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正确体育锻炼方法探究

2022-11-22 03:21杜利军刘俊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状态

杜利军 刘俊平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体质,只有科学地利用体育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好锻炼的内容和负荷,并与膳食营养有机地结合,青少年才能取得理想的体育锻炼效果。该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帮助青少年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更加科学、安全地开展体育运动,更好地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促进身体健康成长,为未来承担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任打下基础。

2 青少年体育锻炼应遵循的步骤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我国青少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体质现状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现状,应积极倡导青少年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身体素质在青少年成长中是不容忽视的,因而体育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有效引导,保证青少年能够充分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爱好和运动习惯,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身心成长。

要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就必须让青少年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正确的体育锻炼应遵循科学的步骤,如缺乏必要准备和伸展活动,很容易导致身体不适,甚至造成运动损伤,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如剧烈的运动后缺少必要的放松,健身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科学的体育锻炼步骤,是符合人体生物规律的,一般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伸展运动、主运动、放松运动4个步骤,按照顺序依次进行,能够让身体逐步适应运动状态,并在主运动结束后,让身体逐渐恢复平静,保证体育锻炼的整体质量。

2.1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在体育运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在开展运动前往往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在进入运动状态前需要有一个适当的过渡,帮助身心逐步适应,以避免突然开始紧张剧烈的运动,造成身体损伤或不适,这也是保证运动安全性的基础。

青少年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主要是热身运动。热身运动由一系列负荷较小的身体运动组合而成,通过轻度运动让身体各部分逐步被激活,进入运动状态,适应运动激烈程度、强度的增加,有效开展热身运动,能够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1]。热身运动主要包含一般热身、静止肌肉拉伸、运动专项热身、动态肌肉拉伸。将这4 个部分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一套热身运动,从初步调动身体机能,拉伸肌肉,到所要开展的主运动预热,帮助身体和心理更好地进入运动状态,适应运动需要。因此,应给予4 个部分足够的重视,以保证热身的充分性与效果。

2.2 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是正式开展主运动前必备的步骤,伸展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运动者更好地提升关节、肌肉及韧带的伸展性、柔韧性,进而提高身体灵活度,以降低运动中关节扭伤、肌肉和韧带拉伤等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提高运动安全性。有效的伸展运动要结合运动者自身条件科学设置,年龄不同,身体灵活状态不同,对伸展运动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伸展运动的时间要合理确定,通常以4~7min 为宜。伸展运动中,要注意避免出现随意弯曲关节的情况,防止造成损伤[2]。腿部的拉伸可以采用两腿分开超过肩宽,双手抱脚踝,膝盖伸直,头向裆后面钻,注意不要震颤,只需放松颈部、脊椎即可。跟腱的拉伸可以找一个台阶,前脚掌高,后跟低,感到小腿有拉伸、酸痛的感觉即可。

2.3 主运动

通过有效的热身和伸展运动,使身体达到运动状态后,可以正式开展体育锻炼的主运动。主运动即所要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运动项目,主运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不同,难度也不同,运动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身体状态、健康水平、日常运动习惯、体育爱好、设备条件等因素,灵活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运动方案[3]。主运动要达到锻炼效果,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和时长,根据运动科学研究,周运动频率应达到3 次以上,单次运动时长在0.5~1h为宜。

2.4 放松运动

不仅体育锻炼前身体需要适当的过渡,在主运动完成后,身体由运动状态恢复平静也需要良好的过渡,帮助身体逐步得到放松。放松运动一般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其确是科学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放松运动主要起到缓冲的作用,由一系列缓慢轻松的活动或整理动作组成,帮助运动者调整气息,让脉搏、心跳、血压等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肌肉得到放松,情绪逐渐得到舒缓,这样不仅能够巩固体育锻炼效果,也更有利于保护运动者身体健康。与热身运动方法一样,每次锻炼后应该做放松运动,运动中消耗能量的多少决定放松运动的具体时长。

