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2022-11-22 12:43邢怀亮
现代交际 2022年4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革命

□邢怀亮

(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日益发展和壮大,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粉墨登场,以图唱衰、分化和颠覆中国。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假借“探究历史真相”之名,对我国革命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为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竭尽所能地污名化,甚至颠倒事实、混淆黑白,使人们坚守的信仰产生动摇,给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造成极大的阻碍。它无视当代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极力夸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失误,颠覆人们的价值观,挑拨离间,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制造社会动荡,从根本上否定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妄图阻断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偏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使中国重新沦为西方资本的附庸。在价值导向上,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设置历史话题,引导人们参与讨论,好似一切问题都可以重新评价,颠覆评价的客观标准,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传播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地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1]。我们要运用这一思想武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凝聚思想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同心同德,致力于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之基

在不同历史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具有不同的表现。尽管当前在我国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制造思想混乱,达到颠覆和破坏中国的根本目的。我们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才能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正确的道路,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才能真正从理论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2]6;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驳斥和批判。

否定中国社会革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表现。在历史虚无主义看来,中国近代的一切革命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巨大的灾难。历史虚无主义认为,近代革命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震荡,使中国的传统社会文明中断,丧失了学习西方文明的机遇,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总之,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中国革命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农民为主体力量的革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社会革命的发生不是某个革命家头脑里的产物,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3]2-3社会革命是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落后的旧的社会让位于新的先进的社会,并不是自然实现的,而是社会革命作用的结果。社会革命使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或解决,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4]527,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4]595。社会革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变革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

近代中国革命的爆发也是自身矛盾不断发展的结果。近代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落后的社会制度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剥削和压迫,使居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生存异常艰难。不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人民就不能生活,社会就不能发展。极端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制约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矛盾斗争的不断发展及其严重激化,必然导致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早在1857年,恩格斯在《波斯与中国》一文中,以深邃的眼光敏锐地洞察到帝国主义对世界上这个古老帝国的大肆侵略必将激起整个中华民族的反抗,播撒和孕育近代中国革命的火种;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的革命烈火必将点燃这个古老的帝国大厦,铸造新的社会文明,引领中华帝国走向新的时代。近代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实践已充分表明,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5]

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表现。无产阶级运动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改变无产阶级命运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不像其他阶级一样隐瞒自己的观点,他们公开阐明自己的人民立场:“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11近代以来,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人物,为了改变中国的贫穷与落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出了艰辛努力,尝试了各种方案,但最终都归于失败,究其原因是没有先进革命理论的引领和先进政党的领导。十月革命的胜利促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以俄为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借鉴俄国革命经验,中国的革命展现出新的转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6]342。从此,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主心骨,有了可以信赖和依靠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益呈现美好愿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7]这些伟大成就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这些伟大成就是党带领人民历尽千辛万难,付出巨大牺牲才取得的,绝不容历史虚无主义否定。

否定共产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又一表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最终消除阶级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建立一个人与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社会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矛盾深刻剖析的基础上,从而为人民指明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努力奋斗的方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413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深刻阐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3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条件性。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论述,既要坚持“两个必然”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坚持“两个决不会”思想,充分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做好长期接续奋斗的准备。历史虚无主义无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割裂“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认识上会导致两种错误:一是否定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把共产主义看成“海市蜃楼”般的一种假象,其根本错误在于否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看不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把共产主义的实现简单化,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混为一谈,看不到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其根本错误在于超越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8]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基石

马克思主义承认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具有共同的本质。它与唯心主义不同,把世界共同的本质归于物质,而不是意识。马克思主义不仅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本原是物质,而且认为复杂的人类社会也是由物质构成的。肯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就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我们能否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前提,也是我们能否正确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尊重客观实际,一切从客观事实出发。客观实际本质就是人类的实践条件,制约和影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产实践活动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认识和评价历史,必须结合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实践活动,实事求是,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从思想路线上来看,它们都脱离了实事求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错误的。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和研究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总结历史规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开展实践活动,我们才能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并不否定人的历史选择性。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还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历史选择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并不排斥在个别历史阶段上的可能性。人们根据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客观实际做出选择并不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反而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多样性的表现。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性和历史选择性的辩证统一,这才是认识历史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历史虚无主义不承认社会发展的趋向性和历史选择性辩证统一的客观性,宣称“历史终结论”,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终结论”是一种唯心史观,其根本错误在于否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资本主义社会说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把资本主义文明说成人类文明的最后阶段。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否定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以苏东剧变、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来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认为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才是社会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其他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这些言论是极其错误的,而且非常有害,对此我们必须立场坚定,思想清醒,旗帜鲜明地进行坚决抵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6]3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运用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深入批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实践上给历史虚无主义的呓语以有力回击。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随意裁剪、戏说和虚构历史,把历史描绘成可以任意打扮的“千依百顺的女孩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绘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6]476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新的载体和工具体,设置诸如“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的现代化”等议题,美化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统治;提出要对一些反面人物再认识再评价,为反面人物开脱罪责;通过所谓还原真实的英雄人物,刻意丑化英雄先烈与先进历史人物;通过所谓还原“皖南事变”等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真相,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总之,历史虚无主义蔑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根据自己的政治目的和需要,随心裁剪历史,以所谓历史“真相”歪曲历史真相,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历史虚无主义与实事求是是背道而驰的,在此前提下去研究历史问题,探索历史规律,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得出荒谬的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历史具有客观性,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9]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前提,在于尊重历史和事实。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践行的目的,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方法和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2]8我们只有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从历史的客观事实出发,才能做到既不为乱花迷眼,又不为浮云遮眼,从芜杂的历史表象中洞视社会发展规律。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无视史实和真相,否定和歪曲历史,具有其险恶用心和明确的政治指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置党在重要的历史决议中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早已做出的明确而正确的结论于不顾,质疑和否定它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绝不是历史研究的问题,超出了学术探讨的范围,而是涉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客观历史事实面前,历史虚无主义的伎俩昭然若揭、不攻自破,是彻底站不住脚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方法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0]唯物辩证法为我们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提供了根本方法。在认识和研究历史时,我们必须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历史人物的各自情况,反对用抽象的、孤立的、片面的眼光看待历史,主张用具体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评价历史,善于区分历史中的主流和支流,把握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特殊性。

