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22-11-21 06:44蓝小西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中心幼儿园
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整理劳动意识

蓝小西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阶段是给幼儿进行教育教学启蒙的阶段,这时给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和培养,才能真正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使幼儿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更加顺利。但是目前针对幼儿的劳动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劳动教育没有落于实处,幼儿的实际劳动能力没有得到增强,这对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我们应该对幼儿的劳动教育问题进行全方面的剖析,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文就以“收纳整理我能行”为例剖析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现在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幼儿园之中又是老师的掌上明珠,为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很少让幼儿进行实践,生怕幼儿在劳动的时候出现什么意外,导致幼儿的实际劳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对此进行改变,真正提高幼儿的实际劳动能力,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要求 在幼儿园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表示3~6 岁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根据《指南》开展。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心理年龄以及身体发展状况,应该让幼儿进行适度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劳动意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幼儿的劳动兴趣。只有在幼儿阶段让其获得基本的劳动技能,才能让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目前大中小学一直在加强劳动教育,学前教育同样也是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补充,为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就应该多给幼儿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学会劳动,认识劳动,喜爱劳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幼儿高尚的心灵都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幼儿时期的孩子多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幼儿的天性和习惯,这样才能避免让幼儿在今后开展劳动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劳动还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通过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智慧,同时还能够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质,锻炼幼儿的身体。可以说,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劳动时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对劳动没有意识,他们还不知道每一项劳动该如何进行操作,这时教师和家长就需要给他们进行示范,让幼儿在对劳动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总之,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所在,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

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强劳动教育的推进,但是在实际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劳动教育没有落于实处,到目前为止还存在一定的阻碍。

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现在很多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劳动观念的偏差,致使幼儿的劳动教育没有落于实处。幼儿在一日活动之中没有积极地进行劳动活动,没有充分地给幼儿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目前教师在教育思想观念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误差:第一,认为在幼儿园生活里没有幼儿可以进行的劳动。第二,幼儿在幼儿园之中开展劳动其实就是添麻烦,幼儿劳动不到位,还需要老师进行弥补,相当于徒增烦恼。第三,认为劳动就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这些想法都是存在一定误差和错误的,不仅无法帮助幼儿树立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同时还会窄化劳动教育的范围,忽略了劳动需求和劳动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普遍年龄处于3~6岁,这一时期他们是喜爱模仿、好动好奇心强的时期,为此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是绝佳的,但是有一些幼儿主动提出要进行一些劳动的时候,老师的拒绝会打消幼儿想要劳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消耗幼儿的自信心,不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劳动习惯。还有一些教师在实际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认为让幼儿自己收拾玩具或者是让幼儿整理桌子、倒垃圾,就相当于让幼儿进行劳动,但是这样的劳动教育是零散和片面的,很难对幼儿形成系统性的培养。通过调查发现,还有一些教师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幼儿的手段,这样不仅无法达到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目的,还会让幼儿对劳动产生抵触心理和错误认识,认为劳动就是给人带来痛苦的,为此会打消幼儿对于劳动的积极性,同时给幼儿带来错误的认知。

家长对劳动教育不配合 对幼儿来说,他们在幼儿园的时间较长,但是家庭对他们的教育是不可磨灭的,因此,应该注重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但是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不配合,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工作就是让幼儿开心和快乐,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童年,所以很多家长都特别溺爱幼儿,甚至还有一些幼儿连基本的穿衣吃饭都做不好,这些就极大地剥夺了幼儿劳动的机会,同时也无法让幼儿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陈鹤琴先生认为对于幼儿来说,凡是他们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成就感和自信感才是最真实的,这就要求家长在家庭之中一定要让幼儿自己去做一些家务劳动,让幼儿多去感知生活。如果家长过分地溺爱幼儿,不让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也不让幼儿自主进行劳动,那么会导致幼儿很难融入班集体,同时还会使幼儿缺乏劳动意识,缺乏劳动技能,限制了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也正是这种幼儿园和家长的教育理念的困惑和矛盾,很有可能会让幼儿本身产生困惑,进而使得整体教育过程中出现“5+2=0”的现象。

幼儿园缺乏劳动教育资源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有一部分幼儿园教师不开展劳动教育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在幼儿园之中没有良好的环境可以给幼儿开展劳动,没有让幼儿劳动的空间,为此很少让幼儿进行真实的实践。对于幼儿的劳动教育也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学方面,这使得幼儿的劳动教育没有落于实处,幼儿没有从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劳动技能,对于劳动的概念也仅存于脑海中。有一部分教师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想到了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之中的动物角和植物角,但是总体面积较小,没有办法容纳过多的幼儿,并且劳动的时间也较短,根本无法做到良好的劳动教育,使得这些区域逐步成了摆设,教师也只是对幼儿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没有真正开展劳动实践。还有一些幼儿园在进行劳动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真正重视劳动教育,并开发出园本课程,这都使得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的缺乏性。

