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2022-11-21 06:44马星宇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
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认同感幼儿教师题目

马星宇 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

目的和研究问题

2018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的发展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队伍稳定建设不仅依托政策导向,也需要教师队伍通过内部驱动,提高自我的专业能力和职业信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幼儿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提高预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步骤。纵观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不难发现本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毕业生不愿入园,选择转行的情况屡见不鲜。我们认为这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低的职业认同水平有关。

职业认同是个体认为现在或将要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和令人愉快的。职业认同水平较高的教师更能认识到职业的价值和从业的幸福感,进而促进其职业的发展。职业认同不仅会影响师生互动和教学规划,还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团队的稳定性。对于还未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职业认同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就业取向。

基于此,本文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职业认同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本文分为两部分,首先进行量性研究并提出假设:从人口因素上看,研究参与者的不同身份引起职业认同差异。再通过质性访谈探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如何看待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从职业认同情况调查上看,高等教育应如何提升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量性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经过对各类职业认同问卷的筛选,最终选择参考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和大学生职业认同问卷,自编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问卷作为本文的调查工具。教师职业认同量表是由魏淑华、宋广文与张大均共同开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衡量标准。该量表共分4 个部分18 个题目,包括职业价值观(4 个题目)、角色价值观(6 个题目)、归属感(3个题目)和职业行为倾向(5 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 点量表(1 表示非常不符合,5 表示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明参与者的职业认同感越强。该量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总量表的α 系数为0.843,KMO 值为0.754。而大学生职业认同问卷是由秦攀博创立,旨在更深入地探究大学生的职业认同结构和状态。问卷由认知认同(5 个题目)、情感认同(8 个题目)、行为认同(8 个题目)和适应性认同(2 个题目)四个部分组成,共23 个题目。该问卷的α 系数为0.903,KMO 值为0.68,也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问卷,同样分为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归属感以及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其内涵均体现在问卷题目当中。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并适当删减题目后,邀请60 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本次调查。问卷填写页面强调了调查的目的、预计完成时间、自愿参与原则和隐私保密原则。问卷的分发和收集基本上同时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通过线上发放问卷60 份,回收有效问卷52 份,回收率为86.7%。

收集所有问卷后,对有效问卷进行了汇总,形成Excel 数据并将其导入SPSS Statistics 26 进行分析,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解读。52 份问卷的职业认同得分情况如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的总分为4.095,高于临界值3,表明问卷参与者的职业认同水平较高。除角色价值观外,其他3个维度的均值均大于4。各维度的均值大小依次为: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归属感>角色价值观。由此可知,职业价值观的认同度最高,角色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最低。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差异,我们主要从学生个体因素(性别、学历、状态、家庭、学校)的差异进行分析。一是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性别差异对职业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女性职业认同水平(M=4.11)高于男性(M=3.93),但职业认同整体水平及各维度差异检验显示影响并不显著。二是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学业状态的学生职业价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维度没有显著差异。比较显示,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远高于研究生和应届毕业生,体现出大三对幼儿教师职业抱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喜爱度,更愿意从事该项职业。三是职业认同中的家庭状况。独立样本t 检验数据结果表明职业认同水平在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得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他们的职业认同无显著影响。四是职业认同中的学校类型。数据表明就读于师范大学的学生在职业认同水平方面得分(M=4.14)略高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M=4.00)。在研究参与者中,综合性大学学生的职业行为倾向得分明显低于师范大学学生。该项数据意味着,师范大学相应的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五是职业认同中的学校位置。大陆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M=4.15)高于港澳台学生(M=4.05)和海外学生(M=3.64)。在角色价值和职业行为倾向上,留学生整体水平略低于其他地区;港澳台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得分最低。

通过量性研究发现,问卷参与者的职业认同水平总体较好,四个维度中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分数最高,角色价值观最低。这可能与长期以来推崇尊师重道的社会文化和学生的亲身体会有关,而较低的角色价值观可能源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与职业角色不匹配。在本次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与各类人口因素无关,那么影响本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还有哪些呢?