坚持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割裂历史的行为。任何历史都不是抽象的,而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事物质文化生产实践的结果。人们的实践活动有今天的、昨天的、未来的,这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前后相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个阶段的历史发展既离不开历史的昨天,又要把握历史发展的今天,还要开拓历史发展的未来。不能把历史的某个阶段孤立起来看待,而是要从整体性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把握历史的整体性,有利于批判那些有意割裂我国社会主义在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之间的有机联系,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对立起来,用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另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

历史虚无主义以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历史,因而不能正确把握历史的主流和支流,诸如否定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卓越贡献: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出现的一些分裂现象,把党的历史描绘成一部钩心斗角的历史;借党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曲折和失误否定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借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缺点和不足,否定改革;借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把党的历史描绘成贪污腐败的历史。批驳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谬误,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把握历史中的主流和支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用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辨析历史虚无主义。我们既要看到党领导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失误和曲折,正确把握伟大成就是历史的主流本质,又不忽视失误和曲折这一支流。我们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坚决反对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坚决反对因为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11]。我们要坚持用辩证的否定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根据特定政治目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虚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真实性,特别是通过编造事实,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全盘否定;或者以所谓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肯定一切错误的方面,其实质是美化反面人物,为反动人物翻案;通过所谓还原英雄人物真相,否定英雄人物的真实性,丑化英雄先烈与历史英雄人物;在评价党的领袖人物,特别是对毛泽东的评价时,历史虚无主义要么顶礼膜拜、完全神话,要么全盘否定、全方位抹黑、极力诋毁人民的领袖,以达到解构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消解业已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任何历史人物都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社会现实中具体的人,都要受到一定阶级属性和社会生产水平的制约。因此,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结合当时当地的社会条件,又要考察他的阶级属性,全面地看他所处的立场、持有的观点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同他所属的阶级地位一同来考察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人物做出正确的评价。一段时间以来,网上经常抛出类似的荒谬怪论: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如果不是派李鸿章代表中国去日本谈判,中国就会牺牲更多的利益。这种荒谬怪论的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反面历史人物翻案,颠倒人们的价值观,给人们传递出一种错误信号:李鸿章不值得批判,反而要给予同情和肯定。其实,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对诸如此类的谬论加以评析,就不难澄清这种谬论的本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弱国无外交的客观社会现实决定了即使李鸿章有唇枪舌剑的能力,也不能改变日本帝国主义宰割和瓜分中国的图谋。在解决香港问题的中英谈判中,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2]12“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12]12邓小平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是中国早已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任人宰割。从阶级立场上来看,李鸿章是清王朝封建统治阶级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了维护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会不惜牺牲民族的、人民的利益,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章的卖国行径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得翻身。

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尤其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他的功过是非是和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密不可分的,能否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古人说,“预先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反对者预想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往往先从思想上着手,动摇一个国家赖以存在的思想观念。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历史进程中,历史虚无主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用一刀一枪,彻底瓦解了苏联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刀和枪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历史虚无主义竭尽所能地全面否定、抹黑列宁和斯大林的光辉形象,把苏共领袖列宁和斯大林描绘成罪大恶极的历史罪人,把苏联的历史、苏共的历史描绘成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悲惨历史和罪恶历史。苏共带领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铸造的社会主义文化业已成为苏联人民前进的精神标识,是引领苏联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苏共、苏联的光辉历史严重冲击了苏联广大人民依赖的精神家园,使苏联广大人民魂无所依,最后导致苏联共产党解散、苏联解体。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令人警醒。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我们国家内部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突出表现为两种错误思潮:一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表现为顶礼膜拜、不容置疑,抛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二是无限夸大毛泽东的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在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以一般政治家少有的胆识和气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同两种错误思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邓小平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2]38无论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还是毛泽东思想都反对两个“凡是”。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丝毫不掩饰毛泽东同志的缺点和失误,而是坦率地承认毛泽东同志也会犯错误。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毛泽东本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全面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邓小平进行了坚决批判,并对毛泽东同志为党的事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决不允许否定。同时,邓小平还高度强调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是指引党和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12]298试想,如果不是当时邓小平抵住历史虚无主义的逆潮,党和人民就会失去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我们的国家就会动荡不安。关于如何正确认识评价和认识毛泽东等其他革命前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既要对他们作为伟大人物的丰功伟绩给予高度赞扬,又要指出他们同普通个人一样,也存在缺点和失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1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渗透着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智慧,给我们提供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工具,有利于我们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正确引导和辨析历史虚无主义。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革命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越是在历史前进的路口,越是不能彷徨——《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观后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