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卫星教授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经验

2022-11-19 05:49周天琪鲁卫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19期
关键词:苦参胸闷丹参

周天琪,鲁卫星

房性期前收缩是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早于窦性心律而提前出现的心房异位搏动,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搏停顿、心慌、心悸,部分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心脏听诊可闻及心律不齐,提前出现的心搏伴有第一心音增强,之后出现较长的间歇[1]。部分房性期前收缩可见于心脏正常者,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的因素有焦虑、紧张或饮酒[2]。西医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如胺碘酮)或行射频消融术。但射频消融术后不一定可以根治房性期前收缩,仍有复发的可能性,且存在一定风险,中医通过辨证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鲁卫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近40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方面有独到见解和深厚的造诣。现将鲁卫星教授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典型验案1例总结报道如下。

1 资 料

病人,男,32岁,2020年9月30日初诊。主诉体检发现期前收缩12 d。病人于2020年9月18日单位组织体检的心电图检查中发现期前收缩,遂于2020年9月25日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频发房性期前收缩,31 204次/24 h,单发、成对、二联律、三联律、短暂性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早期复极;平均心率83次/min,最慢心率49次/min,最快心率218次/min,心搏总数119 779次,未见>2.0 s的停搏;房性期前收缩31 204次,占总心搏的26.1%,房性心动过速1 894阵,有4 897阵成对房性期前收缩,共9 794个,有375阵房性二联律,共1 310个,有129阵房性三联律,共409个;室性期前收缩0次,未见明显ST-T段改变。心脏彩超显示:心脏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等均在正常范围。为求中医治疗遂至鲁卫星教授处就诊。症见:平素无明显不适,近1个月劳累后时有心慌心悸、胸闷气短,似乎与工作压力较大、心情紧张、情绪激动有关,饮食起居不规律,神疲乏力,夜寐欠安,纳食欠佳,时有口干,二便调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结代。查体:血压128/80 mmHg(1 mmHg=0.133 kPa),听诊心率79次/min,律不齐,期前收缩16次/min。中医诊断:心悸,气虚血瘀、心神不安、气阴亏虚证。西医诊断: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治法:益气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滋阴。处方:生黄芪30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苦参15 g,黄连10 g,莲子心9 g,沉香曲12 g,灯盏细辛20 g,丹参15 g,甘松15 g,生龙骨30 g,珍珠母30 g。14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口服中成药心元胶囊每次1.2 g,每日3次。

二诊:2020年10月14日复诊,病人自诉服药7剂后感觉症状改善,心悸、胸闷减轻,精神状态较前好转,睡眠可,偶有乏力,头晕,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于前方的基础上,黄连增为15 g,甘松增为20 g,再加青蒿20 g、炙甘草10 g。处方:生黄芪30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苦参15 g,黄连15 g,莲子心9 g,沉香曲12 g,灯盏细辛20 g,丹参15 g,甘松20 g,生龙骨30 g,珍珠母30 g,青蒿20 g,炙甘草10 g。14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口服中成药心元胶囊每次1.2 g,每日3次。

三诊:2020年11月4日复诊,病人自述目前基本无心慌、胸闷,症状较前期显著改善,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效不更方,继续按上方服用14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口服中成药心元胶囊每次1.2 g,每日3次。

四诊:2020年11月20日复诊,病人2020年11月17日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单发),早期复极;平均心率72次/min,最慢心率47次/min,最快心率128次/min。心搏总数106 867次,未见>2.0 s的停搏;房性期前收缩有15次,未见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未见房性二联律,未见房性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0次,未见明显ST-T段改变。刻下症见:无心慌、心悸,无胸闷不适,无头晕、头痛,无乏力症状,精神状态可,偶有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查体:血压114/78 mmHg,听诊心率69次/min,律齐,未闻及期前收缩。前方去五味子,处方:生黄芪30 g,麦冬15 g,苦参15 g,黄连15 g,莲子心9 g,沉香曲12 g,灯盏细辛20 g,丹参15 g,甘松20 g,生龙骨30 g,珍珠母30 g,青蒿20 g,炙甘草10 g。14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口服中成药心元胶囊每次1.2 g,每日3次。服药后继续随访2个月,症状无复发。

2 讨 论

房性期前收缩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可有心悸或怔忡不已,自感心搏突然停顿,或突然快速而短暂,亦有较长时间的,伴胸闷不适,心前区痛,头晕,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甚至心力衰竭、休克、猝死。期前收缩的常见脉象有促脉、结脉、代脉等[3]。《金匮要略》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内经》首先提出情志中的惊、怒、悲、愁和恐可以影响心神,导致心悸的发生。《素问》认为“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会致损伤脾气,脾为心之子,子病及母,从而使心血亏虚,心失所养,引发心悸[4]。《景岳全书·怔忡惊恐》中提出,阴虚劳损可致心悸怔忡,阴虚越甚则心悸越甚。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了因瘀血内阻导致心悸的病机认识。可见历代各医家对心悸、怔忡病因病机的阐述错综复杂。临证时,鲁卫星教授基于历代中医理论对心悸、怔忡的深刻理解,又在多年临床经验中对房性期前收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鲁卫星教授认为,房性期前收缩主要是由瘀血引起,并且此种瘀血多为心气亏虚、血行不利或心阴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气虚血瘀。因此,在活血化瘀药物中加入补虚药治疗房性期前收缩,效果显著。

本病例为中青年男性,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情绪激动导致心悸不安,中药汤剂中运用甘松、沉香理气解郁,黄连、莲子心清心解毒,苦参复脉定悸,丹参活血化瘀。饮食起居不规律,神疲乏力,导致脾失健运,损伤脾气,致脾气虚,以生黄芪补气健脾。夜寐欠安,以生龙骨、珍珠母镇心安神定悸,麦冬、五味子滋养心阴。诸药合用,则达到益气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滋阴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甘松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为其中的有效成分甘松新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的钠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苦参中含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成分氧化苦参碱,它有明显的强心、降压、镇痛、保护心肌的作用[6]。黄芪有效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等,具有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成分干预细胞Na+-K+泵、胞内离子浓度和膜电流有关[7]。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 ⅡA 磺酸钠,通过钙通道阻滞,起到保护心肌细胞膜、调控心肌能量代谢,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8]。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房性期前收缩可使病人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苦参胸闷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苦参生品及其炮制品的2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抗菌药效研究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本草园——丹参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含漱苦参茶止牙痛
治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