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应融入高校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

2022-11-22 08:20广
关键词:工科伦理工匠

钱 广

西南石油大学招生就业处,四川 成都 610500

引言

自19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程师的规模人数和从事领域都得到飞速扩展,日益成为服务社会事务和决定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工程领域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命运,工程技术作为科学向现实转化的主要途径也深刻影响着科学的未来命运。工程伦理起源于西方,伴随着工程师及其相关协会的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产生主要源于工程师群体职业管理和行业自治的需要。工程伦理的学术概念虽起源于西方,但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工程方面的建设和研究从未间断过,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孕育了工程伦理“精益求精”和“以人为本”等思想。“工匠精神”一词是由我国教育家聂圣哲先生提出的,脱胎于我国古代工程伦理教育。习近平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先秦、汉唐到明清,工匠精神在我国社会生产实践中得到发展和提升。正是由于这种精益求精、出类拔萃、勇于开拓的工匠精神,华夏文明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长盛不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工程技术活动越发频繁,引发的一系列工程质量和技术问题对自然、社会、人们生活和工程本身造成了深远影响。无论是国外20 世纪70 年代“挑战者号”事故、道格拉斯公司DC-10 飞机坠毁事故、福特斑马车油箱事件[1],还是我国2005-2018 年间垮塌28座大中型桥梁事故(有近57.1%的桥梁寿命不超过20 年)[2,8,12],发生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工程师将工程效率和经济效益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而忽视了工程活动给自然、社会和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工程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仅是工程本身,它还与自然、人文、环境、社会、生态和道德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工程伦理就是对这些因素进行的道德反思。我国2020 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到:“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教育部门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在2017 年启动了新工科建设。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科交叉融合,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孕育产生交叉专业,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新工科教育培养的是我国面向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他们理应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因此,在新工科建设推进过程中,工程伦理教育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1 高校工科工程伦理教育现状

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工程活动中,都有对工程伦理的道德要求,只是没有形成科学而清晰的概念。我国从恢复高考以来,成立了许多行业工程师协会,但没有完整的、与之对应的伦理规范。例如,中国科协组织下的工程职业协会及其他部门的工程职业组织共有100 多个,仅有5 部成文的工程伦理规范。此外,目前仅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将工程伦理课程列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将工程伦理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课程的高校更是屈指可数[3]。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在开展工科工程伦理教育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1.1 工程伦理教育现状与工程大国地位不匹配

工程伦理教育就是要使工程师树立责任意识,调整人与工程、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具备责任感。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当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这种责任感能让工程师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减少或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据《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毕业生规模,我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的学生数都稳居世界首位,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 倍。此外,陈靖等的研究数据表明,91%的工科学生对工程伦理教育不了解,缺乏工程伦理相关的知识;有55%的学生对工程伦理概念认知不足,甚至部分学生没有听说过工程伦理概念[4]。2020 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工科在校生约为731 万人(本科生614 万,研究生117 万),但只有清华大学等少部分“双一流”高校在研究生中开设了工程伦理教育,在工科高等教育中,工程伦理教育还远未达到普及的地步,这与我们工程大国地位不相匹配。

1.2 工程伦理教育起步晚且学科基础薄弱

从21 世纪开始,工程伦理教育才逐渐进入我国高等教育视野。2012 年7 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修订的认证标准规定:毕业生必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014 年,清华大学召开了“工程呼唤伦理:学术界与企业界对话”论坛,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工程伦理对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此后,中国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程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着手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工程伦理才千呼万唤始出来,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得到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16 年,《工程伦理》《工程哲学》等课程逐步纳入研究生学位课程,有关工程伦理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2017 年,“新工科”建设推进以来,王前等呼吁:在新工科人才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关注现实问题,尤其要关注工程技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同国内外同行保持密切联系,达成对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广泛的共识,共同维护工程师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工程责任和伦理责任[9-11]。2018 年,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强调了社会责任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将《工程伦理》纳入公共必修课。2019 年,清华大学发布的《关于持续深化改革提升工科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工程教育中的价值塑造,突出工程伦理教育。目前来看,工程伦理课程设置以工科研究生为主,且仅在少数“双一流”高校开展,工程伦理的实践范围还不够广,学科基础还较为薄弱。

1.3 工程教育缺乏人文素养

工程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意识与责任教育”,这种教育有利于工程师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高。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关乎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与工程伦理教育中关爱生命、顺应自然的理念相契合。因此,工程伦理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不能相互剥离开来。高校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学术能力的训练,普遍重视“硬技能”,忽略“软学养”,工程教育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度不够。这种教育方式造成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时注重学术成果“产品化”,甚至在研究中表现出剽窃、抄袭和数据造假等学术失范行为,工作后则可能会导致工程领域质量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工科教育领域长期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工科人才培养的人文土壤贫瘠和载体缺乏导致人文素养的缺失。

