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2022-11-20 17:29文/张
名师在线 2022年25期
关键词:范读白鹭音频

文/张 蓉

引 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本、探究文本旨趣、提高语文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但知识和经验较少,此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引领就至关重要。新理念下的范读较传统的范读来说,形式更多样了,可以是音频范读、师生范读、专家范读,也可以是对比范读。教师对范读时机的把握要切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要指导学生在范读聆听中感知和体悟文本内涵,突破语文学习难点。

一、把握好范读时机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堂上,范读教学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范读、多媒体范读等形式。对于范读时机的把握,很多教师并未给予足够重视。比如,一些教师将“范读”看作“泛读”,只是片面地参与范读,忽视范读在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中的启发作用,导致范读变得可有可无。部分教师不愿意给学生范读,原因如下:觉得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在范读时怕被学生笑话;认为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范读,中高年级学生不再需要教师范读;习惯于用音视频素材来代替教师范读。部分教师虽然能意识到范读的重要性,但也仅仅是简单范读,并未深入展开范读指导和评价。其实,对于范读教学,时机的把握很重要。教师只有精准把握范读时机,正确、全面指导学生参与范读,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强学生语感和情感。

范读时机的选择,有三种不同策略。一种是课前范读,即教师通过有感情的范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范读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一种是课中范读,即在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适时地融入范读指导。对于文本范读,教师应着重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了解文本的情感基调。当学生遇到难点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指导,让学生深刻感悟和理解文本意义。还有一种是课后范读,即重温并整理文本的主旨思想。在课后引入范读,教师应着重进行师生范读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文本的不同意趣,陶冶情操,培养语感。范读时机的把握不能随意,而是要做好充分地教学准备。教师在开展范读教学前,要准确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情感旨趣。在范读时,教师要读出文本的基本情感,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人物关系。同时,教师还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文本重点句段,分析文本的真情实感,为学生提供范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1]。

二、语文课堂范读时机选择的基本要求

范读教学是一种示范、引领,教师要把握范读时机,有目的地开展范读活动,帮助学生找准文本重点句段,使学生深刻体会文本的情感、意义和内涵。范读教学要将文本的音、形、义的理解作为重点,以启迪、引导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范读思维,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2]。

(一)教育性

范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范读时机的选择上,教育性是基本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教师要联系学情,把握学生的心智特点,让范读教学发挥教育性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二)示范性

示范性就是以榜样或典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效仿的参考标准。在范读时,教师不仅要注重示范性,结合文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还要强调重点句段,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语言情感的把握,教师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从范读中读出情感,读出精神。对于什么地方的语气要悲愤,什么地方的语气要舒缓,什么地方的语气要高昂,什么地方的语气要停顿、要重读等,教师要示范清楚。同时,教师要教授学生轻与重、停与顿、快与慢的朗读技巧,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去感受文本的情感[3]。

(三)互动性

互动性的关键是师生的有效互动。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范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言、非语言等方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范读教学是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教师在范读时要时刻留意学生。特别是面对低学段学生时,教师要从语言、文字、行为、态度等方面,从范读中传递真挚的情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领学生参与文本范读。

(四)正确性

教师的范读指导要正确。一是范读的内容要正确。教师的范读不能出现常识性错误,不能误导学生。二是范读的情感、态度、语气、语调等要正确。范读指导不仅仅是朗读技巧的呈现,还要通过范读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在范读时,教师要结合文本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情感。准确无误、抑扬顿挫、自然真挚、清晰简练的范读,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范读氛围。

(五)针对性

范读指导要有针对性,要避免盲目范读、随意范读。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读,为学生提供范读榜样,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范读指导方法。比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增强学生的朗读自信,让学生体会到范读的意义,获得美的享受;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在范读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三、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运用策略

