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认可的滋味

2022-11-19 18:20
十几岁 2022年5期
关键词:绣品种花大娘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认可,无论他是富豪、明星,还是流浪汉、乞丐。但我们也有不被肯定、不被接受的时候。在你的记忆中,不被认可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呢?

1

梦中的花香

文/杨若冰(邵阳市城步一中178 班) 指导老师/杨迪杉

那年姐姐去外地上大学,临走前给了我一个小布包。她说,这里面是种子,种子开花了,姐姐也就回来了。

我选了个好天气,又认真地挑选了一个花盆,小心翼翼又满怀期待地埋下了我的花种。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很香甜的梦:我的花在灿烂的阳光下绽放,闪闪发光,香气扑鼻。

往后,我丝毫不敢懈怠,每天一丝不苟地照顾它,心里也老是挂念着,怕它渴着,又担心它受不住那灼热的阳光。可是等了好几天,花盆里什么动静都没有。我渐渐失去了耐心,甚至有些急躁了,恨不得把土挖开,瞧瞧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你这样是种不出花的!”一向不在意这件事的爷爷突然开口说。爷爷干了大半辈子农活,种出来的青菜又肥又嫩,美味可口。可种花的事,能一样吗?我假装信服地点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

不过,自此以后,我照顾花儿更勤快了。爷爷每次看到,总是皱着眉头瞅上半晌儿,欲言又止,末了又背着手走开了。我起初并不在意,甚至觉得有些滑稽,然而时间长了,我也开始为我的花担心起来了。

这天我又碰见爷爷摆弄着我的花——其实只是一盆光秃秃的土。我凑过去问:“爷爷,你说我这花儿怎么样?”爷爷像是憋了很久,有些急促地说:“先前说你,你也不听。‘物极必反’听过没有,你性子太急了,天天这样浇水,花当然会被淹死!”我恍然大悟,不禁有些难过了:这么说起来,我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你种花是为了什么?”爷爷语重心长地问。我愣住了。种花,最初是为了等姐姐回来。但是后来,我好像忘记了等待,一心只想着让它快点开花。爷爷看着我,摇摇头。他说:“努力本身就是有意义的,结果不过是过程的见证罢了。”爷爷背着手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原地呆呆地站了好久。

直到姐姐放假回来,那些花都没有开。虽然我的努力遭到了否定,但是这些年,爷爷的那些话一直提醒着我。人生不也如种花吗?

点评:有些事情,我们认真去做了,却还是没得到认可。这并非是否定我们的努力,而是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否出现了偏差。作者为种花付出的努力,不被爷爷认可,她到最后也没能种出花来。但就是在这样的“不被认可”中,作者明白了努力本身的意义。

2

小巷

文/黄鹤轩(长沙市稻田特立中学2111 班) 指导老师/文灿

“你为什么就是画不好呢?”这句话像一道魔咒,不断在我脑海里回响。树上的知了没完没了地聒噪,似乎也在嘲笑我的失败。天气燥热,我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决定走那条拥挤的小巷回家。

小巷里,盛满了俗世的喧嚣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抱怨。我穿行其中,不堪其扰。我默默地伸手捂住耳朵,想要逃离这阴暗之地。

恍惚间,一道光亮闪过眼前,逼停了我的脚步。

眼前的大娘正在刺绣,头顶的银丝在夕阳下闪着金光。她手上捏着的细针,在膝上的红布上翻飞起舞。手起针落间,红色的披肩上了已绣上别致的黄花绿叶——深深浅浅的绿叶妥帖地倚在花茎上,黄花或含苞或盛放,条条丝线错落有致,层层花瓣尽态极妍。

我不禁被这针线的魔术吸引了。我平日在纸上练习素描,不是线条不流畅就是比例不协调。大娘用针在布上“画”,却能如此自然。一旁的小孙儿偶有调皮,好奇地扯一扯大娘的红布。大娘挪开针线,只是分神瞥一眼孙儿,却毫不影响手中的活。

我似那结着丁香愁怨的姑娘一般,在这悠长又寂寥的小巷里怅惘。

“啧。”大娘轻咂一声。原来,针扎到了她的手指。

我的心也跟着一紧。

大娘停下手里的活计,只是看了一眼手指,又云淡风轻地继续绣花了。

我错愕不已。

原来,沉浸专注地做一件事,是不会被任何事打扰的。人尤其在做一件事感到幸福的时候,就不会在意小伤口、小挫折,不会在乎旁人的看法,或者周遭的质疑。画画,不也是如此吗?我最初开始学习画画,只是因为喜欢用画笔表达想法,喜欢用色彩描绘世界。旁人的否定,并没有改变画画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快乐,我又何必沉溺在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呢?

