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核心支柱 推动蔗糖产业转型升级

2022-11-23 03:23娄永明李富生
云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蔗糖甘蔗发展

娄永明,李富生

(1.耿马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云南耿马 677500;2.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耿马县是云南省植蔗、产糖第一大县,蔗糖产业是耿马县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核心支柱产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推动蔗糖产业转型升级是耿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耿马县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耿马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国家粮食和蔗糖生产基地。全县总人口29.5万人,其中孟定镇为副县级镇,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级)所在地,国境线长47.35 km,清水河口岸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县内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清代就有将红糖作为土司贡品的记载。20世纪60年代耿马从外地引进甘蔗新品种试种成功以来,历时50余载,耿马县始终把蔗糖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目前,全县甘蔗种植面积2.73万hm2,蔗糖产业已成为耿马县关联度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一张“绿色产业”王牌。

一、蔗糖产业是耿马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自然条件优越

耿马县国土面积3837 km2,是临沧8县(区)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48′~99°54′,北纬23°21′~24°01′,海拔450~3323 m,90%以上的土地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立体气候明显。境内热区土地资源极为丰富,海拔450~1300 m的热区土地占总面积的41.6%,土壤多为赤红壤或砖红壤,pH值4.5~6,有机质含量2.33%~10.8%,含氮0.09%~0.43%,含磷0.07%~0.5%。年平均降雨量1420 mm,年平均气温19.2 ℃,县内有南汀河、南碧河等77条河流流径。全年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无霜期达360 d,光热水土条件好,非常适宜糖料甘蔗的生长。

(二)产业基地稳定

中国是全球第四大食糖生产国,食糖总产仅次于印度、巴西和泰国。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糖列为与粮、棉、油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当前我国甘蔗主产区位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地 。耿马县作为国家51个糖料蔗核心基地县(市、区)之一,是国家糖料生产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1.33万hm2,其中单产6 t以上的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4200 hm2,有效提升了甘蔗生产的基础条件。目前,全县甘蔗种植面积2.73万hm2,覆盖9个乡(镇、街道)、1个农场管委会、1个华侨管理区、68个村委会、2.3万农户12万人,全县蔗农人口占农业人口的57%,蔗农人均甘蔗收入7000元以上,甘蔗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辐射带动贫困人口3488户13 254人。境外缅甸北部有近2万hm2基地可以开发种植甘蔗,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开发替代种植,目前有境外甘蔗基地8000 hm2。

二、蔗糖产业发展动能不足的原因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糖企业原料不足

耿马县现有4家糖厂的饱和入榨量为每年300万t,2019年和2020年榨季,4家糖业公司入榨甘蔗230万t,产糖28万t,农业总产值近10亿元。甘蔗平均每公顷产量76.2 t,平均收购价为423元/t。从甘蔗原料生产情况看,甘蔗入榨总量与设计规模还有较大缺口,原料蔗发展空间较大。甘蔗单产的提高在维持甘蔗总体产量和支撑产业发展方面贡献巨大,但由于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化程度低、科技创新支撑不足等原因,甘蔗平均单产较低,整体产能不足,提高甘蔗单产对蔗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生产机械化滞后

目前,耿马县蔗区共有劳动力5.4万余人,平均每个劳动力需承担0.51 hm2的甘蔗地耕作,加之甘蔗生产种植管理劳动强度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减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劳动力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耿马县不断加强坡改梯等土地整形项目,在甘蔗种植、收获、装卸和运输方面也有了机械化的突破,但县内甘蔗种植面积80%以上为山地蔗,平整度差,多数蔗地生产条件不适应机械化作业。甘蔗种植、管理、砍收等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人工费用占甘蔗种植成本的50%左右,不断上涨的人工费用,大幅度增加了蔗农生产成本,降低蔗农收入,一定程度上制约甘蔗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空间。

(三)品种退化,产量难提高

目前,耿马县最好的几个甘蔗品种均为10年前引进的品种,严重矮化、退化、病虫害严重,虽然近几年也采取了多种防控技术措施,但收效甚微。甘蔗良种是甘蔗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其推广应用是提高甘蔗单产和出糖率的有效途径。只有对配套种植技术加以明确,使其具备良好的区域适应性,才能使甘蔗良种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甘蔗种植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

虽然近年来耿马县甘蔗产业组织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但仍然以小户经营为主。现阶段甘蔗种植户约2.3万户,种植面积为3975 hm2,其中种植面积3.33 hm2以上的种植户全县仅有450户,甘蔗生产“小、散、弱”问题依然突出,土地流转难度大、数量少,产业集聚度低,限制了甘蔗种植业规模效应的发挥,加上缺乏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造成甘蔗砍运管理的困难与混乱,导致企业效益提升困难。同时,甘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甘蔗种植的分散经营,难以实现病虫害联防联控,加重了病虫害的扩散与积累。

