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题,让诗词教学呈现新样态
——以《孔雀东南飞》教学为例

2022-11-22 12:46刘颖婷
中学语文 2022年26期
关键词:焦仲卿孔雀东南飞刘兰芝

刘颖婷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学习内容,直接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学生的学习品质,发展学生的言意思维,发展学生的语文审美,已经得到了众多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是“问”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笔者执教了《孔雀东南飞》一诗,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在真实情境当中产生的问题,引发了广泛深入的思考与讨论,让诗词教学呈现了喜人的新样态,展现了非凡的魅力。

一、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走向真问题

真问题是与“假问题”相对立的命题。“真问题”是在学生学习思维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学生文本细读过程中产生的疑点,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认知发展的节点。一切学习问题都源于兴趣。真问题与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度”息息相关,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样态。

1.创设真实自然的环境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乐府诗,主要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悲壮凄美的爱情故事。刘兰芝是一个反抗者的形象,因为“举身赴清池”的壮烈举动而让她的爱情变得轰轰烈烈。本诗教学可从刘兰芝的形象导入:这是一个怎样的刘兰芝呢?诗中对刘兰芝有很多描写,让学生找出来读一读。通过朗读,学生读出了刘兰芝既是一个淑女,更是一位贤妻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刘兰芝“自挂东南枝”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哽咽了。

朗读的成功在于学生对刘兰芝形象的准确把握。这一环节设计成功的因素在于,一是本单元课文都是以爱情为表达主线,大部分爱情结局都很美好,但这首诗以悲剧性的故事结尾,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打碎给大家看”,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共情,因此学生在读通顺的基础上都读出了其中的情感。二是通过朗读,学生将描写刘兰芝的句子找出来,聚焦到“女主角”的身上,运用读“小说”的方法来读汉乐府。三是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没有遵循常见的人物分析教学模式,完全是学生的自读自悟。

2.依据真实情境发现问题

当学生初步感受到刘兰芝的形象之后,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了。一个学生问,为什么刘兰芝要“举身赴清池”,她和焦仲卿一起“牵手共私奔”不是更好吗?他的发言得到了部分同学的肯定,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为什么刘兰芝不这样做呢?

真问题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文本对话时产生的真实思维活动。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的课堂表现,将这来之不易的思维火花扩散为“满天星”,形成学生诗词学习当中的思维支架。真问题是教师很难在课前预设的,需要在具体的真实学习场域下生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真问题的产生又是必然的,因为所有的真问题是学生在古诗学习当中的具体疑惑,指向了对诗词难解的“因”,也将走向对诗词理解的“果”。这需要从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

二、在真实的探究中解决真问题

真问题一定是有教学价值的,它是诗词学习新的支架。借助真问题能深化学生对有“一千七百八十五字”之诗的整体认知。在诗词教学中,紧扣学生提出的真问题,借助支架建构起学生多元立体的思维,带领学生通过诗词内容的探究,走向对人物形象的完整认知。

1.根据已有学情分析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意识。衡量学生提出来的是不是“好问题”,首先要看这个问题与学习文本之间是否有联系。在本诗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对于刘兰芝“举身赴清池”之举产生的疑问是建立在“生命权”的前提下的,即要尊重人的生命。但学生觉得还要捍卫的伟大爱情,因而提出了“私奔”这样一种折中的做法。衡量“好问题”还要看问题是否能够切合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深化学生的认知与思维。从这个问题看,学生已然对刘兰芝的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自己也能够建立起初步的判断。这是学生在本单元诗词学习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爱情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精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才能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的重组设计,有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联系语文学习目标看,第一单元是诗词单元,围绕“诗意的探寻”展开学习,既要感受诗词当中包含的传统价值,还需要发掘古典诗歌的时代价值。因此,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自然隐藏了这样的学情价值:一是学生还不能完整地认识《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事诗里面的“事”与“人”的关系,没有读出故事的完整性。因为刘兰芝与焦仲卿“私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焦仲卿的配合才行,显然学生对于焦仲卿的形象还没有理解到位;二是学生没有把刘兰芝的性格特点了解到位,对于诗前的“小序”没有读明白,因此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三是学生将现代生活代入到古代生活,没有从故事背景出发,因此没有发现《孔雀东南飞》中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2.多种角度建构转换

当真问题提出来后,依据学情进行分析厘清,然后将学习还原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基础上,获得言语思维的发展。因此,面对这样的真问题,教师需要安排多角度、多层次、多样态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实现言意转换,逐步逼近问题的本质。