1.4 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当前,我国基础建设实力大增,众多工程师活跃在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中。工程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工程师的竞争力,高校是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工程人才的学术机构,中国作为工程教育大国,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从高校目前情况来看,无论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方面,还是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都亟待提升。从课程设置来看,由于大部分高校还未意识到工程伦理的重要性,课程开设还没有达成共识。少数高校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仅局限在工科研究生群体,没有扩大到工科本科生。从师资队伍看,《工程伦理》课程引入时间短、要求高,缺乏专业师资队伍。要上好这一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工程伦理学养,从目前课题组调研开设工程伦理课程高校的师资情况看,还需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从教学内容、方式和效果看,现有《工程伦理》课程教材主要以西方工程伦理的相关理论为主,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渠道,课程理论讲述显得干瘪而生硬,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现场案例互动教学少,没有将工程技术、工程社会、工程文化、工程职业伦理与中国传统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进行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不够生动鲜活。此外,授课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讲授课程吸引力不够、说服力不强,教学效果亟待提升。

2 工匠精神融入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的时代价值

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部分,2016 年,它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进入21 世纪,工程伦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 年,我国正式加入了“华盛顿协议”,高校专业工程认证工作为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2017 年以来,为应对产业革命和经济环境变化,高等教育领域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新工科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将工匠精神中的敬业乐群、精益求精、专心致志、创新求变等元素融入到高校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以彰显其时代价值。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素养,有助于工程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实现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推动社会工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1 工匠精神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是由其文化基因决定的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具体表现为敬业职守、坚定执着、创新求变,其丰富的伦理意蕴主要体现在以道驭术、切磋琢磨、兴利除害、尚俭戒奢。工匠精神正如孔子所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又如朱熹所述,“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我国传统文化的“伦”意味着辈分、等次、顺序,“理”即治理、整理、条理。“伦理”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领悟和治理。“伦理”二字见于《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朱子语类》卷七二:“正家之道在于正伦理,笃恩义。”“工程伦理”就是指工程与人、自然、社会的交往方式、存在方式。中华文明发源和兴盛于农耕文明,由于生产生活所需,自古以来有着深厚的工匠文化。先秦《周礼·考工记》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同时对百工的职责做了明确界定:“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手工业者种类繁多,具有高超技艺的“匠人”因为生产等原因逐渐职业化。《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作为工程管理者的“工师”负责百工的管理与教化,各行业的职业伦理逐渐形成。无论是庄周寓言中的庖丁解牛,还是欧阳修笔下的老翁卖油;无论是雄厚的国宝级物件司母戊鼎、精美的马踏飞燕,还是薄如蝉翼的丝织品、千年不倒的建筑工艺、丰富多彩的陶瓷漆器,都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杰作和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些构成了当前我们推进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的丰富文化基因,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

2.2 工匠精神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强国的必要前提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工业制造领域和工程建设领域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各种问题:在工业制造领域,表现为产品质量、性能和寿命的降低;在工程建设领域,表现为一味追求建设工期、工程质量无法保障。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放弃了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工匠精神充分结合了我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反映的是古代匠人们“敬业乐群”“精益求精”“专心致志”“天人合一”的优秀品质,这正是在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中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当前,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在学人数和工程师人数都居世界第一,已经跃升为工程大国,但距工业强国还有一段距离。在建设工程强国的征途中,不仅要求工程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还要求他们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情怀。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不仅仅要追求“真”,更要追求“善”与“精”。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备工程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能力,还应恪守诚信与内心良知,对工程实践中的道德有敏锐而正确的价值判断。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从事工程活动所具备的伦理道德,具体来说,主要包含技术伦理、社会伦理和职业伦理。技术伦理主要指在工程中对技术的运用不仅应该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还应考虑技术活动目的、手段及后果的正当性。技术伦理着重解决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问题,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工程师在从事技术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规范与追求的道德价值目标[4]。社会伦理主要是指工程技术活动除了考虑给社会带来的便利外,还应充分考虑工程本身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因素,并通过努力使安全和效益相统一,实现工程技术服务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职业伦理认为工程活动是一种职业行为,但什么样的职业行为才是正确的,且符合社会大众期待呢?这就需要在对工程伦理内涵和外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遵循工程伦理规范,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负责,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工作作风,努力在职业活动中履行工程师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责任,维护自身职业的荣誉感和道德感。工程师们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判断将对社会文明和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只有将工匠精神中敬业乐群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专心致志的工作作风、创新求变的开拓精神融入到当代工程实践中,工程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3 工匠精神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

工匠精神,从思想层面来讲,可以理解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从目标层次来讲,可以理解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从行为层次来讲,可以理解为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同时,工匠精神对个人而言是自身职业价值实现的需要,对团队而言是战略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对国家而言是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强国的需要。工程伦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教育和价值塑造教育,旨在培养工程人员的道德品质与精神境界,调节工程活动的社会行为,营造工程伦理的社会舆论,改善工程活动的社会风气,从而推动形成良好的工程秩序。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的各学科专业推进,目的就是寓价值观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因此,高校在新工科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要从工匠精神中寻根,重拾古代工程伦理的灿烂精华,坚定文化自信,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同时,高校在推进新工科建设中,一定要立足实际,构建好工程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体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性,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和丰富内涵融入到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和现场实践中,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重技术传授、轻人文教化,重知识传承、轻人格培育”等问题。此外,工程伦理教育还应对工程经济价值和人文伦理价值进行统一,引导学生具有职业敬畏感和社会责任心,使他们成为有德行、有技术、有良知的工程师,这与课程思政教育初衷是完全一致的。

