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2022-11-21 14:18
读与写 2022年27期
关键词:劳动内容课程

石 磊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 辽宁 抚顺 113001)

高中教育是层次比较高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里面有两个主要需要关注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为各种高等教育学校提供合适的学生,第二个方面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学生。因此,为了实现高中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加强高中生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生活化教学主要是将课堂上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将这些抽象知识转移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体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在高中的课程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学校找到了许多的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而且在这个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而且这也影响到了教育的发展。由于高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受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起了主导作用,同时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通常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这种上课的方式所表达出的内容是很难让学生完全吸收的,这使得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影响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并且没有给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课堂环境也是单调、乏味,这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劳动技术教育中,很多教师都采用的是比较复杂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高中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为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给学生创作丰富的教材,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的高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由于实践教学与理论无法完全的融合,学生难以理解课本,无法有效吸收课堂的知识,学生就没有机会将教育付诸实践,这也就导致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

2.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忽视劳动教育内容,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在高校里,大部分教师觉得劳动技术教学培训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他们就慢慢地忽视了劳动培训的内容,忽视了一些非常有必要展开的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没有养成很好的教育理念。有许多教师对劳动教育没有很好的理解,也没有对这个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所以一些教师认为劳动技术教育与课堂内容是有很好的联系,但是一些教师认为这个劳动技术教育与课程是无法结合在一起的,认为劳动只是一种活动形式,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教学思想。所以,这也使得教育质量的常常无法提高。

2.2 无法形成劳动观念,缺乏劳动技能。有些学生在高中时未能形成比较高的综合能力,学生虽然学习了最基本的知识理论,但是学生对劳动的意识不强,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劳动,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就不能从劳动中得到一些东西,也无法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这对学生的劳动技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就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些学生对自主劳动的认识不够,他们往往没有比较专业的劳动技能,这也就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这也是当今高中教学里面的一个大问题。

2.3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高中劳动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的提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充分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再给学生制定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但这并不适用于如今的高中技术课程,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课堂过程不仅不灵活,而且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学生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在学习理论知识,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变得很少。

2.4 未能得到企业部门支持,阻碍劳动教育的正常开展。一些高校想要积极组织劳动技术的活动,但是没有得到周边企业的支持,没有形成好的合作关系。高中学校没有周边企业的支持,这也就导致了学校不能将学生送到外面的企业单位进行一些实践劳动。因此,高中的实践劳动仅限于校园之内,学生无法获得了极好的锻炼机会。正是因为学校没有加强与周边公司的合作关系,学生无法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导致学生缺少了与公司的员工学习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由于校内实践劳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就影响到了劳动教育的正常展开[2]。

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3.1 引入生活实物展示,增强教学内容直观性。各种课程的发展都是离不开生活,当然,高中劳动技术教育也不例外,使用生活中具体事例来进行学习活动要比直接讲解教科书中的文字内容更容易理解并且直观。在高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元素,提高了学生的课堂质量。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精心设计学习内容,融合许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有关劳动技术教育的丰富的学习材料,让课堂活动更有意义。劳动技术教育的实用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在实践课程中获取知识的机会,并获得一些终生都实用的技能。教师将各种类型的手表带入课堂,让学生观察者这些手表都有什么特征,通过观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手表的体积变小了,重量也减轻了,时间的准确性也提高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很多人不再佩戴手表,因为许多人的手里都有手机,手机里面都有时间,所以,大部分分人都不戴手表了。这也从另一方面展现了现代技术的发展。教师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手表来创建学习活动可以使学习材料更加直观。学生们通过对手表的变化了解到现代技术进步与创新,学生也明白创新是所有技术发展的核心这一理念。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充分了解科技变革一直在我们身边,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