《孔雀东南飞》教学中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进行三次言意思维的转换,引领学生再次回到汉乐府内容中,进行人物形象的多维度分析。

第一次思考,从刘兰芝的人物性格角度思考,她为什么不考虑“私奔”呢?这在于她的性格使然。她勤劳、善良、贤惠、勇敢,看待问题仔细又精准,因为她真正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在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对抗中,她的爱情只能以悲剧结尾。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分析认为,在当时的封建家长制中,兰芝在与焦仲卿对话时不曾言死,在与焦母、小姑对话时不曾言死,在与自己的母亲与兄长对话时也不曾言死,但她毅然决然地“举身赴清池”,这是她成熟思考的结果。

第二次思考,从焦仲卿的人物形象角度思考,他会跟刘兰芝一起“私奔”吗?这就需要回到对焦仲卿人物形象的理解,这也是理解《孔雀东南飞》主旨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乐府中焦仲卿是一个孝顺双亲却又软弱无能的人。面对焦母对刘兰芝的不满、抱怨、指责,他没有站出来维护刘兰芝,反而听从了母亲蛮横无理的要求,休掉了刘兰芝。同样是以死抗争,刘兰芝是义无反顾地“赴清池”,他却是“徘徊庭树下”,才“自挂东南枝”。因此,幻想刘兰芝和焦仲卿一起“私奔”没有现实基础。通过对焦仲卿形象的分析,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事情大概率不会发生了。

第三次思考,从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思考,作者为什么不根据我们的想法编写这个故事呢?《孔雀东南飞》在故事的表达,形象的刻画,情感的传递上,又有哪些巧妙之处呢?有的学生说如果按照“私奔”的结局进行描写,好像与当时的时代特征不符。当时的社会要求女子讲究“三从四德”,作为完美的女子形象,刘兰芝“私奔”不符合当时的社会伦理要求与审美标准。有的同学说,这样的故事就缺乏了道德教化的意义。就像《梁祝》《钗头凤》等故事当中所叙述的,都是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有的学生说,因为他们“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才有了后面的“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的神奇传说;学生还发现这样的悲剧结尾更能让故事有警醒意义,发现这样的故事才能让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次思考,分别从刘兰芝性格的角度,焦仲卿形象的角度,作者创作意图的角度重读故事,学生通过联系汉乐府的内容,上联下挂,逐步感受到人物形象在故事冲突中一步步走向丰富,故事意义在人物殉情之后得以升华。经过三次研讨交流,自然水到渠成地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真问题。在探究课堂真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从文本内容出发,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逐步走向了问题理解的集中与统一。教师主要是发现好问题,运用好问题。解决好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考验。

三、在真实的拓展中深化真问题

解决问题的意义在于深入理解文本,在感受人物情感、个性的基础上升华对道理的认知。通过一个“真问题”带出一组“真问题”,让学生通过诗词的“言”走向生活的“意”。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诗词与现代生活的界限,让学生根据真问题继续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1.在整合中凝练人物形象

真问题是连接学习的节点。《孔雀东南飞》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描写的人物众多,不同人物形象迥异,刘兰芝的形象分析要建立在对焦母、兄长、小姑、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基础上。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有整体意识,将相关问题聚焦到问题主线,整合成为一个问题链,引领阅读活动的有序展开。

2.在拓展中发展学生认知

真问题要引发学生思考,要实现与当下生活的联系。是不是“殉情”就是最忠贞的爱情,对伟大的表现,对于价值观念还处于成型期的青春期学生来说,这个话题非常敏感。语文教学要服务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打开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更加多元化的认知。教师可以这样追问:假如刘兰芝与焦仲卿生活在现代社会,面对如此美丽、勤劳、贤惠的儿媳妇,焦母一般会怎么做呢?学生自然会联系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教师再问:假如焦母对兰芝不满意,焦仲卿又会怎么做呢?学生也能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回答。教师顺势总结,悲剧总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在今天,我想刘兰芝和焦仲卿会有一百种方式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的。这样就将学生的思考拉回到现实生活,实现教材的社会价值。

总之,素养导向下的诗词教学要从学生思维活动开始,要从“学”的角度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深化真问题,让学生怀着探究热情阅读文本,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不断催生真问题视角下诗词教学的新样态。

猜你喜欢
焦仲卿孔雀东南飞刘兰芝
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情感变化
浅谈焦仲卿的悲剧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及思想意义
沈阳求职竞争指数高 东北继续孔雀东南飞
谁在说谎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焦仲卿:一个被误读的人物
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