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融入传统民族元素分析

2022-11-22 01:51
黄河之声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钢琴民族

魏 然

钢琴起源于意大利,因为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强大的转调能力而快速在西方世界。在近代,钢琴流入中国,并受到了热切的追捧和欢迎。钢琴的表演规律属于点状发音,不同琴键的音高都不一样,创作者可以根据音律的强弱、速率以及和弦的良好运用,自由创作出任意曲风。这种高度自由的表演方式给予了表演者充分的创新创作空间。当前,钢琴表演的主流风格以德派和俄派为主,但其实鉴于钢琴强大的表现能力,表演者也可以在钢琴演奏中融入足够的民族元素,为实现钢琴演奏的中国化铺垫好基础。

一、传统民族元素对钢琴演奏的意义

(一)赋予钢琴艺术多元性

常规的钢琴表演或激昂、或抒情,但鲜有婉转、悠扬的曲调。客观角度来看,西方钢琴作品中的曲式结构以简单直接著称,这些作品上手容易,但难构建起更深邃的象外之意,无法令观众做到长久回味。钢琴作为音域拥有八个八度的全能型乐器,理应拥有更宽广,更充沛的创作空间[1]。就曲式结构而言,在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中拥有丰富的体现,因此,在钢琴音乐创作中融入民族音乐的曲式,则能够丰富创作内涵,为创作者提供较多灵感。在多种曲式结构的辅助下,创作者能够赋予钢琴音乐更为多样的表现形式,让音乐层次感更强。

(二)实现传统文化输出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相较于西方主流音乐,在旋律、音色、风格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明显不同,这既体现了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也体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性。伴随我国钢琴艺术的日益发展,实现民族元素和钢琴音乐的碰撞、融合,既有助于推动钢琴艺术发展,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2]。民族音乐在创作音乐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形式,是民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唯有在进行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时,注重从民族音乐中找寻灵感,才能使创作出的作品更为鲜明、更具特色。钢琴音乐与民族元素的不断碰撞融合下,诞生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仅能让钢琴艺术内容更为丰富,还能够进一步继承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

(三)促进中西方音乐融合发展

钢琴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深度融合,是让钢琴艺术在中国土壤生根、开花、结果的必然选择。中西方音乐文化在艺术表达上各具特点及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推动中西方文化互相融合、互补优势,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而实现钢琴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也是助力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3]。但值得一提的时代,此种融合是在探寻两种文化各自优势、提炼两者共性的前提下,展开融合创新,并非单纯的嫁接。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我国创作者面对不同音乐文化,要始终持有包容的心态,打破固有、陈旧观念的限制,然后结合实际创作需要灵活组合应用,以使音乐艺术的规律更为鲜活。在展开作品创作时,钢琴音乐创作者通过对民族特征、钢琴艺术风格等内容的分析,把不同音乐文化相融合,在完善作品的同时实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有效融合。另外,西方钢琴音乐与中国民族元素的融合创新,既能使作品本身民族特色得以突显,又能让中国听众更为接受、了解钢琴艺术,从而实现国内钢琴音乐的良性发展。

二、民族元素的融入问题

(一)技巧的过分重视

我国的传统乐器表演强调“重意不重技”,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传统乐器的表演强调自然、和谐,顺应天地之道,过分强调技法就太显匠气,缺少灵性。但是部分创作者在钢琴作品创作中,认为弹得多、弹得快就是好的作品,过度关注技巧所能带来的成就感,这就诞生了一些完全是技巧堆叠而成的钢琴音乐作品,缺乏音乐内涵。实际上,导致这一情况的关键因素,是错误的音乐审美,传统乐器的意象注重意会,“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含蓄的表达才是传统艺术的表现风格,西式作品中直接、直白的表演方式反而与我国传统文化不符。作为音乐创作者,要想将民族元素合理融入到钢琴演奏中,就不能一味的重视技巧展现。忽略神韵,流于表面,这是表演上落了下乘,所以音乐创作者应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构建音乐作品的含蓄美,如何通过意象的构建使大众音乐审美能力得以提升,而不是一味强调用现代表演技法去重构古典音乐作品,这样做没有抓住传统艺术的韵味,也没有真正将民族元素融入到钢琴演奏中,仅仅只是将民族元素作为表演的点缀和噱头。