小巷繁忙起来了,各家各户的砧板“当当当”响着,厨房里的饭香扑鼻而来。街角处,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风一般跑过,留下清脆的笑声。

天渐渐由深蓝转至浓墨般的色彩,温情在小巷中酝酿。我快步走出小巷,感受到丝丝夜风的清凉。

点评:我们总是太过在意旁人的看法,放不下那些否定我们的话。那些话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状态与学习热情。文中的主人公因为一句不被认可的话,丧失了一天的好心情,陷入到自我否定的情绪旋涡中。这其实是很不值得的做法。我们若是真心热爱,就更应该坚定自我,享受事情本身。

3

草原上的风筝

文/金嘉晖(益阳市沅江玉潭中学C2006 班) 指导老师/孙乐

我的三叔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国企的稳定工作,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当了一名自由摄影师。我对他口中所说的自由充满好奇,便趁着暑假的时间去内蒙古找他。

三叔带着我去草原上放风筝。风从我们的耳畔吹过,也把三叔明朗的笑声带到了远远的地方。他说:“今天这天气,可真适合放风筝呀!”说罢,三叔托着他的老鹰风筝,快速向天空一掷。那“老鹰”瞬间精神抖擞,跟踩着云梯似的往更高处飞去。

我也学着三叔的做法,将我的飞机风筝抛了出去。可是,放出去的风筝没飞多高就坠落了下来。我又一次放飞风筝,它眼看着就要蹿上去了,这时候我却跑到了一处坡地,不免有些手忙脚乱。慌乱中,风筝被我拽了下来。

我想,大概只有老鹰才是适合草原的吧。我沮丧极了,也不管我的飞机风筝,瘫坐在草地上。

“哈哈,我就说你不行吧。其实我早猜到你要放弃的。”风中都是三叔嘲讽的笑声。“你为什么随意否定我?”“怎么?就因为我否定你一次,你就决定放弃了?”

我承认,我本来是想歇息一会儿再继续尝试的,但是三叔接二连三地否定我,让我直接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我久久没有回答三叔的问题。

此时的风有些大了,老鹰风筝明显没有刚才飞得那么平稳了,在高空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三叔,你这风筝也快要掉了。这点风浪都扛不过吗?我倒是一直认为你放风筝挺厉害的。”我不服地说道。

“风浪总会过去,只要我坚持拽着它的线,不断调整它,它就不会落下来。风小些了,它自然能稳稳当当在高处飞着。这人生呀,也是一样的。等到风平浪静那一天,我们也能获得自己真正的满足。”三叔望望我,又望望天上的“老鹰”。

是呀!我们为什么要在意外界的声音呢?人生不应该是为自己而活吗?

“小子,现在的风力正好,你的‘飞机’再不起飞可就没有机会啦!”

“来啦!”我托着我的飞机风筝,坚定而又自信地向前跑去,用力向空中一掷。我和三叔相视一笑,各自放飞着属于自己的风筝。

我知道我的那只风筝会飞得又高又稳。

点评:人生的选择很多,但不一定都能被人理解。三叔放弃国企的稳定工作,选择去大草原当自由摄影师,他的行为不被家人认可。可是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在风浪中把握好人生的节奏。三叔坚定的信念也感染了“我”,让“我”在即将放弃时重拾了信心。原来打破“不被认可”的最好办法就是先自我认可。

4

细品锦绣

文/陈姝斐(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1913 班) 指导老师/毛誉雯

阳春三月,桑叶青草碧柳如丝,青瓦白墙流水人家。这样的日子应是有好梦发生的,然而并非如此。

我愣愣地坐在朱红的木椅上,拿着细细的针,机械地在纯白的棉布上来回穿梭。“哎呀。”我惊叫了一声,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被针扎到了。我烦躁地丢下手中的绣品,转身去喝茶。

一口茶入喉,茶叶特有的苦涩在口中蔓延开来。这样的事情有趣吗?我还有必要坚持下去吗?我恍惚了。

“你们不要学她啊。底稿还是打得不错,但她一下针就偏了。那线走得歪歪斜斜的,针脚也……”绾着花髻的年轻女老师,指着我的绣品对其他同学说。我的脸瞬间红了起来,窘迫不已。杯中的茶不知什么时候洒了出来,也溅在了棉布上。

课后,我和同学一起回家。“今天上课……你听到了吧?”好友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对我说。我点了点头。“你还继续学吗?我知道你是很喜欢刺绣的,但……”她短短几句话,惹得我思绪万千。

我进了家门,把我的那件半成品摊在桌上,茶水留下的斑痕仍在,看起来很是狼藉。

放弃吗?他人的质疑回荡在我的脑海里。不,我不想放弃。刺绣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我羡慕他人能绣出日暮下的缕缕青烟,和暖阳下的西山薄雾。我在梦里见到我绣出的刺绣,有江南烟雨中的新柳,也有满是金丝银线的罗裙。

我重新拿起了细细的绣花针。雪白的棉布稳稳地搭在绣花绷上,底稿铺开,绣线取出。我从棉布的底部出针,再从中部入针,如此往复。这一次,我没有白日里的浮躁,格外得心应手了。

“不错,有很大进步了。针脚再收圆一点……”老师看了我第二次的绣品,露出满意的笑容,示意我再接再厉。

窗外,柳絮穿堂弄树,推阁问窗;绣品上,针线如花光树影,错杂篱边。自此,我怀揣着爱与执着,用针线肆意绘梦。

点评:被人认可,是一种鼓励。不被认可,难免让人沮丧。然而心头的热爱,岂能因为一次的不被认可而轻言放弃?从第一次的“不认可”到第二次的“被认可”,作者用她的坚持与努力完成了这一转变。有时候,不被认可也是一种机会,它激励我们在没人看到的角落要更加勤勉,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我们终会有被人认可的一天。

猜你喜欢
绣品种花大娘
种花种蝴蝶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把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女性之美展现给世界
推销
五彩缤纷的花园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王大娘的遗嘱
雪天里的良心红薯
阳台种花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