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的作业设计与管理

2022-11-22 14:33李春林
关键词:双减作业历史

李春林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泉中学 云南昆明 650205)

引言

就现阶段我国初中历史的作业设计而言,还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与管理作业时,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适当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中的压力。同时,还需要通过添加作业趣 味性、适宜性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的成效。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学生会因为自身个体性的差异以及教师传授知识的不同而产生学习差距,而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与管理学生的作业时,通常会忽视这样的差距。因此,不论是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还是学生在作业完成方面的情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出现重量不重质,作业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初中历史教师通常会统一布置学生的作业,就作业内容方面而言存在极为明显的同质化特征,目的几乎都是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课堂中所学的历史知识。同时,还会存在作业同源性突出的现象,大多数历史作业都来源于初中历史相关的练习册或教科书,就历史作业的类型而言,主要集中表现为积累型和记忆型。这样的历史作业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在形式上存在极为严重的单一性问题,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基本没有选择完成哪类作业、如何完成作业等权利,只能在被动中机械性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其次,现阶段大多数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与管理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多数学生对待初中历史作业的状态都是乏味、无聊甚至是厌烦等负面情绪,在完成历史作业时都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潦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如果遇到了一些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等概念性的题型时,就会下意识地直接通过教材或其他途径寻找答案,甚至会等待教师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学生在获得答案后就会不假思索地填写到作业中,对答案的内容和解题角度不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样的现象不仅不能够发挥初中历史作业真正的教学价值,还会导致学生在直接获得答案的过程中不断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提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最后,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与管理时,会出现严重的“一刀切”情况,严重忽视学生个体性差异的重要性,严重忽视作业的层次性设计。一方面,现阶段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会面向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另一方面,虽然有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初步接受了作业分 层设计的理念,但缺乏作业分层设计的实用性,缺乏实践的有效性[1]。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效,还会对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效果产生削弱作用。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的作业设计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育理念较为陈旧,学生与家长对历史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生和家长眼里通常都是处于“副课”地位,对于家长而言初中历史并不被包含在中考必考科目中,因此许多家长并不会督促孩子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学习,甚至还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会提及历史课程。由此可见,大多数初中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方面十分落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深,对于初中历史科目的重视程度过低。其次,是初中历史教师的创新意识较为欠缺,缺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氛围。在初中历史科目教学工作中,教师通常仅仅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而很少开展校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即使有部分初中院校在内部想要开展一些历史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也会无法在实际操作中发挥最佳效果,甚至起到的效果十分微弱,无法在教研活动中体现出实质性的发展内容或先进理念。因此,大多数的初中历史教学都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中。长此以往,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会不断失去发展活力,逐渐失去吸引力。最后,是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初中历史教师在理解当前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时,仅仅产生了概念化的认知,对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差异性没有做到及时洞察,这就导致初中历史教师无法在作业设计与管理工作中兼具全 面性和针对性,导致作业的意义无法实现,作业循序渐进的教育功能也被极大地削弱[2]。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管理的原则

1.减量提质

作业的数量与质量并不一定会形成正比,通过相关的实验能够发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边界。若是超越了这些界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益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见,超量的作业并不能够帮助教师的教学任务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与管理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的“双减”政策,充分考虑实际的教学时间与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比例,确保这个比例科学合理。同时,还需要适当减少历史作业的数量,不断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

2.思维开放

思维开放不仅仅是指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与拓展,还需要在作业的形式、内容、结果以及答案方面做到思维开放。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立足于初中历史教材,放眼于社会发展,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在学习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基于以往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进行思考,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评价的作业,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通过讨论的方式相互交流。教师不需要针对作业问题设置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提出的观点能够符合常理就给予认同与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开拓自身的思维,为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3.有的放矢

初中阶段的历史作业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课前作业、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在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与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作业设计,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充分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增强。

4.团结协作

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强调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还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历史知识相关问题的提出、分析、思考以及解决。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根据小组的兴趣、特点等因素设计共同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学生在通力协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努力将每次的作业变为吸收历史知识、交流历史观点的重要机会,使得完成作业逐渐成为学生展现自身学习成果以及感受自身能力进步的重要途径。

5.综合增效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能够发现,现阶段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强,受到周围环境和学习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减负增效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与重要任务。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完成作业的设计工作时,需要选择一些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并且包含了各种综合知识的历史题目,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历史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思路,能够做到知识迁移和举一 反三。由此,帮助学生从繁杂大量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推动学生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四、“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的作业设计与管理策略

1.设计分层作业

初中历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基本都会要求学生达到全会、全部做完的程度,但事实上学生要做到这些几乎不太可能。每个学生会因为自身的家庭环境、思维方式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确保正确完成全部作业,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会感到十分困难,可能需要超负荷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重视因材施教,在适合教育和差异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地设计作业,同时这也应当成为初中历史教师日后设计管理作业的准则之一。每位学生在智能表现形式上通常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智能表现,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智能开发,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化。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时,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针对适合初级作业难度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了解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重点战役的时间、原因以及结果等内容的要求。而针对适合中级作业难度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熟练掌握这单元重点战役所签订的条约、条约影响等内容。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熟悉各条约的具体内容,以及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重点事件,并将其与该单元内容相结合,建立起相应的历史知识网络[3]。

2.设计实践作业

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与管理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作业的创新性、艺术性、文学性以及实践性等方面进行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教师从具有一定时代背景的作品中,发掘出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内容。在初中历史作业中加入文学作品的阅读内容,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见解的拓宽。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充分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并将历史知识与其相结合,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在某一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下诞生的产物,因此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具有尤为明显的时代特征[4]。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进行有效探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具体的事件、描述中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要求学生阅读《许三观卖血记》,并且在周围接触的人群中寻找经历过该时期的长辈。通过《许三观卖血记》中对社会环境、许三观一家以及许三观周围邻居的处境的描写,深入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初期的实际情况。同时,通过长辈讲解自身的亲身经历,也能够让学生强化对该时期重要事件、社会发展趋势的记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的具体事件作为背景,完成作品的阅读和长辈经历了解的实践作业,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现评价多样

依据现阶段我国初中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需要设立多元化、多样化的标准。对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其作业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需要用和善的提醒替代严厉的苛责;对待始终坚持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坚持的事情被老师看在眼里。通过这些激励性的评价,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尊重感与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促使学生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史任务在作业评价中使用幽默风趣的评语,以此活跃学生的学习心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列宁与十月革命”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作业批语中适当使用译制腔或是借用古代欧洲著名历史人物的语言,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世界古代史的记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提升[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双减”政策推行的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与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明确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作业设计与管理工作,积极响应教育“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历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历史
作业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