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侧(云南)地区季节性干旱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022-11-23 09:12
云南科技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季节性青藏高原水汽

图1 青藏高原东南侧(云南)地区气流绕流形势

图2 青藏高原东南侧(云南)高原地形对大气可降水量的影响

干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但区域差异大。青藏高原东南侧的云南高原,是我国西南水汽大通道关键区,但干湿季分明,超过80%的年份降水集中在5~10月的雨季,干季干旱显著,导致云南成为中国旱灾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呈加剧态势。段玮正领军科研团队系统地从地形-大气环流耦合角度,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南侧(云南)地区季节性干旱以及周边区域中的少雨区特征,阐释了环流与地形的协同作用,厘清了降水和干旱多时空尺度的耦合关系;揭示了索马里急流水汽输送变异对我国及西南降水的影响机制,构建了区域季节干旱多种因子协同影响作用的物理模型;明晰了21世纪以来区域干旱加剧的成因,给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区域季节性干旱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

研究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区域干旱机制的认识,突破了云南干旱成因复杂与信号难以判识的困扰,提出了一些云南旱涝的气候预测指标和物理模型,为区域干旱及极端事件预警预报、科学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并已在工作中应用。成果发表高质量论文27篇(8篇地学T1级顶刊,7篇SCI)。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任组长的成果评价中,一致认为:“该成果在区域干旱研究领域创新性强,基础理论研究学术价值高,整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北极海冰、AO、NAO等多因子影响的区域降水与干旱是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青藏高原东南侧(云南)地区也需要开展相关工作。此外,区域干旱背景下区域碳排放与碳循环也是需要研究的新领域。

图3 青藏高原东南侧(云南)高原上空及周边地区水汽辐合辐散分布形势

猜你喜欢
季节性青藏高原水汽
青藏高原上空平流层水汽的时空演变特征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粕类季节性规律:豆粕篇
区域MODIS水汽季节修正模型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远离季节性过敏
1979~2011年间平流层温度及平流层水汽的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