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林业调查技术研究

2022-11-19 02:00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6期
关键词:林业资源信息

黄 超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021)

现如今,林业建设与发展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为了有效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就要求相关监测部门综合运用林业调查技术,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针对管辖范围内林业资源的具体情况展开全面监测,并根据获取的监测数据,构建完善的林业生产方案,为林业生产与发展提供有力指导,进而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为背景,对林业调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林业调查的目的、任务及内容

1.1 林业调查的目的

林业生产活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立地条件往往不同,决定了森林类型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展开全面的调查工作,获取林业建设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据此编制林业生产方案,为实现林业节约经营进行指导。扎实开展森林调查工作,可以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与数据,进而掌握森林资源的发展规律,为林业总体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对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快速推进荒山绿化进程,做好林区开发工作。

1.2 林业调查的任务

森林调查工作涉及到的项目众多,除了森林区划、森林资源调查外,还包括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及各种专业调查。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量也是最大的,主要就是对林区各种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林木生长量、林木蓄积量、林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等进行准确测定。

1.3 林业调查内容分类

1.3.1 全国森林资源调查

在众多的林业调查内容中,森林资源调查不仅是最重要的,也是任务量最大的,所以,要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保证执行,比如说编制林业规划、制定林业生产等政策标准。调查工作中,应当围绕林业用地面积、树木生长种类及其长势状况等开展清查工作,以区县或林业局为基本单位,开展大范围的森林资源数据调查,大多为短时间的数据整理,主要是采取抽样调查方式进行展开。与此同时,为保证抽样调查的精度,应就林地面积精度出台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如果是县级林业局,对面积精度的要求比较高,不得低于95%;而对于区级林业局而言,其面积精度不低于90%;至于省市级林业局,其面积则不得低于85%,从这里可以看出,必须保证基层数据的精准度,才能准确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规律。一般而言,每五年需要开展一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对于一些偏远地区,考虑到调查多有不便,可以延长调查间隔,但间隔期不得超过10年,不得直接对原有数据加以修正处理,但如果是尚未开发过的偏远林区,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正处理。

1.3.2 林业规划调查

林业规划调查工作是林业局、区县内的事业单位以及林场开展的,这些重点与非重点林业机构开展防护作业,并进行林区规划调查。一般而言,林业规划调查工作需结合当地林业生长状况进行,大多间隔五到十年进行一次,主要是调查获取林用土地面积及森林蓄积量等信息,了解散生树木的生长量状况。不仅如此,通过林业规划调查工作的开展,能够了解人工林与自然林的比重情况,掌握园林经济与农副业的生长情况信息,对当地土地类型进行科学分析,适时作出调整,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率,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

1.3.3 作业设计调查

作业设计调查指的是在进行生产操作前,由林业单位主导进行的一系列调查工作,如造林计划设计调查、区域内设计调查等,实际工作,需要以过去的数据为基础,认真分析当前的工作任务,根据现阶段的作业规划,并把握年度生产计划,确保林业生产设计工作落到实处,为项目生产提供有力指导。

2.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优势

2.1 提高林业调查的科学性

通过合理设计,并开发出一套完善的林业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为林业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林业部门可以调取系统内的数据与信息,大力开展林业资源调查工作,更易于把握林业调查的主要方向,使得林业资源调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减少室外调查的工作量,调查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对于已掌握的地理信息数据,通过与现有林业资源相互结合,能够实时掌握和监测林业信息。一旦林业中存在异常情况,可以实现及时调查,并借助于分析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尽快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合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显著加强了林业调查在信息科技上的应用,使得现代科技与林业工作相互融合,大大提高了林业调查的科学性。

2.2 使林业调查更加精细

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地理信息、林业相关资源进行科学转化,使之成为空间数据,如此一来,就能实现空间资源的有效共享,为全面服务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林业信息调查效率显著提升。有了这种服务体系的支持,能够对各类调查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与整理,促进了林业资源的全面共享。对于这种林业调查而言,可以对不同系统的林业信息、地理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将地理信息和林业信息结合到一起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掌握区域内森林植物区系和植物生态特征,并对森林结构与成林状态的概要进行调查,并针对因风害或山火引发后形成的次生林展开调查;此外,还要分别针对人工林、天然林,开展蓄积量与生长量的调查工作,并查清不同龄级、不同径级针叶树和阔叶树的蓄水量和生长量。

2.3 保障林业调查的规范一体化

实际调查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以空间地理信息、林业资源状况等为基础,确立林业调查的任务导向,提高调查的目的性和规范性,促进林业地理情况数据与服务的共享,实现对地理信息和林业资源的同步调查。根据林业调查的任务指引,可以有效整理林业资源档案,并予以补充,还要结合调查任务的调查目的、调查时间、人员以及调查结果等对调查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也能对不同种类的林业资源进行档案的分类化整理,使林业调查信息的归纳和整理更加规范。此外,有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持,可以全面调查森林植被类型分布状况、区域地理状况等详细资料,既能获取地理信息,也能了解林业资源信息。