(五)蔗糖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耿马县虽已形成“糖、酒、纸、饲、肥、新材料”6大类34个产品的全产业链格局,但蔗糖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主要在种蔗和生产销售白砂糖环节,乙醇生产、造纸和有机肥生产等延伸产业尚未做大做强,特别是纸浆企业和生活用纸企业盈利并不明显。制糖企业单一销售白砂糖的附加值低,产业链多表现为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技术有待提升,生物产业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掘,综合利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甘蔗种植技术提档升级,促进蔗糖产业多元化发展

(一)抓好甘蔗产业基地建设

围绕“稳住县内面积、拓展境外规模”的大逻辑,把原料基地作为“第一车间”来建设和发展,使甘蔗原料能达到制糖企业规模生产要求。全面整合境内外资源,着力构建多元化原料供应格局,保障原料稳定供应。

1.境内。一是调减低产低质低效甘蔗种植面积,从单纯追求种植面积向追求提质增效、“高产高糖”方向转变,在县域内选择资源条件好、蔗园相对集中连片、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的区域,完成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任务;二是积极申报国家、省甘蔗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完善蔗区基础设施建设、蔗梢蔗叶资源化利用处理,建设甘蔗植保统防统治服务、全程机械化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提高甘蔗种、管、收效率。

2.境外。深化与缅北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合作,鼓励和支持蔗糖龙头企业“走出去”,依托中缅边境和境外适蔗地区充沛的土地资源优势,以清水河口岸为轴点,运距80 km、海拔480~1300 m区域规划布局2万hm2境外原料生产基地,有效满足孟定糖厂日处理1万t蔗糖原料需求。

(二)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

政府部门落实好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发挥购置农机具补贴政策,鼓励规模经营和农民购置机械,使农户从政策支持中得到实惠,引导农民购置,分环节、分阶段地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甘蔗机械生产厂家在技术设备更新上提供支持。甘蔗产业发展主管部门做好甘蔗机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以企业为主体带动甘蔗机械化生产。

(三)推广“双高”甘蔗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

一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搞好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综合配套服务,建立甘蔗良种体系,加快甘蔗良种扩繁苗圃和二级扩繁园建设,着力改善品种结构,做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通过引种和脱毒两种途径实现甘蔗品种结构优化和品种性状良性化,提高甘蔗原料产量和品质;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对甘蔗良种引进与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进行联合攻关,探索药、膜、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运用;三是依托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改良、引进、选择、提纯复壮一批适宜当地的主推甘蔗品种。加快推广云蔗05-51、柳城05-136等受到企业和蔗农认可的“双高”品种。

(四)蔗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1.精准招商,促进蔗糖产业转型升级。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的延伸方向,加大蔗糖产业上、中、下游招商推介和引资工作力度,精心策划、编制、包装招商引资项目。

2.多措并举,打造蔗糖产业“链条式”项目包装。紧紧围绕“一根甘蔗吃干榨尽”的综合开发利用思路,以“建链、补链、强链”的方式,促进甘蔗产业集群发展。一产方面,深入开发甘蔗原料、饲料、畜牧、人工菌等产品;二产方面,在现有的白砂糖、乙醇、纸浆、有机肥、蔗梢饲料加工、黄腐酸钾的基础上,开发甘蔗饮料、精制果糖、可降解地膜、可降解餐饮具、高档朗姆酒、味精、饲料、塑料制品、化妆品等产品开发。

3.强化蔗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强化政策、资金、土地、人才保障作为推进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支撑蔗糖全产业建设,确保项目落地落实。

(五)积极探索蔗糖产业持续发展模式

结合耿马县蔗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加快坡改梯项目建设,促进甘蔗基地集中连片。积极开展糖料蔗高产创建,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乡(镇),实施整乡推进,大面积示范带动糖料甘蔗高产稳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经营中,要及时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和蔗款,切实保障蔗农、政府、企业三者的利益,促进耿马县甘蔗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六)提高蔗糖产业竞争力

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糖价均呈现回升趋势,甘蔗原料价也相应提高,正是发展蔗糖产业的大好时机。各级政府将蔗糖产业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重点发展,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耿马县蔗糖产业的发展应从简单的蔗糖原料生产加工向蔗糖产业化发展方向转型,着力形成蔗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把蔗糖产业链的延伸作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把蔗糖产业作为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把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规划为产城融合、旅游观光、糖业文化为一体的蔗糖全产业链聚集区。

猜你喜欢
蔗糖甘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以大豆油与玉米油为原料的“液体皂”的制备
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游离氯检测中的应用
黑熊吃甘蔗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