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技术视野下勤美课堂范式之我见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

2022-11-20 17:29文/李
名师在线 2022年25期
关键词:人文课堂教育

文/李 敏

引 言

勤美课堂的宗旨在于将学生培养成“知仁礼、养勤品、会创新、求至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中彰显的丰厚人文价值也是一种深度学习的综合体现。这是当今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的全新目标。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影响下,正确技术观和教育观的树立尤为重要,而人文技术视野下勤美课堂范式的构建,为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培养了善交流、会合作、懂分享的学生,是实现科学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有效手段,亦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扩充。教师应抓住人文技术发展要点,将小学语文勤美课堂的构建与数字化进行融合。

一、勤美课堂构建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众多电子设备、信息设备为学习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为资料及知识的获取带来了全新的途径,同时也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立德树人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渗透有利于当代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逐步成长为新时代的阳光少年,使其争做“知仁礼、养勤品、会创新、求至美”的勤美少年。勤美课堂的构建是德育与智育的深度结合,诠释了教育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创新思想、民族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一)知仁礼

仁的核心在于爱人,礼的核心在于敬人。仁礼是贯穿于整个中华伦理发展进程中的观念,也是当今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教育进程中培养学生知仁礼的品质,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班级氛围及学校氛围的形成,能够使学生拥有君子品格,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

(二)养勤品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勤劳品质,厉行勤俭节约是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劳的品质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存和发展现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学生领悟生活真谛、磨炼坚韧品质等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会创新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快,效率高,遵循守旧只会停滞不前,学会创新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时代前进步伐。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品质的养成亦是学生在实践积累和学习探索中开辟的“新大陆”。

(四)求至美

至美在小学教育阶段主要体现在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及环境美的构建上,是一种美德的积累和审美的积累,可以说,至美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其成长过程中坚实的基石[1]。

二、人文技术视野下教育特色

课堂与网络的融合切实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模式,为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且直接的感官体验,既是视野上的开阔,也是学习渠道的拓宽。人文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模式,实现了高效课堂的实践价值,诠释了优质课堂的核心素养,推动了课堂的深度变革。

(一)人文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的模式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智慧的提升,这里所说的智慧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提升,更有见识的提升、选择决断的勇气和能力的提升。因为拥有知识不等于拥有智慧,但拥有了智慧却涵盖了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进步及大数据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也促使传统课堂教育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人文技术下的教育课堂实现了教育目标由单一向多样的转变,也帮助学校和教师在全新的形势下,实现了教学策略和教学主旨的转变。

(二)人文技术实现了高效课堂的实践价值

人文技术视野下教育课堂的方向更为明确,即实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我们应在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中深度挖掘教育要素,通过清晰的认知及绝佳的路径去实现教育的改革,在不断积累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清晰的教育风格。

(三)诠释了优质课堂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优质课堂的提及率越来越高。实际上,优质课堂的构建也是数字化智慧型课堂的构建。构建框架包含知识的学习、智慧的开发、审美的贯穿、健康的养成及德育质量的提高。而人文技术视野下勤美课堂范式的构建,就是优质课堂核心素养的体现,要求教师不仅要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还要适当地凸显教学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实现发展,真正意义上诠释优质课堂的核心素养培养。

(四)推动了课堂的深度变革

未来的课堂应该实现知识向素养的转变,碎片向整体的转变,单向学习向智慧型学习的转变。在人文技术背景下,课堂的立意不再是单纯提高成绩,而是聚焦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理解力、判断力和综合素质。课堂中人文技术的融合能够实现知识体系深度和广度的扩张,将碎片化、零碎化的思想进行整合。尤其是在数字化课堂的构建下,各种云课堂、翻转课堂、移动课堂及线上课堂被逐渐应用到课堂组织形式中,无论在视野上还是本质属性上,都十分符合教育革命的要求。

三、人文技术视野下勤美课堂构建策略

(一)细化教学目标掌控动态,以数字化勤启预学

教学目标的设立是教师对重点的把控,应该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学生应在清晰明确的目标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数字化勤启预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网、班级微信群等发布预习任务,督促学生进行资源收集,并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的了解。这样,教师便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进行查漏补缺[2]。

例如,在《观潮》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单单依靠课文中的内容描述,学生很难理解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因此,在教学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收集钱塘江大潮盛况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印象深刻的场面和同学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勤能补拙的深刻内涵,实现养勤品、求至美的教学宗旨。

(二)建构课程资源拓展时空,以项目化勤聚共享

整个勤美课堂的构建核心在于从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而勤聚共学则能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探究,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展现合探之美。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室及多媒体软件等设备的辅助,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小组交流成果展示的形式打破教学常规,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为学生构建开放共享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过程中,学生由于生活在和平年代,不但衣食无忧,而且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未曾经历战乱的痛苦,也未曾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局面,很难深刻领悟到中华不振的悲哀,所以对周恩来总理的博大胸怀、远大抱负及爱国主义情怀难以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英雄事迹的整理,通过多部爱国影片的播放,将学生带入战火纷飞的年代,使学生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同时,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发展的纪录片的播放,让学生了解今日的中国已经不再受人欺凌,拥有了主动权,也拥有了话语权。这样,学生就会在感叹当今祖国强大的同时,深刻意识到今天的生活是无数人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得到的。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明确目标,坚定理想,更要深度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坚实的道德城墙。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对历史的感知和未来的定位也会更加清晰明朗,爱国主义情感会更加强烈,知仁礼、求至美的教学宗旨也会得以体现。

(三)创设和谐课堂,突破重难点,以趣味性勤研理学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趣味和谐课堂的构建能够营造一种创新、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平等、真诚地交流。而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及各种App 的使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拓宽了教学范围,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趣味性勤研理学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并通过相应的练习及教学平台的搭建,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

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整篇课文表达的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灿烂的发展前景,展现的是一个创新的世界。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细化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手段结合新闻展示21世纪科学发展的成果,如神舟飞船的登天,各种云技术、虚拟技术的魅力和神奇,让学生意识到是科学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以科学为推动力,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和创新才能突破传统思维,打破发展瓶颈,实现质的飞跃。这一教学过程可以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穿越古今,驰骋中外,甚至遨游太空。此时的语文课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在学生无尽的想象、无尽的拓展空间中完成了教学内容的丰富,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四)完善教育评价,以大数据勤馈测学

人文技术视野下的勤美课堂教育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卷面成绩,还要实现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及德育质量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书面练习、习作练习、作品展示、课堂辩论、调查研究等实现全方位的考量,并综合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做到精准反馈,全面分析教育教学现状,明确教育方向和改进方向,为小学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助力。

教师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电子档案的建立为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档案记录可以采用日志的形式,也可以采取阶段或者单元的形式;而档案的记录内容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张试卷,也可以是一段视频,力求从多方位、多角度展现学生的特点,记录其成长的过程。此外,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点滴进步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及成功的喜悦,并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采取有效的激励形式。这样的过程无须太多的物质奖励,只需要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及友善的微笑就能够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其产生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动力,以此实现对知仁礼、养勤品、会创新、求至美的勤美少年的培养。

结 语

综上所述,人文技术视野下的教育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实践中得以深化,其视野下勤美课堂范式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掌控动态,以数字化勤启预学;建构课程资源拓展时空,以项目化勤聚共学;创设和谐课堂,突破重难点,以趣味性勤研理学;完善教育评价,以大数据勤馈测学等路径带动下,成为未来智慧课堂教育范式和教育进程中全新的探索。

猜你喜欢
人文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欢乐的课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