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与新时代使命

2022-11-22 14:08黎巴嫩阿德汉赛义德
当代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二十大世界国家

【黎巴嫩】阿德汉·赛义德

2021年,中国共产党庆祝了百年华诞。百年间,中国共产党曾召开十九次备受瞩目的全国代表大会。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它开启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对中国乃至全球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共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召开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前,由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深陷久拖不决的结构性危机,这些危机无法在资本主义逻辑框架内得到解决。在此背景下,人类将更加看好通往社会主义世界秩序的新道路。中共二十大主动因应中国和世界的需要,就时代之问交出了中国答卷。

现代化和创新造就百年成就

中共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进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中国的发展规划将更加注重现代化、创新和对外开放,尤其是面向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扩大开放。这些举措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机遇的同时,也将对全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都不乏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成就和创新。可见,现代化和创新一直处于中式理念的核心而非新事物。中共二十大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前途所在。中国矢志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非谋一己私利,这条自力更生和团结协作的道路也必然是一条创新之路。

事实上,现代中国一直沿着这条道路前行,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是中国的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深知,成功的秘诀在于走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而不是生搬硬套别国的发展模式,那样注定会失败;社会主义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佳方案,正是社会主义让他们敞开了追求发展、现代化和创新的大门。

就现代化而言,我们必须承认,在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个奇迹。所有寻求发展的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经验是可资借鉴的,也应该坚信只要为美好未来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实现梦想。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经过百年奋斗和牺牲,他们的梦想已近在眼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诸多发展奇迹:人均GDP从2011年的5000美元提高到2021年的12556美元;1978年,中国的贫困发生率仍超过80%,但到2021年时已有超过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的发展成就,对所有曾经遭受或仍在遭受剥削和殖民主义之苦的国家而言都是标杆,让他们看到了积贫积弱的国家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不少专家都用“经济奇迹”形容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曾经因为殖民剥削和战火纷飞而深陷贫困和饥饿泥沼的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革命斗争、救亡图存,走上了建设与复兴之路。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中国就冲破了种种枷锁并蓬勃发展,其经济总量已稳居全球第二(甚至某些指标已成为世界第一)。

过去10年,中国在许多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5万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约17.7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27.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8.5%。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医疗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突出发展成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以创纪录的速度研发、生产新冠疫苗,为全人类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22年5月,中国已向世界各国提供了20多亿剂疫苗。

此外,在过去10年间,中国打造了反恐斗争的新模式,彻底根除了新疆的恐怖主义威胁,使得新疆自2016年以来再没有发生过一起暴恐事件。与之相反,美国虽然一直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但从未真正践行承诺,很多时候都是借反恐之名发动战争。

美国主导全球秩序的方式就是诉诸战争和破坏。因此,无论哪国采用美国的方式去主导世界都无法终结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只会适得其反,这样的例证不胜枚举。美国的方式还导致针对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仇恨蔓延。比如说,美国所谓的“反恐行动”掀起了所有西方国家对穆斯林的仇恨,导致了所谓的“穆斯林恐惧症”。

中国的反恐模式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模式,强调治标更要治本。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是表象,其实质是无知和贫穷,中国方案致力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提升教育水平、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扫除恐怖组织传播毒害思想的土壤。

面对新疆曾经发生的暴恐事件,当地政府采取的是安全行动而不是极具破坏性的军事行动。中国阻断恐怖主义思潮和恐怖行动的前提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美国开展的各类反恐行动则截然相反。例如,在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幌子下,美国占领阿富汗20年并摧毁了当地经济社会,而塔利班其实在美军撤出之前就回归了。当美国总统被问及阿富汗的经济灾难时,其表态竟然是美国驻军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阿富汗。同样的事情也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其他国家发生。在美国的主导下,这样的悲剧还将继续上演。

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中国在没有侵略或占领任何其他国家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尽管面临遏制和制裁,中国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积极谋求发展进步,并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大国,不断取得令世人惊艳的成就。根据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在2021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5个国家中排名第12位,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第一。中国也是专利创新大国,拥有的专利数量长期名列前茅。

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与中国的作用

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中新社图片)

中共二十大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当今世界正面临与20世纪上半叶所类似的危机,彼时的危机诱发了一战和二战,并打破了国际力量均衡。如今,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格局剧变,国际社会对以战争、制裁和垄断为基础的美国霸权的厌恶感日益上升。在此背景下,中共二十大的召开恰逢其时,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未来擘画的发展蓝图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米尔·阿明曾指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衰老期,由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体系无法解决其固有危机,而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已经演变成无药可救的结构性危机,因为其无法摆脱资本主义逻辑的支配。阿明倡议,由“帝国主义三巨头”(美国、西欧、日本)之外的人民携手打败资本主义,而替代选择只能是社会主义。

