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

2022-11-23 00:14蒙薇如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舞蹈中职

蒙薇如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广西南宁 530031)

舞蹈是艺术的重要部分,有助于提升观赏者审美能力。中职开设舞蹈课程旨在实现对职业舞者的培养,舞蹈鉴赏是以人体动作为对象瞬间感受生活经历与艺术经验凝聚,不同舞蹈需要掌握不同的动作要领,通过对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挖掘舞蹈审美价值,为中国舞蹈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中,美育是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对艺术形象感受的思维活动,鉴赏能力是舞蹈艺术学习的重要技能,加强对中职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成为必然趋势。目前中职舞蹈教学鉴赏类课程体系占比较小,教育改革下中职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复合型,为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舞蹈教学要优化鉴赏课程体系。

一、中职舞蹈教学鉴赏能力培养研究

鉴赏能力培养是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掌握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作品完整度。舞蹈教学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平台,加强舞蹈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舞蹈创作表演中。舞蹈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展现舞蹈艺术魅力[1]。当前中职舞蹈教学中缺乏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要结合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加强鉴赏能力培养,实现学生舞蹈综合素质的提升。

1.中职舞蹈鉴赏教学的意义

舞蹈鉴赏是观看舞蹈产生的精神活动,具体认识其反映的社会生活,欣赏其美的动态韵律,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作者感受生活获得题材运用舞蹈手段塑造形象,观众感知舞蹈形象产生感情反应认识反应社会生活。想象力是舞蹈鉴赏中的重要能力,通过感觉想象将舞蹈作品艺术创造为艺术形象,然后在创造精神活动中深刻感受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舞蹈鉴赏反作用于创作者,通过与观众互动体现舞蹈鉴赏的意义。

舞蹈教学中,学生要研究分析舞蹈剧目故事情节、历史背景等,了解艺术领域的美。中职舞蹈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与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秀的舞蹈作品能激发人的共鸣,切身感受艺术魅力,在生活中以乐观态度感受生活。当前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开设舞蹈鉴赏课,主要为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艺术审美与思想情操,找到作品中的优劣势并不断反思,逐渐实现舞蹈作品完善。舞蹈鉴赏在舞蹈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将舞蹈学习与舞蹈鉴赏结合,分析不同时代题材风格的舞蹈作品,舞蹈鉴赏艺术能带给学生不同的体会[2]。意境在舞蹈艺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在《孔乙己》舞蹈中,用有形的舞蹈语言诠释孔乙己所处凄凉环境,学生需要鉴赏舞蹈艺术使观众理解其内涵。

2.中职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孩子身心教育关注达到新的高度。舞蹈教学在学生成长中占据很大比例,舞蹈教学在提升中职生个性意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职舞蹈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创新中职舞蹈教学体系,其价值体现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充分挖掘舞蹈艺术元素,提高基础训练效率。提高学生舞蹈鉴赏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舞蹈对学生个人成长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舞蹈鉴赏能力培养具有美育功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3]。

当前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以理论与技巧训练为主,学生在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中缺乏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舞蹈鉴赏能力需要以教师为主导,有利于丰富完善中职学校舞蹈教学课程。人文课程设置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中职集体大班授课下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可以使学生接受优秀美术作品熏陶。美育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创造力,舞蹈鉴赏要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优秀的舞蹈作品传达给人视觉效果,如在舞蹈作品《千手观音》中感受端庄大气的肢体动作同时感受聋哑舞者敬业精神,有利于学生自我的塑造。学习舞蹈包括对舞蹈知识理论性拓展,历史上优秀的舞蹈作品具有创作背景,灵感来源等内容,观看舞蹈作品应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充满情感色彩的舞蹈才能震撼人心,需要教师开展舞蹈鉴赏教学。

二、中职舞蹈鉴赏教学现状

1.中职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舞蹈艺术形式多样,舞蹈建立在人体肢体动作上,为保证中职舞蹈教学效果需要加强鉴赏能力培养。目前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存在缺乏统一监管,缺少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4]。目前中职院校舞蹈教学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由于缺乏统一监管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教师讲解舞蹈鉴赏能力不够系统全面,难以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舞蹈鉴赏教学需要拥有相关基础设施,学校需要具备专业舞蹈用具,当下很多中职院校缺乏对舞蹈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视,忽略了基础设施的完善。

中职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问题表现为学生缺乏舞蹈鉴赏意识,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师缺乏灵活的教学手段,缺乏良好的舞蹈鉴赏教学氛围。舞蹈鉴赏教学中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停留于表面形式,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仅观看一些舞蹈视频,无法进行实际演练。中职院校培养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缺乏专业授课人才,导致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国民对中职认同度不断降低,中职院校通过降低生源标准提升数量,多数中职生基础薄弱,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多数学生缺乏对舞蹈的探索欲望,学习方式选择缺乏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衡量,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舞蹈鉴赏的重视度。中职教师队伍存在教学经验与工作能力不足等现象,青年教师乐于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但由于缺失教学经验缺乏对舞蹈鉴赏教学的长远考量。老龄教师教学方法模式固化,缺乏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

2.中职舞蹈教学鉴赏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青春期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集中注意力,大多数中职生进入学校后经历漫长的迷茫期产生挫败感,学校管理不当易引发学生打架等问题。部分学校将舞蹈鉴赏列入学生考核范围,但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舞蹈鉴赏的重视,未考虑其日后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课余活动沉迷于玩游戏,部分学生存在早熟倾向,高年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压力影响学习效率。

