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及科学防治措施

2022-11-21 17:58范仁智陈昶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卵囊球虫球虫病

范仁智 陈昶

(1,湖北省潜江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433100;2,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433116)

球虫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流行广泛的特点,每年给养禽业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1]。该病在饲养管理水平低和环境卫生条件差的鸡场尤其频发,特别是地养模式饲养的土鸡和肉杂鸡。为了帮助大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更加科学地预防本病,下面主要以防治措施为话题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 球虫

球虫是原虫的一种,主要寄生在细胞内,寄生后可利用胞内营养物质自我繁殖,对肠黏膜造成破坏。球虫种类较多,国内已经报道的至少有9 种,包括柔嫩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和缓艾美尔球虫、早熟艾美尔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和变位艾美尔球虫等。这些球虫可感染不同动物,如鸡、猪、牛、羊、鸭、鹅、家兔以及大多数的野生动物等。不同球虫的致病力和鸡日龄、感染数量、药物使用情况等有关,雏鸡、青年鸡是球虫感染的主要群体,性成熟后的鸡也能感染,但大多为隐性经过,不表现症状。柔嫩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尔球虫是鸡的两种主要球虫种类,二者在球虫病的总占比能达到90%以上。柔嫩艾美尔球虫主要寄居在鸡盲肠部位,又称为盲肠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主要寄居在鸡小肠部位,又称为小肠球虫。值得一提的是,球虫病爆发时,很多情况下在肠道中分离到的球虫不止一种,以混合感染居多。

2 生活史

球虫一生的宿主只有一个,其繁殖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参与,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后的虫体主要集中在肠腔,繁殖的后代卵囊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体外完成孢子化过程后转变为孢子化卵囊,便具备了感染力,一旦被健康鸡食入就会传播新的宿主。饮水、饲料、鸡舍地面是重要的污染媒介,如果受到球虫卵囊的污染就可能导致群体爆发。球虫经消化道感染后主要寄居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中,通过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的方式产生新一代卵囊,这些卵囊进入肠腔中和肠道内容物混合,最终以粪便为载体被排入环境中。刚排出的卵囊不具有感染力,需要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完成孢子化后才能感染新的宿主。健康鸡食入孢子化卵囊到排出新一代卵囊需要5~6d 的时间,一个卵囊在鸡体内进行分裂生殖和有性生殖后最终能产生数十万个子代卵囊,对临床生产危害巨大。目前,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只要有养鸡的地方都有球虫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讲有些夸张,但也足见球虫对养鸡生产的严重威胁。

3 流行特征

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球虫卵囊完成孢子化过程,故本病在春季晚期、夏季及早秋季节发病最多,临床报道的病例也多集中在每年的4~10 月份,南方梅雨季节期间鸡群感染率明显提升。饲养密度越大,本病流行的越快,相应病死率也越高。在饲养方式上,地养鸡发病率显著高于笼养鸡,这是由于地养卫生不好打理,而笼养鸡充分利用了空间,粪便与鸡相对分离,发病较少。本病传播链中,野鸟、昆虫、尘埃粒子以及场内员工的走动能起到机械性扩散虫卵的作用。幼龄鸡由于肠道发育不全,肠道微生态还未完全建立,对球虫抵抗力弱,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群体,尤其是20~40 日龄间的鸡,感染后症状较重。几乎所有品种的鸡不分雌雄都能感染,成年鸡感染后多为隐性带毒者,死亡率较低,未死亡者可成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4 临床表现

尽管球虫种类较多,感染后临床症状和发病程度稍有差别,但大体基本相似。根据病程的长短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4.1 急性型

急性型以2 月龄以内的雏鸡最为多见,疾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或完全废绝,羽毛松乱无光泽,畏寒怕冷,容易扎堆,而扎堆后密度变大,更加速了疾病的传播。粪便稀薄,黏度增大,常污染肛门周围羽毛,如果为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粪便中会带有血液和脱落的盲肠黏膜[2]。随着疾病的发展,病鸡运动失调,两翅下垂,独卧一角,食欲停滞,喜饮水,嗉囊中充满液体,可视黏膜及鸡冠、肉髯等部位发白,最后表现神经症状而死亡。

4.2 慢性型

慢性型主要发生于青年鸡和性成熟鸡,通常呈慢性带毒状态,具体临床症状不明显,基本无死亡或死亡率非常低。由于虫卵在肠道中的破坏作用,感染鸡生长发育不良,体重低于同日龄的健康鸡,产蛋鸡可见产蛋率下降,平均蛋重减轻,蛋壳质量差,破壳蛋、软壳蛋、沙皮蛋、血斑蛋、畸形蛋等比例升高。慢性型病程较长,能拖延数周甚至数月,对养殖场的隐性损失非常大。

5 剖检病变

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者主要见到盲肠的病变,可见整体盲肠肿大,体积为正常的2~5 倍,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质地坚实,肠壁前期肿胀,后期因脱落而变薄。肠内容物充满血液或血凝块,发病时间久的肠内容物为坚硬的固块,又称“肠芯”,主要成分为脱落的肠黏膜、血液、坏死物、饲料及黏液等,味道恶臭。若为毒害艾美尔球虫感染,可见病变部位集中在空肠和回肠段,肠壁显著增厚,剖开后可见黏膜为麸皮样或干酪样病变,浆膜表面能见到灰白色的小斑点,肠黏膜潮红或显黄白色,严重的肠壁表面有出血斑。除了肠道病变外,病鸡机体消瘦,鸡冠、肉髯发白,整体贫血,嗉囊、肌胃、腺胃中充满液体。