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林业调查技术

3.1 基于GIS采集林业数据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的一个综合信息系统。林业调查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广泛的采集森林空间信息,使林业调查的手段多样化,及时对调查数据加以更新。同时,对调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图文的形式将林业资源状况进行充分展示。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用遥感影像,还可以采用无人机设备,直接将无人机设备连接到地理信息系统上,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此外,对于无人机拍摄的图片信息,可以利用相关计算机软件加以处理,深入分析监测区域地形,实现坐标和数据的相互转化。

3.2 基于GIS搭建林业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空间地理信息数据与林业资源业务数据库为基础的,以服务林业调查业务为目的,融入信息服务共享理念,整合各项数据信息,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比如说,在林业调查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相关森林资源监测部门应架构面向服务的结构,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关的应用系统,促进林业调查数据与资源共享,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林业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林业部门也要加快构建林业动词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对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与林业内部空间数据进行有机整合。该平台具备多个数据管理接口,能够与多种数据格式相互兼容,为林业行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服务,促进数据共享。另外,还可依托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建立林业调查业务模块功能,使业务数据更具实用性。

3.3 基于 GIS 进行林业数据分析

以GIS系统为基础,构建林业调查的地理信息系统,并通过对林业数据的科学、系统分析,最终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在实际林业调查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森林区系分布状况,弄清楚林内植物的长势状况,围绕森林的成林状况展开调查工作,掌握森林蓄积量与生长量情况。实际调查工作中,区域环境因素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如此一来,结合调查获取的数据信息,相关专业人员就能判断森林的具体情况。比如说,相关人员凭借掌握的地区环境信息,就能判断植物所属区系,也能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森林年龄结构、成林结构等信息。同时,有了GIS技术的支撑作用,相关单位可以建立相应的地理模式,认真分析空间数据,掌握林业区域的环境状况,也能及时根据该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工作人员也能更加准确地获取相关情况,然后对人工播种、新种培育以及改植等任务作出合理安排,同时,还要针对珍稀树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林业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并实现健康发展,为林业建设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4.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林业调查时的技术要点

4.1 做好遥感监测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可以替代人力开展现场调查工作,主要是由于它应用了遥感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了遥感技术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实时感应,及时更新数据库,可以实现自动化制图,并识别地理空间图像等。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林业资源的遥感与监测,对林业环境、资源状况进行整合,并做出进一步的规划与管理。通过遥感技术,大大增强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监测功能,监测效率也有了明显提升。所以,在林业调查工作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加强对遥感功能的应用,比如说,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遥感功能,对林地的变化、增减进行有效监测,将某地林业空间布局进行充分展示,实时掌握林业资源空间分布规律。

4.2 加强数据维护

在林业调查工作中,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对林业资源及相关数据进行清理与收集分析,可以获取更为全面的林业资源数据。对技术人员而言,应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与维护,主要包括数据清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收集等工作。现如今,地理信息系统更加先进,能够将图示或表格转变成数字信息表,对于转化后的信息,技术人员应当储存好,并做好集中管理和维护工作,为后期开展林业规划工作奠定基础。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集中展示全国林地资源状况,既可以是文字阐述性介绍,也可以是数据表格展示,还可以是圆饼图示介绍,而要确保人们看到这些内容,就需要数据维护工作落实到位,一旦有了可靠的数据存储,才能保证随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

4.3 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林业调查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且具有耗工耗时的特点。所以,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发挥GIS系统自动化的特点,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前提下,应使用GIS的强大分析工具,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基础上,提高数据处理分析的效率。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其优势还表现在能够利用所测数据进行立体分析。比如说,要对林地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根据林地地势、土壤、地质及其他自然条件进行分类分析,也可以同其他林业资源特点相互关联或融合。如此一来,获得的调查数据图不仅内容连贯,信息也更加可靠,而且富有灵活性,能够使林业调查工作更加简化。

4.4 保证决策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有着强大完善的功能,相关设备集数据存储和信息分析等功能于一身。所以,在林业调查分析决策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做好数据分析和决策工作,这样,人员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收集森林资源空间信息及具体数据中,进而对工作执行策略进行优化,充分发挥系统的长处。为确保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科学的库存数据,林业技术人员应当落实好资源空间信息、具体数据的收集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地理信息系统也更加智能化,功能也进一步强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于林业决策,还要不断提高系统使用人员的综合素养。

5.结束语

总之,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林业资源信息管理与监测、林业经营与规划,还是森林资源清查、专题图绘制、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地理信息系统都有广泛应用,使得森林资源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因此,对于林业资源监测部门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林业调查技术优势,准确把握林业调查技术要点,围绕林业资源生产与发展状况展开监测,了解林业发展实际状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管控,提高林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同时,在运用林业调查技术的过程中,结合林业资源的特点,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进行进一步分析,合理加以运用,使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得以全面发挥,从而使林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得以加快。

猜你喜欢
林业资源信息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我给资源分分类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订阅信息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展会信息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