(二)辩证思维的不足

艺术是实现文化输出的最好载体,钢琴流入中国,是西方对东方的文化输出,钢琴演奏的中国传统民族元素融入,是中国对西方的文化输入。但部分创作者常常未能正确理解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存在有狭隘、片面的理解,认为难以实现两者的共存。面对中国钢琴艺术,创作者未能提高自身的精神层次,未能从艺术共同体的高度来看待国风与钢琴的融合,思维固化停留在过去,这就形成了艺术桎梏。国内钢琴艺术过于西化,难以展现属于自己文化、民族的特色风格,推出的作品只是西方艺术的复刻,推出之后无法推广,推广之后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所以,中国钢琴艺术不可仅满足于西方音乐理论知识与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的简单融合,要注意西方钢琴音乐的特性与共性的把握,抓住西方钢琴音乐的精髓,思考如何实现中国优秀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更高层次音乐精髓品质的有机结合,如此才能创造出优质的、适合中国人的钢琴作品,才能通过钢琴演奏,将我国的文化特色、文化精髓反向输出到世界,让我国和世界实现文化及艺术上的交流乃至交融,为艺术共同体的形成打造一条康庄大道。

三、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中民族元素的融入建议

(一)以民族音乐素材为改编对象

曲目创编是民族特色展现最为直接的方式,音乐创作者可以用改编原有民族音乐素材的方法将传统曲目在现代艺术语境下进行重构,这样不仅推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充分发展,而且也能带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播和传承。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琴艺术家巧用写手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重视以突出民族器乐音色模仿为基础,以古典音乐曲目为原型,改编传统经典曲目,创作出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从改编后的大量钢琴曲目而言,很多作品都保持独特的中国风格与民族韵味,比较典型的有《梅花三弄》,这首钢琴作品曲调优美,意蕴悠远,是传统民族乐曲现代化改编的范本,它的源头是作曲家王建中改编的传统古琴民乐《梅花引》,王建中巧妙运用钢琴中的多种技法,如琵音、和弦等,对古琴乐曲的散音技法进行模仿,通过钢琴释放其韵味。再例如黎英海通过改编古代琵琶名曲创作出《夕阳箫鼓》,将中国古典音乐的诗意更多突显了出来,同时融合了西方印象主义唯美风格,实现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贯通。此外还有根据广东民族音乐改编而成的《平湖秋月》,曲调内包含了紧缩、重复、变奏的手法,这种五声曲调对和弦与三度重叠进行了很好地分解及利用,将古香古色的月夜春江意境用钢琴完美演奏出来。这些作品的改变一方面兼顾了传统民族曲调的特点,一方面又展现了钢琴这一乐器的演奏特色,是传统民族元素融入钢琴演奏的可参考对象。

(二)以传统五声曲调为创编基础

乐曲的旋律是中国风钢琴音乐的重要体现,而旋律是基于一定调式的。我国民族音乐主要采用五声音阶或是以其为主干的七声音阶,稳定性好、较高的和谐程度及各级音符关系简单,是五声调式最显著的特点。要推动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就要将五声曲调和钢琴和声演奏的融合问题良好解决。西方音乐以七声音阶为主,而我国五声调式是单声音乐经过长时间发展所形成的,所以,两者在旋律上差异较大。《二泉映月》是传统民族曲目改编成钢琴曲的成功案例,而它之所以能取得这份成功,较大部分原因便是其良好继承了五声旋律,并将之融入到钢琴横向的线条处理与纵向的和声处理。另外,在五声曲调的创编过程中,要注重引入民族化音响效果。以《壮乡组曲》为例子,这首曲子基于五声曲调,对欧洲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组体方式进行了运用,进而创作出具有民族音响结构的四个钢琴作品,将壮族人民热情歌舞的繁荣景象描绘了出来,通过钢琴音乐为广大听众良好传递出壮族群众热情好客的场面。从宏观上《壮乡组曲》这一作品遵循了调性变奏的基本法则,不仅使我国五声曲式的特色风格得以突出,还将较多广西民歌的音调元素融入进去,将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特性全面展示出来。这种编曲创作思维,无疑为中国现代钢琴艺术植入民族元素提供了全新的一种思维视角。

