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和优化措施

2022-11-19 02:00李艳英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6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检疫

李艳英

(湖南省祁阳市畜牧水产局,湖南 祁阳 426100)

随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也就要求生产出的肉、蛋、奶类等产品的质量也要相应的提高,才能满足当下人民的生活需求。现今,社会畜牧产业已经进入到大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方向上去,畜牧养殖更加集中,更加科学。在保证畜牧养殖数量增加的同时,人们也必须响应时代需求的变化,让畜牧养殖健康有序地发展,着重保证畜牧类产品的品质。做好畜牧动物的检疫工作,是每个畜牧兽医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节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畜牧兽医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对今后畜牧兽医工作有所帮助。

1.动物检疫的概念与特征

在我国,动物检疫是指由国家法定的检疫、检验监督机构和人员,采用法定的检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检疫对象和检疫、检验标准,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以达到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在实际对动物的检疫中,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的差异性,对于同一个物种的检测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因为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一些不稳定的现象发生,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动物的饲养方式也越来越科学化,这就要求兽医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因此,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检疫工作者的技能和素养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培训,使其更加专业化,以便于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畜牧产品。

2.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重要性

在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工作对于动物养殖安全、动物制品安全以及人们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

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借助畜牧兽医积极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动物。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动物之后,需要按照国家规定对其进行销毁处理,所以能有效避免相关肉类流入市场,对于促进食品安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2 有助于做好疫情防控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隐患就是重大动物疫情。一旦出现大范围动物疫情,会对整个地区产业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借助畜牧兽医动物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将相关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规避重大流行性疫病的发生,对于做好疫情防控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2.3 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

畜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动物防疫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伴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家有关部门对动物检疫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加大动物检疫力度,才能避免问题动物流入市场。借助动物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帮助检疫部门更精准地掌握动物的健康情况,对于及时有效做好防控和疫苗接种都能发挥出积极作用。只要畜牧兽医能够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深入到动物检疫工作中,就能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动物检疫常规检疫方式

3.1 现场检疫

现场检疫这一种检疫方式指的是,直接在第一现场进行样品的采集处理以及检疫,属于是所有常规检疫方式中,较为常用且较为传统的检疫方式。通过现场检疫能够直接得出检疫结论,大大提升了检疫时间,便于畜牧兽医进行一定的研究讨论。但同时这种检疫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在检疫现场出现灭菌不到位的情况时,现场检疫出来的检疫结果可能会不准确,从而会导致讨论出来的疫病解决方式也将不正确。

3.2 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这一种检疫方式指的是,将疑似患病的动物先进行隔离,在隔离过程中进行动物的病情观察分析。一般来说,会使用隔离检疫这种检疫方式,往往是初步判定动物身上的疾病是属于传染性较强的疾病,那么为了避免在检疫过程中出现动物之间的疾病传播,甚至是出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疾病传播,所以需要以隔离的方式进行检疫。具体检疫方式是在动物隔离期间观察动物的活动状态,饮食状态等行为表现,从而以此判定动物的疾病情况。那么在进行隔离检疫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隔离区域应当建立在远离城市,远离人口密集区,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在隔离检疫阶段进行动物治疗,防止因为治疗导致出现错误检疫结果。

3.3 实验室检疫

实验室检疫的类型较多,可以细分为病理学检疫、病原学检疫和免疫学检疫。其中病理学检疫一般适用于对死亡后的动物进行的检疫方式,通过解剖对动物样本进行观察,从而判断动物是否感染疾病,感染的是什么疾病。病原学检疫是利用显微镜等工具,先将动物体内的病毒或细菌进行分离,再通过病毒核酸检测来判断动物是否是因病毒或细菌而出现疾病。免疫学检疫这一种疫病检查方式,属于比较新兴的疫病检查方式,具有灵敏性高、操作难度低、所用时间短等优点,所以应用较为广泛且准确率较高,目前主要应用于动物传染病检测等领域。

4.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问题

4.1 养殖人员检疫积极性不足

畜牧养殖人员对于动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情况,成为了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现阶段动物检疫工作中,部分畜牧养殖人员缺乏对于动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动物检疫仍存在畏难和躲避情绪,更有甚者认为动物检疫是一种耗时耗力的行为,对于动物检疫所带来的利好缺乏认识和了解,这就给畜牧兽医在动物检疫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户来说,由于养殖规模小,养殖成本高、利润低,因此,他们不愿意接受动物检疫带来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养殖户动物检疫意识的淡薄以及对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忽视严重影响了动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检疫工作监督力度不够

当前对于检疫工作的监督体制不够健全,所以对于监督力度和引导力度也不强,在实际的养殖检疫工作中,没有有效的规章制度对兽医工作人员、养殖用户进行行为管束和规范,这就降低了动物检疫工作的质量。很多地区,对于动物检疫工作没有制定统一性、标准的规章标准。也有地区,在检疫监督工作上,没有发挥出检疫机制应有的作用。在平常的工作开展中,只是限于形式,走流程,与实际的监督管理机制脱节。动物检疫工作,环节较多、涉及范围较广,若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规范,对相关的流程环节进行监督和制约,就会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4.3 检疫设备配置不够完善

