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艺术疗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2 14:33田新杰魏雪纯
关键词:自闭症绘画儿童

田新杰 王 红 魏雪纯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济南 250132)

自闭症,是一种由多种生物因素引起的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具有社会交往、言语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的发育异常和偏离的特征。在医学界目前仍是一种不治之症,只有通过科学的干预手段来减轻学生的各项症状。艺术疗育就是以其喜欢的艺术形式为媒介,结合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来帮助自闭症学生快乐康复、健康生活,实现掌握自理能力、回归社会生活的最终目的。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指的是在特殊教育学校这个环境下,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通过艺术课堂完成基础教育内容的过程,帮助教师在实现艺术教育和艺术治疗的过程中,理解艺术作为手段融合的独特性,将艺术作为教学的材料和手段增加到特殊儿童教育之中,从艺术的本质出发,将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和教学相联系,在增加特殊儿童学习内容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将学生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引导过程,教师可以从开放性问题出发启发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和鉴赏力,在利用生理和心理缺陷辅佐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全身心和谐发展[1]。

一、自闭症儿童的艺术教育

首先,艺术疗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美术、声乐、器乐、舞蹈、花艺、园艺等,自闭症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艺术课堂上,往往情绪更稳定,比平时更安静与专注。他们的艺术作品是他们自己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与通道,从而可以调节其内心情感,控制不良情绪。

老师在引导学生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自闭症学生学会表达、分享、模仿、沟通、合作等行为方式和基本能力。通过艺术能力培养的过程来锻炼他们的肢体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同时,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以及课堂上不同的情境设计,让他们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掌握基础生活知识,提高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1.音乐方面

音乐教育的教学手段首先需要从基础的欣赏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歌唱、器乐等进行摘选,可以帮助盲童提高听觉和触觉的感知能力,帮助特殊儿童可以在身体机能方面得到科学的锻炼,更系统、协调地进行世界的感知,提高未来在生活中的适应能力[2]。

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律动练习,律动简单来讲就是伴随音乐节奏,用身体进行动作展示,在此过程中通过有规律的、协调动作模仿,能够使学生从简单的走步、跳跃、拍手、跺脚等动作出发进行身体机能的练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匹配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存在问题的各类儿童,伴随节奏和教师的指导,通过练习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也可以选用较为熟悉的歌曲,进行伴奏式练习,掌握基础的群体合作技巧。

音乐还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将音乐作为一项科学的精神治疗内容,帮助特殊儿童进行治疗恢复,在注意力的集中方面,进行韵律感的训练。如“鼓圈”练习就是将学生作为一个集体进行训练,让儿童围成一个圈,听着音乐的节拍进行步伐练习和拍手训练,在这种集体性的活动之中,让学生们能够学会排除周围环境干扰和身边噪音,对音乐形成较强的注意力。

2.美术方面

自闭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沟通交往能力,容易产生排斥与他人交流的心理,影响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美术的艺术教学活动中,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自闭症学生的情况,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引起其对画笔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绘画的认知,完成从简单欣赏到自我沉浸的绘画过程。首先教师需要从绘画交流阶段出发,在此阶段主要进行画作的展示活动,通过斑斓的色彩培养和激发特殊儿童的绘画兴趣,引导特殊儿童对绘画的基础色彩和搭配产生想法的表达,教师通过允许学生对画笔自由涂抹,让特殊儿童从传统教师为主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熟悉绘画材料,沉浸到色彩带来的视觉体验之中。

其次是情绪表达阶段,教师应鼓励儿童在完成基础的美术观赏之后,通过绘画释放自身无法用语言充分表达的无意识,启发他们将绘画代替语言当作倾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可以以命题的方式进行美术课程的推进,从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经历出发,作为简单的素材,题目可以有“我的家庭成员”“春天和冬天”“树的话语”等,让学生们联想自身的成长经历进行线条的有机组合。

最后就是教师的启发阶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情景,让学生们从对自我的观察,逐步过渡到对身边环境的观察中,刺激自闭症儿童对社交环境的思考和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这部分学生的性格特点反映在绘画上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对身边信息缺乏反馈,因此在美术作品中也没有体现出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教师为了改善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必须通过设置场景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通过美术艺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外部环境,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力,完成和社会结构的情绪铺垫。

二、自闭症儿童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究

自闭症儿童艺术教育是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我国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而言,艺术教育需要在观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建构,因材施教进行灵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够让特殊教育的艺术成分得到良好的融合。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艺术课堂以及艺术老师对其进行的艺术治疗,对其身心康复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音乐、绘画等媒介来完成心理诊断及治疗的科学,自闭症儿童的艺术创作,不只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其创作的作品也被视为重要的诊断工具,艺术疗育课程不单是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法,更侧重于鼓励引导自闭症孩子敞开心扉,打开心灵,通过艺术活动愉悦身心,实现掌握自理能力、回归社会生活的最终目的。

1.转变教学模式

(1)音乐疗育。音乐疗育是借助于欢快的音乐课堂,以音乐活动课的方式,将音乐专业知识和一些生活常识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到音乐活动当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使其在身心愉快的状态下自愿学习,共同成长。通过唱歌、演奏、欣赏、律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其感受力,激发自闭症儿童学习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审美能力。

(2)绘画疗育。绘画疗育是通过引导自闭儿童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系列过程,利用学生喜爱的工具、材料以及喜欢的主题、轻松愉快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将内心深处压抑的感情和思想通过手中的画笔表达出来,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心情会获得抒解与满足,儿童直观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艺术治疗与教育的目的。

