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村新媒体的研究

2022-11-19 04:40程秀文林乐君杨培金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疫情

程秀文 林乐君 杨培金

(广州理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农村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疫情爆发初期,农村经常使用大喇叭、公告栏等进行防疫宣传,宣传速度慢且效果不佳。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群众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提高,农村不再靠传统媒体传播消息,而是转换为公众号、社群等新媒体手段,大大增加了宣传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不仅如此,在新冠疫情期间,农业新媒体的建设也促进了农业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助力了农业经济增长,也为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2020年起,人民网、央视等中央新闻媒体试水公益项目“直播带货”,为滞销农产品重新开辟市场,并寻找好销路。此后,全国各地新闻媒体也相继策划并开展了以短视频直播为主要内容的民间公益帮农公益活动,并打造了各地专门直播视频平台,让杰出的扶贫工作者们实现了公益“直播视频带货”,以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助力农村振兴工程,是更好实现新媒体宣传环境下的群众路线,让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农村民众交流联系的“最后一公里”更为顺畅,从而给农村复兴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1.农村新媒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农村新传媒事业也在日益发展,与报纸、电视节目、广播等传统媒体受众小、宣传速度慢、传播效应差不同,农村新传媒是指利用互联网、数码等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局域网、卫星通信等传递途径,以及利用电脑、手机、数码电视等终端用户,向使用者进行信息与文娱业务的传递形态。新媒体问世之后,讯息的传递形式也出现了许多改变,人们更多的选择电子产品软件实现自身需要。而在疫情时期,农村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增进了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从而做出了更及时、准确、合理的预防措施,为新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基础建设提出了保证,而在发展农业新媒体的过程中,发现有以下特征。

1.1 新媒体模式的多样性

传统媒体信息更倾向于大众化,缺乏针对性,所有收集的资讯都是一样的,缺乏差异化的。而新兴传媒则强调细化受众人群,使不同的人群适应不同的需求,从科技、教育、人文等多角度整合大量优质资料,使大众人群足不出户便可得到符合自身的信息。读者群体从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开发新媒介提高自我,有更多的余地能够选择自主获取。这和过去单一的媒介形式中只是被动的查阅或浏览毫无差别的信息相较有重大提升。不仅如此,在疫情期间,农村群众通过农村网络设施的基本完善,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多,汲取的知识更是丰富多样,也加入电商行业,学习如何开展电商工作,农村新媒体的发展基本满足了群众不同的知识需求。

1.2 农村新媒体的创新性

农村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使用简单,能够随时随地扩展新信息内容。新媒体具备了大容量,易使用、易于检索的特性,能够适应对财经、农业、文教、医药等多种信息内容储存的需要,可以随时随地保存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检索所需信息内容,并且使用简单方便易于被人接收。疫情爆发后,师生可以通过腾讯会议、钉钉、云课堂等平台进行授课和学习;农民可以通过农业论坛学习更多专业农业知识,培育更优良的作物;更多青年也都回乡发展电商行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新媒体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当中,在新农村的建设下,网络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疫情期间农村合理利用新媒体可以改善党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农村群众更多互动,拉近与群众关系,党民合一共同建设新农村。

1.3 信息传达的及时性

新媒体也能够实现可以随时的去进行更新资讯,而不受时间与地点上的条件限制。同时也能够按时获得其要求的信息,通过采用交互的方式达到传播者和被受众之间的对等。疫情期间,人们通过新媒体发布疫情相关信息,让人们更及时、更准确、更有效正确防疫,让农村群众看到真实的数据,积极配合政府实施防疫措施。在后疫情时代,也能帮助农民从多渠道汲取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新媒体技能,拓宽了农民视野,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学习机会。

2.农村新媒体促进新农村建设

2.1 搭建农业信息互通和技术推广平台

在当今这个年代,由于受疫情环境影响,农业信息与科技已成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要素之一,而我国已成为农业强国,其农业生产更必须依赖国际互通的农产品信息技术与农业新科技。在新型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唯有让广大农户都掌握了农业信息和农业科技才能把握了农业市场的主动权,也才能真正做到了农村增产、农户增收。

2.2 农村新媒体发展带动电商行业

疫病防控期,农业电子商务已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为脱贫攻坚注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同时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力量。农业新媒介的产生与发展,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正面的影响,给部分农户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流量聚合使农户可以分享到广告的分成,并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直播扩大了他们的销售收入,从而丰富了他们的收入源泉。更多青年群体也开始借助农业新媒体平台返乡创业。同时也有部分农户采用了直播农业生活的方法,从而获取了大量关注度和推广途径。

在国家实施新农村振兴计划的大背景下,中国农业电子商务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需要与时代结合、与时俱进,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当下,疫情时代,充分利用了新兴媒介的时效快、多元化、平民化、普泛化的特点。要通过依托好新媒介进行多种方法的有益探讨,实现服务“三农”目标,以此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繁荣。