有部分地区,现有的检疫设备、设施缺乏,这就导致了,检疫工作无法正常的进行或检疫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就会出现一些遗漏的问题。现在社会,畜牧业的发展也要与现在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进行现代化的科学养殖,政府机关单位也在大力支持养殖业,所以动物检疫工作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现在的养殖业都是规模化的,大规模的动物检疫,更需要专业检疫设施的支撑,所以,除了常规的、官方的检疫检测基站,比较大规模的养殖场,也需要增设检疫检测设施。从养殖源头上就开展检疫检测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畜牧产品的质量。

4.4 检疫人员专业水平问题

畜牧检疫工作中,兽医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很多基层的检疫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专业化不强,达不到相关规定的要求。检疫人员的检疫方式,也都是根据多年积攒的经验和一些简单的规章标准,进行检疫工作的,也就会出现很多的纰漏。而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大多是在城镇的边缘或者偏僻较远的区域工作,部分兽医工作人员的技能、知识储备等达不到专业的要求。基层检疫部门,也由于工作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未对兽医检疫人员进行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指导。虽然现代检疫技术在不断革新改进,但是基层兽医人员掌握的检疫技术和知识,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这就会导致,基层地区出现了疫情,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5.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优化措施

5.1 积极引导养殖户关注检疫工作重要性

防疫工作的最前端是养殖户和养殖场,想要提高畜禽的防疫工作,就要从源头上改变养殖户和养殖场的思想观念和养殖的方式方法,这部分工作就需要防疫监督部门,积极地参与进来,引导增强养殖户和养殖场的防疫防控意识,指导养殖人员正确的检疫方式方法。检疫防控部门,可以开展关于动物产品检疫的专题知识讲座,对于检疫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普及养殖人员科学检疫的专业知识。可以在相应的地区或村庄上,增设关于动物检疫防疫的宣传栏,配合图像及文字,甚至视频等来进行宣传。根据当前疫情形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根据不同动物类型,不同动物疫情出现的时间和疫情的不同类型,进行宣传指导。

5.2 提高动物防疫监管服务能力

加强动物防疫队伍的组建,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稳固基层防疫队伍组织。利用现有的机构体制资源、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检疫疾预防控制机构,增设动物防疫实验室、边境检测站等监管服务部门。落实各地政府对防疫地区的监督管理责任,加强防疫部分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加强对重大动物疫情检测、排查,完善重点区域和地方的检测制度。完善检疫的报告和奖惩机制,对于检疫工作表现优秀的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于无视防疫和对防疫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集体和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处理警告或处罚。对于重大的动物疫病情况,制定强制的免疫计划,对于养殖户或养殖场进行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分区防疫防控的制度,对重大动物疾病进行分区防控,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养殖场或专业户,建设无疫情区,建设一批防疫防控示范场。

5.3 完善防疫防控站建设及配套设施

畜牧兽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检疫站建设力度会对动物检疫工作开展,畜产品质量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大多数地区都存在着检疫站建设力度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目前表现得非常突出。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升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的有效性,需要有关部门结合动物检疫工作开展的需要,加大检疫站建设力度,在重点养殖乡镇建立起规范化的动物检疫站。同时,政府部门要及时的完善防疫防控部门的动物检疫相关设施,也要积极地协助大规模的养殖户和养殖场,增设相关的检疫设施。支持、提供一些检疫技术比较前端的设备设施,为能有效地进行动物检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和条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兽医实验室、检查站、消毒站点、卫生监督分析所等相关基站的健全建设,以及对畜禽相应的检测设备等,提升大规模化养殖检疫的效率和质量。

5.4 加强动物检疫工作队伍建设

为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保护动物制品安全,需贯彻落实动物检疫工作制度,培养动物检疫工作人员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动物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高水平的工作队伍,故需提高团队的业务素质,以保证动物检疫工作的质量。在乡镇基层地区积极建设动物检疫工作队伍,根据县、乡、镇地区的现实情况科学构建三级防疫监管制度,切实提升动物检疫工作效率。检疫部门可为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学习培训,使其掌握与动物检疫有关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理论,使检疫人员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突破传统观念的约束,改变工作方式,全面开展检疫工作。

5.4.1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动物检疫人员分层培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法律法规等,帮助他们科学保存疫苗,严控注射计量,采取正确注射方法,随时关注疫情发展态势。更新检疫人员的业务知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检疫队伍的综合素质。

5.4.2 针对动物检疫工作建立正规投入机制,为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拨付所需费用,为预防重大动物疫病构建储备金制度;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检疫和监督机构的基础条件,构建检疫化验冷链系统,使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5.4.3 动物检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艰巨的经济和政治任务。检疫员需要对动物开展产地、运输和屠宰等检疫工作,贯彻落实自身职能,把好检疫关,禁止无检疫证、禁止无动物标识的动物流通、屠宰、加工,依法处置染疫病畜,加大惩罚力度,实现防检结合的目的。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能否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这与畜牧兽医的检疫工作息息相关。畜牧兽医人员在其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检疫工作的实施者、把关者。要依法推动畜牧业绿色品质要求,提升畜牧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加强动物的检疫工作,化解检疫工作发展难题,使动物制品更好地在市场上流通交易,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检疫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探究影响生猪屠宰检疫的因素与对策
兽医
论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
人工呼吸
兽医之死
辽宁省畜牧良种生猪补贴资金2420万元
动物检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