3.2 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出发,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形成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将生活资源整合到学习资源中,这种方式可以将知识理论的课堂转化为教育实践课堂。课堂应该是学生体验、实践和参与的平台,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和知识。比如说在学习做饭的实践课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安全简报和必要的操作演示,然后将蔬菜饭和煎蛋饭的做法进行了仔细的讲解,并进行了分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如何做蔬菜饭和煎蛋饭,学会分享,除此以外,学生也从这个活动中发现了乐趣,有的同学很高兴,对老师说:“老师,我会做饭!我跟他们说:“如果你们父母以后太忙了,你们可以自己为自己做饭,这不仅锻炼了你的独立神户的能力,也减轻了你们父母的负担。”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研发新的菜品。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将课本中的内容通过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知识就是让他们了解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中认识到学习劳动技术课程的价值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固定的学习方式,建立了课堂互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在课堂上创造的生活情境,运用以生活为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课程中,学生们在课堂中体验生活和学习知识。例如,在实际课堂中,我们设置了一个真实的新年环境,创造了真实新年的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况下来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我们的教室不像传统的教室中规中距,我们把课桌围成一圈,学生可以围坐起来,同学们可以分成六个小组。轻松和快乐充斥着课堂,在这个课堂里面,学生和老师不再是师生,他们之间是朋友家人的关系,在课堂上,老师教学生们怎么做饺子,做完饺子后,同学们一起吃饺子,彼此分享。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弱,可以帮助做一些简单的事,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承担起了包饺子的重任,他们一起创造了好看而且不会开裂的饺子。当饺子煮熟时,同学们互相品尝,互相评价,交流经验并且分享经验。在同学们愉悦的眼神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认识各种食材和食物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体验在生活中获取知识,了解知识[3]。

3.3 选取生活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高中劳动技术教育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更多新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通过从学校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选择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可以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打扫卫生是高中学校里面最常见的劳动教育形式,学生长时间重复同一个任务,影响了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将生活中的内容引入学校的实践劳动中,可以提高实践劳动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避免学生长期处在繁琐、重复的工作过程中,降低学生对实践劳动的积极性。学校也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比如在校园里建设劳动基地,包括种植基地,饲养基地等。这些劳动实践让学生在校园内接触生活,而且不会耽误正常的文化课程。学生将更愿意参与和体验种植植物,饲养和照顾小农场动物等活动。此外,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去附近的养老院,孤儿院做志愿服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4]。

3.4 教学导入生活化。我们要了解劳动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将其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在实际的生活中,劳动技术知识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可以在课堂上捕捉到生活,并选择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课堂教学。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场景十分重要,比较好的场景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程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渔夫和鱼的故事”,来讲解本节课,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创建各种学习场景,包括各种小故事、谜题、引人入胜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插图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愉悦的教学环境。比如《食物的烹饪与煎炒》中,我们就选择最为平常的西红柿炒鸡蛋和土豆炒肉作为我们课堂学习的典型事例,当老师在问到谁喜欢吃的时候,每个人的回答是都喜欢吃,当老师在问到,你们谁会做它们的时候,回答的学生并没有多少。所以当老师提议让学生自己尝试做的时候,学生表现的都很兴奋,都想尝试一下。学生在家里通常是没有机会练习,主要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还只是孩子,父母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他们所期望的是他们的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并朝着他们的目标努力,以取得未来的成功[5]。

3.5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家校间积极配合。高中的学生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获得的各种实质性的东西,这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有效地提升学习质量。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联系实际,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融入现实生活。在学校里面,学校为学生选的劳动实践内容包括团体活动、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等。我们要寻找各种劳动实践的方法,丰富劳动实践的内容,并让学生积极参,这可以促进高中劳动及技术教育课程的持续发展。此外,教师也要增强自身职业素质,提高自身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参加一些培训机构,阅读各类书籍,充分理解高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对高中学生的意义。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想法,创造劳动环境,让学生在劳动中更好的获得知识。在家里,家长也应该为学生创造劳动机会,要求学生能够在家中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通过家长在生活中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为了学生可以学好高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从两方面抓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6]。

4.结语

新课程改革大力鼓励把生活应用到教学中,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高中技术教育课程现在面临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学校需要取代传统的教育体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开发真正符合学生的教材,创作出内容丰富的教材,创建出可以让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需要的学习模式,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促进高中劳动创新技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内容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