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技术的运用

2022-11-21 17:55刘东文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滤池反应器污泥

刘东文

(福建武夷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南平 353000)

技术进步带动了污水处理工艺的变革,使污水处理技术体系日渐成熟,陆续出现了多种新工艺。但由于环境工程中的污水来源多、总量多,对处理技术要求较高,为保障处理效率、出水水质,膜生物反应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同时属于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工艺,利用该可杀死污水中的寄生虫与有害病菌,降低重金属的含量,实现污水的净化。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相比,膜生物反应技术的生态环保性突出,由于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项目逐渐增多,应根据实际需求,优选膜生物反应技术。

1 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原理

膜生物反应技术本质上是借助膜生物反应器(MBR)实现污水深度净化的工艺,在当前的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现阶段许多污水处理系统由膜生物反应器替代了原来的末端沉淀池,由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特殊性,会使活性污泥的浓度显著增大。实际上,膜生物反应技术是生物学理论下的分离技术,是传统活性污泥技术的创新,其技术原理为:在曝气池内安装定制的MBR,污水依次经过好氧曝气与生物处理、过滤膜,最后被专用泵抽出,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处理环节,由过滤膜截流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大分子有机物,最后再进行深度处理,被抽出的水经消毒净化,基本能够达到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在一些情况下可二次利用,不仅处理效率高、效果好,还能节约资源,兼具技术性、经济性优势[1]。在膜生物反应技术中,膜组件的选择是关键,市场上的各种膜组件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各种膜组件的价格与特性

图1 基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

2 膜生物反应技术的优势

现阶段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可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越来越多,膜生物反应技术为其中的一种,属于新技术,兼具多方面的优势。

2.1 分离效果好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虽然可以实现污水处理,但无法分离污水中的微生物与污泥,造成微生物流失严重。而膜反应生物技术不存在这种问题,不仅可以分离污泥与微生物,借助反应器还能实现污染物、水资源、微生物的分离与清洁,使微生物与污水经由膜分离开,从根本上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

2.2 减少了污泥产量,提高了污水处理的便捷性

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配备的反应器可将污水中大部分污泥隔离在外,分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与污泥,减小污染物的体积,降低了污水处理的难度。

2.3 投入的设备少,占地空间小

在整个污水处理环节,不需要配备末端二沉池等设备,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能够实现污水处理目标。反应器中的混合液中含有悬浮固体液,该种液体的浓度较高,可增加污水处理系统的抗负荷能力,提升处理效率,保障分离速度。

2.4 稳定性较高

膜生物反应系统具有稳定性较高的优势,因而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可选择各方面性能较好的膜,以保障供氧的稳定性。

3 膜生物反应的技术类别

3.1 动态内循环反应技术

动态内循环反应技术为膜生物反应技术的一种,此类技术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当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选用该技术时,需注意反应器的配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质量,需优化反应器的工作,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膜生物反应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具体应用该技术时,工作人员应结合污水处理的需求,优选性能好、价格低的膜材料,从而降低处理成本、控制处理费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动态内循环技术能够吸附活性污泥,在处理过程中为达到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动态内循环反应技术一般与侧向曝气法同步使用,通过两项技术的结合,提高了污泥分离效率。但如果形成了错流,必将干扰污泥分离的效率,导致污泥处理无法正常实施。以某一小区为例,该小区的平均排水量为100 t,为控制污水处理费用,引入了动态内循环技术,根据进水水质的组成、浓度,增设竖向流动曝气设备,降低实际的水流速度,从而科学地处理污泥,保障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2 EGSB-MBR方法

EGSB技术与MBR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其中EGSB所使用的为新一代(第三代)厌氧反应器,能够在处理有机废水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常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该方法的特点是缓解了生物膜对污泥的过度吸附现象,可有效缓解污泥吸附过多导致污水流经膜的速度下降的问题。

EGSB就是膨胀颗粒污泥床,为现代化的厌氧反应器,MBR为膜生物反应器,通过二者的结合,可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率。EGSB和MBR的结合,实际上融合了两种技术的优劣势,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这一技术的优势明显[2]。通过这一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的对比可知,EGSB-MBR组合技术可去除大约80%的有机废物,实现了有机废物的降解,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以造纸厂为例,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总量多,为实现污水处理,一般可配备IC反应器。但国产IC反应器尚不成熟,核心技术依旧从国外引进,导致污水处理中IC反应器的投入成本较高,而EGSB-MBR组合技术可取代IC反应器。在具体的污水处理中,造纸过程排放的废水首先要进入酸化池进行水解,随后在EGSB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作用下完成脱氮除磷,最终可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3.3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也是可选的技术,此项技术可避免污水杂质的增加,为污水处理的首要工序。在利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时,一般可与气浮工艺相结合,且整个污水治理过程要严格执行以污治污的要求,通过胶体或洗涤剂等生产废料,使污水杂质附着,发挥膜生物技术的优越性,并凸显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长效性。