(一)音频范读:在课堂导入中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音频范读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播放诵读音频文件,可以有配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范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了解文本阅读的感情基调,增强对文本的情感体悟。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进行音频范读。范读后,教师可以引出问题:“文中所描写的这位母亲有哪些品质?”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通过音频范读让学生自然地静下心来,跟随音频,聆听关于慈母的故事。音频中,朗诵者真挚的情感和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范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话题展开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想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有的学生感叹“母亲”是最伟大的人。可见,音频范读的融入,为学生构建了特定的学习情境,抓住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情感,为学生展开阅读思考、深切体悟文本情感基调创造了条件。

(二)师生范读:在课堂讨论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范读在形式上有多种方式。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对经典文段的范读可以是教师范读,也可以是学生范读。教师要利用范读为学生提供深度感知文本的机会。在师生范读中,情感的把握可以通过配乐诵读来实现。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配乐诵读展示活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水平。在师生范读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文本内容,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其作者郭沫若将白鹭的美和高雅刻画得惟妙惟肖。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几组图片,让学生观察白鹭的外形特征。在学生对白鹭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范读。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入背景音乐,鼓励学生大胆阅读文本,激发学生对文本范读的参与热情。对白鹭的描写,是学生范读展示的重点。文本中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进行比照,将白鹭的美体现得“恰到好处”,“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寥寥数笔,就将白鹭的美描写得无与伦比。在指导学生范读时,教师可以展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白鹭独特的美。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范读进行评价,将精彩的范读片段录制成视频,让学生从中学习范读的技巧和方法,积累范读经验。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讨论范读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范读技巧,从范读中获得情感共鸣。

(三)专家范读:在重难点内容中启迪言语智慧

在语文课堂上,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专家范读活动来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专家范读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抓住“多读”“多听”“多想”的契机,促进语言知识的养成。

例如,《搭石》一文语言质朴,展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秀美的人文意境,将乡亲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传统美德进行了生动描绘。该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集中于通过文本的阅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凡,从这些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题目中的“搭石”,不仅仅是介绍故乡小河上的石桥路,更重要的是通过“搭石”小路,让学生从借物喻人中体会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搭石”所连接的既是故乡的一条任人走的小路,又是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搭石》,能够体会“搭石”的有情、有爱、有美。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其意蕴。此时,教师可以引入专家范读,在课堂上让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多次聆听。专家范读更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结合专家范读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搭石所铺成的路,有何作用?这条过河的石路,仅仅是为了乡人过河吗?”反复的范读,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意义。同样,在对重难点片段的范读思考中,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想与认知。有的学生想到,这个用石头搭起的路是有温度的桥梁,它联结着乡亲们的情谊。有的学生想到,“搭石”不只是一条过河的路,更是见证感人故事的路,充满了和谐与幸福。学生的理解,拓展了“搭石”的意义。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搭石”中的“搭”字进行反思,将“联结”作为主旨,实现乡亲、乡情、亲情的联结。如此,教师通过范读的运用,让学生感知了文本的深意,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

(四)对比范读:在语文阅读鉴赏中促进深度学习

在语文阅读中,对比范读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范读展示,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范读展示。教师要运用多种范读方式,让学生从自主范读、他人范读、对比范读中,交流阅读心得,激活阅读思维,形成有个性的阅读认知力。

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同样的表现却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虽为略读课文,但故事贴近学生生活,语言浅显易懂,特别是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对学生极具启发和教育价值。在范读教学前,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孩子同样的表现,却得到了不同评价?”为了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同桌为一组,展开对比性范读展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情感和个性。在对比性范读阅读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高,也能够快速找到原因,并尝试展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接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范读展示,引领学生反思——父母两种不同的观点蕴含着共同的意愿,那就是“爱”。教师要指引学生从对比范读中深切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对比范读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由此,学生理解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前者所表达的是慈祥的爱、鼓励的爱,后者所表达的则是严厉的爱。

结 语

综上所述,范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范读的时机,灵活运用范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破学习重难点,并运用多种形式的范读帮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阅读认识。

猜你喜欢
范读白鹭音频
On Doors
Egdon Heath (Extract from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找不同
简笔画白鹭
吃小鱼
创维超级芯片VCT 3803彩色电视机电路分析(6)音频信号处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