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长街蛏子高效养殖提速地方经济

2022-11-23 05:00王家熙李书彦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池水饵料幼虫

徐 兰 王家熙 李书彦

(1.宁波财经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2.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 643000)

宁波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域内多是滩涂池塘,是养殖蛏子自然资源优势。宁波长街三面临海,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海水与淡水融合水资源咸淡适宜,水中含有众多藻类等饵料,资源丰富,水中沉积土质主要是泥沙,适合蛏子生长。因此长街的蛏子有肉质鲜嫩,色泽白皙味道鲜美,体积大,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是全国闻名的贝类海鲜。长街蛏子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微量元素如硒、铁等,还有高营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特别是滋补养生方面是最适合的食物。古书记载,蛏子肉味道甘咸,属于寒性食物分类,食用主要是对人体的肝脏、心脏、肾脏有疗效,具有滋阴、清热解毒等功效,很多产后妇女还会食用蛏子肉补虚,消肿利尿,治疗痢疾等。 近年来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和无公害,食用低脂的蛏子的人数越来越多,生态养殖可以让消费者放心食用。蛏子养殖过程中饵料不添加添加剂,病虫害防治也是物理防治没有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所以全程采用生态无污染养殖,最大程度保存了蛏子原本鲜美的味道。经过政府动员,采用政策扶持的手段,鼓励宁波当地的农民推广蛏子养殖。宁波地区不少农民加入蛏子养殖队伍,并在专业培训后还搞起农家乐、蛏子干加工等副业,不仅丰富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还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实现地方经济高速发展。

1.养殖技术

1.1 亲蛏选择及培育

1.1.1 选择

在蛏繁殖的季节时,养殖户应提前选择好质量上佳的亲蛏,主要选择身形健壮、生命力旺盛、外表没有伤害没有疾病的蛏,最好是养殖在天然海域或者土池中。可以繁殖的蛏需要体长达到8厘米,性腺发育成熟。

1.1.2 培育

选择好亲蛏后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培育一段时间,环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室内水池地面平铺15厘米厚度左右的细沙,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150个左右,水池的水每天更换两次,换水量为100%。亲蛏培育的饵料大多是单细胞藻类植物,培育池日常管理需要每日清池清除排泄物,一周更换一次细沙,保证培育池干净,投放培育约2周时间后,亲蛏的性腺发育成熟即可出池排放。

1.2 诱导产卵

促进蛏产卵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其一是把亲蛏阴干后,流水减少蛏体内水分,充特殊气体刺激;其二,把亲蛏阴干后,适当升高温度蒸发蛏体内水分,充特殊气体刺激。正常诱卵过程是雄性蛏先排除精子,雌性蛏在精液刺激下会短时间内排除卵子。雄性蛏的精子多是白色液体状,在培育池中扩散后会降低池水的清晰度;雌性卵子的形状是颗粒状,不会在水中扩散但是会下沉,颜色呈橘黄色。

1.3 人工孵化

1.3.1 洗卵

洗卵一般是在培育池中进行,洗卵时池内停止充气,让排除的卵子沉入池水底部,把池水吸至池水液位面的一半,然后加满清水,一般重复这个操作2-3次,池水的清晰度会恢复如初。使用池水冲洗卵的动作要迅速,避免卵胚转动结束,降低受精卵的数量。洗卵的主要目的是把质量不好的精子、产生受精卵过程中的代谢物、精液卵液和人排放的垃圾等,排出培育池外,提高培育池的水质,保证胚胎的正常生长环境。

1.3.2 幼虫选优

受精卵发育后会形成D形幼虫,幼虫阶段一般在池水的上表层寄生,此时用虹吸法把上表层的D形幼虫吸走或者使用密度较大的捕捞网捕捞,然后转移至其他培养池中进行养育。在捕捞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尽量使用尼龙或者塑料制品的捕捞器,避免使用金属捕捞器,以免金属划伤幼虫。