通过“收纳整理我能行”开展劳动教育的措施剖析

在开展“收纳整理我能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幼儿来说他们非常活泼好动,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收纳整理我能行”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很多问题,导致开展过程十分不顺利,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能逃则逃。对于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在家庭之中受到父母的宠溺,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劳动毫无兴趣,劳动意识十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仅仅依靠语言来提醒幼儿,往往还是无济于事,很多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嬉闹玩耍,甚至有时会能逃则逃,逃避劳动,即使教师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真到了整理游戏玩具的环节,教师最终还是要亲力亲为。第二,能拖则拖。通过对于整体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在实际收纳整理的过程中,并不是不会整理,也不是不想整理,而是非常磨蹭,一直拖着不愿意整理,甚至在教师示意游戏结束整理玩具的时候,幼儿依旧自己玩玩具,不愿意结束游戏,也不愿意放下材料,拖拖拉拉。第三,能快则快,面对教师要求幼儿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收拾完的要求,一部分幼儿会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完,但是走近一看就会发现他们只是将游戏材料杂乱地摆在了一旁,毫无章法,盲目收拾完就胡乱堆放,严重影响了下一次活动,也无法在整体收纳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劳动意识和劳动思维,为此老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改进。

主要措施 一是,常整顿,养成幼儿劳动习惯。幼儿的一日活动都是教师安排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总会带领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幼儿也是在不断参与和体验的。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如果能加强幼儿劳动的频率,让幼儿加快整理归纳的频率,就能使幼儿在心底意识到劳动必须贯穿于自己的日常活动之中,如此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提升整理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材料由内向外移。幼儿每天会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教师应将这些材料由内部逐步向外部转移,让幼儿在游戏材料合理摆放的过程中学会和材料互动。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幼儿真正地去观察这些材料之前是如何摆放的,让幼儿有了一定记忆之后,再让幼儿摆放,如此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能让幼儿将劳动意识融于心底之中,意识到一定要将材料物归原处,才能方便自己的下一次活动。第二,材料巧投放。在让幼儿整理的活动过程之中,针对幼儿胡乱摆放的情况,教师应该让幼儿在摆放的过程中去思考如何摆放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空间,这样才能让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去思考如何进行劳动,如何高效地开展劳动,进而达到劳动的实际效果。第三,材料分区分类,因为要带领幼儿开展材料的整理归纳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本身对于材料没有过多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幼儿自主地进行材料的选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在实际开展整理收纳活动的过程中,会按照一定的主题来给幼儿进行材料的选择,让幼儿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材料的摆放,例如笔者曾经创设了建筑工地、马路、沙水游戏、健身房等4 块区域,这4 块区域每一块区域都有自己的重点,幼儿可以针对这4 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材料的整理和摆放,从而让幼儿养成自主整理的习惯,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之中意识到劳动的意义。

二是,常参与,唤起自主整理的欲望,培养幼儿劳动积极性。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十分喜欢各种游戏,游戏也是提升幼儿的自主整理欲望、提升幼儿的劳动积极性的有效方式。笔者发现自己班级的幼儿十分喜欢“汪汪队立大功”这部动画片,于是就问幼儿:“那你们在这一部动画片之中对于哪一个台词最印象深刻呢?”有幼儿就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汪汪队”,于是我提议:“我们今天就请汪汪队来当收纳小助手帮助我们来整理衣物吧。”在这个游戏活动开展之前,笔者就搜集了一些旧衣物,拿到班级之中,让幼儿根据衣物的种类进行分类并整理,以此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以动画片为开篇,有效调动幼儿的分类整理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之后,教师再针对幼儿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不懂的事情给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一来,幼儿的劳动能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劳动持续时间长达15~20 分钟。不仅如此,笔者为了让游戏充满仪式感,给幼儿不断地进行视频录像和拍照,并发送给家长,回家之后让家长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以此来让幼儿意识到劳动的光荣所在、劳动的意义所在,提升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积极性。

在实际劳动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开展一定的整理竞技性游戏,使劳动充满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竞争意识,提升幼儿的主动性和劳动意识。例如在午睡环节就鼓励幼儿开展比一比“谁叠衣服叠得又快又整齐”,每一次叠得又快又整齐的幼儿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可以是棒棒糖,可以是贴画等等,以此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整理竞赛游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里树立劳动意识,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普遍处于3~6 岁之间,这一年龄段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思维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现在在各阶段,教师都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幼儿阶段提升幼儿的劳动积极性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提高,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整理劳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