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体系的传染病医院设计对策分析

2022-11-24 01:49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9期
关键词:流线传染病医疗

王 升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1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再加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会进一步加快传染病的蔓延速度,所以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务必要逐步优化传染病防控体系,升级传染医院建筑,进一步增强传染病的控制能力。

2 当前传染病医院发展态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医疗救治机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渐渐成为综合完备的体系,特别是我国下发《传染病防治法》以来,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也得到了稳步发展。现如今,传染病医院已经成为应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不可或缺的组织之一,发挥着关键性效用,老百姓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遭受病毒侵扰,扮演着生命守卫者的作用。在设计传染病医院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充分地熟知传染病医院现状,同时还需要了解现代传染病医院发展态势。我国当前传染病医院发展态势如下。

2.1 网络化发展态势分析

目前,伴随社会发展及医疗水平逐渐提升,此时医疗系统渐渐趋于协同合作状态,构成医疗网络,在各个基层、各区域发挥作用。在医疗系统中,传染病医院已经成为关键一环,且网络化趋势比较显著。对于传染病医院来说,其发展模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化发展模式,而是表现出网络化、多极化发展模式。从横向角度而言,传染病医院构成医疗救治网络,在疾病防控机制中起着效用。从纵向角度而言,从区域至国家,从本国至其他国家,传染病机构构成了较为庞杂的有机网络,从而有效地为老百姓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

2.2 综合化发展态势

在当前传染病医院中,不管是综合性医院亦或者是专科性医院,都渐渐表现出综合化发展的态势,而不是单单指一项疾病,是能够以防控交叉感染作为前提,处理多种情况的疫情,该综合化发展态势有助于医院长远化发展,而且也有利于逐步优化医疗防控体系。

2.3 人性化发展态势

就当前来说,建筑已经不单单是发挥遮风挡雨的功能,同时也发挥着其他重要的功能。评判建筑水平的标准很多,而较为重要的就是人性化程度。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上升,且医疗技术也渐渐渗透至人们的生活之中,过往传统医学模式发展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医院也在稳步升级,有利于优化防控体系,各医院硬性指标也随之上升,老百姓越发注重环境柔性标准。在当代传染病医院之中,传染病医院朝着人性化方向发展,将医护人员、患者当作主要的护理核心,不但能够契合就医基础,同时还可以创造一个较为理想的康复环境,体现了源自医院的人文关怀。

3 疾病防控体系下的整合传染病医院措施分析

3.1 传染病医院的合理性分类

长期以来,全球都出现了不同情形的传染病疫情,这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安全,因此要求高度重视防治工作,及时优化医院传染病区的建设工作,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疫情防御水平。

在我国传染病防治体系内,所覆盖的机构众多,比如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机构等等。具体来说,传染病专科医院就是专门面向某个传染病,针对其他疾病也能够进行辅助性诊治。在长期科研发展下,我国传染病专科医院也积攒了许多关于传染病治疗的方法经验,所以提升了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该类型医院具有医疗装置较为单一,医疗资源有限等不良问题,所以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疫情,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予以应对。而综合性医院往往设置了多类科室,拥有较多医疗的工作者以及新型医疗设施,能够有效地诊断及治疗各种类型的病症,所以该医院常常会独自设立传染病区。专科防治机构就是指针对某疾病而设置的单位,暴发疾病之后,由于部分综合性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难以负荷较大的压力,所以专门设置专科防治机构,从而起到优化、完善防控体系的效用。

3.2 传染病医院选址分析

在设计传染病医院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优先考虑医院选址,如此一来方可契合城市的整体规划标准,远离闹市区域,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远离人口聚集区域。在选址期间,要求考虑到如下几点因素:其一,自然因素,最好选取地势较为平坦、地质俱佳的地块;其二,市政因素,相关人员要充分考量煤气、供电、排水等多种市政设施。其三,交通因素,确保交通便捷,相应地设立绿色通道,这样有助于在短时间内顺利转送传染病患者,其四,周边环境因素。

3.3 合理布局传染病医院建筑

在实际布局过程中,需要科学布局、合理设立各医疗机构,同时要遵循如下基本准则:其一,分级设置准则。针对设施不尽完备,规模较小的专科传染病单位,要求及时限制收治病人的类型以及规模。针对规模较大的医院,就可以被当作突发疫情后备单位或者救治医院。其二,职能侧重准则。通常来说,传染病医院能够发挥治疗患者,宣传普及、训练医护工作者的作用,针对中等规模类型的传染病医院,它们的主要的职责就在于迅速收治疫情暴发后确诊患者以及重症监护患者。而针对传染病病区的医院,它们不仅要收治患者,同时也要开展医疗科研工作。其三,安全准则。进一步明晰传染病医院洁污区域,提供隔离防护举措;严格把控医院传染废弃物,合理处置,多加管控医院空气质量。其四,智能化准则。在疾病防控机制之下,为了进一步提升疫情控制的成效,此时要进行计算机综合布线,采取数字化图文手段,在智能化的大环境下,做到远程诊治及信息交流。

3.4 构建传染病医院应变转换机制

传染病医院很好地给患者提供了专业的隔离观察空间,所以,在布局空间硬件储备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其一,空间转换问题,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要有机结合禁忌空间转换观念,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疫情,就能够有效地转变成其他功能空间,由此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二,紧急加建空间方面,一旦产生了大面积的疫情问题,此时院方就要求应用可利用发展用地、公共绿地等等,同时要迅速完成加建工作,有助于加快医疗救治的效率。除此之外,院方还需要储备好相应的医疗资源,比如说常备医疗物品、紧急调运物品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传染病医院营运工作涵括:扩大医疗服务范畴,合理应用医疗资源展开科学研究、进行宣传普及教育。