1.4 人工培育幼虫

1.4.1 放养密度

D形幼虫的养殖密度一般是每毫升水15个左右,D形幼虫发育至壳顶幼虫阶段后,随着体积增大培养密度会逐渐减少,壳顶幼虫前期的培养密度为每毫升水可以培育8个,壳顶幼虫后期的培养密度为每毫升水可以培育4个。

1.4.2 饵料

饵料是幼虫生长必须的物质保障,从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时就需要开始给幼虫准备饵料,幼虫的饵料可以包括植物藻类,如金藻、扁藻、新月菱形藻等,幼虫饵料投放量要保持在每天5×104个/毫升,不宜过多容易污染培育池水质。

1.4.3 水质管理

培育幼虫对水质要求较高,前期准备培育时水池的水只能存放半水位,等投放幼虫量增加时采用加水的方式将池水添加至一定液位面,保持投放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定期换水改善水质。每天需要换水3次,换水量保持在1/3左右,为了提高池水含氧量可以定时对池水充氧,充气石布置的密度以2平方米一个为宜,充其量的速度以气泡连续不间断的往上冒即可。另外,饲养员要每日监控培养池的温度、水质、水的酸碱度等,保证水质和环境符合幼虫生长。

1.4.4 病害防治

及时更换池水可以减少池水微生物的滋生,降低幼虫病虫害感染的几率。物理换水只能降低病菌的数量,要想彻底消灭细菌就要3天喷洒换一次抗生素,防止病原菌感染幼虫,造成幼虫大面积发病或死亡。

1.5 稚贝的培育

幼虫经过一点时间的生长发育便会出现眼点,足部出现骨节可以实现自由伸缩,这时蛏的体长在240 /im左右,证明幼虫进入附着变态阶段,此时的幼虫可以脱离幼虫培育池投放在用细沙作为附着基的养育池中。

1.5.1 附着基

附着基的材料主要是使用细沙,因为细沙的附着效果好,使用细沙前要将细沙进行消毒除了,避免携带细菌传染给稚贝,然后在池底平度厚度约1厘米左右的附着基。

1.5.2 遮光培育

幼虫发育一段时间后会到附着变态时期,这段时期要将培育池进行遮光处理,避免强光影响幼虫发育,降低附着变态发育的效果。通过实验验证,幼虫2天左右即可实现附着发育,不遮光处理的话附着发育的时间会推迟3天,并且发育成活率低。

1.5.3 稚贝培育密度

稚贝的培养密度是每平方米60万为宜,不可为了过度追求产量投放过多。稚贝适合生存在细沙中,刚开始会附着在池底部的附着基上。

1.5.4 饵料

稚贝的体积比幼虫大得多,因此需要饵料的量和成分也会比饵料的相应的增多,主要的饵料是藻类植物,比如金藻、扁藻、新月菱形藻等,太小的藻类只能作为辅料投喂稚贝。

1.5.5 水质管理

稚贝是匍匐期的幼虫,足部发育不健全,面盘没有脱落需要使用纤毛游动。这时要定期换水,每天的换水量在50%以上;稚贝后期发育健全,纤毛会全部脱落,面盘也会萎缩,只能靠足部爬行运动,此时培育需要用流动水。

1.5.6 稚贝出池

稚贝的体长达到0.4厘米左右时即可出苗投放至中间池培养,因为体积增大的稚贝培育池密度过大,环境会变得恶劣,个体发育差异会增大。捕捞稚贝的时候要注意小心使力,避免伤害到稚贝的外壳。目前出苗的方法有两种:

1.5.6.1 不带砂出苗:使用筛子把稚贝中掺杂的沙子筛掉,保证稚贝出池干净,然后把稚贝放在集中培育的容器中,容器配置好充气运输装置和保湿装置,避免在长途运输中死掉。