中共二十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它不但将中国置于人类发展历史火车头的前端,而且引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具有天下为公、为世界谋大同的宽广胸怀。中共二十大指出,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能够在过去10年间提出多项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倡议,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因此,面对由中国坚持和引领的“人民至上”理念,所有重建美国世界霸权的努力都将失败。“人民至上”的强大在于它提出了解决各类难题的全球替代方案,即具有各国本土特色的社会主义。

2022年10月6日,黎巴嫩总理米卡提参观首都贝鲁特附近的中国援助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项目。(新华社图片)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正因如此,中共二十大的新规划才显得如此意义重大,其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今后工作重中之重的决策,表明中国将克服当前各种危机,不断实现新发展,这给人类带来了新希望。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已死体系”的替代品没有准备好,世界将进入或长或短的危机周期,直到替代体系出现。因此,面对美国维护霸权的垂死挣扎,世界各国需要团结起来,携手推进向新世界过渡的进程,而这种团结并不遥远。当前,美国维护其霸权的政策已招致许多国家的反对。近期乌克兰局势的变化和“欧佩克+”减产的决定表明,美国的“死忠”盟友(即在本国利益受损时仍追随美国的国家)数量不断下降,印度、巴基斯坦、海湾阿拉伯国家等与美国渐行渐远;而阿联酋、沙特等美国老牌盟友也会在美国政策威胁到其利益时公开表示反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背离了美国。但美国绝不会放任这种情形发展,它采取了许多行动,如在反抗其霸权的国家内部制造危机以控制这些“盟友”。与之相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已有124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加入这一倡议,与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近年来,美国挑起与中俄的紧张关系使得世界秩序出现动荡,首当其冲的就是欧洲。尽管欧洲并不想让这种紧张关系持续下去,但它依然选择了为美国利益服务,有两个事件可以佐证。一是2018年时,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未经解释就退出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严重损害了欧洲的利益。尽管欧盟也像大多数相关方一样对美国政府的行为表达了强烈不满,但它还是让步并默许了美国的决定。二是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洲虽然是受影响最为深远、付出代价最为沉重的一方,但仍不顾一切地追随美国。

历史和现实表明,美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是遏制任何试图崛起和发展的国家,更不用说这个国家倡导的解决方案可能取代美国主导的全球剥削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将中国视为“对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完全可以解读为“对美国霸权和侵略行径的最大威胁”。据此分析,美国对中国的勒索、制裁、施压和诽谤,目的都是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遏制中国的发展进程,这显然是在重复19世纪殖民大国对中国的所作所为(如鸦片战争)。对此,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掷地有声地回应:“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进军队建设的重要决策,明确指出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报告还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些政策立场表明,中国将继续捍卫和平,提供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但这无疑会使美国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此外,美国将继续尝试将中国拖入对抗(如台海问题)并迫使中国介入每一场国际争端(如乌克兰危机),其目的都是遏制中国的发展潜力并压服中国。针对美国不遗余力且长期性的挑衅行径,国际社会有必要强调一些关键原则,特别是“互不干涉内政”这一原则。除极个别国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支持“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

2021年8月18日,在黎巴嫩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中国第19批赴黎维和官兵办理手续。(新华社图片)

新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中国是引领其转型的关键角色,因为中国一贯主张 “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如前所述,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倡议是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重要支柱,将对全世界人民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对阿拉伯国家的人民而言意义尤为重大。一个多世纪以来,阿拉伯国家的人民深受旧殖民主义(如西欧)和新殖民主义(如美国)统治、战争和剥削之害,他们同其他寻求解放和进步的人民一样,渴望生活在合作共赢、相互尊重和利益共享的世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科学、经济、技术、卫生、体育、文化和媒体等领域的合作,拓宽了阿拉伯国家人民特别是年轻人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创造灵感以及工作和发展的机会。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共二十大强调,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这些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一脉相承,是中国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回答,既为改变充满压迫、霸权和剥削的世界体系提出了可行方案,也为建立互利共赢的新世界奠定了基础。建立这样的新世界,是世界上所有被压迫人民的共同愿望。

猜你喜欢
二十大世界国家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