2.3 利用农村新媒体推动农村文化发展

新媒体的开展,有助于推动中国农村文化教育发展。新乡村建设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乡风文明”,既是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需要,又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新媒体不但宣传传统文化,而且还不断产生新型的文化,新媒体所利用的现代文化技术强烈影响着中国农业社会的落后传统文化,破坏了旧文化建设的不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栓结,以变革了保守、封建的传统文化,代之以先进的思想,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新媒介也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部分,与传统媒体同样,新媒介也具有教育功能,在信息社会中,受疫情环境影响,新媒介的教育功能也不断地逐新扩大,利用各类在线教育资源,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空间,时间局限,并利用在线课堂,远程教育、视频演练等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基础教育的师资、空间局限等缺陷,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对乡村知识传递的边界,对于提升乡村地区整体文化水准具有不可替代意义。合理运用好的新媒体,不但可以让它作为农村振兴的积极传播者,而且是农村发展的引导者,甚至成为农村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推手。

3.新农村建设助力农村新媒体发展

3.1 新农村建设扩大了新媒体市场需求

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飞速发展,并形成了现代的农业产业系统,从而提高了农户增加收入、农业增效,农业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民得到创收的同时,也致力于增加农产品种类和产量,争取一步脱贫。在此过程中,农民和基层政府也在寻求新渠道的开发。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中国农业新媒体的发展将能够为新农村振兴创造有效途径,农户既能够利用农业新媒体平台搭建社区信息的互动网络平台,也能够利用直播平台直播销售农作物,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也增加了农产品售出渠道,为农民带来更多收入。因此,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业技术和生产效率,但农民获得致富的信息渠道过于单一,为了更好地带来创收,新媒体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不仅如此,在吸引人才方面,新农村建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疫情影响,不少中小型企业裁员或倒闭,求职者较以前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上升。而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的扶助力度不断提高,这些政策也吸引了很多人才和农业龙头企业选择向农村流动。新媒体电商、直播卖货等是新流入的人才在农村基层发展的大多数选择,他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搭建农村新媒体平台,让农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达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3.2 提高对农村新媒体的认识

新农村建设增加了新媒体的市场需求后,人们又提高了对农业新媒体的认知。农民对新媒体的了解水平,对各个地域和阶段的受众有着较大的差别。尽管有部分人相当了解农业,但他们却更宁愿相信自身多年务农经历,而并非网络中的高科技务农技术。在农业中的青年,由于教育程度、文化收入、技能等各种因素的改变,对新媒体传播的使用方式也出现了变化,电视、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已经成了他们年轻人获取信息和与世界联络的重要方式。

基于当下现状,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内各方面的宣传覆盖范围扩大,新媒体工具也逐渐在农村地区普及,农民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与外界产生联系,并且可以灵活运用新媒体工具为乡村振兴赋能,比如利用微信平台开源引流、线上直播农产品带货、利用短视频讲述乡村故事等。因此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便捷,并提高了农民对农村新媒体的认识,为新媒体在农村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可能性。

3.3 新农村建设改善新媒体环境

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媒体市场的开发,改善了农村新媒体的环境。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网络设施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政府进一步加大乡村网络、物流等线下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培训扶智,解决农户线上带货技术难题,农民受到培训后对于带货直播更加得心应手,因此新农村建设下新媒体的大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更健康,对农户创收脱贫更有效。

其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乡风文明”,新媒体的作用不仅是为农民创造收益,重要的是传播文化,也要创造文化。借助新媒体的发展,可以全面发掘并蕴含于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乡村文明建设。而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把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传递到农村社区中,吸引人们的兴趣,也让文化传承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下来。因此,新媒体环境的改善也同样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总结

在打造新农村的路上,发展新型媒体也给新乡村的打造提供了更大的机会,不仅在政策、经济、科技、社会方面都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还促进了新乡村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缓解了乡村群众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繁荣。在农业方面,搭建农业信息互通和技术推广平台,农村群众学习专业农业知识与技术,提高生产效能。在农村文化建设上推陈出新,创造新的文化,也拓宽了农村群众学习渠道,提高文化素质。而新农村的建设也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经济、人才方面的动力,农村政策放宽,吸引更多优秀青年返乡发展,积极投身农村建设行业,新媒体的发展对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产生更多互动的重要因素。但新媒体的发展对农村而言仍存在较大的挑战,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和学习提升空间,但新传媒的蓬勃发展对农业方面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和学习上升空间,所以,政府必须对农业新兴媒体实施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以增强农业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舆论导向能力,并充分发挥后疫情时期农业新兴传媒在新型农业构建中的“正能量”效应。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疫情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