由于时间原因,人们通常在做完一些体育运动或体育比赛后就原地休息或离开,这不符合锻炼身体原则,一定要做锻炼后的放松活动,否则就无法达到健身的目的。

放松的标准应该是练习者的呼吸、脉搏频率降下来,肌肉适度地松弛下来,心理自然进入平静状态。在实践中,有很多放松的方法,如走步或慢跑法、游戏放松法、逗趣放松法、按摩放松法、暗示放松法等。

由此可见,在运动中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其关键在于设计一个完美的锻炼计划。

3 体育锻炼的方法

3.1 下午锻炼,一次一项

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应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要保证科学。根据人体机能在全天不同时段的差异性,选择机能最佳的时段进行锻炼,更容易达到理想效果。下午4~7时是体育锻炼较为适合的时段,因此,体育课程及课外活动,较适宜安排在此时段。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不宜贪多,运动者以自身情况与兴趣爱好为依据,选择一项主运动即可[4]。在通常状况下,应坚持每天1h的运动。在睡觉前1h内,最好不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

3.2 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可根据锻炼目标的不同来确定适合的项目,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人体各个系统所产生的作用是有差异的。

基于锻炼骨骼的目的。青少年阶段的骨骼锻炼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时期是青少年骨骼发育的关键期,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生长,提高骨质水平,进而有效预防青少年未来患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骨病,并且随着骨骼的强壮,还能够减少骨折、关节挫伤等问题的发生。跑步、攀爬、跳跃等运动,对于青少年骨骼的锻炼具有积极作用。

基于锻炼肌肉的目的。青少年时期也是人体肌肉发展的重要时期,从8~17 岁,肌肉总量将从体重的27.2%增加到40%,这一阶段肌肉发育的水平,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将具有较大影响。肌肉不仅能够保护骨骼和内脏组织,还能够影响代谢,强壮的机体能够有效抵御各类疾病的发生。适宜的锻炼肌肉的运动项目有武术、徒手力量或负重力量训练等相关运动。

基于锻炼心肺功能的目的。心肺功能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功能,对全身器官及肌肉活动都具有影响,良好的心肺功能也是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础。青少年时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强化心肺功能。一般较为适宜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爬山等。

基于锻炼神经系统的目的。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具有积极的作用,青少年时期锻炼神经系统,不仅能够提升协调性、敏锐度,强化记忆力,还能够有效降低患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几率[5]。较为适合的青少年神经系统锻炼的运动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3.3 运动劳损的处理

在体育锻炼中,青少年因对体育运动项目技术掌握不良,锻炼过程中动作不规范,或运动量超出身体适应范围,都可能造成运动劳损。对于运动劳损,一定不能忽视,当发现青少年出现运动劳损时,要及时就医,以避免出现后遗症。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运动指导,强化体育锻炼中动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合理规划运动时长,以减少运动劳损对青少年的危害[6]。

3.4 运动量测试

掌握运动量的测试方法,能够避免运动负荷过大,保持运动的适量性,防止超负荷运动造成劳损发生,以保证青少年的安全。运动负荷过大,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也是测试运动量是否适宜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如果运动后第二天,出现了以下现象中的1~2项,则表明运动负荷过大:(1)感觉软弱无力,精神不振;(2)不想参加原本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3)头痛,胸痛,头晕;(4)失眠;(5)食欲减退,容易口渴;(6)运动时排汗量异常增加,而且出现夜间出汗现象。

3.5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体育运动有益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必须要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更要明确运动中的重点注意事项,以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安全运动的良好习惯。

青少年正确的体育锻炼应注意如下事项:(1)关注身体状况,全面做好身体检查,并定期复查,避免身体状态不良时运动;(2)根据运动基础选择运动内容,无基础避免直接选择参与剧烈运动;(3)运动前认真进行热身运动;(4)运动前做好场地、设施等安全坚持,明确安全隐患,且保证相关设施卫生达标。

4 结语

锻炼贵在持之以恒,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良好的效果。青少年要培养体育爱好和运动习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磨练意志,通过长期体育锻炼,提升身体机能,形成良好体魄,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同时,要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学习体育知识,明确运动技巧,以规范科学地运动,保证自身健康,避免运动损伤,真正让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作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一代接班人,承担起自身的重任。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状态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智珠二则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呆呆和朵朵(13)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