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陶艺术的文化生态变迁及传承分析

2022-11-22 00:16尹素云赵凯忠
佛山陶瓷 2022年9期
关键词:制陶德宏陶器

尹素云,赵凯忠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职业学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678400)

1 傣族传统制陶技艺在我国制陶发展史中的地位

陶器的发明和应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人类已经从旧石器时代走向新石器时代。陶瓷器具大量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代表着德宏地区居民已经从以石器为主的狩猎时代过渡到新农耕文明发展时期。德宏是云南地区的地级行政区,地区的制陶历史久远,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发展史了。

人们先祖大量使用陶器,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认识和使用粘土,二是可以熟练使用火,让火的温度高达800摄氏度,这些是陶器制作的重要条件。从我国现存的部分陶瓷遗址和烧陶洞穴来看,这些地方都有着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痕迹。在其中发掘出来的大量陶器石刀、石鱼、石斧等文物,都和陶瓷制作有一定关联,观察研究这些陶器,它们和现阶段德宏、孟连等地区的傣陶制作和使用的陶器是有一定相同之处的,无论是加工工艺还是形制方面,独有一些共同点。可见,现阶段这些地区的傣陶和两千多年前的制陶工艺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相关陶器表面都使用带纹的木拍拍打出来的纹路,这种制陶工艺和南方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印纹陶器十分相似。

20世纪50年代后,国内外著名考古学家曾多次对傣族制陶工艺和发展进行研究,他们一致认为傣族传统制陶工艺在我国土陶艺术发展史中是极具代表性的,探究新石器时代的烧陶工艺可以从傣陶入手进行,其对于土陶艺术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 傣陶艺术从传统到现代传承模式的变迁

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德宏傣族制陶技术传承模式的生存环境和特点分析中发现,传承模式变迁是在德宏傣族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民族改革后,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德宏傣族社会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加速期,傣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因为和制陶工艺传承模式相关的包括制陶原料、现代制陶技术、市场需求、生产分工、价值观念等,所以制陶技艺传承模式以实际的文化生态环境变迁为基础,同时也能反映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变化。

2.1 传承主体变迁

传统社会中,傣族家庭制陶传承主体主要是农业生产的妇女,是一种家庭式的手工业传承模式。当然,也有男性传承的情况,尤其是从事寺庙、建筑装饰用陶的制作和传承,这些家庭中的制陶人是传承社会制陶技术传承的重要主体。而在进入现代社会后,因为社会和文化生活环境的不断变迁,大量现代生活用品涌入,陶器用量开始显著下降,这对于家庭传承造成了极大冲击,愿意学习用慢轮做陶的人不断减少,妇女逐渐退出传承空间。现阶段,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只有少数家庭妇女仍然在农闲时进行制陶。综合来看,因为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传承主体逐渐出现变化。1950年,陶器厂式生产模式出现,一批内地汉族技能进展的制陶技术工人出现,师傅带徒弟的工厂陶瓷专业化生产传承主体增多。21世纪以来,云南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一些陶艺教育的学校和专业,一些学生接受现代陶艺训练,加上傣族陶艺传承人、企业技术骨干等,都为傣族陶艺技术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现代社会中,专业化传承主体是傣族土陶技艺传承的中坚力量。

2.2 传承方式变迁

传统家庭式陶艺传承中,通过言传身教、口授相传的方式传承技艺,学习者可以一边看一边学习,还能够及时获得指导和帮助,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他们也会耳濡目染,很快学会相关知识技艺。这种传承氛围比较融洽,没有严格的师徒关系,家庭式传承能够负担起陶器生产和销售的所有过程,所以说是一种整体性的自然状态传承。而现代社会中,陶瓷工厂中讲究师徒关系传承,还有一些是通过学校的专业化教学实践来培养陶艺人才。在现代社会中,传承有比较规范化、体系化的规章制度,可以进行分科和专业化传承,在制陶过程中,多使用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强调协作分工等,这些和传统的家庭式的传承都有很大差别。

2.3 传承内容变迁

传统制陶工艺有一整套制作技术体系,其中还有很多制陶工艺一直延续至今,相关制陶工序也是环环相扣的,需要紧密联系。传统慢轮制陶工序较多,环节联系紧密,而采用快轮轮制来制陶,一些工序就不可能继续应用了。虽然传统的制陶工序效率较低,但是手工坯成型坯体中密度以及生坯干燥度很高,这样制作出的陶器品质上乘,能够掌握这种技术的一般都是制陶老艺人。

传统慢轮制陶要比快轮制陶拉出的陶坯器壁厚,应激性能也比较突出,所以能够用于反复使用的炊具中,这样制作的陶器更加坚固耐用。而现代制陶技术以快轮提拉为主,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比较高。随着西方近现代科学理论以及新技术引入,新的文化也开始对现代社会产生影响,这些改变了传统制陶技术、社会结构以及劳动分工,也让人们的艺术价值观、审美观产生变化。陶器制作水平的高峰是在中美洲文化区,陶瓷艺术作为一种传承技艺,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工业,被誉为是最重要的造型艺术之一。