(3)音乐与绘画相互融合的艺术疗育。在开展音乐疗育和绘画疗育的基础之上,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把音乐疗育和绘画疗育有机融合,将原本狭隘的视觉艺术或听觉艺术进行拓展和融合,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艺术疗育课程,突破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瓶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2.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我国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就教学的材料更新和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内容不容乐观,而这部分的教育工作推进较为缓慢,仍未对特殊学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对应的标准化处理,所以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教材和自身的特质并不相符。打破学科教学的壁垒,在艺术教育层面可以尝试大胆地融合,将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综合成一个有机融合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第二点,特殊教育学校或是组织机构可以积极开展课外的艺术体验,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排解自身不良情绪,鼓励家长带领学生进行参与,推动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样能够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出发,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进而在艺术教育程序中积极制定相关制度,让创新教学模式能够融合音乐教育专家、特殊儿童歌唱队等,在音乐比赛和地区性活动中,丰富校本课程的延申程度,帮助特殊儿童获得多类别的艺术教育和实践机会,逐步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和社会活动进行积极融合。

3.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

目前,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或是组织机构在师资招聘上标准不一,究其原因是专科任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教学素养不统一的冲突,所以在艺术教学课堂开展中,很多教师草草应付,在设备和材料的选择上没有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往往一台播放机进行音乐的重复播放,就完成了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针对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教师的选择必须从源头的人才引入进行考核和把关,首先要求这些人才具有专门的艺术知识,如音乐与舞蹈专业的“音乐教育”美术与设计学院的“美术教育”等专业学生可以成为招聘的重点关注群体,针对招聘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高等院校教育经历、是否能够自主承担起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建设等进行考量,这样才能够保证对学生们的知识教育科学、准确,为后续的社会化教学提供前提基础。除此之外,教师的选择和招聘还应是对社会交际具有一定了解,在亲和力的表现和心理学、教育学方面,可以承担起复合人才的教学责任,音乐康复和治疗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让课程课时建设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动态的提高。

此外,特殊教育学校还应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特殊儿童的性格特点作为切入点,让缺乏特殊教育经历的教师理解学生在接受能力上的不足之处,进而可以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从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内容中进行授课总结,在定期开展的教研活动之中总结不足,促进专业能力在优秀课程的评比过程中得到正向的提高。政府教育部门可以从师资角度进行配合活动,发挥引导作用,在政务平台上及时完善特殊教育艺术教师资格审查制度,让这种教师资格的认可能够和标准学校在地位上做到并行,鼓励青年教师的资格认证和专业化培养,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进行综合的艺术教育

特殊儿童的心智水平与其年龄不符,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初步的教学工作后,可以深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系统化的学科体系建构,从想象思维和具象思维出发,鼓励智力和身体缺陷存在差异的学生,能够从触感、味觉等角度进行完善的思考。例如在美术的教育过程中,毛毛在2015年开始接受早期干预,经过基础的测试之后发现,毛毛不和人对视,在理解力上较弱,儿童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不能在简单的模仿画作上得到体现,所以教师可以安排综合性美术教育活动,在精细课程中,借用橡皮泥作为道具,利用回合式教学法,引导毛毛进行系统的脱敏,让毛毛碰有橡皮泥的手机屏幕,从接触起步,逐步提高玩耍橡皮泥的标准,提高毛毛的认知水平。

特殊儿童中具有美术潜能优势的学生可根据视觉和模仿能力分为不同的类别,有的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甚至肢体不协调,在音乐等艺术课程中表现平平,但是在美术课程中,能够沉浸在颜料的世界之中,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应把握学生特质进行因材施教,使特殊儿童尝试从自身素质出发,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师在针对小艾进行教育辅导的过程中,由于小艾的年龄已经6岁,在声音的敏感性上形成了惯性,教师为了降低小艾对声音的敏感性和自我刺激程度,可以首先播放轻音乐作为氛围感的营造手段,选用《问好歌》作为旋律,让他在自主选择乐器的过程中做到情绪的安定,然后在后期的教学追踪中,鼓励小艾对其它类型的乐器进行接受和脱敏,在对比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在音乐游戏中,引导学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线条的模仿,并融合自己想象力进行创作,促进学生能够在综合教学中培养创造想象能力。

结语

环境建设方面:受学校环境课堂模式限制,艺术治疗的方式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但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各方面能力的限制,学生更需要的是艺术疗愈,心理康复治疗,身体康复治疗,等等,这些受大环境限制,怎么做到平衡,或打破平衡建立新的模式都是未来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师资力量方面:需要特殊教育老师具备艺术类专业课教学能力,艺术疗愈师相关技能,艺术心理治疗师等相关技能,还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康复的相关知识技能,但是目前环境下,这样的人才稀缺。

针对特殊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和现状,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提升的十四五行动计划,未来特殊教育质量会不断地提高,特殊教育体系会更加健全,特殊教育质量会全面提高,课程教材体系也会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更加多样化,教师队伍和专业水平会不断加强和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认知逐渐发生变化,在特殊儿童的教育投入和教学资源的改善上不断提高,帮助更多特殊儿童学会了基础的沟通技巧和对话习惯。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特殊儿童的教学能够从艺术、技术等角度继续科学发展,在丰富课外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构建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促进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自闭症绘画儿童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厦门推“爱心胸牌”关爱自闭症人士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为了自闭症女儿,企业家妈妈卖掉房产创建康复院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