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设计中的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

2022-11-22 00:16钟玥
佛山陶瓷 2022年9期
关键词:宋瓷艺术品主义

钟玥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 350202)

1 前言

陶瓷工艺是经过我国上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而流传至今,根据我国从古至今陶瓷工艺的发展进行来看,不同阶段的陶瓷艺术品都具有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与其独到的艺术风格,而对于中国文化领域来说,陶瓷设计分为两种极端,也就是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通过这两种不同理念设计出的陶瓷工艺品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作为新时代的陶瓷设计工作者,要肩负传承传统工艺的伟大使命,将原有的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理念与当今时代文明进行结合,进而创造富有当代文化韵味的陶瓷工艺品。

2 极简主义的概念

“极简主义”这一词最初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位外国艺术家提出来的,属于二战期间美国一种特殊的艺术派系,它的出现迅速改变了当时年代欧洲各国的艺术现状,为西方国家的艺术发展进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随着极简主义的广泛流传,大多数艺术家也开始对自身领域的艺术品设计进行极简研究,首先将极简主义成功体现在艺术品中的是美国的一位画家,极简主义最开始大面积传播的领域也是集中在美国和西欧部分国家的绘画和雕塑领域。随着绘画界的成功,随之而来的就是西方国家文学、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极简主义的改革,对当时阶段的西方各国艺术文化也造成了严重冲击[1]。

极简主义风格最常见的就是将艺术品中的元素设计降为最低,拿绘画艺术领域来举例,对于画面的形状构造常常是以线条和几何形状为主,对于画面的填充的颜色多数也是选用浅色甚至是原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极简主义也逐渐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特定层面上极简主义与当今时代我国倡导的“生态环保绿色出行”战略具有一定的共性,西方各国也将极简主义的概念投入于各项艺术领域研究中,例如建设理念倡导简约整齐的西格拉姆大厦,它被称为极简主义的代表作。通过西格拉姆大厦的建设能够看出,极简主义主张对各个领域的作品设计进行去繁留简,倡导在设计过程中重点表达产物的内在美,通过简约的外形设计和单调颜色的视觉冲击为使用者提供天然的审美感受。

3 极繁主义的概念

根据史料关于极繁主义的记载显示,极繁主义的诞生时间是在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时期。20世纪美国的一位艺术家运用“极繁主义”这个词来描述当时美国各领域的集合艺术、图案与装饰艺术、新表现主义等艺术风格,这个描述也在当代美国艺术领域被广泛传播,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极繁主义达到了艺术巅峰。极繁主义艺术创造倡导复杂美,以绘画艺术领域来举例,极繁主义对于画面的形状构造常常以复杂的曲线和不规则几何图形为主,对于画面颜色的填充颜色也多数选择深色甚至是混合色,画面颜色多彩多样,使观看者能够通过直视画面来造成一定的视觉影响。对于其他艺术领域也是倡导取材多元化,由此可见极繁主义倡导的是通过醒目复杂的表现形式为观众制造一种视觉冲突,在绘画领域最初将极繁主义演绎到极致的是朱利安施耐贝尔的盘子画,这幅画作中通过色彩的搭配以及复杂的线条能够使读者明确感受到作者对人性暴力的情绪宣泄,极繁主义与极简主义相反,它的艺术作品强调的是人性的颜色,而不是自然美的颜色,强调的是人类的感性审美感受,在视觉上为人们呈现一种雄伟浑厚,豪华高贵的效果[2]。

4 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的关系

简单与繁杂的现象经常在艺术设计品中精准体现,在近些年人类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出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果时代发生转变,那么相关的艺术设计风格也会随之变化。设计理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程。而在极端与极端的碰撞过程中,简约和繁杂也由此出现。而实际上简约与繁杂的交替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发展史人类精神艺术设计的两个不同理念,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社会文化与风俗民俗的差异特点,简约与繁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而近些年人类在追求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艺术设计学者不断穿梭于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之间,同时还想要将二者的地位保持相对平衡。

对于极简主义而言,它倡导的是自然简约的艺术设计风格,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人们的审美也都更加偏向于极简主义,它对于设计风格的要求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概括,就是简单明了,想要通过简单的设计以及艺术搭配来为人们构建一定程度的轻松感,也能够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时期人们的艺术需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人们觉得极简主义过于单一,缺乏相对的活力朝气,因此在后现代时期艺术风格层出不穷的背景之下极繁主义也迎来了发展高峰期,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形成了艺术领域中二者鼎立的局面[3]。

虽然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划分为两种极端,但是就如太极一样,两个极端的物种也会有交融的部分,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也是一样,二者的融合可以在外国作品“Frog Queen”中进行精准体现。这是一个西方国家的建筑艺术品,在外观上给人们呈现的是中性机械的艺术氛围,在远处看它孤独的立于地面,给人们一种极简主义的远观视觉感[4]。

但是如果近距离观看“Frog Queen”这个作品就会发展原来该作品的表面上覆盖了众多密密麻麻的元素,同时还具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图案,通过远观与近看二者鲜明的对比,就会发现原来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还是可以通过特定的艺术方式进行结合,为人们创建不同风格的视觉体验。

