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2022-11-21 17:34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思政

张 磊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加强德育建设,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是我国教育群体的基本共识。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将大学德育文化建设纳入到日常的课程考核当中。目前德育教学元素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该元素也一直是大学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方向以及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革,教师应该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有效的创新,充分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让学生能够自主围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大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仍然十分单一,大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意识和活跃程度仍然不高,这就导致相关课程思政的改革无法得到有效推进和落实。虽然高校十分重视课程思政改革,但是却忽视对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培养,缺乏有效的指导思想以及指导理念,导致目前课程思政效果不明显,学生思想政治意识以及人文修养仍然不高。

高职语文教师在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阻力,这些阻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长期的传统升学制度影响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所导致的。大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仍然是习惯性地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单一,导致自身无法灵活运用在课堂当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思想政治观念以及相关理论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仅仅能够口头阐述而无法实际运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但是在实施环节当中,由于对新型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实际运用环节当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许多教师意识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高效性,也积极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当中,但是却无法高效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以及教学思想,为同学们搭建教学情境以及翻转语文教学课堂。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知识储备缺乏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教育制度的缺陷以及教学理念的不足。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对于语文课件的熟悉程度不足,且无法有效利用课件当中的内容为学生们进行严谨的理论教学,对于理论和实践的认知尚且缺乏,对于相关思想政治理论以及思想政治观念的掌握程度不足,这就导致大学语文思政课程仍然无法得到有效展开。许多教师仅仅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而增加了大学思政教学内容,并没有深刻意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重要教学意义以及教学内涵。为了讲而讲,为了变而变,是目前导致课程思政改革无法深入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一直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思想,贯彻于整个教育环节以及管理体系当中。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的号召,落实课程思政改革,高职院校纷纷针对本校的教学特色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在高职院校当中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修养的意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快速地适应今后的社会竞争环境,对于大学生就业也有着极高的指导意义。在大学时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思政元素以及政治观点,能够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政治眼界和政治格局,一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培养,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今后残酷的社会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范围十分狭小,并且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很多大学语文老师并没有将大学思想理论政治教育知识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这就导致学生理论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这不仅不利于对高职学生自身思想道德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并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眼界是重中之重。基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背景之下,大力开展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不仅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功能定位,同时也是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举。

在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是一门通识课程,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以及现代文学等内容为主,蕴含着许多的思政课程资源。课本当中所收录的每一篇名人名作,都蕴含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充分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理想信念,以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缩影,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有效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在大学语文教学环节当中,融入思政内容,发挥思政作用,可以推动两类教学课程之间的融合,形成更高层次的育人平台。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一)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意识以及教学能力

想要在立德树人教学背景之下,更好地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首先应该充分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意识以及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基本具备专业素养以及职业技能,但却缺乏德育意识以及更高层次的教育能力。教师应始终秉承着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导向,努力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以及思政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具备持续性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德育教学技能,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及时地总结与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学习享受。

大学语文老师是社会主义优良思想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们与知识的沟通桥梁。为了更好地保障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老师应该为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承担起属于自己的政治教育责任。社会和学校也应该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及培训岗位,让高职院校的老师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教学素养以及政治意识,并有效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完成课程思政教育与改革。

教师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且不断进行合理优化和改善。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挖掘和把握适合大学生们学习的政治元素以及德育教学元素,与自身的政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眼界以及政治格局,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学校要切实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文社科知识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教育意识与政治素养;教师要勇于实现自我更新,在协同育人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共同努力,实现对思政教育规律的探索,认真审视大学语文教学课程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涯以及社会发展历程当中的重要意义和教学价值。

(二)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建设活动

为了更好地落实和开展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来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与德育教育的培养。学校应开展共同进步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教育建设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与政治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当中。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老师想要更加快速地开展课程思政改革,首先应该重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各项与思想政治建设相关的主题活动以及论坛讲座,来引导在校大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以及思政课程教学环节当中[1]。可以与学校各个层次的社团以及管理教师共同合作,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以及征文活动等,推动在校大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团队建设活动当中。教师还应深入到学生的专业实践课堂以及专业实习的企业中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在语文教学的课上或课下,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适时地倡导工匠精神与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将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行业发展、国家建设紧密结合,爱岗位爱行业爱国家,在实现小我的过程中实现大我。

思政教育存在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文化建设平台,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认知度以及认同度,武装学生思想,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夯实的思想基础。

(三)认真筛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筛选,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束缚,冲破教学内容以及教堂的禁锢,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2]。

老师可以尝试将文学作品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按照不同的思政主题以及文学主题为同学们筛选学习内容,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配合不同的思政主题进行融合讲解。通过对不同题材、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的融合教学能够解决课时少、知识多的教学矛盾,将文学主题融入思政主题,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变化以及新的教学本质。

面对新局势、新任务,教师的思想观念应该由教学转变为育人,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禁锢,将思政理念与相关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可以让大学语文教师与通识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鼓励各个学科之间的不同融合以及知识资源之间的共享,形成跨学科交叉复合式的教学设计。教师要将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要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到日常的课程教学目标之中,实现课程思政与文化教育的同向同行。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改革并不是一味向同学们灌输思政教学理念,而是要学会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不是所有的语文课程都有适合思政教学的内容,要防止出现片面化教学的现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认真筛选思政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对于那些不适合融入思政元素的语文课程应该避免强行融入[3]。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关注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及时跟进德育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同学们的思政素养培养的完成度。

(四)有效拓展多向性的教学方式

在进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课程的思政教学主题,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广阔,对一般同学而言,完全理解和吸收大学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稍显吃力,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课堂之外的教学时间以及教学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利用。

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善于利用外界资源的帮助。例如引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思政知识以及语文知识。目前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当中所设置的课时并不多,能够有效利用的课上时间也并不充足。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下现有的高科技教学手段,为学生开展“立体”的现代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校园账号在线上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针对老师在课上要讲解的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做适当考核或检查,再针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课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讲解[4]。

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内容,教师可以以线上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课上应与学生进行更深入和广泛地学习与探讨,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以及政治理念。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学生进行读书打卡、读书感悟分享等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积累来增加自身的红色文化底蕴,打牢课程基础,有效利用时间,自主地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改革当中[5]。

(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接轨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进行语文思政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生活当中寻找思政教学元素以及德育教学元素[6]。

目前课程思政理念已经逐渐地深入人心,也已经成为了我国当下的主流教学趋势。教师在进行语文思政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与政治理念进行有机的融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人民日报》,或者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去阅读《China daily》。通过对国内外时事新闻的及时了解,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让学生了解国家与世界的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逐步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观念[7]。

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接触,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想法以及学习需求。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时,可以适当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多听取一些同学们的意见,可能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需要明白,教学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教学是有商有量,你来我往,而不是霸权主义,独断专行[8]。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当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课堂当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有效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改变原有的沉闷教学氛围,让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和光彩。

课程思政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现有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行自我提升。要利用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必然性。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学生心中的不良印象,通过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培育的教学环节当中。通过思政教育元素以及语文教学元素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思政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