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

2022-11-20 22:17张明常
作文中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安塞后生腰鼓

张明常

一技

动静结合,是一种写景手法,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同时描写动态与静态,使景物在意境中达到和谐统一。通过描写静态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比如《安塞腰鼓》这篇文章,为了加强行文的跌宕感,作者调动一切手段映衬安塞腰鼓的表演,在开头和结尾刻意安排了动与静的转换。

文章先由静入手,意在蓄势。“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似一组沉静的塑像,一片静默的庄稼做了他们最好的背景。除了风的吹动,一切都是静止的,就连响鼓也“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突然之间就爆发了,一种“骤响易彻”的表达效果由此而生。这里的妙处还在于大的动静关系中套着小的动静关系。开始时,高粱、后生的静像,映衬了后来腰鼓表演队的动感。而风吹高粱叶子与衣衫的动感,又衬托了后生及高粱的静默。

文章结尾的动静转换,意在余味。当腰鼓最响、舞姿最狂的时候,却戛然而止,一切归于静寂,留下一个巨大的感觉空白,静到空洞,静到陌生,静到让人滞留在上一刻无法自拔,难以适应,“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与开头一样,这里也有两重动静关系,那一声“渺远的鸡啼”,又映衬了眼前充满陌生感的寂静,似真似幻,让人难以确定是否真的置于天外,因而留下独特、悠长的余味,这是一种小的动静关系。

一文

森林里的雨

汤甜甜

森林里的雨是美妙的。

一群密匝匝的雨点,从天空中倏然落下。

大雨降临之前,一切都是那么寂静,悄无声息。

但是,看!雨点一落下来就猛烈了,壮大了,磅礴了!千万滴雨点的声势如猛虎吞象般席卷大地。鼓点一样,是闪烁的惊雷;战场一样,是压抑的空间;枪响一样,是砰砰的雨点;哨兵一样,是挺立的松柏。在这小小的森林里,爆发出一场多么紧张,多么壮阔,多么有力的交响乐啊。

这雨点让污浊的空气立即变得清新了,让沉闷的大地立即变得活泼了,让干裂的土地立即变得滋润了。

雨后,花草散发出特殊的清香,混杂在迷蒙的水气中扑面而来,洗涤着森林里的一切,使它变得芳香清润。清澈的湖泊荡起涟漪,几只小动物在森林里游荡,显出超过平常的和谐。待到晚上,一轮明月映衬着雨水,显得晶莹剔透,仿佛进入了美丽又梦幻的世界。

好一场森林里的雨!

一评

这篇短文详细描述了森林里的一场暴风雨的情景。开头的静景,为下文蓄势:“那么寂静,悄无声息。”一场暴风雨就在这种背景下发生。其中还有一种小的动静关系:雨点从天空中倏然落下,衬托了环境的寂静。结尾的静景意味悠长。香气缭绕,明月高挂,一幅宁静的画面。而“几只小动物在森林里游荡”,又是一层小的动静关系,使得文章余味无穷。该文是仿写《安塞腰鼓》较为成功的佳作。

猜你喜欢
安塞后生腰鼓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二后生,一直是那个朴实地道的陕北二后生”——《“二后生”的传说》引发网友共鸣
“二后生”的传说
文化·延安
你好,腰鼓
安塞剪纸
沪指受压回落 轻仓待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