由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特殊性,用该技术处理污水时,一般需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某啤酒厂的废水产生量多,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较高,为科学处理这类型废水,降低处理成本,该啤酒厂选用了曝气生物滤池技术。通过将废水排水管道与调节池进行连接,由调节池完成废水的预处理。当废水调节工作结束后,将其输送到水解酸化池中,在水解酸化菌的辅助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最后将废水输送到BAF反应器进行深度反应。

3.4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实际上实现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科学结合,发挥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引入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后,就需要建设生物接触氧化池,并在该池子中填充材料,通过池内净化、真空抽取等方式,高效处理污水[3]。由于生物膜的氧化能力较强,当充氧污水与无微生物填料充分接触后,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随着微生物的死亡,生物膜逐渐脱落,并与污水同步流出。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净化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可以除磷、脱氧,但是为了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关键是要做好填料的选择与利用。综合现阶段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发展现状可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包含许多丝状菌,这些丝状菌可使出水水质理想、体积负荷高,并且产生的污泥量少、动力消耗低、节能性显著。

4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以某环境工程为例,在该工程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厂的占地面积为1 329.67 m2,该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每天可处理1 300 m3的污水。该污水处理厂在设计时,遵循《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4]中地表水Ⅳ类标准。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解-AAO-MBR池、格栅井、调节池、出水井、辅助用房。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完的尾水,经由水泵房排出,而且污泥经过浓缩与脱水工序能使含水率低于80%,最后再将其集中运送到规定地点填埋,或者也可在农业或者环境工程中进行再利用。

4.1 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应用

4.1.1 动态式内循环

动态式内循环为膜生物反应技术优化后的技术,需构建动态式循环反应器,将滤膜升级为有机动态过滤膜。此技术中的滤膜材料孔径较大,反应器系统建设时的成本较低。在此工程中,设计人员经过专业化模拟,发现该反应器在前期准备20 min左右,基本可正常进入循环状态,发挥了滤饼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在系统运行时,能直接降解、处理污水中的TN、COD,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该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基本可以达到95.6%,TN、TP等各种有害物的去除率也超过了90%,因而潮水处理效果相对理想,达到了内循环,且反应器内的流性相对较好[5]。

4.1.2 曝气滤池技术

曝气滤池技术也是膜反应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效果突出。利用曝气滤池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时,需利用气浮工艺,在曝气生物反应器中投入一定的特殊洗涤剂、胶体,使这些物质能与污水充分接触并反应,达到污水沉淀与净化的目标。

4.1.3 弹性填料组合

MBR与其他技术结合,可在污水处理中充分发挥膜生物反应技术的优越性。MBR技术能在确保反应系统污泥活性的前提下,截留大分子物质、絮状物或者微生物,通过在其中添加生物弹性填料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出水水质好,可重复利用。生物弹性填料主要用于处理聚烯烃、聚酰胺元素,加入抗热氧和亲水等助剂,再结合拉丝工艺排列加工出的材料,可均匀地铺设于膜生物反应器中,从而增强系统的活性及空隙的可变性。

4.2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要点

结合此工程中的污水处理要求,在污水处理厂前端位置布设调节池,设置运行逻辑:一旦进水量超过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或者系统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运行时,可将污水直接储存于调节池中,在此环节也可实现污水沉淀。设置格栅井时,需将格栅井与调节池合并为整体结构,配置1台循环齿把式格栅除污机,处理系统的滤水道宽度、格栅宽度分别为0.75 m、0.65 m。系统过滤装置中的污水流速应保持在0.7 m/s左右,西侧区域内布设水解-AAO-MBR池、调节池、出水井,东侧区域为生产辅助区,污泥处置房布设在辅助用房中,并将其与膜生物反应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在水解-AAO-MBR池的建设中,处理池采用钢筋结构,现场配备2座水解-AAO-MBR池,每座池的占地面积为204.85 m2、高5.3 m。在水解酸化池中使用填料,并在底部安装曝气管道。该工程中设有2座AAO池,分别配备1台厌氧池潜水搅拌器、1台缺氧池潜水搅拌器,好氧区内设有8组膜组件。

4.3 效果分析

为评估膜生物反应技术在此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效果,取某小区化粪池污水进行水质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将此实验原水通入该污水处理厂,结合系统运行时间,抽样检测各个阶段的污水、膜池上清液,通过将测得的数据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进水的氨氮含量为25.1~43.3 mg/L,平均浓度为35.1 mg/L。与此同时,上清液的氨氮平均浓度为1.73 mg/L。由计算可知,利用膜生物反应技术后,氨氮的去除率可高达95.1%[6]。通过对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分析可以确定,污水处理系统的抗负荷能力强,有害物质的去除率高,且出水水质稳定。

表2 实验原水水质检测表 单位:mg/L

5 结语

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与效果,可以应用膜生物反应技术。现阶段,膜生物反应技术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但在未来,相关技术人员还需加大对该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先进性,保障污水处理效果。

猜你喜欢
滤池反应器污泥
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优化分析
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研究进展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烟气二氧化硫制焦亚硫酸钠反应器的优化研究
立式纤维滤布滤池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应用分析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阿特拉斯·科普柯GXe11型空压机在滤池生产中的应用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