2.4 工匠精神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不仅让工程人员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且树立对工作的敬畏、对事业的专注、对责任的担当、对质量的执着、对完美的追求。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塑造伦理道德的教育,能使工程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个人品德。德者,才之帅也。《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工程伦理教育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思辨与道德准则,将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其思想境界和涵化其职业素养,让学生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爱因斯坦曾说:“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5]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写道:“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国古代官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正纲常的士大夫,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道德高尚的优秀工程师。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3 工匠精神融入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路径

行久方为执着,品高方能致远。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古代工程伦理蕴含的丰富哲理,弘扬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学习中国古代工程师们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尊师重道、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优秀品质,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校工程伦理教育中,推动新工科建设,实现中国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的转变。

3.1 高校要注重工匠精神的继承创新

自从人类学会使用和制作工具以来,工程技术一直推动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无论是开凿于春秋时期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战国时期无坝引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是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赵州桥,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水利建筑工程技术的成就。除此之外,在中华民族璨若星河的五千年文明中,我们祖先结合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在机械、印刷、冶炼、铸造、制陶、造纸、纺织、印染等多个工程技术领域创造了卓越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7]。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到:“从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由中国先后传到欧洲等地的科技发明至少有26项,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丰富养分——工匠精神。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在继承发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坚定对古代工程伦理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工匠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5000 多年的文明和古代工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匠精神中的精益求精、出类拔萃、勇于开拓等元素直到今天都对我们的工程活动和社会生产有着持续性的影响。要注重古代工程伦理的具体案例与工程文化理论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悟“匠工蕴道”的魅力,把“追求卓越”的态度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学习中感悟、在思考中践行,努力达到“以道驭术、道技合一”的精神境界。要注重西方工程伦理教育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高校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在工程伦理中的叙事魅力,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促进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高校要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在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中,最具权威性的文件是《华盛顿协议》,它不仅要求工程知识、工程能力,还强调品德伦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工程伦理等方面的内容[8-9]。当前的工科教育体系中,重本领轻伦理、重技术轻操守等现象较为普遍,工匠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应当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价值塑造与人格养成,尤其应加强人文素养培育,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工程伦理认知水平、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从世界历史的维度来看,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通过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与技能,在建筑、纺织、冶炼、水利和陶瓷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促进了古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工匠文化。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执着专注”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学习久久为功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自己认定的目标中,以滴水石穿的精神,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前进。“精益求精”就是要培育学生对学业事业完美的追求,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做到技艺精湛,正所谓“书痴则文必正,艺痴则技必良”。“一丝不苟”就是要培育学生对事业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笃定,明白只有倾注匠心,才能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精品。“追求卓越”就是要培育学生敢于创新,永不停滞的工作作风,立足当下,向更高更远的工作目标努力奋斗,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3.3 高校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

当前,中国正从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迈进,迫切需要大量优秀的高级工程师,以此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工程伦理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我们应当挖掘中国传统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总结中国特色实践经验与东方智慧,提出拥有本土话语权、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把新工科教育推向纵深,促进工程伦理教育在工科高校落地生根。首先,要在高校营造重视工程伦理的文化氛围。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让工程技术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要在高校师生中大力开展与工程伦理相关概念的宣传和讨论,注重发挥工匠精神等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融入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形成尊重道德与伦理规范的良好氛围,体现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自觉和精神追求,使工科大学生将工程伦理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信。其次,要强化对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育,注重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校除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培育工程伦理课程师资外,还应充分注重与行业企业的结合,通过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课程兼职教师,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再次,要以我国古代优秀工程伦理案例为素材,编印融入工匠精神的工程伦理通用教材。在教材中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工程伦理的优秀思想,将传统文化中工程实践伦理的辨识、感悟和评价方法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重点突出科学、技术、哲学、道德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后,高校要注重将工程伦理教育与生产实践教育和学生“第二课堂”相融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要在部分重点企业设立工程伦理现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工厂现场实习实践、开展企业优秀工程文化展、优秀工程师经验分享等活动,在实际工程实践训练中加深学生对工程伦理的认知、体验和感悟。

4 结语

2021 年5 月,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完善伦理审查规则,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新工科是未来科技和智能时代的持续源动力,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未来社会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在我国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既能传承我国古代优秀的工程伦理文化,又能促进工程教育在高校的蓬勃发展。在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可以启发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和工程活动中树立工程、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和谐工程观,努力规避工程风险,履行工程师对社会和自然的道德责任,实现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和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促进工程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实现工程强国建设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工科伦理工匠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90后大工匠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工匠神形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