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19 18:42阮芳燕
名师在线 2022年19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双减分层

文/阮芳燕

引言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往往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多以“一刀切”的方式开展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难以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2021年7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减负提质”。这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差异性教学”的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一致。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剖析“双减”政策的内涵,探索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方法,不断改革语文教学方式,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分层教学简单来说就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为依据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类,然后根据分层情况采取合适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有针对性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规律及学习需求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性,还可以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为基础促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提升,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降低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质量[1]。此外,分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要想更好地发挥分层教学的价值,教师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深入研究分层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全面观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优化,提升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双减”背景下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陶行知先生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充分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双减”政策也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合理分层,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具体来说,了解学生、实现学生分层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通常会对其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2]。学生若对语文学科有饱满的热情,愿意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学生如果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耐心,甚至害怕学习、应付了事,其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进行学生分层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学生作业完成是否及时、课堂听讲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等,并将其作为学生分层分组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完成分组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2.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好的学习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不同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种学习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而言,可能就是“橘”和“枳”的区别。所以,在进行学生分层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的学习方法等情况,将其纳入学生分层分组的参考依据,保证学生层级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分到优生组;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或者学习方法欠佳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分到基础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3.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影响学生层级划分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层级划分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准确性、作业完成质量等,并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优生组(A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各方面都较为理想的学生)、基础组(B 组,各方面表现平平,处于班级中游的学生)、学困组(C 组,各方面表现都不够理想,处于班级下游的学生)。

(二)立足学生情况,进行目标分层

要想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研究教材,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进行教学目标设定和分层,以贴近各个层次学生知识发展区的要求来设置具有梯度性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价值[3]。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减负提质”的教学要求。通常来说,对于学习基础好、能力强、态度端正的A 组学生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要重视其熟练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对其自主学习习惯、语言应用能力等的培养。而对于学习能力平平的B 组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在要求学生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B 组学生向A 组学生转化。对于处于下游的C 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则应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其学习信心。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梯度性教学目标设计:对于C 组学生,教学目标以学生能够认识并记住文中的生字,同时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及文章内容为主要目标;对于B 组学生,教学目标为在C 组的基础上增加“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文章,并背诵第一自然段,感受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而对于A 组学生,教学目标为在B 组的基础上增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及对闰土人物形象的认知”。这样有梯度性、递进性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问题,以避免“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现象的发生,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降低语文学习给学生带来的身心压力,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实现“双减”政策中“减负提质”的教学要求。

(三)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教学

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分层教学的主要平台。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不同层级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情况,以更有针对性、更有层次性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保证分层教学的效果[4]。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情况,以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下文主要从课堂提问分层及差异化教学两个方向入手进行分析。

1.课堂提问分层

“学贵有疑”,疑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欲的重要动力。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堂的灵魂并非教师滔滔不绝地说教,而是师生间的“问—答”互动。教师通过提出合理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主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探究答案。而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解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而且在教师的肯定、指导和帮助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信心。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5]。对此,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并且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同样应具有梯度性,以避免因问题太过简单而无法调动优生组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或者因问题难度较大而打击基础组或学困组学生的学习信心,降低其学习热情,影响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分层情况进行梯度性课堂问题设置:“作者是如何写‘秋天的雨’的?”“文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来加深大家对秋雨的印象呢?”这样的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梯度性,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一定的问题,充分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差异化教学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不同,其在学习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正视并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差异化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促使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以此来增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都能得到提升和改善[6]。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利用分层教学方法,通过不同层次学生互补合作的方式有效利用差异化资源,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以学生的分层情况为基础,按照比例来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均有A、B、C 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分组后再进行小组成员的任务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层级的划分应该是隐性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直接告诉学生,以防打击学生的信心。在给出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进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由小组成员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划分不同的任务,并在完成各自任务的过程中相互讨论、交流与协作,形成统一的学习体,推动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进步成长。教师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体现出分层教学的内涵,还可以降低过难的学习任务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不同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进步,这也是“双减”政策“减负”的体现。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立足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地进行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及教学内容分层,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合理性,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活动,真正落实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遵从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现“双减”政策中“减负增效”的教学要求,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双减分层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