5 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在陶瓷艺术品中的体现

极简主义是一种哲学态度,一种审美语言:从一千多年前的宋代,随处可见优雅极简美学的痕迹。在宋瓷看来,宋瓷之美是一种充满灵性和哲理气质的美,看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和超然的意境。宋代的瓷器生产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非常注重瓷器的实用性。流传至今的“宋瓷”作为艺术品在各大博物馆等机构展出,但这些历史语境下的“宋瓷”可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展示或陈列,而只是作为日常的宋代瓷器艺术品。宋瓷对比例、纹饰、大小、颜色、线条等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能让人感觉“不能少一毫,不能多一厘”,这也足以看出在宋朝,宋人运用较高的要求去进行瓷器生产。另一方面宋瓷形式虽多,但大多以实用性为出发点,兼顾艺术审美的要求,这种兼顾实用性和艺术审美的品质,导致了后世宋瓷形式多样的创作,如宋瓷中经典的古典玉壶、春瓶、梅花瓶等。极简主义,诞生于西方社会制度,遵循极简风格。与宋瓷设计中常见的简单点、线、面装饰相比,在设计美学和意境方面非常相似。“极简”一词虽然出现较晚,但始终与宋瓷具有同等的审美价值。分析宋瓷所表现出的“极简美学”特点,用心研究宋瓷器物,可以为当代陶瓷设计提供新思路,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极繁主义,没有明确的定义,也不构成单独的思想体系,其实任何延伸到一定限度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极其复杂,清代瓷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陶瓷所能达到的所有高度。造型、装饰技术、质量和数量如何达到最高标准,已成为中国传统瓷器产业整合的高峰时代。由于国力的强大和经济的发展,清朝统治者更加注重审美的培养,除了日常生活用瓷和供品用瓷外,还为陶瓷作品的出现制作了大量的陈列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工艺的进步和材料的增加所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同的工艺技术在同一块瓷器上的叠加,这在前朝是没有的。极简主义以其造型独特、装饰精美、图案繁复、色彩搭配鲜艳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巴洛克、洛可可还是工业发达的维多利亚时期艺术风格,都有复杂而夸张的艺术风格。当时的社会财富,以及对错综复杂的装饰和堆叠的审美情趣,类似于清代瓷器美学。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能够看出,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历史较为悠久,同时清朝与宋朝是我国陶瓷艺术的高峰时代,清朝与宋朝的陶瓷设计理念也存在着翻天覆地的差异,在宋朝与清朝的陶瓷制作过程中将陶瓷艺术设计的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进行深刻体现,也为后代构建了差异较大的视觉艺术体验,清朝的陶瓷更加偏向开放生动,宋朝的陶瓷更加偏向简约大气,虽然设计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二者也具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共同特性,那就是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作为陶瓷大国的实力,以及我国陶瓷制作技艺的精湛[5]。

6 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对当代陶瓷艺术品的影响

极简主义和极繁主义对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陶瓷作品的装饰上,通过白明的作品来分析极简主义和极繁主义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比如,2016年“无限生命——百鸣艺术展”的《无限生命》作者画出了雪白的陶瓷瓶瓶罐罐,带有浓密的卷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交织和生命力。作品的装饰采用了青花元素,但又不同于传统的青花,对传统技法的大胆创新,赋予作品强烈的现代美感。在构图上,只有简单的点、线和面元素强调作品。整个陶瓷作品的造型是一个封闭的面,三度空间的形态,卷须为线条,叶子为点状,在一幅大画中,茎叶交织,随风摇曳,翩翩起舞。画面中的卷须并不是现实中枯萎茂密的树枝和卷须的直接运动,而是在创作者的脑海中折叠起来,以一种复杂的、近乎抽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它们代表了一种对外在生命的回声和感知,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非常诙谐。在白明的另一幅作品《行放水》中,作者用细细的青花线散布在白陶上,形成了实与虚的强烈对比。图像遵循自然流动的形式。“流水”这个名字充满了禅意,给人一种非常平静的激情、内在的张力和刺耳的美感。在工作中运用简单和密集是对的,菜肴可以让人感觉变幻莫测,但简单而富有灵性。整幅作品主题简洁,色彩温暖,体现自然之美。

分析表明,陶艺家对陶瓷制作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只有陶器才能真正拥有中国人所期待的金、木、水、火、土。陶瓷是唯一将这五种元素合二为一的产品。至于盘子上的人造物,对陶瓷的评价是盘子虽小,却能吸纳世界[6]。创作者将传统的方法和形式与陶瓷制作中的现代艺术表现方法、折衷的西方创作方法和风格相结合,结合自己的作品,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中的深入研究,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认可和欢迎。这件陶瓷作品的特点是巧妙地结合了中国画的线条和陶瓷器皿的形状。另一方面,对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形式也有一定的启示,虽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我国陶瓷艺术品的各类类型不断变化,但其实我国很多陶瓷设计仍然有极简主义和极繁主义。此作品如殷九龙的《无相》等陶瓷作品,包含了对宋清陶瓷文物理念的反思,吸收了传统陶瓷模具的工艺特点,其作品不仅代表了现代设计形式,也代表着宋代传统瓷器文化。“极简”的内涵,结合清瓷的“极致繁复”,推动了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同时有效传承了极简、极繁的艺术理念。

7 结论

由此可见,对陶瓷设计中的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进行传承创新,无论是就有效传承我国传统艺术工艺技术方面而言,还是就丰富我国陶瓷艺术品市场方面而言,都具有重大的价值与作用,因此作为当代陶瓷艺术工作者,不仅要注重在当代陶瓷艺术品中融入当代社会文明精华,还要在这个进程中对陶瓷设计中的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进行创新传承,将传统陶瓷设计理念与现代市场对于陶瓷艺术品的要求相结合,运用极简与极繁主义拓展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内涵,以此促进我国陶瓷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宋瓷艺术品主义
瓷心晚晚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新写意主义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宋瓷 低调中的高大上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宋瓷,宋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