4 防控体系的传染病医院设计对策分析

4.1 划定应用需求区域

相较于普通医院,传染病医院的患者较为复杂,存在传染病扩散感染的风险,所以,在设置各个科室的过程中,要求明晰各项职能,严格划分污染区与洁净区,这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较为便利的通道,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医院感染问题。传染病医院大多根据疾病传播形式、传染病严重程度、功能予以分区,该设计方式容易滋生功能分区污染水平不一、归属不清等难题,从而增加了防控传染病的实际难度。所以,相关人员务必要从传染病病区布置形式、污染程度等层面,进一步分区设计传染病医院建筑的布局情况。通常来说,传染病医院是由多个部分组建而成的,比如院内生活基础设施、行政管理设施、保障设施、住院部、急诊部以及其他门诊部等等。在布局传染病医院过程中,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隔离传染源、维护易感染群、阻隔传染途径,换言之,就是科学排放、清污分流以及洁污分区。针对各个区域,都要科学地划定分区,同时要提供可行的技术举措,避免大面积的交叉感染,防止病毒向外扩散。

在传染病医院环境中,因为每日门诊需要接收的患者较多,再加上人员构成复杂,所以极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因此要求明晰各功能之间的联系。传染病门诊部包括外面大厅、预诊区、挂号区、药房、缴费处以及办公室等部分,因此在实际设计期间,相关人员要依据各个病症患者完成分区,当前出现了两类系统构成方式:其一是传染病者专属应用区域,患者已经明确传染病者或者预诊诊断属于传染病群体,此时就要通过专属通道至隔离区予以观察,或者是前往至专属门诊区予以诊治;而另一种系统即普通型诊区,总体面积较大,但是通过预诊之后,就属于已经基本康复或者普通患者,所以要求在此进行就医。

急诊部属于传染病医院中的重要区域,一般救治情形较为紧迫的患者。如果该部门位置靠近门诊部、药房、化验室等区域,那么就要独自设置出口,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在急诊部入口大厅位置设立醒目的标示牌,这样有助于方便运输医疗仪器设施,而且也能够为抢救病人提供清晰指引。

4.2 防控交叉感染的流线组织

传染病医院的流线的形式较为多元,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的流线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疾病诊治的实际效率。具体来说,尽端式流线就是指外来人流采取的定向流线,最终抵达既定地点,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原路折返,通过交通走道,最终抵达其他区域范围。而穿越式流线就是根据建筑功能组织穿套式制定的,这就是代表通过一处流线,和各区域进行关联,同时通过区块内到达其他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该流线形式很难应用至传染病医院,不过对于传染病医院,该流线组织通常要求各自区隔洁污流线、难以交叉。但是,在部分区域中要求直接交通关联。与此同时,内外廊方式渐渐发展为环绕式布局形式。在传染病医院内,部分功能通过内外环廊组织,再加上该外廊是一种典型的封闭路径,此时路径中心具有核心交通。该流线组织常常被称之为洁污分流,从而确保环形路径可以变得完备。环形区域的功能区间具备交通便捷的特征,所以易于找寻,同时保证了科室、病房拥有较为合理的空间环境。

4.3 营造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传染病医院患者常常有着类似于恐慌、烦闷等负面心理,这往往是因为自身病情加重或者是原本对于医院存在偏见。为了进一步处理这一难题,此时院方就要通过多种方式创造一个较为宜人、轻松的就医环境,有效地缓和人们的负面情绪,而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医疗工作者的心理负担,提升工作效率。在建设医院期间,需要为每一位患者打造平和、轻松的室内外环境。针对传染病医院来说,公共空间就是指候诊区域、大厅范围。医院能够主动在候诊范围内放置部分缓解焦虑的物件,比如玩具、电视等等,从而有效地转移患者注意力。除此之外,在划定传染病医院的过程中,包括室外隔离区,在设计室外环境的过程中,要求根据污染程度、人群类型划分区域,考虑到重症患者身体条件不佳,所以容易向外扩散病毒,所以相关医护工作者需要严格规范其活动区域。

4.4 采取安全技术

对于传染病医院来说,要求做到洁污分区、医患区隔,在设计建筑工程过程中,要善于对流线加以管理,高效控制感染。比如说针对医患双廊,医护工作者要求从专用走廊步入诊室,而且要通过隔离防护门。针对重症病房,相关人员要相应地安置两道风淋房,秉持“一进二出”的严格规范出入,医护工作者在进入病房的时候,还应该通过强风、紫外线,而且要穿上防护服。传染病医院也需要提供较为专业的通风、排水、供暖设施。较之于一般性的建筑工程,传染病医院在基础设施上有着严格的标准。比如针对负压病房,相关人员要充分考量应急阶段、正负压转换结合,ICU、手术室、负压隔离病房使用全新风直流式空调机制。这就不难看出,隔离病房采暖通风设计以及施工期间,可采取部分新设施以及新技术。

5 结束语

就当前来说,伴随新型传染病不断爆发,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因此要求重视传染病医院的建设。在建设传染病医院期间,要求以系统论作为基础理论,合理化地采用管理学、建筑学以及传染病学的知识经验,设计出一系列新型传染病医院。文章阐述了当前传染病医院情况,整合分析传染病医院设计多重策略,也就是在设计传染病医院的过程中,要求根据区域划定,以环境营造、流线组织等作为切入点,并在后续环节中形成切实可操作、灵活度较高的设计方法,如此有助于人们稳步防控好传染病,为老百姓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流线传染病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几何映射
浅谈大型商业的流线设计
浅谈现代图书馆设计方法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