质性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为了探索这个研究问题,我们制定了一个包含8 个问题的访谈计划。访谈通过微信语音通话进行,每位参与者的访谈时间为20 分钟,访谈过程使用录音软件来记录并形成对话清单。访谈结束后,根据模型代码对笔录进行重新整理,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访谈将职业认同分为选择专业的初心、对职业的理解、是否愿意成为幼儿园教师以及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四个内容,来尝试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影响因素。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被问到选择本专业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都有提到他们父母强烈推荐他们选择这个专业,因为它适合女孩子,而且会是一份体面和稳定的工作。少部分受访者是认为专业有趣,可以和孩子相处,让他们觉得这是个充满活力的工作,从而选择学前教育这个专业。

其次,受访者认为,当好一名幼儿教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完成放学后的各种环境装饰和活动设计。学生B 说:“中小学老师在全天的教学中会有自己的独立时间,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办公室以供他们休息。但是幼儿园老师却没有,他们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需要和班上的孩子待在一起,在这里没有休息时间。”学生B 还指出,幼儿园老师责任重大,他的行为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让他感觉到肩负很大的压力:“这个职业在一个生命的开始起到了作用,我觉得它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一些没在意到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学生们认为这个职业工作量很大,但待遇却不尽人意。学生A 提到幼儿园老师没有加班补贴,但他们又经常需要加班工作,有时甚至自掏腰包采购教学物资,可是幼儿教师的工资却很低,完全不如中小学教师的待遇。

而当被问及“你将来愿不愿意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受访者大多持否定态度。学生A 还未工作,但听到已经工作的同学反馈后,表示她不太想在幼儿园工作。她说,一方面是因为工资太低,另一方面是担心自己的想法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不符。如果她认为学前教育应该以发展幼儿兴趣为主,但学校却以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为重的话,她会觉得难以接受。学生B 提到幼儿教师的编制考试太难通过,竞争压力太大,再加上这几年很多城市都在减少编制名额,没有编制的现状更加让他不想进入幼儿园工作。受访者同样都提到,他们担心处理幼儿园内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与孩子家人的关系:“比如我同学说昨天在她幼儿园,一个爷爷第一次来接孩子。那个爷爷不知道去哪里接孩子,也找不到门。然后他责骂幼儿园老师,说他们做的标志不够醒目。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一两次,那是正常的。但如果经常遇到,肯定会影响我对这个职业的幸福感。”

在提到学校教育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认同时,一位受访者表示,她对所在学院提供的实习机会感到满意,这让她对幼儿园的运作模式和专业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学校教授的实用性课程,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或考试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对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更有信心,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而另一位受访者对学校的专业教育并不满意。她认为她的大学缺乏应有的专业教师和设施,也没有为学生的发展投入资源。她指出,课程的方向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前景。有的学校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快速适应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会使学生职业认同水平提高;而一些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工作技能的需要,让学生远离实践,害怕在幼儿园工作,因此会有较低的职业认同水平。

受访者们表示,希望学校教育能够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灵活,在学期课程安排时,兼顾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例如在学习幼儿教育课程论和幼儿园管理的同时,学习如何进行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设计的课程,通过动手设计教具和教学内容,来巩固理论课上学习的知识。受访者还表示希望学校可以更频繁地设计实践活动,多组织去幼儿园的见习或者参观,而不是作为毕业条件之一,在一个月内随意完成。充足的观察经历和实践经验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从而让学生不再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总结

通过量性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可以看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这个专业很有趣,但他们认为当幼儿园老师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鉴于学生对本职业的认同水平不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社会认可度,提高幼师待遇。这点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舆论的方向引导,提升教师待遇在近几年教育部发布的实施办法中已有体现,我们需要关注的便是将提升待遇的政策逐渐落实。同时,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宣传,从而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可度,进而提升其社会地位。这些不仅可以解决学生职业满意度低的问题,还可以减少成熟教师的流失。

其次,学校优化教育资源,提供更多就业服务。通过各种就业宣传,增加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鼓励学生成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学校可以多设置一些幼儿教育专业的职业规划课程,或邀请幼儿园优秀前辈开办讲座,通过教师、专家和前辈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本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工作内容,以优秀榜样来推动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

最后,学校要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减少单调的理论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实践,通过实践提升他们对本职业的兴趣,降低学生对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自信,达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量性的问卷调查了解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与个人因素无显著关系,之后通过质性的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有:幼儿教师待遇差但工作量大,与幼儿相处时压力较大,编制名额少竞争性强,以及棘手的家园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社会和学校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望通过提升待遇和社会地位,改善教学内容的方式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减少幼儿教师队伍的人才流失。教师队伍的凝聚稳定,更有利于整个团队的专业性提升,促使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认同感幼儿教师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追根求源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