1.5.6.2 带砂出苗:稚贝出池不清洗,就只能带砂运输,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稚贝被砂子压死或者割伤,砂层厚度需要控制,这种出池的方式不适用于长途运输中。养殖户可根据不同的运输方法选择不同的出池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外因对蛏的幼苗稚贝所带来的伤害,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2.宁波长街蛏子高效养殖提速地方经济

宁波长街的蛏子是十分有名的水产品,口感鲜嫩,肉质肥美,可采用的烹饪方法很多,是当地有名的美食原材料。很多游客为了品尝鲜美的长街蛏子,特意去了当地的养殖场和农家院品尝,还可以体验当地亲自捕捞的乐趣。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养殖蛏子,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创意性发展农业休闲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吸纳了待业劳动力,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可观收入的副业,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1 丰富产业结构

2.1.1 捕捞蛏子

宁波地区的政府组织人员创业性的提出养殖蛏子,以新鲜为宣传词吸引往来的游客,并开展捕捞蛏子的休闲项目,让周边爱好蛏子美食的游客或者喜爱钓鱼项目的游客可以参加。捕捞的蛏子可以定价售卖,养殖场捕捞可以实行实名售票制,既可以保证人员安全还可以方便游客管理。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可以别出心裁设置捕捞小游戏,实现定点捕捞或者计件捕捞等项目,鼓励周边的居民参加活动。养殖户可以将不同育龄段的蛏子分区域养殖,合理规划养殖范围,方便不同年龄段的人员捕捞。

2.1.2 农家乐

蛏子的做法简单,口感丰富,使用简单的食材便可以烹饪出美味,比如用味极鲜清炒蛏子、用韭菜酱汁清蒸蛏子等,都是爱吃蛏子人的热爱。宁波长街当地政府可以组织具有厨艺基础的人员参加厨艺培训班,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农家乐项目,这样可以节省游客捕捞蛏子和食用蛏子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无保护措施运输停放影响蛏子口感。开展农家乐的家庭需要将家庭环境保持温馨干净整洁,方便游客住宿,也为农民增加一项收入。

2.1.3 食品加工

蛏子与其他海鲜运输要求类似,对运输设备的要求较高,为了能让外地人员吃上新鲜的蛏子,当地必须开展保鲜运输行业,形成生产到运输销售的产业链。将新鲜的蛏子加工成海鲜干,真空包装方便常温运输,储藏时间也会相应延长。食品制作的过程可以做成创意小作坊,让来往的游客更好的参与食品制作,实行做蛏子干免费送包装礼盒的活动,提高游客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2.2 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

政府组织人员参加蛏子养殖业产业链,并提出与当地乡村自然资源相结合发展乡村休闲游、食品加工等产业。扩充这些产业会增加一定数量的岗位,政府组织人员应当根据岗位的特点,结合待业人员个人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人员与岗位互补的程度。开展整条产业链,不仅可以帮助养殖户解决了部分销路问题,还可以帮农民提供农忙空闲期的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只有将蛏子养殖的利益开发出来才能让养殖户实现养殖收益,提高生活质量。

2.3 科技助力养殖业发展

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普通家庭都装有无线网络,每家每户实现网网通,因此为线上销售开拓了超级平台。当地的政府应跟进形势,组织人员开展网上平台销售模式,最好结合待业人员培训,优先发展当地年轻人做先锋,拓宽蛏子养殖的销售渠道。可以借助现有的销售平台,扩大销售规模,同时配置好发货、运输等环节配置,避免出现货物呆滞,影响产品声誉。

3.小结

宁波地区结合农村休闲游发展蛏子养殖业,在当地实验来看是比较有效的发展途径。蛏子养殖不仅丰富了当地农业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还为待业人员提供了工作机会,为农民创造非养殖收入,打破农民单一的收入模式。在开展蛏子养殖业的初期政府应给予市场充分自由,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早日实现乡村经济振兴。

猜你喜欢
池水饵料幼虫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香饵
香饵
彩虹糖
第三讲 为鱼挑食,更考验耐心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秘制饵料
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