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2 16:47杨永宝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泵站管理工作设备

杨永宝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中小型泵站是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洪、灌溉等功能,可解决水环境恶化、干旱缺水等问题。中小型泵站能否高效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结合中小型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泵站始终处于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1 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自动化管理机制

自动化管理机制不完善是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缺乏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维持中小型泵站运行主要依靠人力,难以实现自动化发展,不利于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创新。此外,技术应用不合理也是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泵站自动化管理的有效性,不利于泵站运行管理效率的提升[1]。

1.2 不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

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工作中,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较多,管理不合理是其中之一。管理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无法对泵站运行进行规范化管理。中小型泵站使用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汛期是其使用最频繁的季节,其他季节泵站及相关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导致水利部门很容易忽视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加之管理模式单一,管理人员易滋生惰性心理,从而忽视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性。此外,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泵站运行管理效率较低[2]。

1.3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专业人员匮乏是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对泵站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了不利影响,还降低了泵站管理质量。部分管理人员未能深刻认识到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对泵站设备的及时更新。部分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过程中,未对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部分工作人员未能严格落实岗位职责,且操作流程不规范,管理工作较杂乱,不利于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泵站建设工作的开展。

1.4 设计缺乏合理性,设备年久失修

早期设计方案是否科学规范,对泵站后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设计方案不规范会降低泵站投入使用后的运行效率,不利于泵站防汛、灌溉等功能的充分发挥。中小型泵站的部分设备使用时间较长,且后期维护工作不到位,老化严重,设备性能及运行效率大幅降低,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增大了能源消耗量,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运行隐患。设备老化的主要体现:第一,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明显增加,维修次数增多。第二,设备的运行效率呈现出显著的降低趋势,能源消耗量增加。第三,受资金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为泵站的后期管理提供全面保障,一些水工建筑物因年久失修出现了严重的破损现象。第四,闸门及启动机运转的灵敏度下降,制约了泵站功能的发挥。

1.5 经营模式单一

农业水利工程中泵站运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余时间泵站基本不运行。泵站停止运行期间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但相关部门忽视了泵站经营管理工作,未能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此外,单一的经营模式使得大量技术人才流失,导致泵站运行管理效果大幅度下降。

2 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对策

2.1 加强自动化管理

中小型泵站运行过程中,自动化管理对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管理单位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全面提升中小型泵站运行效率。科学完善的自动化管理制度是保障中小型泵站高效运行的前提,可为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指导[3]。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须提高自动化泵站运行管理的科学性,树立先进的治水理念,应用先进的材料、设备和技术,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水平。制定泵站自动化管理方案时,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泵站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充分凸显中小型泵站自动化管理的优势。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相关管理单位应根据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优化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中小型泵站科学化、自动化管理。

2.2 加强中小型泵站的技术管理

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各种运行管理问题,科学的泵站技术管理是有效解决运行管理问题的关键。首先,泵站管理作为中小型泵站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泵站运行及维修方案,保障中小型泵站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全面分析泵站管理状况,明确泵站技术管理的要求和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泵站绩效考核方案,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效率和水平。最后,整合中小型泵站所有配套设备,并制定设备使用方案,为小型泵站管理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此外,要根据当前泵站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改良运行管理方案,重视泵站管理技术创新与升级,保障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工作高效、稳定的开展。

2.3 完善管理体系

中小型泵站的高效稳定运行,离不开科学完善的泵站管理制度。完善泵站管理体系,是提高泵站管理制度执行效率的前提[4]。要根据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特点,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和运行成本等。明确企业绩效评价方案,制定科学可行的奖惩制度。制定针对性的制度管理方案,明确项目收费标准,提高泵站经费管理的透明性,为中小型泵站运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定期对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根据相应的绩效评价方案,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推动中小型泵站管理工作稳步发展。

2.4 科学规划与设计

对于中小型泵站而言,设计方案是否科学规范,对其投入使用后的功能发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在设计中小型泵站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设备选型设计上,所选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要符合实际使用标准,特别是电气设备的选择,既要符合节能理念,又要满足控制要求。设计人员须具备超前规划意识,不断汲取国内外前沿的设计理念,积极借鉴成功的设计经验,将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之中,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要总结经验,对现行泵站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根据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经反复论证适当调整现行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规范、合理。

2.5 加强后期保养和维护

定期清理机房,尤其要彻底清洗设备表面的灰尘;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机组设备的完好性;定期检查建筑物是否存在裂缝、渗漏等破损问题,对启闭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泵站正常运转;为了确保制动装置能够长时间稳定、高效运行,需定期给运转部件上油;汛期前后对丝杆进行清理和保养,确保电气设备运行良好,防止设备发生短路、漏电等问题;定期对沿线建筑物进行检查,查看建筑物是否存在裂缝、位移等问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相应解决措施,确保泵站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充足的资金是推动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中小型泵站改造更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完善供水价格体系,补偿供水成本,确保泵站高效、稳定运行。积极引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泵站运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泵站运行数据处理效率,为泵站改造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入新型管理设备,不断提高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6 强化泵站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人员作为泵站运行管理的执行主体,其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决定了泵站运行管理效果,因此强化泵站管理队伍建设十分有必要。首先,借助网络、报纸等多种宣传渠道,加大对泵站管理的宣传力度,让相关人员深刻认识到泵站运行管理的必要性,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其次,提高招聘“门槛”。聘用的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泵站管理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解决泵站运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再次,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促使其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要重视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技能,促进泵站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中小型泵站的各项功能,促进中小型泵站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中小型泵站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全面推动中小型泵站管理工作稳步开展。

猜你喜欢
泵站管理工作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泵站数量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