从传统经验性的制陶技术逐渐向工厂化、学校化的现代制陶技术发展,生产知识和技能是社会经济发展在技术上的集中表现,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人们使用和传承的制陶技术体系也能够反映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水平。

3 傣陶艺术的传承中的问题和对策

3.1 傣陶艺术传承中问题

从目前德宏地区的傣陶艺术传承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首先,傣陶艺术传承中的专业传承人逐渐减少,虽然地区有相关技术专业,有傣陶传承人师徒帮带模式应用,但是傣陶艺术作为一种相对小众的艺术,因为现代器具和生产加工工艺发展,很多陶艺制品都被其他产品代替,所以陶艺市场萎缩,导致行业发展不景气,市场空间有限,这些都让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到傣陶技术研究和学习中来,导致行业的专业人才缺失,傣陶技艺传承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必须解决传承人短缺的问题。

综合调查结果分析,傣陶受众整体上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少,真正喜欢傣陶而去学习这一技艺的群众也比较少,很多人购买傣陶产品更多的是出于从众心理。傣陶群众特点和傣剧剧团特点存在的一个共同点是,老龄化,这是因为青年群体更多的是被现代艺术吸引,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兴趣度并不高,这样傣陶的未来发展将会面临后继无人的现象。

此外,研究还对受众的傣陶价值认知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傣陶受众中,不了解傣陶价值的比重达到60%。而对子女学习傣陶技艺的支持度上,持反对意见的家长群众占据76%。从调查结果来看,大众对于傣陶的认可度是不高的,他们对于傣陶的艺术价值认识不清楚,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去学习和了解傣陶。对于傣陶艺术,很多人选择了漠视,这也是影响傣陶传承的重要因素,人们对傣陶的不了解,必然让他们无法真正去接受、去传承这一艺术。这种情况下,傣陶艺术传承面临巨大困境,要重新建立起傣陶艺术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2 傣陶艺术传承对策

新时期,傣陶艺术在传承发展中,要实现自身的有效传承,避免傣陶艺术在传承中出现断层甚至是艺术的消亡,就必须做好传承路径和方法的探索和创新。新时期傣陶艺术传承中,要充分应用现代社会对文化传承的新观念、新技术,除了传统的傣陶艺术传承方法应用外,还需要探索信息化、数字化的傣陶艺术传承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德宏地区要积极培养数字化的傣陶艺术传承者,提升傣陶艺术传承者的数字化、信息化素养,让他们在进行傣陶艺术推广和传承中,能够借助多媒体、不同媒体渠道等进行傣陶艺术传播,发挥傣陶艺术的影响力。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傣陶艺术传播渠道,做好数字化推广工作,促进傣陶艺术能够通过多样化渠道被人们所熟悉,扩大傣陶艺术文化影响力。

首先,地方政府要做好地方制陶技艺传承的指导工作,立足全局,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针对傣陶艺术文化,出台相关保护法规,对于傣陶艺术传承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并协同地区相关文化部门、乡村建设部门等,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要为傣陶艺术的传承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对于傣陶艺术的专项拨款,可以设立傣陶艺术的专项基金,为开展傣陶艺术传承、宣传、保护、采录等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做好对傣陶艺术文化艺术的宣传工作,积极推广傣陶艺术,让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接受傣陶艺术,从而扩大傣陶艺术受众范围,为傣陶艺术传承打好基础。

其次,德宏地区及其他傣陶艺术发源地要加速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繁荣傣陶艺术文化。在傣陶艺术流传地域积极做好文化普查和采录工作,挖掘地区傣陶艺术文化资源,并为傣陶艺术建立专门档案,完善相关资料。要进一步构建傣陶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将相关傣陶艺术形式、文化遗传全部保护起来。还要构建傣陶艺术管理运行机制,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构建傣陶艺术文化馆等。此外,还要强化对傣陶艺术的宣传保护工作,开展傣陶艺术进校园工作,让傣陶艺术作为教育素材进入学生教材中,深化傣陶艺术根基。

此外,要发挥教育在传统傣陶艺术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数字化时代下的傣陶艺术教育,促进傣陶艺术被新时代的青年群体所学习和接受。要体现傣陶艺术的特色,还需要打造傣陶艺术品牌,构建专门的傣陶艺术专栏,进行陶艺制作和宣传形式的创新,让大众加深对于傣陶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让大众感受到傣陶艺术的魅力,带给受众前所未有的独特审美体验,促进傣陶艺术影响力不断扩大,让更多的群众喜爱傣陶艺术,并努力将他们转化为傣陶艺术的传承人,解决傣陶艺术传承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傣陶艺术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傣族制陶技术是傣族人在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不断交互中形成的一套适应体系,其涵盖了人类制陶发展史不同阶段的所有特征,从某种角度来看,傣族制陶技艺传承也是傣族科技教育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傣族陶器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居民生活方式和变迁,形成傣族人民群众的独有群体文化表征系统。所以,针对德宏傣族制陶技术变迁和传承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制陶德宏陶器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初探——以景洪市曼阁村和曼斗村制陶工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