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2-11-19 02:00王艺颖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6期
关键词:园林管理城市居民城市绿化

王艺颖

(山西省临猗县环卫和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山西 运城 044100)

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健全,反而生态植物越来越少,目光所及之处全部是高楼,近几年,为了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指导思想,我国各级城市开始扩大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针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至关重要。

1.城市园林管理工作的内容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然产物。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由各级城市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政府部门就是执行者,同时通过形式公共权力的方式协调政府的其他部门以及园林绿化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辅助,负责对城市内绿地、植被、公园等进行规划、建设、监督、产权管理等工作。园林管理工作要从园林绿化所处的区域特点出发,因此城市园林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城市绿化,比如说城市园林绿地的位置与设计规划,园林绿植的选择与后期养护等。我国也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其中宣传、组织、推动工作由绿化委员会负责,政府各级有关部门有职责配合和协助加强管理工作,城市内所有居民均有义务保护绿化,不同类型的从事园林绿地有不同的部门主管。

2.城市园林管理工作的意义

2.1 弘扬人文精神,体现艺术审美

城市化建设虽然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也使城市居民越发远离自然生态,因此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城市园林管理是人文角度上的必然需求。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也对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绿化景观成为了当地区域人文情怀和民风习俗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不仅需要满足居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还要满足城市居民对精神层次的艺术审美的追求。现如今我国各级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已经形成了一种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城市园林绿化的风格可以直观地感受地感受到一个城市的人文面貌。优秀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要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和规划,根据城市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园林绿植,赋予园林绿化深刻的内涵,使城市绿化成为城市的一块独特的招牌。

2.2 立足长远发展,提供日常维护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员给予长期的关注,比如说园林绿植的养护、公园设施的维护等,这些都需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定期给予支持。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极为脆弱的城市化建设工程,如果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那么城市绿化就是一次失败的投资,而优秀的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可以赋予城市绿化生命力,让其变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此外,城市园林中的绿化植物也需要通过城市园林管理工作保证其存活,由于植物能够很敏感地觉察到环境的变化,并且还会随着环境的改变给予相应的反应,比如说土壤干燥的时候绿植的枝叶会干枯,遭受病虫害时叶片会出现斑点等,植物所表现出的不同变化也能够成为工作人员判断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从而进一步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人员指明城市绿化的下一步规划方向。

2.3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化建设

加快推动城市化建设为城市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温室效应、雾霾天气频发等问题正是城市内生态系统失衡的体现,城市居民逐渐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也逐步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可以说城市园林管理工作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生,但同时城市园林管理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城市园林管理作为一项城市生态建设工程,也积极地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又带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当城市经济发达时,又可以在城市生态建设工程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帮助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进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满足,民众的幸福感更高。

3.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园林管理方面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完善,城市园林的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政府积极地开展大型的绿化行动,并且逐步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城乡一体化得到了飞速的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地保护。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动园林管理工作时的态度相当积极,成效显著,但是在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园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且经费不足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园林管理缺乏明确统一的保护条例和法律规定,城市园林管理工作的约束力度不足,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经常出现疏漏。同时绿化管理服务体系在改革后面向市场开放,但是开放后对于社会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加上领导对于园林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重视,导致近些年来园林绿化管理不断出现问题,城市园林绿化带不断遭到破坏,对城市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投标时,绿化单位利用免费养护的噱头竞标,导致园林绿化时效性大大降低,既影响了园林绿化效果又使公共资源遭到浪费。其次,由于对园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资金的投入较少,加上我国对于城市园林管理的投入成本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所以不同地区对于园林管理投入的经费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一些小城市,其大部分的资金投入都用于城市经济发展,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城市园林管理工作会遭遇到各种问题。

3.2 园林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园林管理所涉及的专业性知识较多并且内容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确保园林管理工作顺利地进行,这也就对园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城市园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但是根据当下实际情况来看,符合需求的综合性人才还较为缺乏,现有的管理人员综合水平有待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人员并没有一个严格的任职标准,管理人员中存在许多兼职人员和临时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进行相关方面的考核就直接上岗了,缺乏实践经验,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漏洞。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许多管理人员养成懒散的性格,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责任心,导致许多园林绿化带缺乏监管屡遭破坏,损坏的园林绿化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致使城市园林绿化受到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随之减缓。

