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2-11-22 19:59匡家兰
中国果业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柑桔果园标准化

文/ 覃 华,匡家兰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 近年来水果产业迅猛发展,加上电子商务以及网络营销的日益完善,水果产业正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枝江水果产业效益,增强行业竞争力,促进其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做出如下思考。

近年来,位于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交界地带的湖北省枝江市柑桔、砂梨产业发展迅猛,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

一、基本情况

当地水果以柑桔、砂梨和桃为主,总面积2.67 万hm2,总产量76.64 万t。其中,柑桔种植面积2.47 万hm2,比上一年增加5.9%,产量71.27 万t,同比减产11.1%;砂梨种植面积1 133.33 hm2,同比增长13.3%,产量2.49 万t,同比持平;桃及其他小水果841.33 hm2,产量1.88万t,同比基本持平。全市完成“桔园三改”面积866.67 hm2,创建30 个柑桔精品采摘园,333.33 hm2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新增标准化果园 466.67 hm2,其中柑桔 266.67 hm2,砂梨200 hm2,累计建成水果标准化基地0.83万hm2;今年技改新建4 条柑桔初、精深加工生产流水线,提高了海通、桔缘等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精深加工能力提升2 万t 以上;实施“三减三增”、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园三改等技术措施,技术运用果园1.33 万hm2,果园实现减药20%、减肥30%、减工10%,果实优质率达到90%以上,平均每667 m2增收1 000 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品种调整方面,品种多而杂,当家品种少,品改速度慢。具体表现,一是柑桔、砂梨、桃及小水果比例严重失调;二是各品种间单位产值不均衡;三是部分水果品种熟期结构不合理,下半年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大。

果园管理方面,一是果园基础设施差,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全市2.64 万hm2果园,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的果园只有666.67 hm2,有充足的水源或者建有蓄水池的不足三成。二是建园、生产和采收销售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水果生产新技术、管理新模式的应用较少,推广示范基地不多,示范引领作用不强。

组织建设方面,产业龙头企业数量不足,拉动作用不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弱,联农带农效果不明显。目前全市仅有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两家,即2018 年成立的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和2020 年成立的宜昌金盘山果蔬专业合作社,拥有省级现代柑桔产业园1 个、省级食品加工园1 个,与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

品牌打造方面,主要表现为品牌数量少。当地原有“宜昌蜜桔”“百里洲砂梨”“银山白桃”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新注册“枝江脐橙”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只有7 个,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只有666.67 hm2。虽“宜昌蜜桔”“百里洲砂梨”小有名气,但不足以带动整个水果产业的发展。

产业融合方面,枝江柑桔产业链集中在一产、二产、三产服务业,二产在全宜昌市所占比例大,但产品比较单一,产品增值不够,年加工量不足10 万t。三产融合才刚刚起步,全市综合性旅游收入不足10 亿元,当地柑桔等水果文化挖掘不够。

三、对策建议

实施加工营销能力提升工程。一是做强头部企业,支持精深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工艺提档升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做强初加工,支持省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分选设备,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初加工能力、销售能力。三是增强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及资源利用率。四是提高仓储冷链物流能力,建立1~2 个区域性仓储物流中心,形成区域性柑桔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在安福寺镇建设国家级食品加工业园和柑桔集散交易中心,在马家店镇、仙女镇各建1 个电商物流配送中心。

实施经营组织体系能力提升工程。一是培育经营主体和产业联合体。经营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提升,即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二是打响“枝江脐橙”公用品牌。

实施标准化生产基地改造提升工程。一是狠抓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突出“早、优、加工”,降低中熟柑桔规模。二是狠抓高质高效栽培,优化种植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三是大力开展密植郁闭果园改造,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园机械化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产业链补短行动工程。一是强力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在现有的“东方年华”“现代柑桔产业园”等基础上,开发旅游线路,即董横路、水裴路、仙一路到九龙观生态绿色长廊;鼓励开办农家乐、观光采摘、天然氧吧等经营场所;在安福寺—仙女—董市建设省级柑桔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暂定3A 级旅游景区。二是提升产后处理升级水平,在安福寺、董市、仙女建设集冷链冷藏、物流、电商、生产包装等于一体的3个大型交易市场或者集散交易中心(园区)。加强柑桔产后处理场建设,加强加工车间的科学布局,环境卫生等。充分发挥好产后处理场的主体作用、营销平台作用,提升标准化处理水平,提升经营水平。三是加强生产环节的管控,大力开发罐头和深加工产品市场。严格执行出口国(地区)农药限量、包装标识、检验检疫等标准、技术性法规要求,熟悉消费国(地区)市场通关程序,进一步扩大出口增值。

猜你喜欢
柑桔果园标准化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柑桔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呼噜猪的大果园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果园
柑桔大实蝇分析及防治研究
年桔能制养生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