造的经济收益也显著增多,产业的民生性、经济性特点更加凸显出来。但是,怒江州在发展草果产业上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风险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自然风险,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区位,导致怒江州每年出现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的情况比较多,常见的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或者其他热带病虫害等,都会对草果产业的正常种植带来影响,不利于草果质量的保障。其次,市场风险,虽然整个社会对草果产品的消费需求量显著增加,草果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但是现代农产品市场变化非常快,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影响,自然会对草果产业的经济收益等带来冲击,在草果产业当中,实际的参与主体比较多,既有投资方也有种植户等,绝大多数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御机制,一旦草果产品无法顺利运输到市场或者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实际带来的附带性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3.新时期促进云南怒江草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几点思路

3.1 选育优良品种,并强化品种管理

以草果果实的颜色、形状等特征为依据选择适宜种植草果的地区,并选择与当地相适应的优良品种进行大范围地种植与推广。另外,还要规模化种植与管理草果品种,以防止品种繁多造成的结实率低、管理困难等问题。

3.2 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怒江草果广泛种植在泸水、福贡及贡山县市等山区,以上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候垂直变化特征。必须对怒江气候多样性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并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生态种植模式。另外,相关部门应当组建专业的农业技术骨干,定期通过举办技术培训、座谈会、讲座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高种植农户的种植技能与管理水平,为实现怒江草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3 提高草果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草果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国家级相关政府部门高度种植草果产业的发展,应当切实地将草果种植纳入到农业保险当中;②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草果进行有效改善,使草果的内在品质得到显著提高;③做好草果市场的信息服务工作,切实提升农户科学决策能力。切实增强草果抗风险能力,才能推动该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以云南怒江为例,对其草果产业发展进行了不同层面分析,深刻认识了怒江州发展草果产业的优势条件,同时对当前草果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如何提高怒江州草果产业种植水平进行了不同层面探索,对于指导新时期草果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草果怒江州怒江
怒江卡雀哇节
炖肉放草果,提鲜健脾
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
美丽公路 串起怒江人民幸福的生活
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
怒江州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初验
怒江草果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初探
豆花
补齐两大短板激发脱贫动力
怒江青年“五四”用朗诵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