6 预防

预防本病需提升鸡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加强传染源的管控,定期进行药物程序性预防,规模化鸡场还可利用球虫疫苗免疫预防。

6.1 提升鸡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本病主要发生于环境卫生差的鸡场,原因是环境卫生差时,卵囊很容易以尘土、垃圾等为载体进行机械性扩散,而加强鸡场的环境卫生管理能显著降低发病率。鸡场无论是场内环境还是舍内环境,每天至少打扫一次,有本病流行的地区需打扫两次以上。清扫的垃圾集中处理。病死鸡尸体需通过深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饲喂犬、猫等动物。运输车辆进场时轮胎上的尘土需要彻底冲洗,外来人员进场前也应将鞋底清理干净,或带上鞋套进场,进入鸡舍时还需更换舍内专用胶鞋。遇到下雨季节需及时排出场内积水,防止虫卵通过水流而大面积扩散,雨停之后加强场内垃圾清理及地面消毒。

6.2 加强传染源的管控

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最主要传染源,另外,有些鸡经治疗康复后,其体内仍会带毒一段时间,也是不可忽略的传染源。鸡群中发现病鸡后,第一时间将该鸡群统一隔离,地面粪便及时清理并转运至远离养殖区的地方堆肥发酵,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生物热将虫卵杀灭。污染的地面用2%火碱彻底喷洒消毒,之后再撒一层生石灰粉,一则利于吸收地面潮气,使残留的虫卵囊失去孢子化环境,二则吸潮后的生石灰显碱性,利于对虫卵的杀灭。隔离的病鸡群及时投放药物治疗,直至完全康复。鸡场在引雏时一定把好引种关,杜绝从本病流行严重的鸡场引雏。

6.3 药物程序性预防

药物程序性预防是依据球虫的发病特点及易感日龄制定的药物针对性预防的方法措施。一般本病在鸡20 日龄之后会高发,故建议18~20 日龄提前进行全群普防。鸡育雏期后会进入青年期,青年期上笼前再针对本场实际情况普防一次。养殖卫生条件差的蛋鸡场,建议产蛋前再投一次药,防止进入产蛋期后感染球虫而面临用药麻烦,笔者推荐100~115 日龄间普防一次即可。可供选择的抗球虫药物种类较多,如地克珠利、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噁啉钠、癸氧喹酯、常山酮、妥曲珠利等。每次用药不宜超过3 天,预防的药物剂量参考治疗量的一半即可。

6.4 疫苗免疫预防

球虫疫苗制作工艺已经成熟,标准明确,且商品化疫苗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多年,是规模化鸡场防控本病的较好选择。球虫疫苗以口服方式免疫,是利用球虫间的排他性原理,通过免疫对机体无害的弱毒株来抵抗强毒株的感染。球虫疫苗免疫期间需注意不可使用抗球虫药物,因表面上二者都是防控球虫的,但由于疫苗为活虫株,若二者联合使用疫苗虫株会被药物杀灭,而药物也会因为疫苗毒株的消耗而药效下降。

7 治疗

对球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3]。临床以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恶啉钠、地克珠利、妥曲珠利、氨丙啉、尼卡巴嗪、癸氧喹酯、常山酮等使用最多。由于球虫主要集中在肠腔中,故必须通过口服用药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家禽来讲,口服用药以集中饮水的方式居多,因球虫病易导致采食量下降,拌料给药容易引发用药不均匀,加上拌料使用无法集中给药,在用药操作中也不如饮水方便,故建议大家以饮水方式用药。

除了化学药物外,中药也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药物残留,不影响食品安全等优势。按照每100kg 体重鸡,取柴胡20g、青蒿20g、仙鹤草40g、常山20g、地榆20g、苦参20g、生地黄20g、车前草40g 的剂量,将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粉碎,用文火煎煮30~40min,之后药液通过饮水给药,药渣拌入料中采食,每日用药一次,连续使用5~7d即可收到理想效果。也可取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桂枝15g、泽泻15g、桃仁25g、生大黄25g、地鳖虫25g、白僵蚕50g,共同研磨成细末后拌料饲喂,雏鸡按照0.5g/只,成年鸡按照3.0g/只的剂量,每天用药2 次,连续使用3~5d 即可康复。中药因具有无药残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临出栏的肉鸡及进入产蛋期的蛋鸡群的治疗。

8 讨论

球虫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通过药物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但笔者还是建议以预防为主。因球虫为胞内寄生虫,感染后对肠黏膜损伤很大,很多鸡场通过用药治疗虽然降低了病死率,但鸡肠黏膜已经出现了损伤,完全修复可能需要2~4 周的时间,期间鸡会出现生产性能不佳,生长发育缓慢,饲料浪费严重的现象,对养殖场来讲是一种隐性损失,这也是为何发过本病的鸡场管理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球虫病临床发病广泛,但针对该病基本每个养殖场都可以制定适宜的防控方案,近些年我国未曾表现出大规模的流行,希望养殖者不要放松警惕,在高温高湿的季节加强管理,将球虫感染率降至最低。

猜你喜欢
卵囊球虫球虫病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和田部分地区和田黑鸡3种球虫分子检测与鉴定
腰斑宝螺胚胎发育初步研究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鸡球虫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