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作文素材积累与应用

2022-11-22 12:46
中学语文 2022年26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园林书籍

王 芳

初中作文不同于小学的简单叙事、表象描写,更需要对事物进行深刻挖掘,要体验、描写深层次的情感,写作技巧和叙事方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主动积累素材。怎样才能高效又快速地积累作文素材呢?

一、培养学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

不论是课内教材上的内容还是课外书籍乃至影视剧中的内容,要养成习惯把见到的好词好句摘记在阅读笔记本上,同时对好词好句和经典文章进行分析,并联系现实生活写一些感想。例如,八年级的课文《背影》中,作者朱自清通过对自己记忆中父亲背影的描述,寄托了自己对父亲和故乡的感情,通过父亲翻越月台的一系列动作和父亲买回橘子用衣服兜住的这个动作,让我们体会到父亲朴实的形象,体会到中国式父子离别时不会表达的那种深情和又木讷的感觉。所以,同学们可以根据父子情写一些自己生活中和父亲的相处片段以及对父亲的情感。当然,也可以从离开家乡的游子这个角度展开叙述,因为如今社会上不仅仅有外出工作的人,更多了一些外出上学的孩子,有些孩子从小生活在寄宿学校中,他们会对这种离乡别亲的经历感触颇多。

对于课外素材,老师应该为孩子们挑选一些适合的书籍和电影或电视剧,书籍不仅仅限于如何提高作文分数类,应该侧重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力,对作文素材的分析与提炼能力。例如,《平凡的世界》中对环境的描写十分细腻,并且对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做了重点描述,学生可以积累一下不同节气对应的不同农耕习惯。另外,书中在环境中描写折射出书中人物心境的写作方法也十分适合同学们学习。同时,这本书文学性强,对学生文学修养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一段戏是青年毛泽东晨读的画面,湖南一师的同学们与之齐声朗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气势磅礴响彻云霄。我相信这样的画面不仅能感动万千学生,更能澎湃学生报效祖国的热血。剧中毛泽东一行朗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有对于国之现状的描述,有激励少年反抗的慷慨陈词,尤其是文章结束时层层递进的四字词语,不正是绝好的作文素材吗?

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可以开展阅读兴趣课,或者集体观看一些像《百家讲坛》之类的讲座,加深学生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解读,拓展写作中引经据典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归纳素材

学生不仅要学会搜集、筛选适合的作文素材,还要会对素材进行归纳,只有这样,遇到作文题目才能快速找出适合的素材,并结合素材进行深入阐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快速又契合题目。素材的积累不仅仅只有案头上的,生活中、学校中、自己的思考感悟中都有素材,这些素材大部分记录在笔记本上,也有的记录在电脑上或者大脑里。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分类之前要先确定适合什么样的分类方法,通常的分类有:写作方法技巧类、写作内容类。例如,七年级的《三峡》《济南的冬天》都是描写景色的文章,作者郦道元和老舍一古一今,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一个描写了三峡的山势、四季美景,另一个通过济南的山水风景的描写来映射出济南的温情。学生可以学习两位作者的写作技巧并积累描写景物的语句,这样合理地归纳素材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清晰,逐渐提升自己的文章质量。

素材的归纳最终还是要让学生学会提炼不同段落的主旨或思想情感,再把提炼出的精髓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学习方法一般适用于说明文,例如:八年级的课文《苏州园林》,该篇第一段就直接点出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说明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标本的地位;第二段通过描写园林中各个建筑和植物的配合表达了园林设计师和工匠的用心;第三段对园林的形制做了介绍,突出了它和中国大多数传统建筑不同的特点;第四段是对园林中假山和水的详细描写,突出了假山的结构和水里的动植物,使得园林有了动态美;第五段着重写了园中树木的修剪和花草的布局;第六段写了园中的花墙和廊子。对这篇文章归纳总结一句话就是:该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形制、元素和园林点缀的描述,表达了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标本的地位。多阅读一些说明文或者科学性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的写作习惯更加严谨,做到有据可依,多用这种归纳总结的方法训练,可以让学生的理解力变得更好,写作也会更有条理。

三、倡导学生要关注时政时事

订阅主题期刊。由于学生时代的活动范围太小,许多学生的生活都是固定的三点一线,而且许多学生是寄宿生活,这样他们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就显得格外有限。班级里可以设立一个公共书柜,由学生投票统一订阅感兴趣的期刊进行传递阅读,这样不仅节省了班费,也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家里闲置的书籍拿到学校,与同学进行资源共享,并由学习委员统一管理班级书柜。例如,喜欢文学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国家地理》《中国社会科学》《史学天地》等;喜欢理工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科学期刊,《中国物理杂志》《科学美国人》《经济研究》等;有其他爱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娱乐类的书籍或者专业性强的期刊,《青年文摘》《现代兵器》《时尚芭莎》等。这些书籍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关注热点事件。学生在课外时间要经常关心身边人身边事,要关注时事新闻,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政策,及时掌握社会动态。例如,前不久的孙海洋寻子事件,不同于大多数的寻子家庭,孙海洋是极其悲剧的,也是极其幸运的,他找到了孩子,孩子最终也回到了亲生家庭。这在谁看来都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在这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寻子家庭和民警志愿者的不懈努力。通过孙海洋事件,让社会更加重视了拐卖妇女儿童的危害,我们关注到了背后办理黑户口的公职人员和提供假出生证明的医院工作人员等,我们也会思考寻子成功的家庭,孩子不愿意回来是因为什么?这些不都是引发学生思考或者写作的素材吗?再比如刚刚结束的冬奥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带着不同的文化符号,相聚在北京,我们就可以用文化交融、奥林匹克精神、绿色环保开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热点为创作要素去构思作文。让学生关注热点事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想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所以这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教育问题。

以上方法会加强学生分析文本和新闻的能力,使作文有了精神内涵,而不是流于表面;在生活中,面对社会上真真假假的信息,也会养成对事物全方面分析判断的习惯。作文是学生内心想法的侧面写照,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闪光点,予以鼓励。但是,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可轻言放弃,只有靠着时间的积累,才会在写作中信手拈来。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园林书籍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使用说明方法的三个层次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