3.3 园林绿化没有突显地域资源优势

园林的绿化一定要符合所处区域的生态特点,要对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物种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只有这样园林绿化才能体现区域的生态优势。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中所选择的植物主要是树木和花卉两种,其中花卉为园林绿化提供了更多的美观性,两种植物中可供选择的种类众多,但在进行城市绿化设计时不能只考虑美观性,还要考虑植被的生活习性,比如说在西北地区种植喜湿的香樟、银杏。其次,有些城市的园林绿化一味地追求种植稀有植物,但城市的生态环境并不符合稀有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强行种植反而会导致稀有植物大量死亡,因此有时选择城市本土的特色植物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此外,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设计并没有凸显民族地域风情,所选择的植物颜色与地区不适配,比如说在原本就寒冷的北方种植灰白色调的绿植,反而会更加凸显北方的寒冷。

3.4 城市民众的绿化意识较为淡薄

园林绿化是一项资金投入较大但是效果显现比较慢的工程,园林绿化管理最难的地方就是后期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整体素质也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缺乏绿化意识,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新闻中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人们在周末游玩时站在绿化带上随意踩踏,为了照出好看的照片去攀折花草,导致园林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虽然管理者组织志愿者进行监督,但是收效甚微,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城市民众自身提高绿化意识。

4.解决城市园林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4.1 完善监测管理制度并加大资金扶持

为了使园林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需要对园林管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条件进行持续的优化和创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是园林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的关键,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相对应的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园林管理。依据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拟定合理且标准的管理条例,加大对于园林工作人员的管控力度,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同时要建立完备的园林管理预警机制,对于园林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保证对于园林破坏事件可以做到及时的预警。在园林内设立醒目的警示牌,标明破坏园林绿化会受到的惩处条例,对于受到破坏的园林设施进行及时地反馈,保证受损的设备可以及时地进行检查和维修。对于绿化管理中敷衍了事刻意钻漏的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建立园林绿化管理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保证每个责任人都可以严于利己且严格管理,避免管理出现疏漏,全面提升园林管理工作效率。其次加大对于园林绿化管理的资金投入,不断拓宽思路,通过加大政府的投入、吸纳社会资本等方式筹措资金,开辟出符合各地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融资之路,确保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园林管理中来,提升管理化水平,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

4.2 培养专业化城市园林管理人才

园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否过关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作是否可以顺利进行,所以培养出专业的管理人员至关重要。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要对于管理人员任职标准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园林管理要求,在任职之前就对其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管理水平进行综合的评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以录用,在人员通过审核后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管理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管理水平。同时还需及时地更新园林管理理念和及时更新退休的管理人员,不断引进年轻的素质较高的专业管理人才。其次还可以定期开展管理经验交流研讨会,对于优秀的管理案例和经验进行分享宣传,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并督促改进。完善奖罚机制,对于所负责片区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优秀的人才进行奖励,对于管理疏忽不负责的人员进行适当惩罚,促进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

4.3 城市绿化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

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庞大,不同的地区在气候、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条件等特征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江南地区温度高、湿度大,通常会选择香樟、银杏等树木作为园林绿化植物;而西北地区常年干旱、风沙较大,往往会选择乔木作为园林绿植。在选择园林绿化植物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自然优先的原则,确保园林绿植种植后的存活率,避免资源出现浪费;其次要遵循色彩相宜的原则,强调园林绿植的色调与周边环境能够相匹配,确保园林绿植的美观性。并且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地域特色,围绕着城市的文化风格特征规划城市园林绿化的主题,将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融入城市绿化中,充分突出城市绿化的文化优势和地域资源优势。

4.4 加强对城市园林管理的宣传工作

现阶段只有政府的相关部门重视城市园林管理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保护城市内的生态环境,加强城市园林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城市内的每一名居民,这就需要负责城市园林管理宣传工作的绿化委员会加大宣传力度。首先,通过环保标语等宣传方式建立起民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让城市居民深刻理解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对每一个人意义重大,让居民能够自觉地不去破坏城市园林绿化,不妨碍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其次,让城市居民履行保护城市园林绿化的义务,社区居委会可以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城市绿化一日游,带领城市居民感受园林绿化管理为民众创造的美好生活环境,让城市居民成为城市园林管理工作的监督者,让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深入人心。

5.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管理工作涉及园林绿化的各个方面,对于我国各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以及城市内的居民生活环境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在人员、制度以及模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对城市园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管理制度以推进城市化建设发展。

猜你喜欢
园林管理城市居民城市绿化
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居民出行活动规律提取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南京市主城区绿化建设现状浅析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
城市绿化中园艺的修剪造型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