(三)作品标题的文雅化

我国大部分现代钢琴改编曲都具有概况准确、形象直观的民族化标题,这些标题大致可分为写意风格、写实风格和现代实验性风格。第一种写意风格的标题是使曲目中的中国元素得以凸显。通常此种钢琴改编曲,都将音乐作为表达工具,对富有诗意的场景进行描绘,让听众通过欣赏乐曲,产生联想,得到民族音乐的审美艺术体验。《百鸟朝凤》、《夕阳箫鼓》及《春江舟影》等,都是以写意性为主的钢琴曲目,通过阅读标题,能够让听众快速进入钢琴的曲境,体验到独特的一种民族文艺风格。第二种以写实性为主的标题注重钢琴曲编创内容突出的叙事主题。通常曲目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借助音乐语言展开写实性描绘,在音乐节奏、旋律的变化之下,使广大听众对叙事的人物形象有着形象感知,引发听众对故事情节的联想。第三种现代试验性民族钢琴曲标题,这类作品主要是通过与传统作曲风格相融合,对西方前卫艺术创作思想做综合应用,重点在于呈现民族音乐神韵。此类作品并不是改编创制中国经典曲目,而是从乐曲题目能够感受到其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中国风格的标题钢琴曲,能够将曲目表现的音乐主题直接展现出来人,让听众只通过标题,就能够较好联想乐曲的内容,能够为乐曲民族化意境的创设及艺术表达提供基础条件。通过标题彰显民族元素,可以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欣赏、演奏就传播提供更多便利。

(四)传统曲调旋律的特征凸显

我国的传统乐曲注重乐曲的横向动感韵律变化,在声乐表现上以单声思维为主,强调音乐线条的流畅与连贯,这种声乐思路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国的历史中,礼乐属于国之大事,有教化民众、祭天祀神、维护社稷之功用,《大司乐》中载:“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祗,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正是因为传统声乐这层哲学性和政治性,所以我国的传统音乐多追求平和、中庸的演奏旋律,也就逐渐形成了以单声思维为主的单声音乐发展道路。这种发展为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也带来了劣势,我国的传统音乐单声横向思维有着非常发达的旋律艺术,但与世界钢琴乐曲差异较大,尤其是在纵向和声与织体发展上有所不足。对此,创作者在创制中国现代钢琴乐曲,要在承继传统音乐横向旋律线性变化的特点上,截取或借用民族旋律主体部分并良好发挥,将纵向和声与织体变化更多融入进去,一方面保留传统音乐中发达的单声旋律,一方面用钢琴出色的和声效果和转调能力弥补传统声乐纵向和声和织体变化不足的弊端。

结 语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从粗劣模仿到完善完美的过程。我国不少优秀的钢琴家在创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将西方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进行结合,诞生了非常优秀的一些作品。但相比于西方世界水平,不管是从作品数量或是质量来说,还有所不足,尤其是大型作品上,差距更为明显。所以,在推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作曲家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不断从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在对西方音乐创作模式适当借鉴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完善自身的创作体系,合理融入民族元素,从而创作出更多优质、享誉世界的钢琴音乐作品,使钢琴艺术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壮大。■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钢琴民族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MINORITY REPORT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纸钢琴
传承 民族 文化
钢琴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