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关联课堂关注学力的语文作业

2022-11-22 12:46
中学语文 2022年26期
关键词:关联文本作业

王 敏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中心环节,完成作业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中心环节。课堂学习侧重学生的“学”,课后完成作业侧重学生的“习”,贯穿两大中心环节的是教学目标的实施和达成。如果日常语文课堂和语文作业之间缺乏一致的教学目标,两大中心学习环节就会成为两座孤岛,课堂学习无法指导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无法提升语文学业水平,也无法发展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作业设计必须关联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关联,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习得语文知识文化、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和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李庾南在《论初中生学力及其形成》一文中认为初中生学力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学识要素,二是能力要素,三是心理要素。三个要素三维一体,彼此交融,共同作用。学生的长足发展和终身学习离不开学力的培养。每一次作业设计都不太可能将上述三个要素完全兼顾融合,但设计作业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兼顾学情,侧重学力三要素的某一个或某两个。

一、语文作业设计要关联课堂教学“情”趣,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

课堂教学的“情”主要指情绪、情感及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学习动力是学习的关键因素,内驱力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学生具备了内驱力,学习的动力才能稳定持久。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后情绪愉悦、富有成就感,对下次的作业就会充满期待,高质量完成作业的信心也会大大增强;愉悦感、成就感还会强化学生挑战作业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1.关联教学常规,关注学生情绪,作业设计形式丰富

预习、抄写、背诵、做练习册、做试卷是语文作业中较常规的几个项目。作业形式固化,学生容易因形式单一而敷衍作业。且这类基础性作业难度不大,挑战性不高,学生容易倦怠轻视。变固化形式的作业为形式丰富多样的作业,学生就会产生新奇感,好胜心,从而跃跃欲试,更高效地达成作业目的。例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画出赵州桥的侧视和仰视剖面结构图,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高涨,会反复阅读课文,寻找绘图的依据。再如,课后布置学生正确抄写和理解词语,或者是背诵并默写古诗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课文中三到五个词语串词成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词语,既理解、积累了词语,又激发出运用语言的机智,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学生作业热情必然高涨。

2.关联教学情境,关注学生情感,作业设计陶情养性

语文学科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联系得甚为紧密。教材课文对学生的情感能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能起到积极引导作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潜在的意义。离开课堂,教师可以搭建学生生活和文本间的联系,通过作业设计把课堂的情境迁移到现实生活,让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持续发酵。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可设计作业:把《背影》朗读给爸爸听,如有问题,向爸爸请教;本次作业也许会给你的心理或生活带来涟漪或波澜,请把它写成随笔。实践证明,这次作业让不少学生与父亲有了一次久违的倾心交流,有了一次精神上的理解和靠近,这样《背影》就不仅仅是语文书上的一篇课文,《背影》永远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年轮中。

迁移课堂教学情境到作业中,还给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他人和社会生活的机会,拓展学习空间。当课文学习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学生获取技能、解决问题的动力就会大大加强。如学习《苏州园林》后,设计作业:园林城市的学校应有园林的味道,为增加本校环境布置的园林元素,请你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可附图纸。学生为身在园林城市而自豪,热心为学校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作业完成自然会出彩。

二、语文作业设计要关联课堂教学的“理”趣,形成学生学习的能力

文本中的理趣是语言的情味、篇章的构思、文字背后的义理、文本的社会意义等。正确深刻地解读文本,才能读出文本的理趣;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学生的精神状态才会自由舒畅,情感流露才会真实自然。

1.关联文本解读的理趣,作业设计精准滴灌

“精准”强调设计的作业其背后的知识点和课堂教学的知识点精准对接。例如教授《次北固山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运用比较、替换的方法,体会“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的妙处,由此理解诗歌颈联所描绘的景象,景中蕴含的道理及诗人奋发的境界。作业可以设计如下:比较“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和“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的异同。这一作业就是呼应课堂上的语言比较这一训练点而设计的。

“滴灌”是说布置关联文本解读的理趣之作业要有一定的频次,除在新授课后当天要跟进外,在一定周期内也要反复和强化训练。学生在同一个知识点上多次练习,深入思考,知识才能消化,然后内化,融会贯通,形成解读文本的能力。

2.关联学习的思维过程,作业设计循源可解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看,课堂学习偏重合作学习,完成作业是独立学习。课堂上,同学老师之间阐释、质疑、评判、反驳,思考碰撞思考,思考生成思考。此过程中,学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类、推理、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要比独立完成作业时活跃很多。这些思维活动的训练恰恰能够形成学生最核心的思维能力。完成作业的过程缺少同伴的思维碰撞,缺少老师的引导,为把课堂的思维训练延续到课后,教师设计作业就要提升思维含量。

教师设计高思维含量的作业时要“循源”,即学生解决问题思维陷入困境后,能通过复盘课堂思维碰撞的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思维推进的密码。这个“源”在课堂,是思维规律。例如《与谢中书书》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文章的内容,你会用哪个字?如果用两个字概括文章的内容,你会用哪两个字?第一个问题学生能一下子找到“美”。第二个问题如果学生还停留于第一个问题的对景色描写的概括中就走不出来了。它需要学生去感受作者描绘山川之美的意图,这两个字可以是“仙都”,作者借外在的景物美表达自由的心灵美。课后的作业可以设计为:如果用三个字概括文章的内容,你会用哪三个字?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是有难度的,但是学生可以通过复盘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课文摩擦出新的思维火花。

三、语文作业设计要关联课堂学习的“志”趣,积淀学生学习的潜力

1.关联课文,关注学生语文积累,设计弹性作业

“志”,记也。语文学习有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当天或最近课堂教授的课文设计一些弹性作业,引领学生多记忆语言材料、多阅读经典书籍,多记录生活感悟。作业的“弹性”在于作业完成的时间不统一,学生可以一周或两周内完成,教师分批次检查。例如教《安塞腰鼓》,教师可以推荐《秦腔》《听鼓声》等散文,让学生阅读后选背其中的一段或几段文字,再写写自己身边的民俗,然后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分批检查反馈完成情况。

弹性作业的内容可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爱好的需求。弹性作业呈现的方式可多样,激发学生运用信息实践活动作业。关联课文的弹性作业,拓宽了学生认知视野,丰富了学生生命体验。开阔的认知视野和丰厚的生命体验又反作用于语文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关联课文,关注学生个性,设计个性作业

“志”,志趣,志愿也。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道德风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个性化的作业为个性化的学生服务。个性化作业和弹性作业的区别是完成作业的对象不同,弹性作业的完成对象为班级全体同学,个性化作业则是部分同学。个性化的作业是让学生个人的语文学习体验得到尊重,个性化的语文习得到到施展,这样的作业往往不需要每位学生都完成,也不是每位同学都有能力很好地完成。例如:给擅长朗诵播音的学生单独设计朗诵或朗诵表演类的作业在课堂、学校展示或参加各级比赛;为文字表达能力特别好的学生设计“同学作文面对面”的点评作业等等。

每位学生都可以,也应该按照自己选择的正确路径个性发展,教师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支持,沐浴这种肯定和支持下的学生定会有更长足的正向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关联文本作业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奇趣搭配
智趣
作业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
我想要自由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