目前我国艺术类职校教师配置数量多,但教师队伍素质较差,不同教师对舞蹈鉴赏看法存在差异,多数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舞蹈基本功训练,认为中职阶段不必要开展舞蹈鉴赏教学。舞蹈鉴赏教学是综合性强的课程,教师需要掌握舞蹈作品创作背景等,目前中职舞蹈鉴赏教学中多数教师不具备学科交叉运用能力,无法实现对学生精神情感导向。教师教学思维固化,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不懂如何开展教学设计,未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照搬网络教学资源。中职舞蹈教学具备专业性特征,舞蹈教学规划严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考量,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力度,其固化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目标设定未体现教育层次性,导致舞蹈鉴赏教学开展缺少合理依据。中职学校大力采购信息化设备,但针对舞蹈专业教学器材更新慢,影响舞蹈鉴赏教学实际效果。学校未将培养学生舞蹈鉴赏能力纳入工作计划,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导致舞蹈鉴赏教学环境缺失。信息化时代为校园宣传带来便利,但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未重视鉴赏教学,中职缺乏对舞蹈鉴赏资源的挖掘运用,目前常见教材包括《舞蹈基础》等,部分学校忽略对中职生实际学习水平的考量。

三、中职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1.中职舞蹈鉴赏教学措施

艺术教育是理论实践结合的过程,舞蹈鉴赏具有较强的渗透力,舞蹈教学设置鉴赏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感受转换为知识。中职舞蹈鉴赏教学要不断总结探索,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需求融入舞蹈认识,需要对不同类型作品分析鉴赏,将舞蹈作品放入特定背景中,把舞蹈鉴赏与技能教学结合。中职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需要加强学生基础训练,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鉴赏培训开展实际演练。

舞蹈起源于特定历史人文背景下劳动生活动作模拟再现,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水平,将舞蹈鉴赏与历史人文渊源相结合,将舞蹈鉴赏放在特定历史人文背景下分析,使学生了解舞蹈所处人文环境,有利于学生把握舞蹈历史人文特点,如学生读宋代诗人周敦颐的散文诗《爱莲说》,体会东方女性古朴典雅美,认识作品写意象征手法。舞蹈根据作用目的分为生活性与艺术舞蹈,根据风格特点包括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类型舞蹈有不同的鉴赏标准,如傣族舞蹈动作大多婀娜多姿,但充满内在力量,具有刚柔相济等风格特点。维吾尔族给人以高傲挺拔的感觉,教师介绍民族舞蹈特点后,让学生对比欣赏舞蹈作品,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感悟。舞蹈鉴赏教学应是互动式教学,学生应是舞蹈艺术美感悟者,通过舞蹈鉴赏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课后提交鉴赏心得体会评比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我国舞蹈教育起步较晚,现行教学模式较为陈旧,不能达到新课标相关要求。舞蹈教育本质是审美艺术教育,教师要明确舞蹈教学目标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学会感悟创造美。教师要挖掘舞蹈内涵启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学会辨识生活美丑善恶,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教师要了解学生喜爱的舞蹈类型,引导学生建立正面良好的学习态度。审美教育是参与感体验性并重的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习得基础舞蹈知识同时感受作品蕴含情感。可以探索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舞蹈课开始前让学生欣赏作品感悟情感特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认知能力,强化用心欣赏的意识。

2.中职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中职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培养要求完善舞蹈鉴赏课程,渗透舞蹈文化价值,加强舞蹈鉴赏技巧实践教学。中职舞蹈鉴赏教学创新是系统的过程,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学目标,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硬件资源的开发,如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等,使学生感受舞蹈鉴赏带来的乐趣。教师要结合专业知识构建系统的舞蹈鉴赏培养体系,帮助学生走出对舞蹈鉴赏的固化认识。

目前大多数中职舞蹈专业学生具有舞蹈基础功底,但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经验。舞蹈专业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要在舞蹈鉴赏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分层教学,针对零基础学生以兴趣培养为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观看舞蹈视频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帮扶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差距。基础较好的学生具有一定表演经验,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编舞能力。如,在民族舞鉴赏中让学生搜集相关素材观看视频编排舞蹈,教师对学生舞蹈作品点评指导,舞蹈编排应将观赏性作为重要衡量指标。舞蹈鉴赏教学要抓住语言特征,舞蹈音乐是区别于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利用人体线条对思想具象化表达。如,欣赏群舞作品《剪纸姑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分析舞者动作。在《丰收舞》中,舞者手持镰刀弯腰割麦动作是对劳动人民耕作的赞美,舞蹈语言解读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舞蹈核心思想。

舞蹈美体现在将情境合二为一,舞蹈中承载舞者对生活艺术的追求,文化机制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深入了解认识舞蹈作品文化背景,以客观的视角对作品欣赏点评。如《八女投江》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对舞者激烈舞蹈动作缺乏共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中国抗日战争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八路军如何走出敌人围剿赢得胜利等。中国在历史长河中融汇无数革命先烈的智慧,教师要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学。古人崇尚天人合一思想,清明节祭拜祖先形成系统的祭祀流程,教师可以春秋时期祭祀活动为研究对象,还原屈原诗词中祭祀场景。如《山鬼》诗作中将自然景物拟人化,祭祀舞蹈呈现表现敬畏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祭祀画面点评舞蹈作品服饰等,帮助学生扩充知识体系。

结语

舞蹈鉴赏是解决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经典舞蹈作品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中职舞蹈教学中缺乏对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对舞蹈鉴赏能力,教师在舞蹈鉴赏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中职舞蹈鉴赏课教学中要渗透历史人文背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形式,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舞蹈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